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教案_第1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2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3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4页
《汽车材料》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

一、现代社会生产的三大支柱就是:材料、能源与信息。(而材料的品种、数量与质量

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目前世界上的材料品种有40余万种,并以每年5%的速率递增。

一、汽车材料:

I、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钢与铁),有色金属材料(铝、铜、铅等)及其合金;

口、非金属材料,分为有机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等)

以及新型的复合材料。

III、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润滑油,工作液与轮胎等。

第一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概念

2.了解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强度试验及冲击试验

重点与难点

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的基本概念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两大类,见下表

使用性金属在力学性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抗疲劳性等

能使用过能

程中表物理性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熔

想出来能点等

的特性化学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等

其她性耐磨性、吸振性等

工艺性金属在铸造、加工制造过程中,表想出来的就是否容易被加

能使用过压力加工成形及加工的特性等

程中表工、焊

现出来接、切

的特性削加

工、热

处理性

能等

§1、1强度与塑性

强度--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与断裂的能力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1、1、1载荷

载荷;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称为载荷

载荷的类型见下表

教拉伸载荷抗拉强度拉钩、绳、螺栓

的压缩载荷抗压强度活塞、连杆

类根据外力作用的

弯曲载荷抗弯强度曲轴、摇臂

类型可分为

剪切载荷抗剪强度销、轴

扭转载荷扭转扭转曲轴等旋转零件

静载荷缓慢'增加后保持大小与方向不变的载荷

根据作用力的方不仅与作用力有关,而且作用时的速度有

冲击载荷

向、时间可分为关

交变载荷力的大小、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1、1、2拉伸试验与拉伸图(详见课本)

1、1、3强度

强度的大小用应力表示,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在材料内部产生与外力相等的

抵抗力,即内力。单位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用符号。表示,单位:Pa

5。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1、1、4塑性

塑性:指材料受力时在断裂前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指标有指标:伸长率(6)与断面收缩率(中)

1、1、4、1伸长率(8)

8」-xiO0%

Lo——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L,——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mm8100指L0=100mm的延伸率

1、1、4、2断面收缩率(巾)

^o-^i

li)=xlOo%

So一一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S,——试样拉断后的横截面积,

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与塑性的关系:

3、也值越大,塑性越好。

§1、2硬度

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法;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HV

1、2、1布氏硬度HB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低合金结构钢以及非金

属材料。

1、2、2洛氏硬度HRC主要用于测定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硬质合金、表面淬火、

渗碳件以及退火、正火与淬火。

1、2、3维氏硬度HV主要用于测定金属镀层、薄片金属以及化学热处理后的硬度.

硬度与耐磨性的关系:硬度越大,耐磨性也越好。

§1、3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

指标:冲击韧度ak=Ak/S

§1、4金属疲劳的概念

1、4、1交变应力:许多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受到大小或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呈周期性

变化的应力作用,此应力称为交变应力。

1、4、2金属的疲劳: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虽然应力远小于材料的抗拉强

度,甚至低于屈服点,也会发生突然断裂,这种现象叫金属疲劳。

总结:强度与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金属疲劳概念

作业:1、已知某材料的截面积为500nlm2,工作时受到拉伸载荷为12000N,求该材料的抗拉

强度。

2、硬度常用试验方法有哪些?它与耐磨性有与联系。

3、强度与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金属疲劳就是金属的什么性能?

第二章黑色金属

教学目标

1.了解铁碳合金基础知识,以及碳对铁碳合金性能的影响

2.了解金属与合金的内部结构及导致金属性能不同的根本原因

重点与难点

1.碳对铁碳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钢的热处理

§2、1铁碳合金的内部结构

2、1、1金属与合金的内部结构主要指的就是:晶体结构与显微组织

金属与合金的内部结构主要指的就是:晶体结构与显微组织

2、1、1、1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切金属在固态下都就是晶体。晶体就是指其原子具有规则排列的物体。

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称为晶体结构

2、1、1、2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

晶格就是指描述晶体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从晶格中取出一个最能代表原子排列特征的

最基本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a)模型(b)晶胞(c)晶胞原子数本组

体心立方晶胞示意图

———

⑸模型8)晶胞(c)晶胞原子数

密排六方晶胞示意图

1、铁碳合金的组元:

铁的熔点为1538oC

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变化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

DFe组元(纯铁)

6-Fe—1394℃—y-Fe—912℃一-a-Fe(同素异构转变)

强度低、硬度低、韧性、塑性好

2)在固态下,碳在铁碳合金中可以3种形式存在:自由态石墨、碳溶解于铁的晶格中形成

固态碳、碳与铁作用形成化合物。

2、铁碳合金的基本相:

l)a相铁素体(F):(C固溶到a-Fe中一一a相)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好、韧性

好(室温:C%=0、0008%,727℃C%=0,0218%)

2)丫相奥氏体(A):(C固溶到y-Fe中——丫相)强度低、硬度低,塑性、韧性比铁素体

F高

3)渗碳体(FesC):铁与碳形成的具有稳定成分的化合物,渗碳体硬度高、塑性韧性极差

4)珠光体(P):由铁素体(F)与渗碳体(Fe£)组成的复相化合物,

2、1、3碳合金状态图:(相图)(简介)

FeC%Fe3c

包晶转变线HJB:1495℃,C%=0、09-0、53%

二三条水平线与三个重要点

LB+8H------AJ即L0、53+60、09-------A0、

液固相线,液相线ACD,固相线AECF

共晶转变线ECF,1148℃度,C%=2、11--6、69%

溶解度线ES线碳在A中的固溶线,1148℃,2、

L4、3----A2、11+Fe3c(共晶渗碳体)----Le4、3।

11%

氏体Le,Ld

727℃,0、77%,Fe3cli

共析转变线PSK,727℃,C%=0、0218--6、69%

PQ线碳在F中的固溶线,

As——FP+Fe3c(共析渗碳体)

727℃,0、0218%

A0、77——F0、0218+Fe3c——P(珠光体)

室温,0、0008%,Fe3CIII

珠光体的强度较高,塑性、韧性与硬度介于Fe3c与

GS线

Le——P+Fe3CH+Fe3c共晶-----低温莱氏体Le'

五个基本区(请学生找):

ABCD以上一一液相区(L)AHNA---------8固溶体(6)

NJESGN------奥氏体(A)GPQ以左------铁素体(F)铁素体

DFKL垂线一一渗碳体“区”

七个两相区L+3;L+A;L+F3C;S+A;A+F;A+F3C;F+F3C

小结: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

铁碳合金相图

作业:

(1)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特点就是什么?

§2、2碳对铁碳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根据含碳量不同铁碳合金分为:

碳钢(含碳量为0、0218%--2、11%)

铸铁(含碳量大于2、11%)

2、2、1成分对组织的影响:

工业纯铁——C%W0、0218-----F+Fe3CIII

亚共析钢——C%0、0218-0,77——F+P

共析钢------C%0、77------P

过共析钢——C%0、77-2、11------P+Fe3CII

亚共晶白口铁一C%2、11-4、3--------P+Fe3CII+Ld

共晶白口铁--C%4、3-------Ld

过共晶白口铁------C%4、3-6、69--------Ld+Fe3CI

2、2、2成分、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图见课本瞧图请同学分析:HB线图C%t硬度高的渗碳体含量增多硬度低的渗碳

体减少

ob线图C%t亚共析钢中珠光体(强度高)增多,铁素体(强度低)减少。随含碳量的

增加合金的强度增加。但当含碳量超过共析成分后,由于强度底,脆性成分大Fe3c析出,

合金的强度增加变慢,含碳量超过1%时,Fe3c的数量增多,钢的强度增大

a线图

中线图C%t铁素体不断减少渗碳体增加合金的塑性、韧性减少

8线图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硬度高的渗碳含量增多。硬度低的铁素体含量减少从而使合金的

硬度呈直线上升。

为使铁碳合金具有适当的塑性与韧性铁碳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通常在1、3%-1、4%

之间。

§2、3碳钢

2、3、1碳钢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2)按用途分类: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3)按质量分类: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2、3、2碳钢中的杂质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镐、硅——有益;

硫、磷一一有害杂质;

1、普通碳素结构钢:牌号用Q+屈服强度值+等级+脱氧方法。如:

Q235-A、F即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的A级沸腾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

钢号用平均碳含量的万分数的数字表示。如:08F,20A,45,15Mn。(F表沸腾钢)

(0、20断,后有“A”表高级优质钢)(表含Mn量高)制作各种机器零件,一般进行热处理。

08F塑性好,冷冲压件

10,20冷冲压件,焊接件,渗碳处理。

35,4540,50?齿轮、轴类

60,65弹簧

3、碳素工具钢

0、65------1、35C%,用以制作刃具、量具、模具

钢号用平均碳含量的千分数的数字与T一起表示。如:T10A,T9,T12,

(1、0就,A表示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0、9%0(1、2%C,)

T7,T8,强度,韧性较高,可制作冲头、凿子、榔头

T9,T1O,T11,强度,韧性适中,可制作钻头、刨刀、丝锥、手锯及冷作模具。

T12,T13,硬度很高,韧性低,可制作锂刀、刮刀、量规。

总结

含碳量对钢性能的影响

掌握钢、铁的分类及碳钢分类及牌号

作业:1)钢与铸铁铁的划分

2)碳钢的分类

3)钢中杂质的影响

4)20钢属()钢,其含碳量为();45钢属()钢,其含碳量为();T8

钢属()钢,其含碳量为()。

§2、4合金钢

合金钢:钢中除了铳、硅、硫、磷等常存杂质外,有时还专门加入某些元素(如格、

铝、鸨、钛等),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这种钢叫做合金钢。合金钢可以用加入的元素

命名,如锈钢、^钢、铝钢等

合金钢的分类: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2、4、1合金结构钢;合金钢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钢、

1、合金结构钢的分类及编号

1)按用途可分为: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

2)合金结构钢编号原则:两位数+合金元素+(数字)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如40Cr。

②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除个别微合金元素外,一般以百分之几表示。当平均合金含

量VI、5%时,钢号中一般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明含量,但在特殊情况下易致混淆者,在

元素符号后亦可标以数字“1”,例如钢号"12CrMoV”与“12CrlMoV”,前者铭含量为0、

4-0、6%后者为0、97、2%,其余成分全部相同。当合金元素平均含量21、5%、与2、5%、

》3、5%……时,在元素符号后面应标明含量,可相应表示为2、3、4……等。例如

18Cr2Ni4WA«

③钢中的机V、钛口、铝AL、硼B、稀土RE等合金元素,均属微合金元素,虽然含

量很低,仍应在钢号中标出。例如20MnVB钢中。钮为0、07-0、12%,硼为0、001-0,005%。

④高级优质钢应在钢号最后加“A”,以区别于一般优质钢。

⑤专门用途的合金结构钢,钢号冠以(或后缀)代表该钢种用途的符号。例如,钾螺

专用的30CrMnSi钢,钢号表示为ML30CrMnSi«

2、用途

1)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主要用于制造桥梁、船舶、车辆、锅炉、农机

2).弹簧钢:主要用于制造弹簧与弹性元件。

3).滚动轴承钢:用于制造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内外套圈等。钢号冠以字母“G”,表

示滚动轴承钢类。

4)合金渗碳钢:主要用于表面受损,受冲击较大的零件

5)调质钢:主要运用于承受较大循环载荷与冲击载荷或各种复合应力作用的零件,就

是结构钢中用量较大的钢种。

2、4、2.合金工具钢

与碳素工具钢一样,合金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刀具、刀具与模具。

2、4、3特殊性能的钢:用于制造特殊工作条件或特殊环境霞,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构件

与零件的钢材:如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小结:

合金钢的类型及牌号

作业:

1、合金钢可分哪几种类型?

2、合金结构钢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合金工具钢用于制造什么?

4、指出以下编号的含义:

45号钢、T8A、60SiMn、

§2、5铸铁

铸铁就是碳含量为2、1遥-6、69%的铁碳合金»

2、5、1铸铁的分类

根据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与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1)白口铸铁一一C极少溶于F外。其余皆以Fe3c形式存在,断口兰银白色。这类铸铁组织

中都存在着共晶莱氏体,性能硬很脆,很难切削加工,很少直接用来作机械零件,主要炼钢

原钢原料或可锻铸铁件毛坯。有时也利用它的硬而耐磨的特征,铸造成冷硬铸铁件。冷硬

铸铁常用作一些要求耐磨的工件,如轧辑、球磨机的磨球等。

2)灰口铸铁一一C主要以片状的游离G存在,由于断口呈黑色(暗)

3)麻口铸铁一一它就是碳一部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断

口呈灰白色相间。这类铸铁也具有较大硬脆性,故工业上应用很少。

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铸铁可分为:

1、可锻铸铁一一G以团絮状存在。

2、蠕墨铸铁一一G以界于片状与球状之间的中间形态一蠕虫状。

3、球墨铸铁——G以球状存在。

4、灰铸铁一一它就是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

2、5、2灰铸铁

灰铁产量占总铸铁件80%以上

1、化学成分与组织特征。

2、牌号与用途

牌号由“HT”与后面三位数字组成。

灰铁L最低拉抗强度(MP“)

如:(F)HT100低载荷与不重要件如盖手轮……

(F+P)I1T150中载荷如底座、床身、工作台……

(P)HT200HT250较大载荷如齿轮、汽缸体、活……

HT300HT350床身导轨、受力较大的床身、卡盘

2、5、3球墨铸铁

牌号:“QT”表示球铁,后面两组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与最低的延伸率(如QT400T7)

2、5、4可锻铸铁

牌号:“KT”表示可锻铸铁,KTZ与KTH中H表示黑心,Z表示珠光体基体,如可锻铸铁的牌

号与力学性能及用途见书上34页表2-6(如KTH300-06)

2、5、5蠕墨铸铁

牌号:“RuT”(RuT420)

2、5、6合金铸铁:在普通铸铁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

小结:

铸铁的分类

铸铁的牌号

作业:

铸铁的分类有哪些?

请指出下列牌号的名称与含义

HT100、HT200QT400-17KTH300-06KTZ450-06RuT420

§2、6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简介

粉末冶金材料:就是指不经熔炼与铸造,直接用几种金属粉末活金属与非金属粉末,经过

配料,压制成型烧结与后处理等制成的材料。

第3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教学目标

1.了解有色金属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2.理解汽车上常用有色金属的性能要求

3.掌握常用有色金属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1.铜与铜合金特性

2.滑动轴承的特性

§3、1铝及铝合金

铝:蕴藏丰富,约为铁的两倍,它的产量仅次于钢铁。密度小,为2、72g/cm3,只有钢、铜或

黄铜的1/3。因此,铝合金一直就是航空工业的主要材料。

3、1、1铸造铝合金材料

1)材料特点:铸造铝合金就是在铝中添加其她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所熔制的合金。

2)其牌号与性能详见表3-1

3)铝合金淬火与时效

铝合金热处理就是控制第二相的析出过程来改变其性能的。由于淬火后获得的过饱与

固溶体就是不稳定的,有析出第二相(强化相)的趋势,在室温放一段时间,逐向稳定转变,

使抗拉强度与硬度明显上升而塑性显著下降,这种淬火后铝合金机性随时间而发生显著

变化的现象,称为时效或时效强化。在室温下发生的时效称为自然时效,而在加热的条件

下进行的时效称人工时效,淬火时效就是铝合金强化的途径。

4)压力铸造工艺:压力铸造就是汽车铝合金铸件生产的重要工艺。

3、1、2形变铝合金材料

变形铝合金:就是指采用压力加工方法制成的各种型材或锻件的铝合金

据性能及用途不同分为四类:

1、防锈铝(LF)

有铝与镁系与铝与镭系,耐蚀性好,故称为防锈铝。抗拉强度比纯铝稍高,塑性与焊性好,

均不能HT强化。只能通过冷加工硬化强化,代号用“铝防”汉字首“LF”表示,后面的数

字只就是一个顺序号,常用LF5、LF11、LF21等,主用于制耐蚀性要求高的容器,蒙皮及受

力不大的结构件。如油箱、导管、及生活器皿。

2、硬铝(LY)

主要就是铝一铜一镁系合金,由于铜与镁能形成强化相,如CuAI2CuMgAL2等,经由淬

火时效可获得高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可达420Mpa,故称硬铝,耐蚀性差,故在硬铝材表面

包复一层纯铝,以增耐蚀性,其代号用“LY”与顺序号表示,常用的有LY11、LY1等,在仪

器、仪表及飞机制造中广泛应用。

3、超硬铝合金(LC)

在硬铝基础上再加入锌后,获得经淬火+人工时效后,抗拉强度为680MPa,

HBS为190HBs,比硬铝更高,故称超硬铝,主用于高强度构件,代号用“LC”表示与顺序

号表示,多用于制造飞机中的受力件。

4、锻铝合金

铝一铜一镁一硅系合金,其机性与硬铝近,但热塑性及耐蚀性上升,更适于锻造,故名

锻铝,代号用“LD”顺序号表示,用于飞机或内燃机车上的承高载荷的锻件或模锻件。

§3、2铜及铜合金

铜就是人类发现最早到金属,纯铜外观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熔点为1083℃,面心

立方晶格

特征:1)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2)塑性好,可冷热压力加工,

3)较高的抗蚀性,如大气、海水、酸类等

4)具有抗磁性

铜与铜合金分类及特性:白铜(铜银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应用广的

为青铜、黄铜。

1.黄铜

黄铜为铜锌合金或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按化学成分分为:普通黄铜与特殊黄铜

按生产方法分为:压力加工黄铜与铸造黄铜

1)普通黄铜

它就是由铜与锌组成的合金。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2)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就是提高抗拉

强度改善工艺性

2.青铜

除黄铜白铜外,其余的铜的合金统称青铜,青铜又可分为锡青铜与特殊青铜(即无锡青

铜)两类。

代号:表示方法为“Q+主加元素符号及质量分数+其它元素的质量分数”所组成。铸造

产品则在代号前加“Z”字,

§3、3滑动轴承合金

轴承普遍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与动力机械上,就是机器设备的重要零部件。

轴承包括: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两大类。

轴承合金:制造滑动轴承中的轴瓦及内衬的合金。

•工作条件一一冲击、交变载荷,轴颈压力、摩擦。

•性能要求

♦足够的强、硬度,塑性与韧性好,与轴有良好磨合能力、减摩性好。

♦有良好的导热性、抗蚀性与工艺性。

•组织要求一一软基体+硬质点;或:硬基体+软质点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轴承合金材料主要就是有色金属合金。

3、3、1轴承合金分类及用途——见表(课本)。

3、3、2锡基轴承合金(锡基巴氏合金)一一如ZChSnSb11-6,软基体+硬质点

♦摩擦系数、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塑性与耐蚀性好;但疲劳强度较差,工作温度

低(<150℃)。

3、3、3铅基轴承合金(铅基巴氏合金)——如ZChPbSbl676-2,软基体+硬质点。

♦其硬度、强度、韧性与耐蚀性、导热性比锡基轴承合金低,工作温度小于120℃。

3、3、4铝基轴承合金

特点:密度小、导热性好、疲劳强度高,耐蚀性好。线膨胀系数大,运转过程易与轴咬死,

降低轴与轴承表面粗糙度或镀锡等办法改善磨合性,减少运动时发生咬合的危险性。

3、3、5双金属轴承合金,就是汽车上制造各种轴瓦、轴套与止推片的主要原料,应用较

多的轴承合金就是铜基合金(铜铅合金及铅青铜)与铝基合金(铝锡合金、铝铅合金及铝硅

口.jf/J

小结: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作业: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

轴承合金分类

第4章典型零件选材及热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典型零件选材及热处理

2、了解零件选材原则

重点与难点

1、零件选材原则

2、此轮类与轴承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

§4、1零件选材原则

选材原则:就就是要综合考虑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能等要素,同时还要考虑“轻

型化、高寿命”。

4、1、1根据零件工作条件选用齿轮及热处理工艺(了解)

1.单纯受压零件:选用铸铁,一般不要求热处理,对于要求高的零件采用正火、等温淬火、

调质、表面淬火、软氮化或多次时效处理等工艺。

2.单纯受拉零件:一般采用碳钢或合金钢,也可以采用锻铝或硬铝,对中碳钢一般采用调

质处理。

3.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一般采用中碳钢调质或正火处理;也可采用球墨铸铁正火或等温

淬火。

4.承受大幅度弹性变形与交变载荷的零件:一般采用碳素弹簧钢或合金弹簧钢,并经淬

火、中温回火热处理。

5.在工作中强烈磨损的零件:(如齿轮)要求内韧外硬,低碳钢采用渗碳或氟化处理;中碳

钢采用调质加表面淬火。

6.特殊物理、化学性能为主的零件:一般选用特殊性能钢中的中碳马氏体耐热钢。

4、1、2机械制造中选材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也就就是选材原则)

详见课本上的表

§4、2汽车典型零件选材及热处理

4、2、1此轮零件选材、热处理(见课本表)

4、2、2轴类零件、选材、热处理(见课本表)

4、2、3连杆类零件选材、热处理(见课本表)

小结:

1.根据汽车零件工作条件选用材料的原则及热处理工艺方法,机械制造中选材需要注意

的问题。

2.汽车上齿轮类零件、轴类零件、连杆类量较大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作业:

1.零件选材就是应考虑哪些因素?

2.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在选材时应考虑哪些性能?如何进行热处理?

第五章橡胶、塑料、摩擦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橡胶的性能、组成及分类

2.了解塑料的性能、组成及分类

3.了解车用摩擦材料的性能要求、组成

重点与难点:

1.汽车上常用橡胶材料的特性

2.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汽车零部件对塑料袋性能要求

3.摩擦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5、1橡胶

5、1、1橡胶的性能、组成及分类

,其弹性变形量可达100%〜1000%,而

且回弹性好,回弹速度快。同时,橡胶还有一定的耐磨性,很好的绝缘性与不透气、不透水

性。它就是常用的弹性材料、密封材料、减震防震材料与传动材料。

5、1、1、1橡胶的性能特点(详见表)

1.弹性高

2.有一定的可热塑性

3.具有粘着性

4.耐热性

5.耐候性

6.耐油性

7、具有较好的耐透气性、耐透水性、绝缘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磨性、耐寒性等。

5、1、1、2橡胶的组成

橡胶制品以生胶为基础,并加放适量的配合剂与增强材料组成高弹性状态的高分子材

料(详见表)

1.生胶:未加配合剂的天然或合成橡胶称为生胶,就是橡胶制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决定

橡胶的性能,还能把各种配合剂与增强材料粘成一体。

2.配合剂;加入配合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与工艺性能。

(1)硫化剂与硫化促进剂

变塑性生胶为弹性胶的处理即为硫化处理,能起硫化作用的物质称硫化剂。常

用的硫化剂有硫磺、含硫化合物、硒、过氧化物等。

(2)增塑剂:用于增强橡胶的塑性,使之易于加工与与配料配合

(3)防老化剂:用以防止橡胶老化,提高使用寿命

(4)填充剂:用以提高橡胶的强度,改善其加工工艺性能,降低成本,常加入填充剂,

如碳黑、陶土、碳酸钙、硫酸钢、氧化硅、滑石粉等.

3.增强材料:主要用以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耐磨性与刚性等。

5、1、1、3橡胶的分类(详见表)

1、按照来源不同橡胶可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两大类。合成橡胶主要有

七大品种: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异戊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与丁月青橡胶。

2、按用途将合成橡胶分成两类:性能与天然橡胶接近、可以代替天然橡胶的通用橡

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睛橡胶)与具有特殊性能的特种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

氟橡胶)。

5、1、2汽车上的橡胶制品

5、1、2、1汽车上常用橡胶的特性及用途(详见课本表)

5、1、2、2典型汽车橡胶制品举例

1.汽车上的连接软管

汽车上的连接软管通常就是用橡胶与纤维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可以挠曲的软管,汽车

上的各个部件、零件的连接常常需要管子,这些管子需要柔软,容易弯曲,能吸收振动。

2.橡胶耐油密封件

橡胶就是制造密封件的主要材料,品种繁多,为了改善橡胶的性能,可以惨用塑料;塑

料还用作橡胶密封件的附件,如支撑环,挡圈、缓冲圈与磨损调整圈。等。

3.橡胶防振配件

汽车在行驶时各部分的振动,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为降低汽车振动噪声,在各处采

用了防振橡胶,典型汽车防振橡胶的结构形式举例见课本上的表

§5、2塑料

塑料就是一种以有机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材料,通常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呗

注塑或固化成型,中国各类车型汽车使用塑料大致每辆在40~90kg之间,轿车上塑料用量

己达自重的7婷8%接机国外9%10%的水平。

5、2、1塑料的性能、组成及分类

5、2、1、1一般塑料、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详见表)

1.质量轻

2.比强度高

3.化学稳定性好

4.绝缘性能好

5.特殊性能好

6.吸振与消声性能好

7.不足之处:强度不如金属材料、耐温性能低、导热性比较差、热膨胀系数要比金属大3~10

倍,塑料在日光、大气、长期负荷或某些介质作用下,会发生“老化”。

5、2、1、2塑料的组成

塑料就是以有机合成树脂为基础,再加入添加剂所组成的。(详见表)

1、合成树脂

就是由低分子化合物通过缩聚或加聚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酚醛树脂、聚乙

烯等,就是塑料的主要组成,也起粘接剂作用。

2、添加剂

为改善塑料的性能而加入的其它组成,主要有:

(1)填料或增强材料填料在塑料中主要起增强作用。

(2)固化剂可使树脂具有体型网状结构,成为较坚硬与稳定的塑料制品。

(3)增塑剂用以提高树脂可塑性与柔性的添加剂。

(4)稳定剂用以防止受热、光等的作用使塑料过早老化。

5、2、1、3塑料的分类

详见表)

1、按热性能与成型特点分类

根据树脂在加热与冷却时所表现的性质,可分为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

(1)、热塑性塑料

加热时软化并熔融,可塑造成形,冷却后即成型并保持既得形状,而且该过程可

反复进行。这类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脂

等。这类塑料加工成形简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但耐热性与刚性比较差。

(2)、热固性塑料

初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形,但固化后再加热将不再软化,也不溶于溶剂。这类塑

料有酚醛、环氧、氨基、不饱与聚酯等。它们具有耐热性高,受压不易变形等优点,但机

械性能不好。

2、按用途分类

(1)通用塑料

应用范围广、生产量大的塑料品种。主要有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烯燃、酚

醛塑料与氨基塑料等,其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2)、工程塑料综合工程性能(包括机械性能、耐热耐寒性能、耐蚀性与

绝缘性能等)良好的各种塑料。主要有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与ABS等四种。

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的种类与符号详见课本。

5、2、2汽车上的塑料制品及发展趋势

汽车上的塑料制品根据其应用部位,可分为内装件、外装件与功能件等。

5、2、2、1塑料在汽车结构上的应用

1、汽车零部件对塑料的性能要求

要求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剪切强度与冲击强度

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要求具有抗蠕变性,要求具有尺寸稳定性

2、塑料材料及其发展趋势(详见表)

5、2、2、2塑料在汽车内装件上的应用

1、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

要求美观、舒适,便于灵活设计,有良好的装饰性能;耐磨性、易清洁、易清洗、有足够

的抗撕裂强度、使用寿命长;有一定的透气性与吸湿性,隔音、防振、质量轻、无异味;有

一定的抗腐蚀性,阻燃、耐温、色泽持久;具有抗静电性,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积带电荷而

引起人体电击.

2、汽车主要塑料内装件与使用材料(详见表)

5、2、2、3塑料在外装件上的应用

1、汽车外装塑料量

2、汽车外装件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详见表)

5、2、2、4塑料在功能零件上的应用技术

1、电导性塑料

特点:质量轻、加工容易、机械强度足够、耐药性优良。但其她化学稳定性差

2、塑料电池

单位重量的储电量大,释放电压高,具有较高的功率输出密度,形状成型自由,无功害

3、光导纤维

4、塑料磁铁

§5、3汽车上的摩擦材料

摩擦材料就是一种具有较高摩擦系数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以摩擦材料为主要部分而构

成的制动装置、离合装置,就是决定汽车安全性、使用性与操纵稳定性好坏的重要装置。

5、3、1汽车对制动片的要求

1、符合要求的摩擦系数]

2、具有合适的抗热衰退性及恢复性

3、有大的单位面积吸收功率及低的磨损

4、具有耐磨性

5、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6、噪声要小

5、3、2制动片的组成

1、骨架材料:石棉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

2、粘结剂:树脂型、橡胶型

3、填充剂:

5、3、3制动摩擦片分类

1.石棉摩擦材料

2.金属陶瓷摩擦材料

3.半金属基摩擦材料

4.碳纤维摩擦材料

5、3、4制动片的种类与性能(详见表)

5、3、5离合器片

对离合器片的性能要求与制动摩擦片的性能要求基本一致。

第六章陶瓷、汽车玻璃、复合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分类

2.了解玻璃的组成及性能特点

3.了解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特点

重点与难点

1、陶瓷材料的性能及精细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

2、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3、玻璃在汽车上的应用

§6、1陶瓷

6、1、1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及分类

6、1、1、1陶瓷材料的概念

普通陶瓷也叫传统陶瓷,其主要原料就是粘土(A1203•2SiO2•2H20)、石英(Si02)与

长石(K20•A1203­6SiO2)。组分的配比不同,陶瓷的性能会有所差别。

例如:长石含量高时,熔化温度低而使陶瓷致密,表现在性能上即就是抗电性能高、

耐热性能及机械性能差;粘土或石英含量高时.,烧结温度高而使得陶瓷的抗电性能差,但

有较高的热性能与机械性能。

普通陶瓷坚硬而脆性较大,绝缘性与耐蚀性极好。由于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

低廉,因而在各种陶瓷中用量最大。

6、1、1、2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详见表)

1、力学性能:

(1)硬度与强度: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陶瓷为各类材料中硬度最高的材料。

(2)塑性:塑性差

(3)韧性:韧性极低

2、热性能: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导热低于金属材料。

3、电性能:传统的绝缘材料

4、化学性能:结构稳定,不易氧化、抗腐蚀性较强。

6、1、1、3陶瓷材料的分类(详见表)

1、传统陶瓷(又称普通陶瓷):以天然的硅酸盐矿物为原料制成;主要用于日用、建筑、

卫生陶瓷制品。

2、精细陶瓷:采用高强度、超细粉末原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得到结构精细且具有

各种功能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按其用途分为工程陶瓷与功能陶瓷

6、1、2精细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详见表)

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一方面用于功能材料,如氧化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另一方

面用于结构性的部件,如机械密封,催化剂容器,火花塞,隔热板,活塞等。

氧化铝管坯做钠蒸气照明灯泡。

氧化铝热电偶套管氧化铝陶瓷密封环氧化铝陶瓷喷咀

1、氧化被陶瓷

氧化镀陶瓷具备一般陶瓷的特性,导热性极好,很高的热稳定性,强度低,抗热冲击性较高;消散高

能辐射的能力强、热中子阻尼系数大。

氧化被陶瓷制造用烟,作真空陶瓷与原子反应堆陶瓷,气体激光管、晶体管散热片与集成电路

的基片与外壳等。

2、氧化错陶瓷

氧化错陶瓷的熔点在2700℃以上,耐2300℃高温,推荐使用温度2000℃~2200℃;能抗

熔融金属的浸蚀,做伯、铭等金属的冶炼生埸与1800℃以上的发热体及炉子、反应堆绝热材料等;

氧化错作添加剂大大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与韧性,氧化错增韧陶瓷可替代金属制造模具、拉丝模、

泵叶轮与汽车零件如凸轮、推杆、连杆等。

3、氧化镁/钙陶瓷

氧化镁/钙陶瓷通常就是通过加热白云石(镁或钙的碳酸盐)矿石除去CO2而制成的,其特点

就是能抗各种金属碱性渣的作用,因而常用作炉衬的耐火砖。但这种陶瓷的缺点就是热稳定性

差,MgO在高温下易挥发,CaO甚至在空气中就易水化。

6、1、2、1功能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详见表)

1.传感器特性:要长久适用汽车特有的恶劣环境;要小型轻量;重复使用性好,输出范围

广。

2.同城传感器的功能特性及在汽车上的应用(详见表)

3.几种典型汽车传感器举例:氧传感器(详见表)

碳化硅陶瓷堪期碳化硅陶瓷密封件

6、1、2、2工程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

工程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用它代替耐热合金大幅度地提高热机效率,降低

能耗,节约贵重金属,达到轻量化效果,实用性优良。

1、汽车对结构性陶瓷的性能要求:陶瓷要有优良的耐热性、隔热性,硬度高;陶瓷要

有优良的高温强度、高耐蚀性、高耐磨性、低膨胀系数,隔热性好及低密度;作为发动机

用材料,也要设法提高其韧性,成形性,可靠性等综合性能,克服制造技术要求高,成形加

工时间长的缺点.

2、几种工程陶瓷的特点(详见表)

3、工程陶瓷在汽车结构上的应用(详见表).

§6、2汽车玻璃

6、2、1玻璃的性能要求及分类

6、2、1、1玻璃的概念

玻璃就是将各种原料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6、2、1、2玻璃的组成

玻璃由各种氧化物的原料,如石英砂、石灰石、长石、强碱、硼酸、铅化合物、领

化物等,加入辅助原料以使玻璃获得某些必要的性质与家属熔制过程的原料,如澄清剂、

着色剂、褪色及、乳浊剂、氧化剂、助溶剂等制成。

6、2、1、3玻璃的性能特点(详见表):

玻璃就是一种脆性材料,有较好抗压强度、较高的硬度,。玻璃的膨胀系数小,玻璃的稳

定性越大。透光性好,耐腐蚀性好。

6、2、2玻璃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对玻璃的性能要求:透光性好耐侯性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安全性好

1、汽车上的板形玻璃:有较好的透明性与耐候性,脆性大,在交通事故中,极易造成人身

伤亡事故,而逐渐被淘汰。

2、汽车上的钢化玻璃:将普通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急剧冷却就能大大提高玻璃的强

度这种淬火玻璃就叫钢化玻璃。其性能特点(详见表)

3、汽车上的区域钢化玻璃: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可控制玻璃碎片的大小、形状与分布。

如驾驶员前的前风玻璃。

4、汽车上的夹层玻璃:二片玻璃中间夹有一层安全膜,从而牢固地将两层玻璃结合起

来。

6、2、3汽车玻璃的发展趋势

1.天线夹层玻璃

2.调光夹层玻璃

3.热线反射玻璃

4.除霜玻璃。

§6、3复合材料

6,3、1复合材料性能特点、分类

6、3、1、1复合材料的概念

1、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物理与化学本质不同的物质人工制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2、特点:

(1)可改善或克服组成材料的的弱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如玻璃钢(玻璃+树脂)

(2)可按构件的结构与受力要求,进行材料的最佳设计,给出预定的分布合理的配套性

能、

(3)可创造单一材料不易具备的性能或功能,或同时发挥不同的功能。

6、3、1、2复合材料的组成(详见表):基体+增强材料

6、3、1、3复合材料的分类(详见表):

6、3、1、4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比强度与比刚度高(各类材料中最高)

增强剂比重较低(玻璃、碳、硼纤维)基体比重小(高聚物)不完全致密增强剂强度高

(2)抗疲劳i纤维缺陷少-----难以萌生裂纹;ii基体塑性好——难以萌生裂纹;

裂尖钝化,扩展缓慢。iii裂纹扩展路径曲折

(3)减震性好

i自振频率高(正比于(E/r)1/2),不易因共振而快速脆断。

ii振动衰减快(非均质多相体系界面反射与吸收;基体阻尼较大)

(4)高温性能好:纤维多有较高熔点与较高的高温强度

5)断裂安全性高,不致造成物体瞬间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而断裂。

过载一一部分纤维断裂一一应力重新分配--未断裂纤维承载

(6)其她:减磨性,耐蚀性,工艺性能较好

(7)缺陷:各向异性,伸展率较低,冲击韧性不很好,成本太高

6,3、2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1、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一一玻璃钢

增强剂:玻璃纤维(SiO2+其她氧化物)一一比强度与比模量高(如40%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的强度大于铝合金)

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较好

(1)热塑性玻璃钢

粘结剂:热塑性树脂一一尼龙、聚烯煌类、聚苯乙烯类、(热塑性聚脂,聚碳

酸脂)——机械性能、介电性能、耐热性与抗衰老性能较好

性能:(与基体材料相比)

i强度与疲劳性能提高2-3倍以上ii冲击韧性提高2-4倍(脆性材料)iii蠕变抗力提高2-5倍

(2)热固性玻璃钢

粘结剂:热固性树脂-一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与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

性能:轻,比强度高(高于铜合金与铝合金,有高于合金钢),耐蚀性好,介电性能优越,成型性能良好

刚度较差,易老化,易蠕变

用途:玻璃纤维/尼龙一一》轴承,轴承架,齿轮;玻璃纤维/聚苯乙烯一一>汽车内装饰制品,机壳

2、碳纤维复合材料

增强剂:碳纤维(石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且2000°C以上保持不变;T80°C不变脆。

普通碳纤维sb=500—1000MN/m2,E=20000---70000MN/m2;

高模量碳纤维sb-1500MN/m2,E-150000MN/m2,比强度比模量就是耐热纤维中最高的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基体——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四氟乙烯

性能普遍优于玻璃钢:

比铝轻,比钢强,E比铝合金与钢大,疲劳强度高,冲击韧性高,耐水与湿气,化学稳定性高,摩擦系数小,导去

好,耐X射线,

纤维与树脂粘结力不够,各向异性大,耐高温性能有差距

用途:

航天材料——飞行器,火箭外层材料,天线支架,壳体,机架

齿轮,轴承,活塞,密封圈,化工容器

(2)碳纤维碳复合材料

性能:强度与冲击韧性比石墨高5-10倍,刚度高,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好,尺寸稳定性好。

用途:高温技术,化工与核反应装置中秦航天航空材料,导弹鼻锥,飞船的前缘,超音速飞机制动装置

(3)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

基体——金属(主要为熔点较低的金属或合金,如碳纤/铝锡合金)

性能特点:接近于金属熔点仍有很好的强度与弹性模量)

用途:碳纤/铝锡合金——高强度高级轴承(减磨性能优于铝锡合金))

(4)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

基体--陶瓷(如:石英玻璃)

性能特点:碳纤/石英玻璃一一抗弯强度提高了约12倍,冲击韧性提高了约40倍,热稳定性也非常

3、硼纤维复合材料

增强剂:硼纤维-----硼纤维沉积于鸨丝------>金属硼+WB晶体(芯)

d=9〜15nm,。b=2750〜3140MN/m2,E=382600〜392400MN/m2(=4倍玻纤),£=0、7〜0、8%

(1)硼纤维树脂复合材料

基体--环氧树脂,聚苯并咪唾,聚酰亚胺树脂

性能:抗压强度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2〜2、5倍,剪切强度高,蠕变小,硬度

与弹性模量高,高疲劳强度(340〜390MN/m2),耐辐射,化学稳定(水,有机溶剂,燃料,润滑剂),导热

性能与导电性能好(硼纤维就是半导体)。

应用:航空与宇航材料,如:翼面,仪表盘,转子,压气机叶片,直升机螺旋桨叶的传

动轴等

(2)硼纤维金属复合材料

基体——铝镁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

性能:如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疲劳极限高于高强铝合金与耐热铝合金,比

强度高于钢与钛合金、

应用:航空、火箭

4、金属纤维复合材料

增强纤维-----高熔点金属:鸨、铝丝,

(1)金属/金属:基体一一银合金,钛合金

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与弹性模量,塑性与韧性较好,用于飞机构件

(2)金属/陶瓷:基体——氧化铝,氧化错

改善陶瓷脆性与抗拉能力,用作高温结构材料。

第七章汽车涂装涂料、粘接剂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对涂装的性能要求及分类

2.了解汽车涂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及分类

3.了解汽车涂层的保养方法

4.了解粘结剂的特点、组成及分类

5.掌握汽车涂料的组成

重点与难点

1、汽车涂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分类及组成

2、汽车对涂装的性能要求

§7、1汽车涂装涂料

7、1、1汽车涂装性能要求及分类

7、1、1、1汽车对涂装的性能要求

要求具有极高的耐腐蚀性、耐水性、耐汽油、机油性、耐候性、耐酸性、耐雨性耐化

学性、抗划痕及机械强度即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还应具有良好的外观装饰性,主要只色彩、

光泽、丰满度与平整度

7、1、1、2汽车涂装的分类

按汽车涂装的对象分:新车的生产线涂装、汽车的修补涂装。

按汽车涂装不同部位分:车身外板涂装、行驶系涂装、其她部位涂装

7、1、1、3新车的生产线涂装

漆前磷化处理工艺、阴极电泳涂底漆工艺、喷中涂工艺、涂面漆工艺

7、1、1、4汽车的修补涂装

汽车的修补涂装工艺一般由表面准备、涂底漆、刮腻子填平,喷中涂,涂面漆

7、1、2汽车涂料

7、1、2、1涂料的概述

1.涂料的概念:涂料系指一种液态或粉态的有机材料,采用特定的工艺方法涂与物体表面,

干燥固化后能形成牢固附着,并具有一定物理机械与化学性能的涂层,又称漆膜。

2、涂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涂膜性能、施工性能、环保性能及储运性能

3、涂料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底漆,中涂涂料,面漆,防腐蚀涂料

按干燥(固化)成膜机理分类:溶剂挥发干燥型、氧化聚合干燥型、双组分室温交联型、

热固化型。

按漆基分类:醇酯树脂漆、硝基漆、氨基漆、丙烯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等。

4、涂料的组成:成膜物质、颜料、溶剂与助剂(详见表)

5、涂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车身外板、行驶系、其她

7、1、2、2汽车修补涂料

1、汽车修补涂料均属自干型或低温型(80℃以下)烘干型。

2、底层涂料指为各种面漆作基底层所用的涂料包底漆、封闭底漆或隔底漆。

3、底层涂料分类:通用底漆、中涂、腻子、封底漆、防渗封底漆、隔绝底漆。

4、修补用面漆:(详见表)

7、1、2、3汽车修补涂料用辅料:溶剂、固化剂(详见表)

7、1、2、4汽车涂层的保养

1.汽车涂层的主要污染源:工业落尘、酸雨、酸盐碱。

2.汽车涂层的保养:清洗时汽车漆面日常养护的重要环节之一。

§7、2粘接剂

7、2、1粘结剂的特点、组成及分类

7、2、1、1粘接剂的概念:

粘接技术就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采用新成立,新工艺,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门

新技术。它具有快速、牢固、经济及节能等特点。粘接技术使用的材料就是粘接剂。

7、2、1、2粘接技术的特点:优点;应力分布均匀,有良好的疲劳强度绝缘与抗腐蚀性好。

缺点:粘接接头抗剥离强度低,易老化

7、2、1、3粘接剂的分类::有机胶粘剂一天然胶粘剂、合成树脂胶,无机胶粘剂

7、2、1、4粘接剂的组成:基料、固化剂与硫化剂、增塑剂与增韧剂、稀释剂与容剂

7、2、2粘接剂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用于汽车车身的密封与主要部件与总成部件粘接。

第八章汽车燃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无铅汽油的性能指标

2.了解轻柴油的性能指标

3.了解车用环保燃料的品种及特点

4.掌握车用汽油的牌号、规格及选用

5.掌握轻柴油的牌号、规格及选用

重点与难点

1.车用汽油的选用

2.轻柴油的选用及使用。

§8、1无铅汽油的性能指标、牌号、主要规格及选用

8、1、1无铅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由碳、氢组成的烧类化合物。

对车用汽油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在极短时间内由液态蒸发成气态,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

气,在油路中不挥发形成气阻,不发生爆燃,在贮存与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的质量变化,

燃烧后无沉积物,不应引起发动机零件的腐蚀,不含有机械杂质及水分,以及对环境的污

染少等

8、1、1、1汽油的挥发性

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体状态的性能叫做汽油的挥发性。

评定汽油挥发性的指标主要有憎程与饱与蒸汽压。

8、1、1、2汽油的抗爆性

汽油的抗爆性就是指汽油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时防止产生爆燃的能力。爆燃就是机

件过快磨损,热负荷增加,噪声增大,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评定。

8、1、1、3汽油的安定性

汽油在正常的贮存与使用条件下,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安定

实用胶质:就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车用汽油蒸发残留物的正不溶部分。

诱导期:就是指在规定的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可

评定汽油在贮存期间产生氧化的形成胶质的倾向。

8、1、1、4汽油的防腐性

汽油的防腐性就是指汽油阻止与其相接触的金属被腐蚀的能力。

8、1、1、5汽油的清洁性

汽油的清洁性就是汽油就是否含有机械杂质与水分。

8、1、2车用汽油的牌号与规格

车用汽油牌号为4种:90号、93号、95号与97号。其含义为:如90号表示其研究法辛

烷值不低于90号,别的牌号含义类推。

8、1、3车用汽油的选用与使用

8、1、3、1车用汽油的选择

不同型号的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不同,所选用汽油的牌号也不同,若汽油的辛烷值满足

不了发动机压缩比的要求,发动机则会产生爆震燃烧,正确选用汽油牌号不仅可延长发动

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达到节油的目的。

车用汽油的的选用主要就是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发动机的压缩比越高,所需使用的汽

油牌号就越高。

压缩比在8、0以下的发动机,应选用90号车用无铅汽油

压缩比在8、0~8、5之间的发动机,应选用93号车用无铅汽油

压缩比在8、5~9、5之间的发动机,应选用93号、95号车用无铅汽油

压缩比在9、5~10、5之间的发动机,应选用97号车用无铅汽油

国内轿车用油标号推荐表(详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