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平汝名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平汝名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平汝名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平汝名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平汝名校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表明,仰韶文化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仰韶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生、发展和繁荣壮大的过程也正是华夏民族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的早期文明化进程。我们都知道仰韶文化以粟作(或称为旱作)农业为基础。学术界公认粟作农业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自末次冰期以来的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的史前人类即已开始广泛利用禾本科植物,这就为粟黍的早期驯化奠定了基础。而明确的植物考古证据表明,至少在距今8000年的北方地区普遍出现了栽培的粟黍。从栽培的作物品种来看,均以黍的比例最突出,粟次之,同时还大量采食栎果、酸枣等野生果实。如此表明,处于早期驯化阶段的以黍为主的粟作农业经济并不成熟,而这种情况在进入仰韶文化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有证据表明,在距今6000年前后,随着仰韶文化的兴起,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主要表现就是粟的比例大大增加,黍的比例同步下降,与此同时采集野生果实数量大大下降,而大豆的比例开始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区有一些仰韶文化遗址还存在数量不多的水稻,这表明随着稻作农业的北传,仰韶文化的成熟粟作农业经济体系中已经出现了混作的特征。伴随着成熟的粟、黍、豆、稻的作物品种组合模式,仰韶文化的家畜和动物资源利用模式也基本固定下来。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分析表明,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同时仰韶人还普遍狩猎一些鹿等野生动物。上述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可以看作是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它不仅是在仰韶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奠定了仰韶文化繁荣大发展的经济基础。粟作农业对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影响深远,直到汉代,粟仍然是黄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成熟粟作农业的基础上,仰韶文化得以繁荣发展。首先是由人口的增加所表现出来的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仰韶文化早期,北方各地还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在半坡类型的晚期阶段,即距今6000年前后,仰韶文化开始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尤其是向以郑洛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的扩张促成了东庄类型的出现和庙底沟类型的兴起。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逐步进入晚期发展阶段。中原核心区的社会发展重心从三门峡—灵宝一带转移到嵩山北麓地区。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时代特点是大量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入中原,尤其是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和北方的西王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汇聚,为中原仰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从考古学上看,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人口大量集中于中心聚落,出现了早期的城市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区域聚落布局模式。这些中心聚落发展成早期城市,西山还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版筑夯土城墙。这种先进的版筑技术在之后龙山时代的新密古城寨城址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延续至夏商时期,成为北方地区筑城技术的直接源头。第二,在中心聚落中开始出现了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很多聚落不仅有带巷道的多进院落式大型建筑集中分布,而且出现了最早的夯土围垣结构。而围垣与交通道路系统的结合,成为二里头都城井字形大道和九宫格式城市布局的重要源头。城市规划建制强调的秩序和规范,是仰韶文化以来强调公共事务管理和集体权力实施的进一步发展表现。第三,仰韶晚期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开始出现。仰韶晚期大墓不仅单体墓葬规模大,有二层台结构、棺椁等葬具,而且还出现了随葬玉石钺等源自东方社会突出个体权力特点的新因素。这表明仰韶晚期社会在着重发展集体权力和世俗管理的同时,也开始借鉴东方礼制中凸显个体权力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权力的完整体系。总之,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出现的中原早期城市化的新特点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开启了龙山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并为二里头夏王朝和世俗王权国家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张海《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它孕育了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B.仰韶文化诞生于我国北方地区,以粟作农业为基础,只不过之前的粟作农业经济并不成熟,后来才有了改观。C.我们发现,仰韶文化的粟作农业经济体系中有混作的现象,其有力的证据是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D.围垣与交通道路系统的结合使仰韶晚期的城市布局整齐,体现了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秩序与规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仰韶文化的进程进行了阐释,“至少在距今8000年”等语句表现了学术论文的严谨性。B.仰韶文化中粟的比例超过了黍的比例,这标志着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已形成,为仰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C.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如“研究表明”“明确的植物考古证据表明”“有证据表明”之类的文字,使得论证十分有力。D.西山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早期城市,其所实施的版筑夯土城墙技术一直延续至夏商时期,对北方地区筑城技术的形成影响很大。3.下列考古成果中,不属于“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特征”的一项是()A.仰韶时期相对独立的地理格局和坚实的二元农业体系,使中国形成“以农为本”的理念,锤炼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B.仰韶时期出现了以围垣划分聚落功能区的形式,之后龙山时代的登封王城岗、淮阳时庄都有所表现,并延续至二里头时期。C.巩义双槐树是仰韶时期聚落最大的一处中心,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次一级的还有郑州大河村、西山、广武青台等。D.通过考古发现,仰韶晚期一些表现个体身份的大型墓葬出现在灵宝西坡庙底沟晚期、伊川伊阕城、孟津妯娌等遗址之中。4.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指出了仰韶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本文的论证提供了前提条件。B.文章围绕仰韶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华夏民族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的早期文明化进程展开论述。C.材料中对仰韶文化晚期的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持辩证态度,既有肯定,也有否定。D.文章末段阐述了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出现的中原早期城市化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发展的作用。5.仰韶文化的各个阶段各自具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答案〗1.C2.B3.A4.C5.①仰韶文化的早期,各地区相对独立,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具有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②仰韶文化的中期,人口增加,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其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③仰韶文化的晚期,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汇聚,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其有力的证据是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说法错误。仰韶文化的农业经济体系中有混作的现象的有力证据是大豆的比例开始上升,在其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不多的水稻。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标志着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已形成”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中“伴随着成熟的粟、黍、豆、稻的作物品种组合模式……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上述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可以看作是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可知。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表明的是仰韶文化的特征,不属于“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特征”。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既有肯定,也有否定”说法错误,材料中对仰韶文化晚期的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做了客观分析,并无“否定”之意。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由“有证据表明,在距今6000年前后,随着仰韶文化的兴起,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仰韶文化早期,北方各地还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可知,仰韶文化的早期,各地区相对独立,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具有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②由“在半坡类型的晚期阶段,即距今6000年前后,仰韶文化开始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尤其是向以郑洛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的扩张促成了东庄类型的出现和庙底沟类型的兴起”可知,仰韶文化的中期,人口增加,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其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③由“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逐步进入晚期发展阶段。中原核心区的社会发展重心从三门峡一灵宝一带转移到嵩山北麓地区。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时代特点是大量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入中原,尤其是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和北方的西王类型一庙底沟二期文化。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汇聚,为中原仰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可知,仰韶文化的晚期,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汇聚,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打捞刘庆邦午后,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知了热得在柳树上不断发出尖叫,黄狗热得在树阴下不停地吐舌头。在炽热阳光的直接照耀下,连一向不怎么怕热的柳树叶子似乎都有些打蔫、泛白。就在这个时候,冯淮海到塌陷湖的湖边来了。①冯淮海此行的目的,是要下到湖水里打捞一样东西。这里原是淮北大平原上的一片村庄,下面压着煤,国家要把煤采出来,就出资在靠近城镇的地方盖了新房,动员村民搬到新房里住去了。村庄的废墟和土地沉下去,地下水慢慢地浸上来,就形成这么一大片湖泊。②湖面白茫茫的,似乎与天空连到了一起。没有风,湖水一点波纹都不起,平静得跟镜面一样。冯淮海看了看四周和天空,像是给他打捞东西的地方确定一个大概的方位后,才开始脱衣服下水。他要去的地方,是他原来所在的村庄冯营。冯营是他祖祖辈辈所生活的家乡,也是他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乐园。冯营虽说被塌陷湖吞没了,成了水底的村庄,但那毕竟是留在他心底的故乡。湖边的水比较浅,他拨开芦苇和香蒲,踩着淤泥往水里走,越走水越深。③冯淮海准备打捞什么呢?他要打捞一只大号石头碓窑子。拆房子搬家时,他们家的砖瓦、梁檩都卖掉了,家具都搬到新家去了。祖上传下来的一些老物件,他们也装车拉到新房子里去了。唯一没搬走的老东西,就是那只石头碓窑子。原因有三:一是用石头凿成的碓窑子太沉了,很难搬,二是碓窑子太老了,恐怕用了上百年都不止,中间都快要穿了底;三是现在用不着碓窑子了。在水里凫了一会儿,冯淮海估计了一下碓窑子所在的大概方位,就开始潜水下沉。湖底软软的,脚下都是淤泥。他双脚蹬泥,将头和口鼻一下子露出水面,换了一口气,再次潜入水中。小时候在水塘里玩水时,他多次在水中睁过眼,在水底看见过石子、蚌壳、水草、游动的小鱼。在他的想象里,立起来的石头碓窑子有半人多高,在水底的存在应该比较突出,他一看就能看到。然而他潜入水底两次,瞪大眼睛左看右看,眼前一片灰蒙蒙的,只能看到水底黑色的淤泥,别的什么都没发现。淤泥的泛起,不但使水底的能见度更低,还让他担心淤泥的泥浆会沾到眼珠子上,使眼睛的视力受到损害。于是他结束了当天的打捞,从水中冒出头来。回到家中,冯淮海没有对母亲说他下班后去了塌陷湖寻找碓窑子。他想等找到碓窑子再告诉母亲,好让母亲高兴一下。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好像永远失去了家园一样。当初矿上动员搬家时,④母亲坚决不同意,说老冯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根扎在这里,怎么能说搬走就搬走呢?矿上到各家各户反复动员后,母亲还是不答应。有人对母亲讲,等地下的煤一采空,地面就会房倒屋塌。地下的水涌出来,这里会变成一片汪洋。母亲说,那不是天塌地陷了嘛,那不是活人遭到报应了嘛!反正她哪儿都不去,死也要死在这里。后来人家分头做冯淮海和他妻子的工作,母亲才答应,迁到了新村。搬到几里外的新村后,条件比住在冯营时好多了,有两层小楼。冯淮海一进家,母亲问他是不是到塌陷湖里找碓窑子去了?石头不烂,碓窑子不烂,这件事就不会烂,母亲会一直把事说下去。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说过多少次了,说你父亲弟兄三个,当年分家的时候,三人都想要碓窑子。结果,叔伯都没能把碓窑子扶起来。你父亲一口气就把碓窑子扶得倒扣在地上。你大伯和你叔叔只得同意碓窑子归咱家所有。现在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其实虽然碓窑子属于他们家,但邻居们谁家想用都可以。寒来暑往,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所以,每到春节,家里人都不会忘记在碓窑子上贴一方大红的福签子,以表示对碓窑子的祝福和尊重。冯淮海有些自责,说:都怨我,我想着现在想砸点儿什么都有粉碎机代劳,碓窑子过时了,用不着了,就没带回来。母亲说:用不着了不等于忘记了。想想哪样东西用不着了,也看不着了,心里就像空了一大块。夏天过去,转眼到了中秋节。这天,女儿在客厅里翻看家里的相册,她喊爸爸:这是啥东西?冯淮海伸头一看,不禁欣喜异常。他在塌陷湖里寻觅碓窑子无觅处,却在相册里看到了变成相片的碓窑子。他想起来了,在搬家之前,为了留念,他照了一些照片,他不记得给碓窑子也照了相。他说:这是咱家的碓窑子呀!他马上把碓窑子的照片拿给正在楼上的母亲看,说:娘,娘,我总算把碓窑子找到了。他激动的声音有点儿发抖。母亲戴上花镜看了照片,说:好,好,有照片碓窑子就留下了,啥时候想起碓窑子,看看照片就啥都有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节奏较为舒缓,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对夏季炎热的环境和景物进行了细致描写,从而为冯淮海的下水提供了场景。B.冯淮海游泳技术水平高,但塌陷湖水域广阔,湖底的情况又十分复杂,根本不易看到碓窑子,这与他的想象完全不一样。C.冯淮海回家之后不敢告诉母亲他到塌陷湖去找寻碓窑子了,而是想等找到碓窑子再告诉母亲,因为冯淮海担心找不到碓窑子。D.小说内容集中,情节紧凑,结尾以冯淮海将搬家时给碓窑子拍的照片拿给母亲看用以了却思念收束,情节反转,使叙述产生了波澜。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交代了小说主要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打捞一样东西”则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句子②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也暗示了打捞的结果。C.句子③自问自答,既照应了句子①,又自然引出了下文对没有搬走碓窑子原因的叙述。D.句子④写出了母亲对不肯搬家的坚决态度,语气强烈,体现了母亲对故土的深厚情谊。8.文中画波浪线处是关于碓窑子内容的插叙,请分析其作用。9.小说标题“打捞”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既点出母亲的念想的由来,又指出碓窑子的价值与意义;②从而点出了打捞碓窑子的原因,揭示了小说中对乡土生活回忆的主旨。9.①“打捞”既指打捞遗留在老家的碓窑子。②“打捞”还指打捞母亲的念想。碓窑子传到现在已是第四代,母亲念念不忘。③“打捞”又指打捞一个家族的历史,是留在人们心中珍贵的乡村故土的记忆。碓窑子在过去作用巨大,不光是自家享用,还方便了邻里,谁家享用都可以,碓窑子是全村人的记忆。〖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因为冯淮海担心找不到碓窑子”错,依据“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可知应是冯淮海出于孝心,担心找不到碓窑子会让母亲伤心。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错,这里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湖面的宽广与平静,“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的说法牵强附会。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画波浪线部分,主要介绍碓窑子的由来,依据“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说过多少次了”“现在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你父亲一口气就把碓窑子扶得倒扣在地上。你大伯和你叔叔只得同意碓窑子归咱家所有”等内容,可知这是母亲念想的由来;同时指出碓窑子的价值与意义,依据“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可知碓窑子不仅用来舂米,也是乡村生活、传同民俗的载体和象征。依据波浪线之前的“石头不烂,碓窑子不烂,这件事就不会烂,母亲会一直把事说下去”等,可知冯淮海打捞的是碓窑子,也是在打捞“母亲的念想”,不仅点出了打捞碓窑子的原因。另外,碓窑子对冯淮海一家,对冯营来说,不仅是生活的物件,更是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家里人都不会忘记在碓窑子上贴一方大红的福签子,以表示对碓窑子的祝福和尊重”,从而揭示了小说中对乡土生活回忆的主旨。【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依据“冯淮海准备打捞什么呢?他要打捞一只大号石头碓窑子”,即可知“打捞”指冯淮海下水打捞留在老家的碓窑子。依据“冯淮海没有对母亲说他下班后去了塌陷湖寻找碓窑子”“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好像永远失去了家园一样”“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等内容,可知碓窑子不仅是遗留在老家的生活物件,也是母亲的念想,“打捞”还指打捞母亲的念想,母亲对此有种深刻的记忆和感情,一直念念不忘。碓窑子“恐怕用了上百年都不止”,“寒来暑往,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而今碓窑子虽然遗留在了水下,也用不着,但是毕竟那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和见证,也是留在人们心中珍贵的乡村故土的记忆。“打捞”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意蕴,即打捞一个家族的历史,和乡村生活的记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选自姚鼐《游灵岩记》,有删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盖灵岩谷A水B西流C合中川水D入济E琨瑞山水F西北流G入济H皆泰山之北谷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文中是“冒”的意思,与“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中的“乘”字意思不同。B.烛,指照,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中的“日”字用法相同。C.居,指停留,与成语“奇货可居”中的“居”字意思不同。D.“观宇益兴”和“圣益圣”(《师说》)两句中的“益”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先用“乘、历、穿、越、至”交代了行进路线,最后选择泰山南麓比较容易攀登的西谷登上了泰山。B.材料一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泰山顶上的雪景、夕阳、云雾,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C.灵岩位于泰山北部,形状像石头垒起来的城墙,乾隆皇帝出游时曾将灵岩的一处泉水命名为“甘露之泉”。D.灵岩寺左右有很多竖立的石碑,上面有很多古人的刻字,这些石块有的被镶嵌到墙壁内,有的被用来砌了台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2)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14.作者为什么建议朱子颍一定要去琨瑞山游玩?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答案〗10.CEH11.B12.A13.(1)现在所经过的中岭和山顶,那些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2)沿着泰山东麓,返回泰安,那么山的四面就都游览到了。14.①琨瑞山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②琨瑞山人文文化深厚,印度和尚朗曾居住在琨瑞山上并修建了庙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约灵岩山谷的水向西流,和中川的水汇合流入济水,琨瑞山谷的水向西北流入济水,都是泰山北面的山谷。“灵岩谷水”是主语,“西流”是谓语,“合中川水”的主语也是“灵岩谷水”,故在“西流”后C处断开;“合中川水入济”中“济”作动词“入”的宾语,故在“济”后E处断开;“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中“济”作动词“入”的宾语,故在“济”后H处断开。故选CEH。【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冒;乘坐。句意: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B.错误。用法不同,“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照亮;“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句意:雪反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C.正确。停留;积蓄,储存。句意: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是一条飘带。/把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时机以高价出售。D.正确。都是“更加”的意思。句意:寺庙建筑却更加兴旺。/圣人更加圣明。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比较容易攀登的西谷”说法错误,由原文“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可知,西谷并不容易攀登。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经”,经过;“限”,像门槛一样;“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应为“限当道崖”;“谓”,称。(2)“缘”,沿着;“反”,返回;“尽”,全、都。【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可知,琨瑞山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由“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可知,琨瑞山人文文化深厚,印度和尚朗曾居住在琨瑞山上并修建了庙宇。参考译文:材料一: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是一条飘带。材料二:泰山北部有很多巨大的山崖,其中灵岩最有名。我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此游览。灵岩的形状像石头垒起来的城墙,高达一千多雉,周围形似环圈,但南面空缺。南面被重重山峦遮蔽着,条条溪流围绕着。从山崖到溪边,只要有尺寸长的平地,都种着柏树,遮蔽了高处,堵塞住深处。灵岩寺就在柏树林中,林下是积雪,初升的太阳鲜艳明亮,寒冷的光辉在寺壁上闪动。寺的后面依着山崖被凿为佛龛,以供奉佛像,估计它的高度,相当于山崖十分之九的高度,陡峭难以攀登,从旁边斜着攀登才能上去。登上之后,便能遍观周围群山,山势像骏马奔腾,极富奇妙的情趣,又像帷幕张开,军队行走。山崖尾部有泉水,乾隆皇帝出游到此,给它命名为“甘露之泉”。僧人拿出器皿,舀来泉水给我喝。回头看寺庙左右立着的石碑,大多是宋代以来的人镌刻的字,有的被镶嵌到墙壁内,有的被用来砌了台阶,台阶的砌石上有“政和”之类的文字。我最初和朱子颍相约同来灵岩,碰上子颍有公事,他便派一个叫聂剑光的泰安人陪同我。聂君指着山崖的北谷,说沿着山谷向东,越过一道山岭,便进了琨瑞山。大约灵岩山谷的水向西流,和中川的水汇合流入济水,琨瑞山谷的水向西北流入济水,都是泰山北面的山谷。世间传说:佛门高僧佛图澄的弟子叫朗,是位印度和尚,曾居住在琨瑞山上,他时常在灵岩给人家讲解佛法。所以琨瑞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苻坚称帝的时代,印度和尚朗在琨瑞山大建殿宇房屋,楼阁都很壮观,这些后来都被毁坏完了;而灵岩从宋代以来,寺庙建筑却更加兴旺。灵岩在长清区东七十里,西面挨近大路,来游览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可是到琨瑞山去,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我没来得及去,写信告诉子颍:子颍你以后来这里的时候,可以顺着泰山西麓,游览灵岩;北经历城县境内,再逆着朗公谷向东南方向,抵达东长城岭下,沿着泰山东麓,返回泰安,那么山的四面就都游览到了。就在峡谷中过夜。姚鼐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和甫咏雪[注]王安石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备注〗此诗写于新法推行之时。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描绘了雪降落时的磅礴气势,云起四处,风挟白雪从四面奔来。B.诗人坐观瑞雪,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垄被白雪覆盖的样貌。C.颈联格调豪迈,赋予雪以人的品格,表现雪对春天终将到来的忧虑。D.雪虽能丰年,却在穷寒之时不被人感念,雪的命运令诗人感到伤心。16.这首诗中雪的形象被翻出新意,令读者击节赞赏,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雪的形象。〖答案〗15.C16.本诗中的雪外形晶莹洁白,犹如白玉;它德高才大,能治理险秽,润泽焦枯的大地;它无私奉献,当大地被润泽之后,它甘愿退出,让人间迎来美丽的春天。〖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表现雪对春天终将到来的忧虑”分析错误,颈联赋予雪以象征意义,诗人借雪滋润大地,功成之后,退隐离去,为春天的到来创造空间的行为来表现自己匡济天下、期待功业有成的心愿。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这首诗词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思考和担忧。“奔走风云四面来”,大雪从四面八方飘来,表现雪的数量与态势。“玉”,显示了雪的色彩,雪外形晶莹洁白,犹如白玉。“平治险秽”“润泽焦枯”写出了雪的功用。大雪清除世界的污秽,功德圆满;大雪滋润焦枯的万物,普济众生。“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穷的地方不会想冬季的瑞雪,只有在那清空万里时,才会忆及。表明雪无私奉献,雪滋润大地,功成之后,退隐离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为了论证积累对学习的重要性,作者在举完“山”的例子后,又以“水”为例做补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今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不取不义之财的意识。〖答案〗(1)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初读《史记》的人,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①它讲哪个国家就围绕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②尽量让“角色”按“杰色”讲话。③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④而且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史记》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很重要,①,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司马迁为()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素无杯酒交欢,竟能置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②。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他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他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③,《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18.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坐山观虎斗 B.阳沟里翻船 C.墙倒众人推 D.吃了豹子胆19.下列句子中的“就是”与文中加点的“就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懂就是不懂,千万不能装懂。 B.就是小事,也应该认真地对待!C.这个人不错,就是不太爱讲话。 D.就是,我跟你的看法完全相同。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可以当历史学家,但难当大历史学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18.C19.B20.①;修改为:它讲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④;修改为:反而是它的谨慎21.①因为只有读这篇文章②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③司马迁之为司马迁22.①原句“可以”“难”独立成句,起到强调作用,更加突出人生体验对成为历史学家的重要作用。②原句表达的是设想,即事实并未发生;改后语句表达肯定的判断。两者相比原句更符合事理。③原句句式长短参差,不呆板,更灵活,同时与文段语体风格更契合。(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补句内容需要结合史实:李陵因深入匈奴腹地,寡不敌众,被迫投降,但心里一直装着大汉,想要遇到机会即回归,但是无奈汉朝因为李陵叛变,朝中大臣对其心生仇恨,最终采取株连处罚,对其家族进行迫害。因此应用“墙倒众人推”,以此来与司马迁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相对比。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故选C。【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的“就是”表示假设兼让步,相当于“即使”。A.表示肯定判断。B.表示让步假设。C.表示轻微转折。D.表示肯定判断。故选B。【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有语病的是:语句①,“围绕……为主”,句式杂糅,修改为:它讲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语句④,关联词语“而且”误用,前后句之间是反转性递进,修改为:反而是它的谨慎。【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是解释上句的原因,需要关联词“只有”与后句“才能”相呼应,内容上看,应写“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的途径,即“读这篇文章”,故可填写:因为只有读这篇文章。②处,由上文“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可知,此句应是递进句,应用“还是、也是”与之呼应,内容上与“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有对照关系,故可填写: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③处,应与“《史记》之为《史记》”句式一致,内容上体现作者“司马迁”,故可填写:司马迁之为司马迁。【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从句式结构上发生变化,原句“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可以”“难”独立成句,起到强调作用,更加突出人生体验的重要性,它对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历史学家的重要作用。其次,从表意重点上看,原句“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表达的是设想,即事实并未发生;而改后语句表达肯定的判断。两者相比原句更符合事理。第三,从句式特点上看,原句“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句式长短参差,错落有致,不呆板,更灵活,同时与文段“不难发现”“每句话都掏心窝子”“我有一点感想”等体现出来语体风格更契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黑塞)黑塞关于“读书”与“接近真正生活”的思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表明,仰韶文化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仰韶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生、发展和繁荣壮大的过程也正是华夏民族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的早期文明化进程。我们都知道仰韶文化以粟作(或称为旱作)农业为基础。学术界公认粟作农业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自末次冰期以来的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的史前人类即已开始广泛利用禾本科植物,这就为粟黍的早期驯化奠定了基础。而明确的植物考古证据表明,至少在距今8000年的北方地区普遍出现了栽培的粟黍。从栽培的作物品种来看,均以黍的比例最突出,粟次之,同时还大量采食栎果、酸枣等野生果实。如此表明,处于早期驯化阶段的以黍为主的粟作农业经济并不成熟,而这种情况在进入仰韶文化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有证据表明,在距今6000年前后,随着仰韶文化的兴起,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主要表现就是粟的比例大大增加,黍的比例同步下降,与此同时采集野生果实数量大大下降,而大豆的比例开始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区有一些仰韶文化遗址还存在数量不多的水稻,这表明随着稻作农业的北传,仰韶文化的成熟粟作农业经济体系中已经出现了混作的特征。伴随着成熟的粟、黍、豆、稻的作物品种组合模式,仰韶文化的家畜和动物资源利用模式也基本固定下来。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分析表明,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同时仰韶人还普遍狩猎一些鹿等野生动物。上述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可以看作是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它不仅是在仰韶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奠定了仰韶文化繁荣大发展的经济基础。粟作农业对中国北方地区的历史影响深远,直到汉代,粟仍然是黄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成熟粟作农业的基础上,仰韶文化得以繁荣发展。首先是由人口的增加所表现出来的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仰韶文化早期,北方各地还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在半坡类型的晚期阶段,即距今6000年前后,仰韶文化开始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尤其是向以郑洛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的扩张促成了东庄类型的出现和庙底沟类型的兴起。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逐步进入晚期发展阶段。中原核心区的社会发展重心从三门峡—灵宝一带转移到嵩山北麓地区。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时代特点是大量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入中原,尤其是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和北方的西王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汇聚,为中原仰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从考古学上看,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人口大量集中于中心聚落,出现了早期的城市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区域聚落布局模式。这些中心聚落发展成早期城市,西山还出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版筑夯土城墙。这种先进的版筑技术在之后龙山时代的新密古城寨城址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延续至夏商时期,成为北方地区筑城技术的直接源头。第二,在中心聚落中开始出现了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很多聚落不仅有带巷道的多进院落式大型建筑集中分布,而且出现了最早的夯土围垣结构。而围垣与交通道路系统的结合,成为二里头都城井字形大道和九宫格式城市布局的重要源头。城市规划建制强调的秩序和规范,是仰韶文化以来强调公共事务管理和集体权力实施的进一步发展表现。第三,仰韶晚期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开始出现。仰韶晚期大墓不仅单体墓葬规模大,有二层台结构、棺椁等葬具,而且还出现了随葬玉石钺等源自东方社会突出个体权力特点的新因素。这表明仰韶晚期社会在着重发展集体权力和世俗管理的同时,也开始借鉴东方礼制中凸显个体权力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权力的完整体系。总之,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出现的中原早期城市化的新特点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开启了龙山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并为二里头夏王朝和世俗王权国家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张海《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它孕育了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B.仰韶文化诞生于我国北方地区,以粟作农业为基础,只不过之前的粟作农业经济并不成熟,后来才有了改观。C.我们发现,仰韶文化的粟作农业经济体系中有混作的现象,其有力的证据是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D.围垣与交通道路系统的结合使仰韶晚期的城市布局整齐,体现了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秩序与规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仰韶文化的进程进行了阐释,“至少在距今8000年”等语句表现了学术论文的严谨性。B.仰韶文化中粟的比例超过了黍的比例,这标志着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已形成,为仰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C.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如“研究表明”“明确的植物考古证据表明”“有证据表明”之类的文字,使得论证十分有力。D.西山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早期城市,其所实施的版筑夯土城墙技术一直延续至夏商时期,对北方地区筑城技术的形成影响很大。3.下列考古成果中,不属于“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特征”的一项是()A.仰韶时期相对独立的地理格局和坚实的二元农业体系,使中国形成“以农为本”的理念,锤炼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B.仰韶时期出现了以围垣划分聚落功能区的形式,之后龙山时代的登封王城岗、淮阳时庄都有所表现,并延续至二里头时期。C.巩义双槐树是仰韶时期聚落最大的一处中心,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次一级的还有郑州大河村、西山、广武青台等。D.通过考古发现,仰韶晚期一些表现个体身份的大型墓葬出现在灵宝西坡庙底沟晚期、伊川伊阕城、孟津妯娌等遗址之中。4.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指出了仰韶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本文的论证提供了前提条件。B.文章围绕仰韶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华夏民族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的早期文明化进程展开论述。C.材料中对仰韶文化晚期的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持辩证态度,既有肯定,也有否定。D.文章末段阐述了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出现的中原早期城市化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发展的作用。5.仰韶文化的各个阶段各自具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答案〗1.C2.B3.A4.C5.①仰韶文化的早期,各地区相对独立,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具有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②仰韶文化的中期,人口增加,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其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③仰韶文化的晚期,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汇聚,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其有力的证据是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说法错误。仰韶文化的农业经济体系中有混作的现象的有力证据是大豆的比例开始上升,在其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不多的水稻。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标志着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已形成”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中“伴随着成熟的粟、黍、豆、稻的作物品种组合模式……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上述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可以看作是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可知。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表明的是仰韶文化的特征,不属于“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特征”。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既有肯定,也有否定”说法错误,材料中对仰韶文化晚期的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做了客观分析,并无“否定”之意。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由“有证据表明,在距今6000年前后,随着仰韶文化的兴起,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仰韶文化早期,北方各地还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可知,仰韶文化的早期,各地区相对独立,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具有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②由“在半坡类型的晚期阶段,即距今6000年前后,仰韶文化开始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尤其是向以郑洛为中心的中原核心区的扩张促成了东庄类型的出现和庙底沟类型的兴起”可知,仰韶文化的中期,人口增加,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其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扩张;③由“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逐步进入晚期发展阶段。中原核心区的社会发展重心从三门峡一灵宝一带转移到嵩山北麓地区。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时代特点是大量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入中原,尤其是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和北方的西王类型一庙底沟二期文化。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的汇聚,为中原仰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可知,仰韶文化的晚期,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汇聚,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打捞刘庆邦午后,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知了热得在柳树上不断发出尖叫,黄狗热得在树阴下不停地吐舌头。在炽热阳光的直接照耀下,连一向不怎么怕热的柳树叶子似乎都有些打蔫、泛白。就在这个时候,冯淮海到塌陷湖的湖边来了。①冯淮海此行的目的,是要下到湖水里打捞一样东西。这里原是淮北大平原上的一片村庄,下面压着煤,国家要把煤采出来,就出资在靠近城镇的地方盖了新房,动员村民搬到新房里住去了。村庄的废墟和土地沉下去,地下水慢慢地浸上来,就形成这么一大片湖泊。②湖面白茫茫的,似乎与天空连到了一起。没有风,湖水一点波纹都不起,平静得跟镜面一样。冯淮海看了看四周和天空,像是给他打捞东西的地方确定一个大概的方位后,才开始脱衣服下水。他要去的地方,是他原来所在的村庄冯营。冯营是他祖祖辈辈所生活的家乡,也是他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乐园。冯营虽说被塌陷湖吞没了,成了水底的村庄,但那毕竟是留在他心底的故乡。湖边的水比较浅,他拨开芦苇和香蒲,踩着淤泥往水里走,越走水越深。③冯淮海准备打捞什么呢?他要打捞一只大号石头碓窑子。拆房子搬家时,他们家的砖瓦、梁檩都卖掉了,家具都搬到新家去了。祖上传下来的一些老物件,他们也装车拉到新房子里去了。唯一没搬走的老东西,就是那只石头碓窑子。原因有三:一是用石头凿成的碓窑子太沉了,很难搬,二是碓窑子太老了,恐怕用了上百年都不止,中间都快要穿了底;三是现在用不着碓窑子了。在水里凫了一会儿,冯淮海估计了一下碓窑子所在的大概方位,就开始潜水下沉。湖底软软的,脚下都是淤泥。他双脚蹬泥,将头和口鼻一下子露出水面,换了一口气,再次潜入水中。小时候在水塘里玩水时,他多次在水中睁过眼,在水底看见过石子、蚌壳、水草、游动的小鱼。在他的想象里,立起来的石头碓窑子有半人多高,在水底的存在应该比较突出,他一看就能看到。然而他潜入水底两次,瞪大眼睛左看右看,眼前一片灰蒙蒙的,只能看到水底黑色的淤泥,别的什么都没发现。淤泥的泛起,不但使水底的能见度更低,还让他担心淤泥的泥浆会沾到眼珠子上,使眼睛的视力受到损害。于是他结束了当天的打捞,从水中冒出头来。回到家中,冯淮海没有对母亲说他下班后去了塌陷湖寻找碓窑子。他想等找到碓窑子再告诉母亲,好让母亲高兴一下。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好像永远失去了家园一样。当初矿上动员搬家时,④母亲坚决不同意,说老冯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根扎在这里,怎么能说搬走就搬走呢?矿上到各家各户反复动员后,母亲还是不答应。有人对母亲讲,等地下的煤一采空,地面就会房倒屋塌。地下的水涌出来,这里会变成一片汪洋。母亲说,那不是天塌地陷了嘛,那不是活人遭到报应了嘛!反正她哪儿都不去,死也要死在这里。后来人家分头做冯淮海和他妻子的工作,母亲才答应,迁到了新村。搬到几里外的新村后,条件比住在冯营时好多了,有两层小楼。冯淮海一进家,母亲问他是不是到塌陷湖里找碓窑子去了?石头不烂,碓窑子不烂,这件事就不会烂,母亲会一直把事说下去。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说过多少次了,说你父亲弟兄三个,当年分家的时候,三人都想要碓窑子。结果,叔伯都没能把碓窑子扶起来。你父亲一口气就把碓窑子扶得倒扣在地上。你大伯和你叔叔只得同意碓窑子归咱家所有。现在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其实虽然碓窑子属于他们家,但邻居们谁家想用都可以。寒来暑往,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所以,每到春节,家里人都不会忘记在碓窑子上贴一方大红的福签子,以表示对碓窑子的祝福和尊重。冯淮海有些自责,说:都怨我,我想着现在想砸点儿什么都有粉碎机代劳,碓窑子过时了,用不着了,就没带回来。母亲说:用不着了不等于忘记了。想想哪样东西用不着了,也看不着了,心里就像空了一大块。夏天过去,转眼到了中秋节。这天,女儿在客厅里翻看家里的相册,她喊爸爸:这是啥东西?冯淮海伸头一看,不禁欣喜异常。他在塌陷湖里寻觅碓窑子无觅处,却在相册里看到了变成相片的碓窑子。他想起来了,在搬家之前,为了留念,他照了一些照片,他不记得给碓窑子也照了相。他说:这是咱家的碓窑子呀!他马上把碓窑子的照片拿给正在楼上的母亲看,说:娘,娘,我总算把碓窑子找到了。他激动的声音有点儿发抖。母亲戴上花镜看了照片,说:好,好,有照片碓窑子就留下了,啥时候想起碓窑子,看看照片就啥都有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节奏较为舒缓,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对夏季炎热的环境和景物进行了细致描写,从而为冯淮海的下水提供了场景。B.冯淮海游泳技术水平高,但塌陷湖水域广阔,湖底的情况又十分复杂,根本不易看到碓窑子,这与他的想象完全不一样。C.冯淮海回家之后不敢告诉母亲他到塌陷湖去找寻碓窑子了,而是想等找到碓窑子再告诉母亲,因为冯淮海担心找不到碓窑子。D.小说内容集中,情节紧凑,结尾以冯淮海将搬家时给碓窑子拍的照片拿给母亲看用以了却思念收束,情节反转,使叙述产生了波澜。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交代了小说主要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打捞一样东西”则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句子②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也暗示了打捞的结果。C.句子③自问自答,既照应了句子①,又自然引出了下文对没有搬走碓窑子原因的叙述。D.句子④写出了母亲对不肯搬家的坚决态度,语气强烈,体现了母亲对故土的深厚情谊。8.文中画波浪线处是关于碓窑子内容的插叙,请分析其作用。9.小说标题“打捞”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既点出母亲的念想的由来,又指出碓窑子的价值与意义;②从而点出了打捞碓窑子的原因,揭示了小说中对乡土生活回忆的主旨。9.①“打捞”既指打捞遗留在老家的碓窑子。②“打捞”还指打捞母亲的念想。碓窑子传到现在已是第四代,母亲念念不忘。③“打捞”又指打捞一个家族的历史,是留在人们心中珍贵的乡村故土的记忆。碓窑子在过去作用巨大,不光是自家享用,还方便了邻里,谁家享用都可以,碓窑子是全村人的记忆。〖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因为冯淮海担心找不到碓窑子”错,依据“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可知应是冯淮海出于孝心,担心找不到碓窑子会让母亲伤心。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错,这里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湖面的宽广与平静,“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的说法牵强附会。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画波浪线部分,主要介绍碓窑子的由来,依据“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说过多少次了”“现在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你父亲一口气就把碓窑子扶得倒扣在地上。你大伯和你叔叔只得同意碓窑子归咱家所有”等内容,可知这是母亲念想的由来;同时指出碓窑子的价值与意义,依据“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可知碓窑子不仅用来舂米,也是乡村生活、传同民俗的载体和象征。依据波浪线之前的“石头不烂,碓窑子不烂,这件事就不会烂,母亲会一直把事说下去”等,可知冯淮海打捞的是碓窑子,也是在打捞“母亲的念想”,不仅点出了打捞碓窑子的原因。另外,碓窑子对冯淮海一家,对冯营来说,不仅是生活的物件,更是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家里人都不会忘记在碓窑子上贴一方大红的福签子,以表示对碓窑子的祝福和尊重”,从而揭示了小说中对乡土生活回忆的主旨。【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依据“冯淮海准备打捞什么呢?他要打捞一只大号石头碓窑子”,即可知“打捞”指冯淮海下水打捞留在老家的碓窑子。依据“冯淮海没有对母亲说他下班后去了塌陷湖寻找碓窑子”“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好像永远失去了家园一样”“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等内容,可知碓窑子不仅是遗留在老家的生活物件,也是母亲的念想,“打捞”还指打捞母亲的念想,母亲对此有种深刻的记忆和感情,一直念念不忘。碓窑子“恐怕用了上百年都不止”,“寒来暑往,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而今碓窑子虽然遗留在了水下,也用不着,但是毕竟那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和见证,也是留在人们心中珍贵的乡村故土的记忆。“打捞”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意蕴,即打捞一个家族的历史,和乡村生活的记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选自姚鼐《游灵岩记》,有删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盖灵岩谷A水B西流C合中川水D入济E琨瑞山水F西北流G入济H皆泰山之北谷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文中是“冒”的意思,与“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中的“乘”字意思不同。B.烛,指照,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中的“日”字用法相同。C.居,指停留,与成语“奇货可居”中的“居”字意思不同。D.“观宇益兴”和“圣益圣”(《师说》)两句中的“益”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先用“乘、历、穿、越、至”交代了行进路线,最后选择泰山南麓比较容易攀登的西谷登上了泰山。B.材料一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泰山顶上的雪景、夕阳、云雾,勾画出一幅泰山夕照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C.灵岩位于泰山北部,形状像石头垒起来的城墙,乾隆皇帝出游时曾将灵岩的一处泉水命名为“甘露之泉”。D.灵岩寺左右有很多竖立的石碑,上面有很多古人的刻字,这些石块有的被镶嵌到墙壁内,有的被用来砌了台阶。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2)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14.作者为什么建议朱子颍一定要去琨瑞山游玩?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答案〗10.CEH11.B12.A13.(1)现在所经过的中岭和山顶,那些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2)沿着泰山东麓,返回泰安,那么山的四面就都游览到了。14.①琨瑞山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②琨瑞山人文文化深厚,印度和尚朗曾居住在琨瑞山上并修建了庙宇。〖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约灵岩山谷的水向西流,和中川的水汇合流入济水,琨瑞山谷的水向西北流入济水,都是泰山北面的山谷。“灵岩谷水”是主语,“西流”是谓语,“合中川水”的主语也是“灵岩谷水”,故在“西流”后C处断开;“合中川水入济”中“济”作动词“入”的宾语,故在“济”后E处断开;“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中“济”作动词“入”的宾语,故在“济”后H处断开。故选CEH。【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冒;乘坐。句意: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B.错误。用法不同,“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照亮;“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句意:雪反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C.正确。停留;积蓄,储存。句意: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是一条飘带。/把稀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时机以高价出售。D.正确。都是“更加”的意思。句意:寺庙建筑却更加兴旺。/圣人更加圣明。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比较容易攀登的西谷”说法错误,由原文“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可知,西谷并不容易攀登。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经”,经过;“限”,像门槛一样;“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应为“限当道崖”;“谓”,称。(2)“缘”,沿着;“反”,返回;“尽”,全、都。【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可知,琨瑞山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由“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可知,琨瑞山人文文化深厚,印度和尚朗曾居住在琨瑞山上并修建了庙宇。参考译文:材料一: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象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是一条飘带。材料二:泰山北部有很多巨大的山崖,其中灵岩最有名。我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此游览。灵岩的形状像石头垒起来的城墙,高达一千多雉,周围形似环圈,但南面空缺。南面被重重山峦遮蔽着,条条溪流围绕着。从山崖到溪边,只要有尺寸长的平地,都种着柏树,遮蔽了高处,堵塞住深处。灵岩寺就在柏树林中,林下是积雪,初升的太阳鲜艳明亮,寒冷的光辉在寺壁上闪动。寺的后面依着山崖被凿为佛龛,以供奉佛像,估计它的高度,相当于山崖十分之九的高度,陡峭难以攀登,从旁边斜着攀登才能上去。登上之后,便能遍观周围群山,山势像骏马奔腾,极富奇妙的情趣,又像帷幕张开,军队行走。山崖尾部有泉水,乾隆皇帝出游到此,给它命名为“甘露之泉”。僧人拿出器皿,舀来泉水给我喝。回头看寺庙左右立着的石碑,大多是宋代以来的人镌刻的字,有的被镶嵌到墙壁内,有的被用来砌了台阶,台阶的砌石上有“政和”之类的文字。我最初和朱子颍相约同来灵岩,碰上子颍有公事,他便派一个叫聂剑光的泰安人陪同我。聂君指着山崖的北谷,说沿着山谷向东,越过一道山岭,便进了琨瑞山。大约灵岩山谷的水向西流,和中川的水汇合流入济水,琨瑞山谷的水向西北流入济水,都是泰山北面的山谷。世间传说:佛门高僧佛图澄的弟子叫朗,是位印度和尚,曾居住在琨瑞山上,他时常在灵岩给人家讲解佛法。所以琨瑞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苻坚称帝的时代,印度和尚朗在琨瑞山大建殿宇房屋,楼阁都很壮观,这些后来都被毁坏完了;而灵岩从宋代以来,寺庙建筑却更加兴旺。灵岩在长清区东七十里,西面挨近大路,来游览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可是到琨瑞山去,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我没来得及去,写信告诉子颍:子颍你以后来这里的时候,可以顺着泰山西麓,游览灵岩;北经历城县境内,再逆着朗公谷向东南方向,抵达东长城岭下,沿着泰山东麓,返回泰安,那么山的四面就都游览到了。就在峡谷中过夜。姚鼐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和甫咏雪[注]王安石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备注〗此诗写于新法推行之时。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描绘了雪降落时的磅礴气势,云起四处,风挟白雪从四面奔来。B.诗人坐观瑞雪,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垄被白雪覆盖的样貌。C.颈联格调豪迈,赋予雪以人的品格,表现雪对春天终将到来的忧虑。D.雪虽能丰年,却在穷寒之时不被人感念,雪的命运令诗人感到伤心。16.这首诗中雪的形象被翻出新意,令读者击节赞赏,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雪的形象。〖答案〗15.C16.本诗中的雪外形晶莹洁白,犹如白玉;它德高才大,能治理险秽,润泽焦枯的大地;它无私奉献,当大地被润泽之后,它甘愿退出,让人间迎来美丽的春天。〖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表现雪对春天终将到来的忧虑”分析错误,颈联赋予雪以象征意义,诗人借雪滋润大地,功成之后,退隐离去,为春天的到来创造空间的行为来表现自己匡济天下、期待功业有成的心愿。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这首诗词以雪景为背景,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思考和担忧。“奔走风云四面来”,大雪从四面八方飘来,表现雪的数量与态势。“玉”,显示了雪的色彩,雪外形晶莹洁白,犹如白玉。“平治险秽”“润泽焦枯”写出了雪的功用。大雪清除世界的污秽,功德圆满;大雪滋润焦枯的万物,普济众生。“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穷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