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探究:以A学院为例(后附问卷)12000字(论文)】_第1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探究:以A学院为例(后附问卷)12000字(论文)】_第2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探究:以A学院为例(后附问卷)12000字(论文)】_第3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探究:以A学院为例(后附问卷)12000字(论文)】_第4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探究:以A学院为例(后附问卷)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中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种种变化对大学生的三观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数据化平台快速发展,进一步拉近社会与校园的距离,加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教育迫切要求[1]。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使很多大学生感到很不适应,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认清楚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够解决生活困难,明确人生追求。研究显示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过去的几年中,校园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云南大学马加爵因为一场争执将四名室友残忍杀害;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室友投毒不幸离世;还有不久之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崔某因为情感问题被另一男生用利器砍死。通过《中国大学生心理将康状况调查报告》了解到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处于心理困扰中,投毒事件、砍伤事件的发生,成为目前大学生人际问题的缩影。(一)研究意义专家学者从利用心理学知识,系统地总结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但是这些做法中缺少了全面的实际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建造和谐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本篇文章通过对A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发放人际关系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丰富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的内容,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二)文献综述人际关系包含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每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思想、性格和行为习惯,因此形成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关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生产实践的前提,人类的自我价值是在相互交流中的得到实现的。廖宇婧(2008)认为,人际关系实质就是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形成的关系,是人们利用语言、行动还有其它方式相互综合作用的过程[2]。还有的学者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类相互提供服务产品给对方的过程,这个交换过程受到情感、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的约束。曹尧谦(2002)认为,大学生是一个承受多方面压力的群体,有的同学可以在压力中自我调节,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心态,但是也有的同学会手足无措,在生活中表现焦虑、压抑的心态,甚至会伤人伤己,尽管这样一部分同学不是很多,这种现象却越来越严重[3]。冯宗侠(2004)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调查研究,分析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总体表现较差,一些同学有严重的交往困扰,对比发现人际交往情况在年级、性别、家庭收入状况上存在差异,年级越高交往能力就越强,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同学比贫困学生交往能力强,女生比男生拥有更强的交往能力[4]。申南乔(2017)利用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大部分同学仍旧缺乏相关技巧和处理人际问题的能力[5],缺乏自信从而陷入交往的困境。宋志英(2018)利用量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约有一半的同学表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扰[6]。王孝雪(2020)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对1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因为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更容易得到更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满足感,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交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感[7]。马小芹和杨秀木(2014)利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团体测试,结果显示低年级、独生子女、城市学生、家庭关系和谐的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更好。性格外向的同学交往能力更为突出,性格偏内向的同学人际交往主动性较差[8]。申南乔(2017)用数据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5],发现影响人际交往包括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自身性格、兴趣爱好、文化程度、所属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收入情况,外部因素包含学校、老师。周江和陈鹏(2019)分层抽取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家庭观念、学习经历人际交往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9]。刘佳和吴朋慧(2019)采用整群抽样的进行问卷调查,在回归分析中显示,城市的学生表现出较低的人际关系满意度,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表现出不满意倾向,这表明人际交往情况与资源和资金情况相关[10]。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调查目的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如何正确恰当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是每一位在校同学的必修课,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也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势严峻,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为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11]。本文为了更加直观清楚地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全面真实的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笔者在查找文献的基础上展开调查,归纳总结出问题及形成原因,最后针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出相关措施与建议。调查内容第一部分,关于基本信息。该部分包含性别、年级、户籍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为之后进行差异检验和多重比较提供便利,观察人际交往在性别、年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第二部分,人际交往基本情况,包含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交往的目的,网络、家庭、学校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第三部分,郑日昌编制的人际交往关系诊断量表将人际关系分为四个维度,将原有的28道题删减为20道小题。调查对象与样本量确定由于人际交往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具有普遍性,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A学院大一至大四全体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在年级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年级将被调查对象分为四层,然后在每一层中进行随机抽样。通过查找A学院2017-2021年的招生计划,全体在校大学生约为17500人。假设估计为95%置信度,5%的误差界限,回答率为50%,综合考虑调查的复杂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抽取样本容量为376人,按照总体比例分配到各层,从大一到大四分配样本数分别为97、101、90、82。调查方法文献查阅法。通过查找关于人际交往的成果,了解大学生总体人际问题的现状,以及梳理大学生人际困扰在不同时代下的变化,对整体论文框架进行明确。问卷调查法。由于疫情影响,本次调查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预处理首先在调查实施前保证问卷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次在问卷收集过程中进行审核,剔除不合格问卷以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当填写问卷人数趋于稳定后,将调查数据导入软件SPSS22.0中,对于多项选择题、排序题、量表评分题,查找相关资料用合适的方式编码,全部数据录入完毕后,对异常值进行删除,以确保分析的有效性,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分类汇总,求各个维度的平均分。样本描述性分析样本基本情况针对A学院全体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一共发放问卷376份,回收共350份,剔除不完整问卷9份后,最终获得有效341份,问卷有效利用率为97%。表SEQ表格\*ARABIC1被调查者基本特征频数表特征种类频率(人)百分比(%)性别男16648.68女17551.32年级大一9126.69大二10129.62大三9728.45大四5215.52专业理工科19156文史类15044家庭类别农村21863.93城镇12336.07是否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11934.9非独生子女22265.1如表1所示,性别方面,男生与女生比例分别为48.68%和51.32%。在年级上,大一至大四分布比例为:26.69%、29.62%、28.45%、15.52%。专业上,理工科与文史类所占比例为:56.01%、40.18%。在家庭类型上,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所占比类分别为:63.93%、36.07%。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为34.9%,非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5.1%。人际交往基本情况除了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描述外,利用相关统计软件还有以下分析内容。表SEQ表格\*ARABIC2人际关系满意度和重要程度频数表调查题目选项频率(人)百分比(%)Q6您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很满意175.0比较满意8926.1勉强过得去11634.0比较不满意10731.4很不满意123.5Q7您认为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重要吗?非常重要4713.8比较重要21262.2一般6218.2不太重要164.7不重要41.2如表2所示,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人际交往质量的综合满意程度并不高,已经认识到了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功利化”图SEQ图表\*ARABIC1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如图1所示,关于“您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拉关系被63.34%的同学选择,获取信息被80.35%的同学选择,交流情感被56.6%的同学选择,可以聊的来和办事方便,分别被选中了49.27%和52.2%的同学选择。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不再是简单的情感交流,逐渐变成了获取利益的工具,交往观念变得越加功利化。图SEQ图表\*ARABIC2人际交往过程中最注重的三个方面综合平均得分如图2所示,针对“与人交往时比较在意对方的哪三个方面?”这一排序题而言,我们通过每一个选项的综合得分,知道被调查学生总体在人际交往中最在意的三方面分别为:处事作风、道德品质、个人能力。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思想成熟的社会人,为了获得更好的交往体验,在交往过程中关于个体能力较为看重,因此人际关系和个人能力发展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应踏实学习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进入更高的平台。图SEQ图表\*ARABIC3您觉得大学生活中的同学关系与中学时代性比如图3所示,大学同学关系相比中学变得更加功利虚伪,人际交往蒙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相对于中学时代埋头苦读书,大学拥有更为丰富的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在校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社交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变得更加功利世俗化。目前大学生的人际功利化趋势明显,一部分大学生将能否给自己带来便利作为人际交往的标准,并且出现了重物质倾向,在交往过程中把自己能够获得利益的对象列入交往范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中心化”表SEQ表格\*ARABIC3宽容意识偏差频数表调查题目选项频数(人)百分比(%)Q12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您会如何处理?坚持自己的意见6218.2耐心听别人的意见19958.4直接接受对方的意见7522.0其他51.5Q13舍友闹矛盾,我站在关系好一边非常符合164.7比较符合21763.6无法确定3610.6不太符合6819.9完全不符合41.2如表3所示,关于“当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会怎样处理?”,18.2%的同学坚持己见,58.4%的同学将会耐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22%的同学选择直接接受对方的意见,针对另一问题68.3%的同学在两室友闹矛盾时,选择站在关系好的一边,大学生交往以自我为中心,模糊了宽容的边界。大学生人际交往手段“虚拟化”表SEQ表格\*ARABIC4虚拟网络影响频数分析调查题目选项频数(人)百分比(%)Q15聚会或参加活动时低头玩手机人多吗非常多195.6比较多20359.5一般10631.1比较少133.8Q16您认为网络对人际交往产生如何影响产生消极影响,阻碍人际交往26377.1不会有任何影响5115.0有积极的影响,有加强的作用277.9如表4所示,针对“聚会或参加活动时低头玩手机人多吗”问题的调查结果中,5.6%同学认为非常多,59.5%同学认为比较多,31.1%同学认为人数一般,3.8%同学认为比较少。关于“网络对人际交往影响”问题上,77.1%的同学认为产生消极影响,15%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7.9%的同学认为有利于人际交往。“95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非常成熟的互联网时代,虚拟性的交往方式一方面使社交行为突破地域约束,匿名性的交友方式进一步缓解了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压力[12],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大学生对于网络交往形成依赖,在扩大交往范围的同时也加剧了现实人际交往的困难。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异化表SEQ表格\*ARABIC5家庭关系频数分析调查题目选项频数(人)百分比(%)Q17您觉得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如何非常好3410.0一般24973.0不太好5716.7很不好1.3如表5所示,关于“您觉得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10%的同学选择关系非常好,73%的同学选择关系一般,16.7%的同学选择关系不和谐。综合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与家庭的关系一般,极少数同学家庭关系表示满意,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家庭人际关系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表SEQ表格\*ARABIC6家庭关系在性别上的综合特征会,谈得很愉快大多数情况会偶尔会不会,老说不到一起男生(n=166)11(6.6%)49(29.5%)71(42.8%)35(21.1%)女生(n=175)19(10.9%)105(60.0%)43(24.6%)8(4.6%)总计30(8.8%)154(45.2%)114(33.4%)43(12.6%)如表6示,关于“当你心情不好时,您会跟家人谈心吗”这一问题,我们对不同性别的选择进行分析,对于男生来说,36.1%的同学会在心情不好时与家人交流,63.9%的男生会偶尔甚至不会交流,认为与家人观念不和。对于女生来说,70.9%的同学会将自己烦恼与家人交流,甚至有10.9%的女生会在与家人的沟通中心情愉悦。显而易见,女生比男生拥有更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表SEQ表格\*ARABIC7学校管理方面频数表调查题目选项频数(人)百分比(%)Q19当发现人际交往存在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求助5014.7让同学或老师帮我解决14642.8自己想办法调整10029.3不知道怎么办,被动应付4513.2Q20您认为学校有必要加强人际能力教育吗非常有必要5215.2有一定的必要26276.8无所谓236.7没有必要41.2如表7所示,当发现人际交往问题时,14.7%的同学选择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求助,

42.8%的同学选择让老师帮忙解决,29.3%的同学选择自己想办法调整,13.2%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解决被动应付

。关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加强人际能力教育”,15.2%认为非常有必要,76.8%认为有一定必要,6.7%的同学对此表示无所谓,1.2%

的同学认为学校没必要加强人际教育。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上没有合理的解决方式,并渴望学校能提供相应的交往能力培训课程。图SEQ图表\*ARABIC4对人际交往状况影响最大因素如图4所示,4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人际交往状况影响最大,家庭影响最大的占20%,同学关系影响最大的占22%,社会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占18%

。学校更应该丰富高校人际教育内容,倡导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积极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交往环境。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郑日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诊断量表中将人际交往分为四个维度: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异性交往方面[13]。在得分解释上:0-5分存在较少交往困扰,人际关系良好;6-10分人际关系一般,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困扰;11-20分,交往困扰较为严重。该量表在许多研究中显示有良好的信度。图SEQ图表\*ARABIC5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由图5可知,64名同学得分位于0-5分之间,拥有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232名同学得分在6-10之间,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45名同学得分在10分以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问题,交往能力较差。图SEQ图表\*ARABIC6影响人际交往质量的主要原因?如图6所示,关于“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这一多选题,通过数据整理后,依据频数结果可知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人际交往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缺乏交际的技巧、家庭经济条件、缺乏自信、不能广泛的听取各种意见。综合来看交往技巧的培养对形成健康人际关系有决定性作用。人际得分年级上的差异表SEQ表格\*ARABIC8人际关系年级上的总体特征困扰较少(0-5)一般困扰(6-10)严重困扰(11-20)大一(n=91)4(4.4%)49(53.8%)38(41.8%)大二(n=101)20(19.8%)75(74.3%)75(5.9%)大三(n=97)21(21.6%)75(77.3%)1(1.0%)大四(n=52)19(36.5%)33(63.5%)0(0.0%)人际关系(n=341)64(18.8%)232(68.0%)45(13.2%)如表8所示,在被调查的一年级中,4.4%的同学交往能力较强,53.8%的同学交往能力一般,41.8%的同学人际能力较差。二年级中,19.8%的同学人际交往能力较强,74.3%的同学交往能力一般,5.9%的同学人际能力较差。三年级中,21.6%的同学交往能力较强,77.3%的同学交往能力一般,1%的同学交往能力较差。四年级中,36.5%的同学交往能力较强,63.5%的同学交往能力一般。大学生整体人际交往现状较为良好,低年级人际关系较差。表SEQ表格\*ARABIC9各年级人际量表不同维度均分年级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总体均分大一(n=91)2.822.471.542.879.7大二(n=101)2.272.620.292.257.43大三(n=97)1.772.640.2126.62大四(n=52)2.421.540.12.086.13表SEQ表格\*ARABIC10年级交往得分方差分析表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之间610.7173203.57244.530.000组内1540.6263374.572总计2151.343340表SEQ表格\*ARABIC11人际交往得分年级差异的多重比较(I)您的年级(J)您的年级平均差(I-J)标准错误显著性95%置信区间下限值上限大一大二2.27755*.30903.0001.47973.0754大三3.08474*.31204.0002.27913.8904大四3.56868*.37169.0002.60904.5283大二大一-2.27755*.30903.000-3.0754-1.4797大三.80719*.30396.041.02241.5920大四1.29113*.36494.003.34892.2334大三大一-3.08474*.31204.000-3.8904-2.2791大二-.80719*.30396.041-1.5920-.0224大四.48394.36748.553-.46491.4327大四大一-3.56868*.37169.000-4.5283-2.6090大二-1.29113*.36494.003-2.2334-.3489大三-.48394.36748.553-1.4327.4649*.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如表9所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得到加强,一年级的总体平均分为9.7逐渐下降到二年级7.43,再到三年级6.62,四年级6.13。可见交往能力在不同年级中存在差异,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学习年限的提高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如表10所示,可知人际交往在年级上存在明显差异(P<.01),对不同年级进行多重比较检验,采用TukeyHSD方法两两对比,输出结果利用P值检验。如表11所示,不同年级人际诊断得分多重检验,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人际诊断得分都存在明显差异;二年级与一、四年级人际诊断得分存在明显差异,与三年级得分差异不是特别明显。三年级与一年级人际诊断得分上差异明显,和二、四年级不存在得分上的差异。四年级与一、二年级人际诊断得分上差异明显,和三年级在得分上不存在差异。一年级的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不足,二年级与三年级的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四年级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一年级学生进入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人际交往技巧掌握还不是很熟练。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整体的知识框架较为丰富,心理适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上得到了增强,四年级同学在处理人际问题上比一年级更加成熟。人际交往能力在年级上的不同表现,给学校对不同年级设置课程提供参考。人际得分在人口学上的差异这一部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目的在于分析被调查对象在性别、学科、家庭类型、是否独生上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差异状况。表SEQ表格\*ARABIC12人际关系在性别上的差异(M±SD)男生(n=166)女生(n=175)tp交谈2.7711±.850321.8514±1.028729.017.000交际与交友1.7289±.943243.0800±.99678-12.842.000待人接物.6807±1.03303.4629±.939272.039.042异性关系2.4578±.982282.1829±.928942.657.008人际关系困扰7.6386±2.554047.5771±2.48525.225.822*.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如表12所示,分类汇总后可知女生的人际交往平均分为7.57,男生的人际交往平均分为7.64,利用差异检验人际交往能力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5)。尽管不同性别在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程度不大,但是对于四个维度而言,女生在交谈方面和异性交往方面优于男生,男生则在交际与交友方面优于女生。表SEQ表格\*ARABIC13人际关系在专业上的差异(M±SD)理工科(n=191)文史类(n=150)tp交谈2.3194±1.024742.2733±1.08620.401.689交际与交友2.4555±1.136412.3800±1.24064.585.559待人接物.5916±1.01085.5400±.96676.477.634异性关系2.3822±.943402.2333±.985921.418.157人际关系困扰7.7487±2.649667.4267±2.329691.174.241*.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从表13可知,大学生人际总分以及四个维度得分在专业分类上无显著差异。表SEQ表格\*ARABIC14人际关系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M±SD)独生子女(n=119)非独生子女(n=222)tp交谈2.4034±.994212.2432±1.204841.343.180交际与交友2.1765±1.204842.5541±1.15114-2.840.005待人接物.6975±1.13163.5000±.901231.645.102异性关系2.2437±.991202.3559±.94865-1.024.306人际关系困扰7.5210±2.523957.6532±2.51538-.462.644*.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由表14可知,是否为独生子女在人际诊断总分及交谈、待人接物、异性关系三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交际与交友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异,说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拥有更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在公众场合不紧张,并快速融入集体活动。表SEQ表格\*ARABIC15人际关系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M±SD)农村(n=218)城市(n=123)tp交谈2.3349±1.091562.2358±.97578.862.389交际与交友2.5183±1.172712.2520±1.184562.006.046待人接物.5321±.96069.6341±1.04229-.913.362异性关系2.3899±.950042.1870±.978031.874.062人际关系困扰7.7752±2.503447.3089±2.519211.648.100*.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由表15可知,家庭类型在人际交往总分及交谈、待人接物、异性关系上无差异,而交际与交友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城市学生在交际能力上优于农村学生,因为城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参加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对于人际交往教育更为重视。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构建人际关系诊断表的四个维度作为四个潜变量,记为η1、η2、η3、η4。自我中心化(X1),虚拟网络化(X2),家庭关系(X3)代表协变量,η1η2η3将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的20个问题用F1~F20表示,作为观察变量,其中F1~F5来代表在交谈方面的自我评分,F6~F10代表交际方面的自我评分,F11~F15代表待人接物方面的自我评分,FFFFFFFFFFFFFFFFFFFF模型假定自我中心化(X1),虚拟网络化(X2),家庭关系(X3)对η1、η2模型结果结合问卷收集结果,根据假定画出合适的路径图,并将数据导入AMOS26.0进行拟合,输出结果Chi/DF=2.570(<3),GFI=0.903(>0.9),RMSEA=0.068(<0.8),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图SEQ图表\*ARABIC7输出结果图如图7所示,利用AMOS26.0软件研究观察变量对相应潜变量的影响,对交谈方面作用最大的是F2(连续交流的技巧),即若一个人拥有较好的交谈能力,那么他能够在交谈过程中主动引起话题,激发交流主动性使交流持续进行。对于交际方面作用最大的是F7(极易紧张),即如果在交际中获得更好的满意度,则应该努力克服公众场合下的紧张,不要太过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树立自信。对待人接物方面作用最大的是F11关于结构方程来说变量自我中心化(X1)对交谈方面(η1)、交际方面(η2)、待人接物(η3)均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即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他人感受,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其中对交际方面(η2)影响系数更为显著(γ12=0.63;p=0.001)。虚拟网络化(X2)对交谈方面(η1)、交际方面(η2)、异性交往方面(η4)具有明显正效应,即过于沉迷网络不利于现实交往需求,加剧现实交往中的角色压力,其中异性交往(η4)系数更为显著(γ24=0.57;p=0.006)。家庭关系(X3)对交谈方面(η1)、交际方面(通过以上分析,模型假设基本成立,即自我中心化,虚拟网络化,家庭关系对交谈方面、交际方面、待人接物、异性交往方面得分有正向影响。要想保持良好的交际关系,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智听取他人意见,多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进行交流沟通,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虚拟网络上,家人是我们永远的后盾,加强与家人的情感沟通。结论与建议结论综合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学院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人际交往状况并不是非常满意,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现状为,在交往中模糊了宽容的边界,以感情基础为导向,人际功利化趋势明显,交往道德意识淡薄,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倾向,人际交往中大学生更重视个人能力强弱,交往质量与自身交际技巧有关。网络扩大交友范围的同时削弱了交往主体的个体身份,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不离手,加剧了现实生活人际困扰。(2)交往能力与交往技巧随着学习年限的加深也得到了加强。女生比男生更拥有更和谐的家庭关系,注重家庭情感的交流。另外,女生在交谈方面和异性交往方面优于男生,男生则在交际与交友方面优于女生。(3)大学生过度重视自我利益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沉迷虚拟网络而忽略现实交往需求、缺乏与家人有效交流,这些因素容易引起人际交往困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形成障碍。建议互联网具有匿名性、虚拟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进入互联网的标准低,使网民的道德素养存在很大差异[14],“95后”作为互联网原住居民,要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治理,政府进一步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建设,参与监督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大学生要进一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性,多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进行交流沟通,合理的规划上网时间,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虚拟网络上,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校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在人际交往教育上供求严重不平衡,与学生现实交往中的需要存在差距。因此不同年级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大一同学,侧重于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合新的集体。大二、大三同学侧重于人际问题的处理,回答社会交往中的困惑。大四同学,侧重于职场关系处理。在日常中加强宣传力度,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计划性地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针对性地发放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传统教育观念使家长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观念培养,重智育轻德育容易导致子女情感淡薄,缺乏集体精神。家长要积极采用合理手段,引导孩子从小树立乐观向上的交往观念[15]。及时地批评指正孩子所犯的错误,引导他们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良莠不齐的外来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三观产生影响,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依托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学会取长补短,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消除不良风气的影响,创造健康良好的交往环境。除了外界因素外,大学生进行加强自我交往知识的教育,具备良好的交往技巧更容易赢得对方的尊重和欢迎。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到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团队合作意识,在团体活动中反思自我。

参考文献吴秀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2-13廖宇婧.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0):77-79.曹尧谦.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151-153.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57-59.申南乔.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影响因素——一个初步的数据分析报告[J].新西部,2017(18):68-70.宋志英.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状态的关系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5):122-126.王孝雪.高校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应对策略——基于社会支持的分析框架[J].现代交际,2020(21):116-118.马小芹,申正付,杨秀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03):363-366+371.周江,陈鹏.家庭教养和学习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02):146-148+156.刘佳,吴朋慧.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无锡某高校的实证研究[J].现代交际,2019(18):133-134.赵金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韩宇.新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4.李云峰.大学生网络交往、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刘娟.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附录《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亲爱的同学: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您填写本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匿名填写,将只用与学术分析,我们将会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学习顺利!一、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单选题]*○男○女2.您的年级[单选题]*○大一○大二○大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