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_第1页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_第2页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_第3页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_第4页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

第一课二十四节气与天气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一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

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

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

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

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

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

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

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

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

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

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

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

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

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

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

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

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

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

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

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

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

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

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

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

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

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

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

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

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

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

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

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

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

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

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

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

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

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

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

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

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

第二课我是地球小公民

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能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

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地球资源。

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淡水、森林、

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断

自己再生的物质。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植物、生物质能、

太阳能、风能等。

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

所有矿产资源。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

生。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任

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将意味着地球永久性地丢失了一个物

种独特而珍贵的基因库。因此,如果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物

种灭绝,其损失将无法估量。

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消耗,在有可能的

情况下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将是我们从现在起应该关心和参

与的事了!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过人

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

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

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

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对环境与人类之

间关系的重新考虑是本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人口:地球难以承受之重

现在,每掀开一张日历,就有20多万个婴儿降生在地

球上。1999年10月12日,世界第60亿公民在波黑呱呱落

地。

60余亿人口一一这是目前人类的总和。而与此相对照,空气、

水、森林、耕地、矿藏几乎所有生存资源的平均数都

在因分母的不断膨胀而日益缩小。

人口问题在远比以往更为深广的背景下凸显于世人面

前。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副主席卡瓦胡先生指出,当一个国家

人口增长率达到4%时,就会给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

定的问题。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萨迪克博士则强调:人

口稳定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是一个关键的重要目

标。国际人口科学联盟理事蒋正华说,中国是真正对可持续

发展和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实现了政府承诺的国家,充分

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目标是合理的,工

作方法也是在不断改进的。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

题,摆脱贫困落后、提高教育水平、保护妇女健康、追求生

活质量.....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的哪个方面,不需要从人口

角度加以权衡。

瞩目现实,人口过快增长的警钟确实在鸣响:1830年世

界人口还只有10亿,100年后增加到20亿,以后分别只有

30年、15年和12年的时间,世界人口总数就增加到30亿、

40亿、50亿。现在,全球每年净增人口在8600万以上,却

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贫困人口

不断上升,并引发诸如白发浪潮、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都市

症等社会问题。

20世纪以前,人口科学作为一门科学还鲜为人知,但进

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它

在20世纪对人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是对人口剧增提出了

预警性的分析,使人类能及时认识到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各国经

济发展和文化背景各异,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尽相同,但

寻求最佳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应仅是国际人口

科学讲坛上的呼吁,而应是各国政府的认同,因为这其实是

民众的需要。

曾几何时,"计划生育"似乎是一个中国味十足的专有名词。

而今,即使是远离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国家,降低妇女总和生

育率的进展都很显著。生育革命,正成为人类跨世纪的选择。

这场革命的内容当然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减少。我国实行

计划生育就是要通过少生来促进优生优育优教,促进妇女的

健康和妇女的解放,促进计划生育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

质量的改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人口的天平上占五分之

一强。只要简单地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人口盲目增长,资源

破坏,环境恶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

国人口控制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按70年代的生育率计算,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来共少出生了3亿人,将中国H

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将亚洲30亿人口日推迟了三年,将

世界50亿人口日推迟了两年。中国计划生育,是事关中华

民族的大事,也是事关整个世界的大事。

自然资源:取之不竭吗?

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

空前加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引

起了全世界的忧虑和不安。了解和认识全球资源态势,研究

与资源开发相关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于实现世界各国共同追

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和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不适宜人类饮用的

海水占97%以上,淡水只占3%;淡水中有77.2%和22.4%分

别被储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仅占0.35%,主

要蕴藏在湖泊、沼泽和河流中,其中河水储藏不及0.01%。

据估计,地球上有1000万个动植物物种,其中被分类和命

名的物种资源约160万个。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

态系统,全球森林面积45.01公顷,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木

材资源,而且对全球物质、能量循环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

还是巨大的基因库。草地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为动物和人

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全球草地面积占地

球陆地总面积的将近一半。上述土地、森林、草原均是可以

更新和重复利用的资源,被称为可再生资源。

与上述可再生资源相区别的矿产资源不能再生和重复

利用,被称为非再生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

进步,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到目前为

止,人类已发现的矿物有3300多种,其中有工业意义的1000

多种,被列为矿产资源的有160多个矿种,对人类经济有重

要价值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铅、锌、金、

银、磷、硫,盐等40多种。

此外,海洋既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库,它包括海水、海洋生物、海底矿产等多种资源,是人类

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

第三课光污染

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

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

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

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

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

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

彩光污染

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

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

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

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

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

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

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科学家最新研

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的心

理也有影响。“光谱光色度效应”测定显示,如以白色光

的心理影响为100,则蓝色光为152,紫色光为155,红

色光为158,黑色光最高,为187O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

光灯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

怠无力、头晕、性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

身心方面的病症。

人工白昼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

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

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

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

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

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目前,大城市普遍、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

不见星星,影响了天文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被

迫停止工作。据天文学统计,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

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翳红、背景

灯、景观灯乱射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约20〜30个星星。

白亮污染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

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

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

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

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

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

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

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

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

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

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据光学专家研究,镜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阳光照

射更强烈,其反射率高达82%〜90%,光几乎全被反射,

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

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产生头昏目

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绪低落等类似神经衰弱的

症状,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诱发

某些疾病。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

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

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夏天,

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破坏室内原

有的良好气氛,也使室温平均升高49〜6T。影响正常

的生活。

光污染的防治

由于光污染不能通过分解、转化、稀释来消除,因此只

能加强预防。这就需要弄清形成光污染的原因和条件,提出

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并制定必要的法律和法规。

1、正确使用灯光,协凋亮度,加强人工光源的有效管

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线,经常打开窗户,让阳光进入室

内。尽量避免受强光的刺激,尤其是婴幼儿更不应该暴露在

强光、大功率的日光灯下,以免伤害眼睛。同时,要加强人

工光源的有效管理,控制城市灯光的过度使用,避免城市夜

晚的白昼化,以免影响天文观测和居民休息。

2、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改善不合理的照明条件,

减少光污染源

加强对摆放杂乱的货摊、广告、车辆等污染源进行合理

规划,做到井井有条。城市玻璃幕墙带来的危害己经引起了

全世界的广泛注意。德国、日本等7个国家己经明令禁止使

用玻璃幕墙新枝术。在我国,北京己否定了60多起玻璃幕

墙的设计方案,上海市前不久也出台了一个取消玻璃幕墙的

地方法规。

3、个人防护措施

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

罩。光污染的防护镜有反射型防护镜、吸收型防护镜、反射

—吸收型防护镜、光电型防护镜、变色微晶玻璃型防护镜等。

可依据防护对象选择相应的防护镜。例如可配带黄绿色镜片

的防护眼镜来预防雪盲和防护电焊发出的紫外光。绿色玻璃

既可防护UV,又可防护可见光和红外线,而蓝色玻璃对UV

的防护效果较差,所以在紫外线的防护中要考虑到防护镜的

颜色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

第四课避免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

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

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

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

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

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

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

诱因;

2、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造成直接伤害;

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

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

育、视力下降;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

膜脱落。

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月经失调。

关于电磁污染标准的学界争论还在继续,但我们还需在各

种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作为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

生命的一员,人们又该如何预防并减轻电磁辐射对自身的

伤害呢?

预防措施: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

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

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

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

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

视、电脑、虫箍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

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

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

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

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

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

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

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

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

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生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

第五课拒绝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

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

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

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

严重污染的现象。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

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

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9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

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

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

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

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

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

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

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

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

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

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每次吃

坂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

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

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农田

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

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

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

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

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

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

二恶英一一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

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

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

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

感的问题。

另外,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

广使用绿色餐具一一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维

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是,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

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它们

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

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

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

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

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虬第三,制纸

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

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

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

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

增加空气中S02的含量,引起酸雨。

白色污染的防治

1、我们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纸制餐具的使用。

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

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依赖塑料袋。在商店,完

全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

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有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

子。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

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应拒绝使用塑料袋买

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

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盛装食物可以使用自备的不锈钢

或塑胶饭盒,既卫生,又环保,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

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

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

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近年来,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

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

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而在我国,回收废塑

料的工作已经起步。我们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把废弃物分

类,以便回收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3、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

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

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

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

自觉的环保意识。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材

第六课交通状况巧改善

交通拥堵问题,是西安广大市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已引

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了找到问题症结,西安市交

警支队邀请长安大学的专家教授,历时半年时间,对全市交

通问题进行会诊。半年来,这些专家教授,走大街串小巷,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目前终于得出了西安交

通拥堵的结论性意见。

路网密度不足交通量饱和

据介绍,西安市现有城市人口393.47万人,有市

政道路775条、910公里,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仅为5.1

2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