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群落及其演替2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群落及其演替2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群落及其演替2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群落及其演替2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群落及其演替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群落的结构一、

群落的物种组成二、种间关系1.群落的概念?2.群落水平所研究的问题有哪些?(考选择)3.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4.丰富度的概念?5.什么是优势种?群落中的优势种是一成不变的吗?6.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吗?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的概念?有哪些案例?2.植物分层的原因?植物分层的意义?3.注意: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可视作群落的垂直结构4.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5.水平结构的概念?有哪些案例?6.水平结构的特点?7.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8.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意义?9.注意: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

或水平结构。四、群落的季节性和生

态位1.群落的季节性表现?举例说明?2.生态位的概念?生态位研究的内容?3.生态位的意义?1.常见的种间关系有哪几个(5个)?2.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寄生的概念?相关的坐标图要认识。【现学现用】群落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A3020030B0080215C5282512下表群落中,1-5代表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思考:哪个群落丰富度最大?群落C群落C中哪个物种数量最多,哪个物种最占优势?物种4优势种[科学思维]

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和寄生都是指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间的关系,从对双方利弊的角度分析三种关系的区别。提示:原始合作:双方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互利共生:双方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体表)寄生捕食(体内)寄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现学现用】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寄生寄生1、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2、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因素(种间关系、种内竞争)非生物因素(光照、温度、水、无机盐)[拓展应用](选择性必修2P29“拓展”)《诗经•小雅•小宛》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因此捕捉“螟蛉”当作“义子”来养育。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入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他认为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蠃幼虫的食物。据此推测这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螟蛉蜾蠃蜾蠃捕食螟蛉幼虫,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拓展:广义的捕食包括植食、肉食、拟寄生等。拟寄生的特点为总是导致寄主死亡,这与寄生有本质区别。【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扇螺、中国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稲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使很多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以水稻为食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反映了两物种之间的循环因果关系B.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利用该模型只能解释猎物的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D.捕食者和猎物的环境容纳量分别是P3和N3B[现学现用]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示意图湖泊群落的分层现象示意图挺水层浮水层沉水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地下部分的分层现象海洋中的藻类植物,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依次为绿藻、褐藻、红藻,这与光的捕获有关。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芦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由以上描述体现出的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为_________。

森林中,在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适于苔藓植物生存,而树冠下的间隙或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由以上描述体现出的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为_________。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思考: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属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属于;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竹子是一个种群,种群不具有垂直结构。同理,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体现的是同种生物高度的不一致,属于一个种群。不属于。思考:从山麓到山顶呈现的是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有A和B两个种群,A种群主要以a为食,B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又共同以C为食。讨论:群落形成过程中,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你推测这两个物种将如何发展?生态位重叠ABabc生态位重叠部分(c)越大,种间竞争越激烈。以致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有可能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ABabc生态位重叠部分(c)越大,种间竞争越激烈。如何减少竞争?生态位分化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有重叠时,往往通过自然选择使各自的生态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得它们共同生存下来,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分化。一般有三种方式:①分布区域和活动范围错开②活动时间错开③食物种类错开(食性不同)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P28:思考•讨论绿翅鸭和鹤鹬(yù):

两者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均

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青脚鹬:在三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P28:思考•讨论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通过比较,二者的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2.绿翅鸭和鹤鹬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生态位也一定相同吗?不一定,还要比较二者的食物种类,由此分析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二者所处的生态位不相同。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P28:思考•讨论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等,

与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3.以绿翅鸭为例,从觅食角度分析,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类。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P28:思考•讨论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考虑它们的⑴觅食生境(栖息地)⑵食物

⑶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4.以青脚鹬为例,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方面综合描述它的生态位。青脚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芦苇区;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鶴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课前回顾:七、生态位(一)概念:1、动物:2、植物(二)研究内容:(三)竞争排斥原理:ABabc生态位重叠部分(c)越大,种间竞争越激烈。(四)生态位分化:1、形成原因:2、实现方式:3、意义:课前回顾:七、生态位(一)概念:1、动物:2、植物(二)研究内容:(三)竞争排斥原理:ABabc生态位重叠部分(c)越大,种间竞争越激烈。(四)生态位分化:1、形成原因:2、实现方式:3、意义:(五)应用:1、动物:2、植物:四大家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混合养殖3、混合:上层水:鲢鱼---浮游植物中上层:鳙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中下层:草鱼---水草下层水:青鱼---水底的螺、蚌以及水生昆虫(五)应用:1、动物:四大家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混合养殖(1)原理: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种间关系)。(2)注意:我国劳动人民将生态位不同的四种鱼混养,既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五)应用:1、动物:四大家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混合养殖(1)原理: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种间关系)。(2)注意:2、植物:四种家鱼在池塘中的生态位不同(1)原理:对植物生态位影响较大的是植株高度和种间关系。①间作的两种或多种植物必须有很明显的植株高度差异;②间作的植物中高的为阳生植物,矮的为阴生植物。(2)注意:农作物在农田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农作物间作P32立体农业间作模式实例分析玉米与大豆①玉米植株高,大豆植株矮;②大豆可利用与其共生的根瘤菌固氮,从而增加土壤肥力苹果与绿豆①果树高大,绿豆植株矮小,可充分利用相邻果树间的空间;②果树适当遮阴可缓解作物的光合“午休”现象农作物的套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果园套种油菜【“生态位”与立体农业的联系】农作物的轮作:

同一块地上,按预定种植计划,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玉米,轮作花生水稻,蘑菇轮作①不同作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各不相同,根系深浅与吸收水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轮作还可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②每种作物都有一些专门为害的病虫杂草,轮作能够改变原有的食物链,防止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减轻草害。【“生态位”与立体农业的联系】1.(2020全国1卷(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

。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

。作物ABCD株高/cm1706559165光饱和点/umol·m-2·s-112001180560623A和C作物A光饱和点高且长得高,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作物A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现学现用】2、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两个物种不能同时或者不能长期在同一个生态位生存,被称为“高斯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高斯原理”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植物均有因生态位不同的分层现象,如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白翅拟蜡嘴雀在最上层活动,吃柏树种子;血雉栖息在底层,吃苔藓和昆虫;柳莺则在中层筑巢。以上现象也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群落分层现象出现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落中不同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是长期___________的结果。(4)认识一个群落,首先应该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它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同一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利用同样的资源,竞争激烈垂直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自然选择物种组成【现学现用】【练习与应用】P293.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以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草等为食,它们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为什么?青鱼与河蟹的食性相似,生态位有所重叠,如果放在一起混养,在食物和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强烈,不利于各自种群数量的增加。【检测】如上图所示:(1)甲是_____演替,乙是_____演替;(2)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②两处的物种组成一样吗?_________(4)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生初生

甲演替的起点物种丰富度不为零,而乙演替的起点物种丰富度为零不一定因为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例:[现学现用]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①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②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变快未发生改变一、概念检测1.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⑴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⑵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练习与应用】2.

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寿命较短

B.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C.灌木生长极为缓慢

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D【练习与应用】3.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对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研究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分布于农田的蜘蛛种类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部分农田蜘蛛消失说明退耕还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D.蜘蛛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B【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4、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右上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⑴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填“快”或“慢”),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⑵一般来讲,与草原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⑶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

哪个阶段?快慢复杂针叶林的植物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条件可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二、拓展应用——从湖底开始的初生演替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浮叶根生与挺水植物阶段乔本植物阶段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湿生草本与灌木阶段P44[复习与提高]P46二、非选择题2.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鍬、鳍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它们几乎绝迹。⑴试分析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⑵上述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对农民的收入会有影响吗?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人类的捕捉等。【提示】害虫数量会增多,土壤生态环境会被破坏,土质变差;农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增强,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复习与提高]P46二、非选择题2.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鍬、鳍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它们几乎绝迹。⑶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再过30年,稻田群落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按此趋势,30年后稻田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稻田群落变得更为单一、脆弱。⑷现在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萍—鱼”等立体农业。你认为这是人类的创造还是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这是人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创造,目的是借助自然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使人类活动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有益于环境。这种做法体现了尊重自然的理念,因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可分为以下类型自然生物群落人工生物群落陆地生物群落水生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淡水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苔原生物群落农田生物群落城市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一)外貌特征(二)分布范围1、植物——5点2、动物(三)群落特点(四)生物特征草原生物群落(一)外貌特征(二)分布范围1、植物2、动物(三)群落特点(四)生物特征森林生物群落(一)外貌特征(二)分布范围1、植物2、动物(三)群落特点(四)生物特征其他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地球之肾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农田生物群落农田中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共同构成了有序的整体,即农田生物群落。农田生物群落属于人工生物群落,与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较低,群落结构简单,易受外界影响,需要人工干预才能维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如果没有人工干预,农田生物群落不能长期保持农田的特征。三、决定某地群落类型的主要因素(一)水分:同纬度,从东向西,由湿润趋向干旱(二)温度:由南向北,由热带到寒温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四、生物的适应性(一)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二)生物对生物环境的适应: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讨论:1.三江源地区森林、草原及其退化形成的荒漠在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上有什么不同?问题探讨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地、森林、河流,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退牧还草是其中一项,现在,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三江源草地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如森林的明显,也有草本层、地表层等,但草原在水平方向上往往呈现镶嵌性。从群落外貌看:森林里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而草原上密布草本植物。从群落结构看: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等,在水平方向上镶嵌性不明显;讨论:2.为什么不在退化形成的草地上植树造林呢?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的雪山草地、森林、河流,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退牧还草是其中一项,现在,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问题探讨年降水量是决定一个地区的群落类型是草原还是森林的关键因素。乔木对年降水量低的半干旱地区(缺水)没有适应性,在此区域不易成活。因此如果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应退牧还草,不宜植树造林。三江源草地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物种主要是适应热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明显,乔木就分几个层次,乔木层之下还有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非常发达。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量较热带兩林的少,物种主要是适应温带地区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如热带雨林的复杂。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高热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中的植物适应了北方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热带雨林空气不流通,光照弱。

林下植物叶片巨大;花色艳丽,果实多汁,吸引昆虫传粉(虫媒花),四季开花结果。落叶阔叶林林下植物利用林冠层未形成时迅速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多数是风媒花。[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生活在草原的动物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2)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2.貂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成体重十多千克,耳小、尾短、毛长、四肢短,足掌像熊掌、掌面较大。它经常吃狼、猎稠吃剩的食物,也捕食小型动物,在积雪环境下还能捕食大型动物。在我国,貂熊主要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以下推测成立的是(

A.狼和貂熊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B.足掌面积大有利于在积雪上奔跑C.耳小、尾短、毛长不利于适应环境D.貂熊、猎狷、狼占有相同的生态位B[练习与应用]二、非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