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仁一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氧气 B.光反响不需要酶C.光反响中有[H]和ATP产生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分解【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响阶段和暗反响阶段,光反响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复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泼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响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复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复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响产生的复原氢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详解】A、光合作用的光反响过程中水分解后产生氧气,所以光合作产物中有氧气,A正确;B、光反响过程中合成ATP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C、光合作用的光反响中有[H]和ATP产生,并用于暗反响过程中C3的复原,C正确;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光反响过程中水的分解,即氧气中氧全部来自水,D正确。应选B。【点睛】2.同生物体--样,细胞也会衰老和死亡,以下有关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转录、翻译B.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主要方式,可保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C.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D.端粒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变短,可能是细胞衰老的原因【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在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使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2、细胞衰老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响过程,发生的变化量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速度减慢等。3、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是细胞程序性死亡。4、有丝分裂使亲子代细胞之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详解】A、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已丧失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因此控制成熟红细胞凋亡的基因可能在幼红细胞期就开始表达,A错误;B、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使亲子代细胞之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B正确;C、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C正确;D、端粒学说认为端粒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导致细胞活动渐趋于异常,可能是细胞衰老的原因,D正确。应选A。3.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中几个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核膜的存在使图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区域进行B.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C.基因1和基因2是等位基因D.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都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基因表达:先转录后翻译;2、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边转录边翻译;3、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详解】A、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其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步进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在核糖体上,A正确;B、遗传信息的复制是以DNA为单位进行的,遗传信息的表达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B错误;C、基因1和基因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错误;D、图中反映了不同基因对氨基酸之间转换的作用,而生物性状主要由蛋白质决定,图中不能反映出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D错误。应选A。4.剧烈的地质变化导致某种蛙生活的水体被分开,使其被隔离为甲、乙两个种群,其中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量减少。假设干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个体间交配产生的受精卵没有活性。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两个蛙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进而产生生殖隔离B.两个蛙种群因自然选择不同而向不同的方向进化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D.甲种群个体间通过协同进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生活在同一环境下某种蛙因为地理隔离形成了两个种群,由于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使两个种群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最终导致了生殖隔离,A正确;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两个蛙种群因自然选择不同而向不同的方向进化,B正确;C、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C正确;D、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开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而不是同一个种群内的个体,D错误。应选D。5.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可能与外界环境有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健康人饭后血糖升高就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少需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参与,A正确;B、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B正确;C、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正确;D、饭后血糖升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健康人具有调节血糖平衡的功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不是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应选D。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局部,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B错误;C、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是拮抗〔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受到抑制,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蠕动加快,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D错误。应选C。【点睛】二、非选择题:7.番茄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害虫的影响,严重危害我国蔬菜生产平安。番茄的抗虫和不抗虫〔相关基因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相关基因用B、b表示〕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杂交结果如以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2〕第1组亲本的抗虫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第2组杂交子代中抗虫缺刻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3〕第2组杂交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假设将抗虫缺刻叶①与抗虫缺刻叶③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答案】〔1〕抗虫、缺刻叶〔2〕①.AABb②.AaBB或AaBb〔3〕3/4〔4〕抗虫缺刻叶:抗虫马铃薯叶=3: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第1组中抗虫和不抗虫植株杂交,子代均是抗虫,说明抗虫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出现性状别离,说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①的基因型为AABb,②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中,③抗虫缺刻叶〔A_B_〕与②aaBb杂交,后代抗虫与不抗虫之比为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③的基因型为AaBb。【小问1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抗虫、缺刻叶。【小问2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第1组亲本的抗虫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AABb;第2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因此杂交子代中抗虫缺刻叶〔A_B_〕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小问3详解】第2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因此杂交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4,那么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4。【小问4详解】假设将抗虫缺刻叶①〔AABb〕与抗虫缺刻叶③〔AaBb〕杂交,后代均为抗虫,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的比值为3: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为抗虫缺刻叶:抗虫马铃薯叶=3:1。【点睛】此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图,根据后代别离比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8.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指________等方面的相对稳定。〔2〕正常人血浆的pH为____,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____等物质有关。〔3〕假设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_________〔填“A液〞“B液〞或“C液〞〕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4〕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等系统。〔5〕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等系统。【答案】〔1〕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2〕①.7.35~7.45②.HCO3—和H2CO3〔3〕A液〔4〕消化、循环〔5〕循环、泌尿【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为细胞内液;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问1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等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状态。【小问2详解】正常人血浆的pH为,参与血浆酸碱度平衡的缓冲物质有:HCO3-和H2CO3等。【小问3详解】假设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组织液回流受阻,A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小问4详解】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从口腔摄入后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再经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平衡。【小问5详解】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需经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到泌尿系统再排出体外。【点睛】此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明确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9.在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中,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向甲烧杯中参加25mL清水、向乙烧杯中参加25mL缓冲液、向丙烧杯中参加25mL血浆→“?〞→分别向三只烧杯中滴加5mL0.1mol/L的HC1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重复实验并记录,如图为实验结果。试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答2点〕的含量有关。〔2〕实验步骤中“?〞处所缺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甲组和乙组起___________作用。通过曲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均应_____________,再进行下一组实验,其目的是防止前面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对后面的实验产生影响。【答案】〔1〕无机盐、蛋白质〔2〕测〔起始〕pH〔3〕①.对照②.血浆能够维持pH的稳定且效果比缓冲液好〔4〕冲洗烧杯【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那么和单一变量原那么。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小问1详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小问2详解】本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因变量为实验前后pH变化,因此需要测定实验前后的pH,因此实验步骤中“?〞处为统计实验结果即测〔起始〕pH。【小问3详解】根据图中曲线可以分析,缓冲液组具有一定的维持pH的能力,血浆组维持pH组能力最强。由此可得知,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与血浆组起对照作用。通过曲线分析,丙组的pH有一定下降,波动要小于乙组,即在一定范围内血浆能够维持pH的稳定且效果比缓冲液好。【小问4详解】血浆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设置实验时,可设置酸性、中性和碱性等条件下观察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为防止前面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对后面的实验产生影响,在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均应冲洗烧杯,再进行下一组实验。【点睛】此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思路。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以下图为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______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所以属于______反射。〔2〕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______反射,这一反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______的根底上。〔3〕如果在图中D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将______。〔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根本方式,它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_______的参与下才能实现。【答案】①.唾液分泌②.非条件③.条件④.非条件反射⑤.逐渐减弱,甚至消失⑥.大脑皮层【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拟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响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后天形成的。2、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会分泌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图中B对狗只摇铃而不给食物吃,狗不分泌唾液。图中C在狗吃食物前摇铃,使食物和铃声对狗造成一定的刺激,由于屡次重复,以后不给狗食物吃,只摇铃,狗也会分泌唾液,逐渐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也就是图D中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详解】〔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会分泌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2〕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这一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根底上。〔3〕如果在图中D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