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井盖位移、流量液位实时监测、科学协助城市道路安全应用方案一、产品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井盖作为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确保城市安全和便利性的关键角色。然而,井盖在日常使用中常常面临倾斜、水浸和翻转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交通阻塞、行人坠井等风险。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井盖状态,智能井盖传感器应运而生。
二、产品介绍
智能井盖传感器是一款井盖异动监测的传感终端。对井盖状态(倾斜)进行实时监测。当井盖发生倾斜、水浸、翻转超过阈值时,智能井盖传感器将立即发送报警信号给软件系统平台,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及时处理。
智能井盖传感器工作原理如下:
1.数据采集:智能井盖传感器内置的传感器组件可以实时采集井盖状态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传感器内部的处理单元。
2.数据处理:传感器内部的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井盖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传感器检测到井盖状态异常,它将触发进一步的操作。
3.报警触发:一且传感器确定井盖状态发生了倾斜、水浸或翻转等异常情况,并且这些状态超过了预设的阈值,传感器将触发警报。
4.通信传输:智能井盖传感器内置的通信模块(4G/5G),可以将警报信息发送到远程服务器或云平台。
5.报警信息处理:警报信息发送到软件系统平台,城市管理者或维护人员可以在此平台上查看和处理这些信息。
6.定位和处理:软件系统平台通常会提供井盖位置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快速定位问题井盖并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
三、智能井盖传感器有哪些优势?
即时响应:智能井盖传感器的实时监测使城市管理者和维护人员能够迅速应对井盖状态的变化,防止潜在的危险。
降低风险:通过智能井盖传感器可以有效防止井盖倾斜或翻转,降低交通事故和人员受伤的风险,保障行人安全。
成本效益:预防性的维护比紧急维修更经济实事,智能井盖传感器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并延长井盖的使用寿命。
城市流畅性:避免井盖问题引发的交通阻塞有助于提高城市道路的流畅性,减少交通堵塞。
可持续性:通过智能井盖传感器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负担,减少资源浪费。
智能井盖传感器不仅是城市安全的卫士,也是城市管理的得力助手。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基础设施的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69-2024能源互联网数据平台技术规范
- 文书模板-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建设情况报告
- 元素与物质分类-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 济宁2024年统编版小学6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真题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某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 DB4107T 501-2024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规范 一般要求
-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分类汇编:地表缓慢变化
- 2024年锅炉自控优化装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安全员C证考试100题及解析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格栅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国画课程设计报告
- 2024年四川省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招聘笔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肌肉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江苏省徐州市六县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11662会计信息系统(本)》期末终考题库及标准参考答案
- DL-T5745-2021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物业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 2024病案库房建设规范
- G -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 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