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3-6.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前景: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有人说“由于实行方案生育,我国人口数量已经开始缓慢下降〞,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提示:不对。由于实行方案生育,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过多得到有效控制,但数量还在增加。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你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理解,试分析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会造成①②③④。

①水资源短缺②人均耕地面积减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环境污染加剧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例如: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④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农场建立运用的生态学原理是什么?其主要优点有哪些?提示: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的特点:2.我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1)人类生存环境条件适宜,在生态系统中天敌较少,受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干扰小。(2)人口基数过大。(3)人民生活、医疗水平等有较大提高,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延长。3.方案生育政策的效果:(1)短期: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进入低生育水平。(2)长期: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在较长时期内将持续增长。4.人口数量变化的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拓展探究: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如“J〞型曲线、“S〞型曲线)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为什么?(科学思维)提示:不是。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另外,人营社会性生活,人口数量还受国家政策、法规等因素影响,能主动地调控人口增长,因此生物种群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2021·长沙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bB.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假设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到达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解题思维】【解析】选C。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A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曲线b(“S〞型增长)的差异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B正确。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C错误。当种群数量到达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以下,D正确。【审答误区】此题易错点主要有两个(1)不能准确判断数量增长曲线:无限增长的是“J〞型增长,如曲线a;出现K值的是“S〞型增长,如曲线b。(2)不能正确认识K值:K值不会一成不变,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K值会上下波动。【母题追问】(1)假设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世界人口的数量有可能会到达120亿吗?提示:会。人口数量会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2)我国二孩政策的调整,可能使得人口增长曲线如图中的哪一条?提示:曲线b。(2021·南昌高二检测)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落实,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会有一定的增长。以下有关“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会使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而死亡率不变B.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没有影响C.会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从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D.有助于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解析】选D。我国已处于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变多,死亡率会略微上升,而不是不变,A错误。全面开放二胎可以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从而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B错误。我国全面开放二胎,会改善年龄组成,但不会从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C错误。我国现在老龄化严重,处于衰退型,开放二胎后,有助于改善年龄组成,D正确。【补偿训练】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解析】选A。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未来的动态变化,根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只能说明人口基数,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应选A。知识点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开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2.我国由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1)在114个国家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以及淡水总量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中,我国排在第8位,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2)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3)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拓展探究:人口数量能长期超越环境容纳量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在自然界中,由于受到食物、空间的限制,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当人口数量大于环境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增加,使人口数量下降至环境容纳量以下。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以下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开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根底【解题思维】【解析】选B。综合三个图分析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Ⅱ、Ⅲ),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随着生产的开展,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环境容纳量不会无限增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根底,否那么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审答误区】此题易错点在于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人类的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允许人类生存的最大承载量,过去一段时间随着科技的开展,人类的环境容纳量不断提高,对环境的消耗也在增加,因此人类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无限加大。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肆虐不断,生态学家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以下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有益的是 ()A.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加快工农业开展B.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C.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作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作物产量【解析】选C。大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作,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补偿训练】如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它说明 ()A.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局部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解析】选B。人口增长导致环境恶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这样又导致人们由于缺乏资源而不能更好地开展经济,使生活贫困,生活贫困导致更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使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贫困、环境和人口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核心素养·情境探究【生活情境】我国环境形势的根本状况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1)“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请举例说明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科学思维)提示:人口大量增加,对能源的消耗增加,污染加剧,如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后排出的废气和粉尘,汽车尾气的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等。(2)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空气质量准那么认为,假设长期暴露在浓度超过mg/m3的空气中,人类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都会增加,那么会对人口数量造成怎样的影响?(生命观念)提示:人类总死亡率增加时,可能直接导致人口密度下降。(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对此你有什么建议?(社会责任)提示:保护环境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等,坚持走可持续开展道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课堂检测·素养达标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由于人口增长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会造成很多问题。以下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表达,描述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

①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②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大③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④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⑤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解析】选③⑤。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①错误;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生育率的影响很小,②错误;人口死亡率不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明显受自然因素例如地震等的影响,③正确;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④错误;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短缺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⑤正确。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选C。我国沿海城市人口流动性较大,因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使得人口密度显著增长,C项正确。3.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如下图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解析】选A。根据人口变化曲线可知,随着时间变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从而可以知道,AB段人口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幼年个体数量多,而老年个体数量少,A符合题意。4.(2021·湖州高二检测)以下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经济兴旺地区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开展越慢越好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解析】选D。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经济欠兴旺地区,如非洲,A错误。人口增长并非越快越好,否那么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B错误。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但人口开展过慢也会带来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C错误。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正确。5.“二孩政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减少环境污染〞获得人们普遍认同。请答复以下问题:(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社会开展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表:2021年2030年2040年2050年16.6%23.3%26.5%28.7%表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呈现_____________的特点。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放开“二孩〞政策。

(2)2021年全球多数国家气温监测显示:年平均气温较往年持续升高。如图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①图中B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a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假设生产者有25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kg。

③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_的平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的途径,也可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人类对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解析】(1)表中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说明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程度加剧的特点,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放开“二孩〞政策。(2)①图中A指向C,C指向A,A、D、E都指向B,A、D、E又指向C,说明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是分解者,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a代表二氧化碳进入生产者体内,属于光合作用。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生产者有250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