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期1分期2分期3分期41840—19191840—19111840—18561840—18981856—18951912—19271895—19001898—19151915—19171901—19451917—19271919—19491927—19491927—19491945—1949中国近代史总述1、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选择一个分期,说明该分期划分中国近代史的依据1、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分期1分期2分期3分期41840—1919旧民主革命时期1840—1911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856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1840—1898学习西方器物阶段1856—189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深化阶段1912—1927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895—190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阶段1898—1915学习西方制度阶段1915—1917学习西方文化阶段1901—1945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班封建社会阶段1917—1927以俄为师阶段1919—1949新民主革命时期1927—1949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探索中国道路阶段1945—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结束阶段选择一个分期,说明以该分期划分中国近代史的依据民主革命的性质政权社会形态探索道路你认为哪一种分期更加有助于中国近代史的复习,并说明理由。依据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主题请根据单元导读提炼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危机与探索整体框架结构第1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一、危机: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二、探索: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1、地主阶级的探索2、农民阶级的探索3、资产阶级的探索三、危机与探索引发的社会变化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3、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4、晚清外交的变化3、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概念(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2)革命性质:民主革命一般指反封建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革命指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间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相同1840-1919年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19年-1949年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马克思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近代化近代化
=
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
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9【Ⅰ】民族工业;海关税率【Ⅲ】新式企业【北京】民族企业;【江苏】缠足,中体西用;【浙江】服饰,睁眼看世界;【海南】军事工业;主张向西方学习;2020【Ⅰ】西学与兴办实业【Ⅱ】在华投资;【Ⅲ】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浙江】司法主权;【江苏】传统手工业发展;【浙江】交通工具;【天津】留学;2021【甲】太平天国运动【湖南】海关半殖民地化;【广东】洋纱;【浙江】定军山,交通近代化;【山东】思想解放;2022【甲】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湖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湖南】传统经济和机器工业的结合【北京】瓜分中国的狂潮2023【新课标】清末新政、民族资本主义【广东】清末新政【湖南】《辛丑条约》;4、高考考什么?第1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18401856-18601894-18951900-190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根据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划分列强侵华阶段,并说明划分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40年代—60年代)材料1:1840年4月初,英国议会就对华战争费用案进行了三天的激烈辩论。在议会辩论时,保守党人谴责政府:“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有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地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贸易而升起。”——喻大华:《道光皇帝》材料2:1757年﹐英国占领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了鸦片专卖权,1797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鸦片制造权。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保守党人反对战争的真正原因,它代表英国哪一阶层的利益?原因:①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贸易的垄断不符合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的要求;②鸦片走私妨碍了工业资产阶级对华倾销工业品。材料3:1840年4月初,英国议会就对华战争费用案进行了三天的激烈辩论,最后投票表决:271票赞成、262票反对。中国行商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的保障。……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尚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藉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与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华贸易大有好处。——1835年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函工业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为何同意发动侵华战争?根本原因:中国闭关锁国、一口通商不符合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拓展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40年代—60年代)总结: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侵华战争的背景A.世界背景:a.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掌权,要求拓展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b.工业革命增强了西欧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实力,亚洲一些古老帝国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B.中国背景:晚清中国奉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并逐渐落后于世界。(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40年代—60年代)②侵华国家:③侵华结果:签订国条约条款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约等于1470万两白银)、协定关税、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中英《虎门条约》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内河航行、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十口通商(沿海、沿江)《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款800万两白银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哪些条款最能体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工业资产阶级的需求?①开埠通商(《南》五口通商,《天》十口通商,《北》增开天津);②协定关税商品输出④侵华方式:炮舰政策+商品输出英→
英、法、美、俄(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40年代—60年代)签订国条约条款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约等于1470万两白银)、协定关税、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中英《虎门条约》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内河航行、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十口通商(沿海、沿江)《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款800万两白银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根据上表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半殖民地:中国从独立主权的国家变为司法主权、关税主权遭到西方国家干涉,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半封建: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入侵,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遭到破坏,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④侵华的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材料4:材料5: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输出中所占的比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华的新特点?①侵华特点:A.侵华方式: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列强纷纷在华划分势力范围;B.侵华国家:进一步增多,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日本等)也加入了侵华行列。(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侵华特点:A.侵华方式: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纷纷在华划分势力范围;B.侵华国家:进一步增多,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日本等)也加入了侵华行列。②背景:A.国际背景:a.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性、扩张性进一步增强;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德国、俄国、日本等国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国内背景:清政府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的失败。③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④侵华结果:(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签订国条约条款中日《马关条约》①承认朝鲜独立;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⑤赔款2亿两白银。中国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辛丑条约》①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参加、成立任何反帝组织;②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禁止中国人居住;④拆毁大沽至北京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扎军队;⑤赔款4.5亿两白银。“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中国的贷款和投资。找出上表中最能体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扩张特点的条款。(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华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⑤侵华的影响:大大加深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国条约条款中日《马关条约》①承认朝鲜独立;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⑤赔款2亿两白银。中国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辛丑条约》①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参加、成立任何反帝组织;②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禁止中国人居住;④拆毁大沽至北京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扎军队;⑤赔款4.5亿两白银。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遭到空前破坏:内政外交受到洋人控制,维护国家安全的自主权丧失(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中央集权的削弱:
材料6:咸丰以前,无论八旗、绿营,其兵权都直属中央,八旗绿营均兵将分离,将帅由皇帝或兵部、军机处选任。由于八旗、绿营在内部战争中不堪一击,咸丰初年,清政府谕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自咸丰起,湘淮军及其后的张之洞的“自强军”、袁世凯的北洋军等都成了半地方化、半私人化的军队……太平天国起义后,由于中央库藏空虚无款可拔,地方当局又急需军饷,于是各省纷纷截留款项、自己筹饷。朝廷因时遂变,1853年变通京饷解拔办法,允许各省就地筹饷,改不定额解款为定额摊派。……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于五月二十五日悍然发布对外宣战上谕,谕令各省督抚招集义和团等类义民,以御外侮,并特令"沿江沿海各省尤宜急办”。然而奇怪的是,沿江沿海各省督抚却在自己的辖区内与列强商议东南互保。——根据张玲玲:《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及其成因》等整理表现:①军权下移,兵为将有;②财权下移,地方督抚逐渐掌握地方财政大权;③外交上不听从中央号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督抚为核心的地方分权体制
材料2:材料7:甲午战争之初,朝廷征师各省,经年累月,旨檄频下,各督抚虽勉强应之,但募乞丐以充兵数。李鸿章坚按北洋军队而不出,以其与李氏集团有"命脉关系诚不敢轻以付托",其它各省则坐观其败而不救,故当时外国人讥之曰:中日之战,实日本与李鸿章一人战也。无怪康有为把十八行省说成为十八小国。——林乾:《咸丰后督抚职权的膨胀与晚清政治》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中央集权的削弱: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体制→督抚为核心的地方分权体制影响:①削弱了清朝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②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材料3:“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西边必倒东边亦未能扶也’”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边疆危机(19世纪中后期)李鸿章海防左宗棠塞海并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塞防海防之争的背景背景:19世纪中后期中国陆、海边疆均出现危机陆疆危机海疆危机西北西南①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②俄国出兵占领伊犁中法战争法军进攻台湾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边疆危机(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的应对:塞海并重塞防海防西北: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新疆建省西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承认法国占领越南意义:①一定程度上捍卫了边疆地区的领土主权;②改变了自古以来重陆轻海的固有观念。在台湾建省;创建近代化海军:南洋、北洋、福建;培养新式海军人才二、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1、地主阶级的救亡探索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清朝统治者时间活动代表人物摄政王载沣背景主张评价19世纪40年代19世纪60—90年代1901—1911翻译西书,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①经济:创办近代企业(70年代以前军用企业、70年代以后民用企业);②军事:创办近代海军(南洋、北洋、福建);③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④外交:设总理衙门(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清末新政:①前期(1901—1905)A.政治:改革官制B.经济:倡导创办工商业;C.军事:编练新军;D.教育:废科举,兴办学堂②后期(1906—1911)预备立宪、皇族内阁林则徐、魏源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清政府内忧外患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自强、求富①启迪了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②没有得到清廷重视,未付诸实践①中国近代化的初步尝试;②封建制度上的修补,导致最终失败加速清朝的灭亡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17、19课,完成下表。1、地主阶级的救亡探索根据下表思考:地主阶级的救亡探索呈现什么特点?①从内容看:注重向西方学习(先进性);②从过程看:从学习西方科技到学习西方制度,不断深入(渐进性);③从背景看: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具有紧迫性;④从目的看:以维护清朝统治为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带有局限性;⑤从影响看: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转型,但没有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亡(两面性)。
(1)特点:1、地主阶级的救亡探索(2)地主阶级救亡探索的局限性——以洋务运动为例英国工业化晚清工业化实现途径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厂制度主导力量轻、重发展顺序配套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封建的经济体制民间清政府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先军用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后轻)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军用工业:民用工业: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根据纲要上第17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材料1: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1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仅学习技术,没有变革封建制度1、地主阶级的救亡探索(2)地主阶级救亡探索的局限性——以洋务运动为例英国工业化晚清工业化实现途径两次工业革命洋务运动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厂制度主导力量轻、重发展顺序配套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封建的经济体制民间清政府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先军用工业,后民用工业(先重后轻)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生产工具的变革: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工业化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根据上表分析:“封建制度”具体指什么?封建的经济体制浅层面深层面二、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2、农民阶级的救亡探索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时间背景指导思想反对对象理论纲领无影响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1851——18641899—1900鸦片战争激化中国社会矛盾拜上帝教扶清灭洋《天朝田亩制度》(消灭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编》(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激化民族矛盾①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②引起清朝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汉族官僚得到重用、地方督抚权力扩大迫使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由直接入侵变为“以华制华”根据纲要上第17、18课,完成下表反清朝统治反西方侵略材料2: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仙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神发怒仙发怒一同下山把道传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法真言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2、农民阶级的救亡探索根据表格内容及材料:如何评价农民阶级的探索?评价:①革命性:客观上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
②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根本无法实现;
③落后性:义和团的“灭洋”盲目排斥西方近代文明、利用宗教迷信发动群众,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021·全国甲卷高考·2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2014·海南单科·1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A【链接高考】B二、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3、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资产阶级改良派→立宪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代表人物活动背景①主张变法;②实行君主立宪制①主张革命;②实行民主共和制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黄兴①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②成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保国会③上书:公车上书④变法:维新变法①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同盟会)②创办革命报刊:《民报》③提出革命理论:三民主义④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根据纲要上第18、19课完成下表①经济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政治上: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③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不断传入。①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
二、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3、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根据纲要上第18、19课完成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在“改良与革命的赛跑”中,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倒向革命的因素有哪些?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紧迫性;②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失败;③清政府缺乏改革诚意,预备立宪被认为是一场骗局。“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也。”——1907梁启超3、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大背景①经济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和发展;②政治上: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③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不断传入。小背景时间过程成果(内容)性质爱国救亡运动+政治改革运动+思想启蒙运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结果1895—18981911—1912序幕:1895公车上书;高潮:1898百日维新;失败:1898戊戌政变1911.10.10武昌首义→14个省和上海宣布独立→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北议和、清帝退位→1912.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的加深必要性: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②清政府缺乏变革诚意;可能性:①革命派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②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③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其他新政措施都被废除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③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915—1919前期(1915—1917):宣传民主科学;后期(1917—1919):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思想解放3、资产阶级的救亡探索根据下表,分析资产阶级救亡探索的特点特点:①从影响看,给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带来巨大变动,具有进步性;②从过程看,救亡图存从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层面,具有渐进性;③从结果看,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成果被保守势力废除或窃取,体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020·全国Ⅲ卷·T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链接高考】B三、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经济结构的变动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体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古代近代(1)变动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大量输出工业制成品:棉纱、棉布大量收购农副产品(私营手工业)手工业者破产(家庭手工业)耕与织相分离农副产品商品化改变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小农经济的解体②解体的表现:A.耕与织相分离;B.农副产品商品化③解体的区域:通商口岸④解体的影响: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大量手工业者破产,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困。1、经济结构的变动①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根据上图,谈谈你对小农经济解体的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021·广东高考·6)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链接高考】C(2)变动3:洋务企业的诞生1、经济结构的变动①军用企业(19世纪60年代):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B.企业性质:带有资本主义特点的封建企业C.面临的问题:资金短缺、原材料缺乏、交通不便A.目的:对内镇压太平天国,对外抵御外来侵略材料3:(军用企业)采用了大批机器生产,集中了一大批靠出卖劳动力的工人,这些企业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其经费主要由清政府从关税、厘金和军饷中拨付;其产品不是商品,不参加市场交换,而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其经营不是为了追逐利润;每个局厂采用官府衙门式的管理,大部分经费用于开支薪水和工食,以江南制造局为例,非生产性开支占经费的一半左右,福州船政局的非生产性开支更大,最高竟占经费的80%。——《洋务军工企业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有人说:“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是带有资本主义特点的封建企业”,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资本主义特点: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关系封建企业:经营管理腐败(官府管理而非市场)、资金来源单一、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②民用企业(19世纪70—90年代):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A.目的:对内“求富”、对外“分洋商之利”b.产品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B.特点:a.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官方主导、民间募股集资);材料3:1881年,李鸿章向清廷汇报招商局的发展情况,其中称:“九年以来,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招商局在业务上不但有漕粮运输量的保证,而且“沿江沿海各省遇有海运官物应需轮船装运者,统归局船照章承运”,“准令华商轮船在沿江沿海及内河不通商口岸自行贸易”,官方贷款同时宽限还本并缓缴利息。但另一方面,官方以“监督”之名把持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同时又以“报效”为由索取回报,居统计,从1884年到1911年间,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报效官府白银350万两,占两局股本总额的六成。——根据《近代轮船招商局的“官商之争”》整理(2)变动3:洋务企业的诞生根据材料分析:“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产生哪些影响?影响:①有利:可以获得官方的大力支持,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挽回国家利权;②不利:成为官府牟利的工具,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2023∙海南卷∙T6)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链接高考】BA和B都有道理,作为单选题的话,选更深刻内涵的选项。(3)变动4: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是指中国的中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规模较小的城乡资本主义,简言之,民办企业。根据时间线索以及图片资料,分别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短暂春天的原因。原因:①产生:A.小农经济的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和市场;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洋务运动的诱导。②初步发展:A.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清末新政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19世纪末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短暂春天: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B.民国政府奖励实业;C.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E.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变动4: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结构的变动特点: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地区不平衡、轻重不平衡)
②受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链接高考】B三、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2、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1)向西方学习思潮:①背景:A.西学的传入:“西学东渐”
第一阶段:明末清初,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传播,没有使中国产生根本性变革。
深入阶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传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②中学与西学关系的演变古代近代19C40’S19C60’S-90’S19C90’S20C初中西文化关系支持者华夏中心天朝上国师夷长技以制夷利用西学中体西用利用西学来维护中学托古改制利用中学来宣传西学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中学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学与西学的关系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材料1: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中学之体:制度、文化西学之体:制度、文化中学之用:科技西学之用:科技维护取代抛弃洋务派中学之体西学之体中学之用:科技西学之用:科技取代维新派调和材料2: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郑观应材料3:(中学、西学)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梁启超“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康有为:《物质救国论》根据材料2、材料3分析:维新派认为“中学”与“西学”存在什么关系?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取代②中学与西学关系的演变根据材料1分析洋务派如何看待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激进派中学制度文化科技西学制度文化科技取代取代取代②中学与西学关系的演变③影响:A.冲击了封建思想,推动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B.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转型;思考:近代中国人对中西学认识的不断变化产生哪些影响?④局限: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倾向;
B.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021·湖北)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A
.君主立宪
B.中体西用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2021·山东)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链接高考】BB2、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创新:1905年,同盟会成立并提出“十六字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①提出时间:1905年②内容:
反满不反帝(民族革命)材料4: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材料5:平均地权指的是,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涨价归公,以及在必要时国家可按价收买私有土地等手段,以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取暴利,防止大土地所有主的出现。根据材料4、5,指出三民主义反对的对象各是什么?
反君主专制(政治革命)
反贫富分化(社会革命)提出原因: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创新:三民主义③评价:进步性:A.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性:A.没有明确反帝,体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B.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2、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①时间:1917年后思考:《新青年》宣传内容发生转向的原因
材料6:新文化运动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和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革命理论的屡屡破产,就要求必须“只有一种既来自西方,又是完整的、各方面问题都涉及到、能够指导中国独立自强的意识形态,才可能适合中国的需要”。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的总数已有200多万,迫切需要属于自己阶级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中国的先进分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个事实促使他们把从来都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眼光转向了同样是来自西方但又强烈地批判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苏俄。……战后的欧洲颓废不堪,留下的只是满目疮痍。曾经热情赞颂过西方文明的梁启超,在战后去欧洲游历了一年,亲眼目睹了欧洲经济遭受的重创和人民生活的困苦,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回国后整理了他在西欧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发表了《欧游心影录》。……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从实际教训中看出各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压迫中国的实质。——根据张静静:《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探析》整理(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原因:A.内部原因:a.向西方学习探寻救亡图存道路的失败;b.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B.外部原因: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救亡图存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b.一战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A.向西方学习探寻救亡图存道路的失败;B.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救亡图存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D.一战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深感失望(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③代表人物:李大钊李大钊在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中为工人授课五一劳动节向工人散发的传单主办《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材料7: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特点:A.传播途径多样,包括报刊、传单、演讲;B.传播范围广,深入到工人群众。三、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3、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迁1898年改科举1905年废科举1904年学堂选官正式确立清末新政: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癸卯学制)戊戌变法:①废八股,改试策论;②增加经济特科学堂选官、留学生选官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1912年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1913年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文官考试思想(1)选官制度的变迁:从科举选官到学堂、留学生选官再到文官制度根据选必1第7课,梳理近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过程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被废除的因素。(2)因素:①自身因素: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不能适应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②政策因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推动;③教育因素:教育的近代化转型,科举制阻碍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材料8:据统计,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度支部、法部、邮传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为解决各行各业人才的匾乏,晚清政府采取了建立新学堂的办法来培养人才,但科举始终是新式学堂发展的障碍。具体表现:其一是科举与新式学堂争夺生源。新式学堂与科举并存,不少人尤其是内陆省份的士子观念仍旧,不愿意进新式学堂,一心希望通过科举入仕。——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3、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迁(1)选官制度的变迁:从科举选官到学堂、留学生选官再到文官制度材料9:一方面,晚清政府通过采取停科举、兴学堂、奖游学等措施变革选官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和读书人或出国留学或转向新式教育。在接受新知识薰陶的过程中,他们许多人的思想发生了突变。另一方面,晚清选官制度变革使晚清政府官吏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代表变法图强的思想家在晚清选官制度变革中进入各衙门,使其变法图强的思想有了一个实践的机会。……晚清政府进行的选官制度改革对于挽救摇摇欲坠的晚清统治并无显著效果,但其实行的学堂教育选官、留学毕业生考录等新式选官制度为晚清社会发现、培养和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就留学选官而言,许多留学生在中西对比之下,他们感悟振兴中华的最大障碍是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专制腐败统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道路。——根据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整理3、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迁:从科举选官到学堂选官、留学生选官根据材料9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选官制度的变迁带来哪些影响?(3)影响:①思想:促进了社会思潮的变迁;②政治:有助于推动晚清变法图强,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③社会:为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3、晚清外交的变化材料10: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将来两国官员,办公人等因公往来,各随各位高下,准用平行之礼。”“凡有大法国特派钦差大臣公使等予以诏敕前来中国者,或有本国重务办理,皆准进京侨居。”(公使驻京)。
——《天津条约》
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西历本年七月二十四日即中国六月初九日降旨,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洲概述课件教学课件
-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 创意妆课件教学课件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考编面试协议书(2篇)
- 《数学物理方法》第7章测试题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弹性力学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现代企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设计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交通配套设施(标线、标志、交通信号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餐饮档口和门店消防安全培训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幼儿园卫生知识讲座
- (完整)土地复耕实施方案
- 马工程政治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 关于加强校园欺凌行为预防治理的说明报告
- 汽车露营营地质量5c标准等级划分认定细则(2021版)
- 地理实践力ppt课件版 地理实践力 彭春莲组
- 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GB/T 12497-2006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 GB/T 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