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概况_第1页
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概况_第2页
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概况_第3页
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概况_第4页
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22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概况第一部分外周血细胞表征的重要意义 2第二部分红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类型和功能 4第三部分粒细胞表面标志物的亚群划分 6第四部分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免疫调节 8第五部分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别特征 11第六部分血小板表面标志物的激活机制 14第七部分表面标志物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16第八部分未来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方向 19

第一部分外周血细胞表征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疾病诊断和分类

1.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通过识别特定的标志物组合,可以对血液疾病进行分型,指导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

3.检测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主题名称:免疫反应调控

外周血细胞表征的重要意义

外周血细胞表征对于以下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疾病诊断和分型:

*血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模式的异常可反映特定的疾病状态。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B细胞表达CD5和CD23等异常标志物。

*通过表征细胞表面标志物,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增生性疾病。

治疗反应监测:

*某些治疗方法靶向特定细胞表面标志物。例如,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

*通过监测治疗期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可以评估治疗反应并指导后续治疗决策。

免疫功能评估:

*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反映了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例如,活化的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CD25(IL-2受体)。

*表征细胞表面标志物有助于评估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

*为确保移植成功,需要匹配供者和受者的细胞表面标志物。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是移植配型中最重要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匹配程度决定了移植排斥的可能性。

再生医学:

*细胞表面标志物用于分离和培养特定的细胞类型,例如干细胞和免疫细胞。

*通过操纵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可以开发新的细胞疗法。

研究工具:

*细胞表面标志物是研究免疫系统、白细胞发育和疾病机制的重要工具。

*通过表征细胞表面标志物,可以获得有关细胞功能、分化和相互作用的关键信息。

其他重要意义:

*药理靶标:细胞表面标志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靶标,可以设计药物靶向特定细胞类型。

*生物标志物:某些细胞表面标志物可以作为预后或诊断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例如,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HER2相关与较差的预后。

*细胞分类:细胞表面标志物用于识别和分类不同的细胞群体,例如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免疫监测:通过监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动态,可以评估免疫系统的状态和反应。

*感染性疾病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例如HIV,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改变进行诊断。

总之,外周血细胞表征是诊断、治疗监测、免疫评估、干细胞移植、再生医学和研究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疾病管理、治疗开发和对免疫系统的理解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第二部分红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类型和功能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红细胞膜蛋白

1.红细胞膜蛋白(EMP)是嵌入红细胞膜的蛋白质,在红细胞生理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血型抗原(如ABO和Rh系统)是红细胞膜蛋白的典型例子,它们决定了红细胞的抗原性,影响着输血兼容性。

3.其他EMP参与着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细胞信号传导和红细胞清除。

主题名称:糖蛋白

红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类型和功能

红细胞表面标志物是一组位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它们在各种生物学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标志物参与以下功能:

1.红细胞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包括A、B、O和AB抗原,决定了红细胞与特定抗体的反应性。

*Rh血型系统:包括RhD、RhC、RhE、Rhe和RhG抗原,与输血相容性有关。

*其他血型系统:包括MNSs、Kell、Duffy和Kidd系统,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2.红细胞粘附

*P-选择素配体1(PSGL-1):与P-选择素结合,介导红细胞在炎症部位的粘附。

*CD44:与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结合,参与红细胞在内皮细胞上的滚动。

*整合素β1和β2:与配体结合,参与红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牢固粘附。

3.红细胞清除

*CD47:与SIRPα受体结合,充当“不吞噬信号”,防止健康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

*糖衣蛋白:覆盖在红细胞膜上,携带富含唾液酸的寡糖链,保护红细胞免受complement介导的溶解。

*带3蛋白:与带3рецептор结合,介导老化或损伤的红细胞的清除。

4.红细胞变形

*糖衣蛋白:通过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壳,赋予红细胞一定的变形能力。

*带4.1蛋白:与膜骨架蛋白结合,帮助维持红细胞的双凹形。

5.红细胞营养

*红细胞膜转运蛋白:负责红细胞摄取和释放各种离子、分子和代谢物,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和HCO3-。

6.红细胞疾病

*缺铁性贫血:铁缺乏会导致糖衣蛋白合成减少,从而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

*镰刀形细胞贫血:β-珠蛋白链突变导致红细胞镰状化,影响其变形和粘附。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膜骨架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椭圆形,影响其通过狭窄血管的能力。

总的来说,红细胞表面标志物在红细胞的血型、粘附、清除、变形、营养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异常可以导致各种病理生理状况,包括输血反应、血栓形成、贫血和遗传性血液疾病。第三部分粒细胞表面标志物的亚群划分粒细胞表面标志物的亚群划分

粒细胞是一种多形性白细胞,可细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这些亚群在形态学、功能和表面标志物表达上存在差异。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粒细胞中最常见的亚群,占外周血中粒细胞的50-70%。它们表现为多叶核,染色质紧致,胞浆中含有大量嗜中性颗粒。

中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包括:

*CD11b(ITGAM):整合素家族成员,介导胞外基质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CD15(FUT4):一种唾液酸转移酶,参与糖蛋白的翻译后修饰。

*CD16(FCGR3A):Fc受体,与免疫球蛋白G(IgG)的Fc部分结合,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小颗粒的粒细胞,占外周血中粒细胞的1-3%。它们具有双叶或三叶核,胞浆中含有嗜酸性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包括:

*CD11c(ITGAX):整合素家族成员,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抗原提呈中发挥作用。

*CD14(MS4A1):一种脂多糖受体,识别细菌脂多糖,并参与炎症反应。

*CD23(FCER2):Fc受体,与免疫球蛋白E(IgE)的Fc部分结合,介导变应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最不常见的粒细胞亚群,占外周血中粒细胞的<1%。它们具有单叶核,染色质松散,胞浆中含有大型嗜碱性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包括:

*CD117(c-kit):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

*CD123(IL3RA):白介素-3受体,与白介素-3(IL-3)结合,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

*CD203c(CLEC4C):一种C型凝集素样受体,识别糖基化配体,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亚群之间的重叠

尽管这些表面标志物有助于区分粒细胞亚群,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不同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例如: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都表达CD11b。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都表达CD11c。

*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表达CD16。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形态学和功能特征来准确识别粒细胞亚群。第四部分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免疫调节关键词关键要点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免疫调节

一、共刺激分子:

1.CD28、B7-1(CD80)和B7-2(CD86)等共刺激分子对于T细胞活化至关重要。

2.共刺激信号促进了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从而导致IL-2产生和细胞增殖。

3.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如CTLA-4和PD-1,抑制T细胞活化,维持免疫耐受。

二、共抑制分子: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在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着独特的表面标志物组合,这些标志物决定了它们的激活、分化和效应功能。

T细胞表面标志物

*CD2:参与T细胞活化和与抗原呈递细胞的相互作用。

*CD3: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一部分,负责识别抗原。

*CD4:辅助T细胞(Th细胞)的标志物,与MHCII类分子相互作用。

*CD8: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的标志物,与MHCI类分子相互作用。

*CD25:IL-2受体的α链,激活的T细胞表达,调节T细胞增殖。

*CD28:T细胞共刺激分子,与CD80/CD86相互作用,增强T细胞活化。

*CTLA-4:T细胞共抑制分子,与CD80/CD86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活化。

B细胞表面标志物

*CD19:B细胞分化和存活所需的分子。

*CD20:B细胞分化和激活的标志物,是单克隆抗体治疗靶点。

*CD21:补体受体,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反应。

*CD23:低亲和力Fc受体,参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和B细胞活化。

*IgD: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的抗体,参与B细胞活化。

*IgM: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的抗体,参与B细胞活化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标志物

*CD16(FcγRIIIa):Fc受体,介导NK细胞对被抗体标记的靶细胞的杀伤。

*CD56:NK细胞分化和激活的标志物。

*CD94/NKG2C:抑制性受体,识别HLA-E,调节NK细胞活化。

*KIR(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识别MHCI类分子的激活性或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对目标细胞的反应。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T细胞活化:CD2和CD3参与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的相互作用,导致T细胞活化。CD28和CTLA-4作为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调节T细胞活化强度。

*B细胞成熟和激活:CD19、CD20和CD21参与B细胞的分化和激活,而CD23和IgD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反应性。

*NK细胞细胞毒性:CD16介导NK细胞对被抗体标记的靶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CD56、KIR和CD94/NKG2C调节NK细胞的激活和抑制。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免疫调节特性在免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例如:

*CD4和CD8计数用于评估HIV感染和AIDS的进展。

*CD20表达用于淋巴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

*KIR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关联。

综上所述,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化和效应功能。理解这些标志物的功能对于阐明免疫机制、诊断免疫疾病和开发免疫疗法至关重要。第五部分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别特征关键词关键要点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别特征

【CD14】

1.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糖蛋白,分子量约55kDa。

2.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所有细胞系中。

3.作为脂多糖(LPS)和脂壁酸(LTA)的受体,介导单核细胞对细菌内毒素的识别和吞噬。

【CD16】

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别特征

单核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具有独特的表面标志物谱,可用于识别和表征不同的单核细胞亚群。以下是对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别特征的概述:

1.CD14

-主要标志物,用于识别所有单核细胞亚群。

-一种脂多糖受体,参与先天免疫反应。

-表达水平因单核细胞亚群而异:经典单核细胞(CD14<sup>++</sup>CD16<sup>-</sup>)、中间单核细胞(CD14<sup>+</sup>CD16<sup>+</sup>)和非经典单核细胞(CD14<sup>+</sup>CD16<sup>++</sup>)。

2.CD16

-FcγRIII受体,参与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

-表达水平用于区分单核细胞亚群:CD14<sup>++</sup>CD16<sup>-</sup>、CD14<sup>+</sup>CD16<sup>+</sup>和CD14<sup>+</sup>CD16<sup>++</sup>。

3.CD64

-FcγRI受体,参与ADCC和吞噬作用。

-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但表达水平因亚群而异。

4.CD32

-FcγRII受体,参与ADCC和免疫调控。

-在所有单核细胞亚群中表达,但CD14<sup>++</sup>CD16<sup>-</sup>亚群表达最高。

5.CD11b

-整合素,参与细胞粘附和迁移。

-在单核细胞所有亚群中表达,但非经典单核细胞表达最低。

6.CD11c

-整合素,参与细胞粘附和抗原提呈。

-主要表达于树突细胞,但在非经典单核细胞中也检测到。

7.HLA-DR

-人类白细胞抗原,参与抗原提呈。

-在单核细胞所有亚群中表达,但非经典单核细胞表达最低。

8.CD4

-T细胞表面标志物,在非经典单核细胞中检测到。

-参与T细胞和单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9.CD163

-清道夫受体,参与血红蛋白清除。

-主要表达于非经典单核细胞,但也存在于经典单核细胞中。

10.CX3CR1

-趋化因子受体,参与单核细胞与组织内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非经典单核细胞中表达,在其他单核细胞亚群中低表达。

这些表面标志物的组合表达模式允许识别和表征不同的单核细胞亚群,每个亚群具有独特的免疫功能和定位。例如:

-CD14<sup>++</sup>CD16<sup>-</sup>经典单核细胞是循环中的主要单核细胞亚群,参与炎症反应。

-CD14<sup>+</sup>CD16<sup>+</sup>中间单核细胞在组织中比例较高,参与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

-CD14<sup>+</sup>CD16<sup>++</sup>非经典单核细胞是组织驻留单核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血红蛋白清除能力。

单核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诊断和监测单核细胞相关疾病,如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单核细胞减少症。此外,这些标志物可用于研究单核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并为靶向免疫治疗提供潜在目标。第六部分血小板表面标志物的激活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血小板表面标志物的激活机制

主题名称:G蛋白偶联受体(GPCR)

1.GPCR是血小板表面重要的激活受体,对各种激动剂(如ADP、血栓素A2和凝血酶)具有高度特异性。

2.GPCR激活后,与G蛋白偶联,导致信号级联,最终导致血小板形态改变、聚集和释放。

3.GPCR的激活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包括配体结合、受体修饰和受体调控蛋白。

主题名称:整合素

血小板表面标志物的激活机制

血小板表面标志物的激活机制涉及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途径,包括:

1.GPIb/V/IX复合物

GPIb/V/IX复合物是血小板表面主要的粘附受体,负责与受伤血管的亚内皮细胞基质蛋白(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结合。

*激活机制:血小板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结合后,GPIbα亚基与GPIbβ亚基分离,从而暴露GPIbα的结合位点。

*下游信号:GPIbα结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后,通过ITAMs(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向血小板释放钙离子,促进血小板活化。

2.GPVI

GPVI是血小板对胶原蛋白的主要受体。

*激活机制:GPVI与胶原蛋白结合后,会发生构象变化并招募FcRγ链,从而激活ITAMs。

*下游信号:GPVI的激活导致血小板释放钙离子,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3.C型凝血酶受体(PAR)

PAR是G蛋白偶联受体,对凝血酶和激肽释放酶等多种蛋白水解酶敏感。

*激活机制:PAR被蛋白水解酶切割后,会激活G蛋白,从而导致血小板释放钙离子。

*下游信号:PAR的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和形态变化。

4.整联蛋白

整联蛋白是一组跨膜受体,负责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和血管内皮的相互作用。

*激活机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或血管内皮结合后,整联蛋白会发生构象变化并招募整合素联蛋白家族成员(如塔林),从而加强血小板与基质的粘附力。

*下游信号:整联蛋白的激活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稳定化。

5.免疫球蛋白G(IgG)

血小板表面有免疫球蛋白G(IgG)受体FcγRIIa,能够与IgGFc区结合。

*激活机制:当IgG与FcγRIIa结合时,会导致血小板释放钙离子。

*下游信号:IgG的结合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在免疫介导的血栓形成中起作用。

6.糖蛋白Ib(GPIb)

GPIb是血小板表面的一种唾液酸受体,负责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结合。

*激活机制:GPIb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结合后,会导致血小板释放钙离子。

*下游信号:GPIb的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在由剪切应力诱导的血栓形成中起作用。

总之,血小板表面标志物的激活机制涉及多个受体和途径,共同促进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和形态变化,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和止血。这些机制的调控异常会影响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第七部分表面标志物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一、疾病诊断

1.免疫表型检测可用于识别和分类白血病、淋巴瘤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表面标志物检测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HIV感染。

3.通过检测表面标志物,可以评估免疫功能,诊断免疫缺陷症和免疫亢进症,指导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治疗监测

表面标志物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免疫表型分析

免疫表型分析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最常用方法,其原理为利用特异性抗体识别和结合目标抗原。免疫表型分析可用于:

*疾病诊断:区分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和髓系疾病,以及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

*细胞分选: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分离特定细胞亚群,用于研究和治疗。

*免疫调节:研究免疫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的分子机制。

流式细胞术(FACS)

FACS是一种高通量免疫表型分析技术,可同时检测多个细胞表面标志物。FACS的原理是将细胞悬液流经一个激光束,散射光和荧光信号被检测并分析。通过分析细胞大小、粒度和荧光强度,可以对细胞亚群进行鉴定和定量。

免疫组织化学(IHC)

IHC是一种组织学技术,用于检测组织切片中细胞表面标志物。IHC的原理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结合,然后通过酶促反应产生可见信号。IHC可用于:

*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确定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有助于制定治疗策略和预测患者预后。

*免疫浸润分析:评估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数量和分布,指导免疫疗法的选择。

*病理诊断:鉴别不同类型的病变,如炎性疾病、感染和肿瘤。

免疫荧光(IF)

IF是一种显微镜技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细胞表面标志物。IF的原理是利用偶联荧光染料的抗体与目标抗原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IF可用于:

*细胞定位:研究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细胞内分布和动态变化。

*共定位分析:确定细胞表面标志物与其他细胞成分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活细胞成像:监测细胞信号传导、膜运输和细胞迁移等动态过程。

其他检测技术

除了上述技术外,还有其他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技术,包括:

*磁珠分离:利用磁珠缀合抗体分离特定细胞亚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量可溶性细胞表面标志物在体液中的含量。

*PCR:检测编码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基因表达水平。

临床应用

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肿瘤学:区分不同类型的肿瘤、制定治疗策略、评估预后和监测治疗反应。

*血液学:诊断和分类白血病、淋巴瘤和髓系疾病,指导治疗和监测疾病进展。

*免疫学:研究免疫细胞的激活、分化和功能,指导免疫疗法的选择和评估治疗反应。

*传染病学:检测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标记物,辅助诊断和监测感染进程。

*再生医学:评估干细胞和组织工程产品的免疫相容性和功能。

未来发展

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正在不断涌现。未来,这些技术有望在以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个性化医疗:根据患者的细胞表面标志物特征定制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开发针对特定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靶向免疫疗法。

*诊断和预后评估:开发更灵敏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预后。

*基础研究:深入研究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为药物开发和治疗干预提供新靶点。第八部分未来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方向关键词关键要点一元多维表征:探索相互作用与调控网络

1.开发高通量技术,同时检测多种细胞表面标志物,建立一元多维表征模型。

2.探究细胞表面标志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识别共表达或竞争性表达的关系。

3.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调控网络,揭示不同刺激或疾病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单细胞水平解析:深入了解异质性与分化轨迹

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外周血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为疾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提供了宝贵信息。然而,该领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单细胞分析技术

单细胞分析技术,如单细胞测序和细胞表型分析,使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细胞异质性。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识别出新的细胞亚群和标志物,从而更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