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语文】《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语文】《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语文】《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语文】《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看图猜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看图猜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并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追。

——出自《论语·微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体悟诗人情感’学习诗人高尚理想和坚定追求反复吟诵诗歌‘欣赏诗歌的节奏音韵把握诗歌意象,感受田园诗歌意境美品味诗歌语言,掌握重点字词释义壹贰叁肆学习目标陶渊明又名:字:自号:谥号: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开创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田园7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写作背景尘网:羁鸟:池鱼:荫:暧暧:依依:户庭:樊笼:指尘世,这里指仕途。笼中之鸟。池塘之鱼。借喻自己怀恋旧居。荫蔽。昏暗,模糊。轻柔而缓慢的飘升。门庭。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关于“古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乐府”一词有多种含义:一是指宫廷主管音乐的部门,这种官方机构在秦、汉时已经设立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搜集民歌以及创作歌辞等。习惯上把采自民间的歌辞称为“乐府民歌”。二是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曹操创作的《短歌行》属于此类。三是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仿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而写作的诗,通常被称为“新乐府”。如杜甫《兵车行》。四是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因为它们最初也是配乐演唱的。补充文体知识关于“乐府”01读准字音02读准节奏03读出情感诵经典思考“归园田居”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思考:“归园田居”的意思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在这个显性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归请用原文回答(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官场尘网、樊笼羁鸟、池鱼自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找诗句回答)比喻比喻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为何而归?“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

作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本性使然“拙”字,本义是“笨”,引申义是“原始的、本真的”。(找诗句回答)思考: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总之,作者归园田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和心灵的回归。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陶渊明要“守拙”,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固守节操。作者追求生命中最本真的,即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不愿同流合污。园田、自然尘网、樊笼归向何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方宅、草屋(近景)村落、炊烟(远景)榆柳、桃李狗吠、鸡鸣(声音)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静动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所见:所闻:(色彩)(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工笔写意白描:简笔勾勒,朴实语言,写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的艺术手法。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张岱《湖心亭看雪》: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样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归去如何

宁静、闲适、喜悦、怡然自得的心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①静室,空室。②比喻心境。(虚室生白: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衬托恬淡的心境。尘俗杂事

陶渊明本性使然。他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盛行玄学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陶渊明为什么如此热爱田园生活却厌弃官场?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因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像他一样隐居吗?同学间交流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自由发言。“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