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6(共316题)_第1页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6(共316题)_第2页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6(共316题)_第3页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6(共316题)_第4页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6(共316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6(共9套)(共316题)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公共政策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地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A、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B、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外交问题、民族问题等C、国际问题、全国性问题、区域性问题、地方性问题D、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政策问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选项是从政策问题发生领域不同来划分,C选项从作用范围来划分。3、在公共政策评估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是()A、政策制定者B、政策执行者C、公众意见D、评估主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在评估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着评估标准的制定、评估范围的大小、评估方法的选择,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4、作为衡量政策回应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来强调的是()A、单一性政策的回应性B、复合性政策的回应性C、预政策的回应性D、过程政策的回应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就是政策回应性,评估回应性既要考虑到单一性政策的回应性,也应更多地考虑到复合性政策的同应性,而且应将复合性政策的回应性作为衡量政策回应充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来强调。5、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如下层次A、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一般,政策系统B、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逻辑,政策一般C、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政策一般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学可以将单个公共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把政策群和政策链纳入视野,还可从无数项个别政策和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其共同本质和属性,形成政策一般。6、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或感觉的知识是()A、虚拟知识B、显性知识C、隐性知识D、实体知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隐性知识,即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或感觉的知识。7、资源的相互依赖和交换是_______的本质的特征所在。()A、政策网络B、全球化C、区域合作D、公共政策制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于政策网络是由各种具有一定资源和不同的利益与目标的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所以可以说资源的相互依赖和交换是政策网络本质的特征所在。8、政策分析者没有充分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形成肤浅的建议。这种错误是指()A、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B、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C、墨守成规式的政策建议D、姗姗来迟式的政策建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往往是由于政策分析者没有充分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肤浅的建议。9、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群体的限制或控制是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C、自我调节性政策D、再分配性政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选项是向人们提供利益分配的政策,B选项是对个人或团体之间冲突的调节,D选项是转移性支配政策。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方案设计基本原则的是()A、方案为多数人认可B、方案切实可行C、方案紧扣政策目标D、规划多重方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包括: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和方案切实可行。11、迄今对政策工具划分出最多类型的人是A、萨拉蒙和龙德B、狄龙C、哈内孔D、科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科臣将政策工具划分出64种之多。ABC选项分别是两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的代表人物。12、关于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考虑方案是否具有法律基础B、机构与直接目标人群和间接目标人群是通过假定联系起来的C、政策方案通过采取各种政策工具来影响目标群体的行为选择D、政策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有一定差距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机构与直接目标人群和间接目标人群是通过规则联系起来的。13、公共政策、政策构成、政策功能属于公共政策学的()A、边际概念B、次级概念C、核心概念D、子概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的构成,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14、政策对象的特点有政策规定性、受动性和A、强制性B、主观差异性C、多样性D、稳定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因为政策对象是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因此具有政策规定性和受动性;又因为政策对象涉及个人、组织和集团,因此他们在自身利益、文化心理因素等方面具有主观差异性。15、下列不属于政策调整的是A、政策目标调整B、政策措施调整C、政策主客体调整D、政策监控调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政策目标、方案、措施、关系、主客体调整。16、绝大多数的政策变动都采取的方式是()A、追踪反馈B、渐进调整C、剧烈调整D、整体调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渐进式调整是绝大多数的政策变动都采取的方式。17、下列国家属于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的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巴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选项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B选项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C选项美国是真实的联邦制国家,D选项巴西是象征性的联邦制国家。18、在公共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因素是A、执行者因素B、资源因素C、工具因素D、环境因素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BCD选项均为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其中执行者因素起核心作用,因为任何政策归根结底都要依靠政策执行者才能完成。19、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A、问题认定B、问题搜索C、问题详述D、问题感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问题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经过问题认定,有些公共问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有些公共问题则被搁置,甚至有些被认定为假问题。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国家层次的政策可以借鉴他国国家层次或者地方层次的政策B、本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可以借鉴他国国家层次或地方层次的政策C、从政策制定者的意愿角度,可以简单地将政策移植分为自愿的政策移植和被迫的政策移植D、所有的政策移植都能够获得成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政策移植在政策规划和执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政策移植都能够获得成功,选项D错误。21、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A、叶海卡.德洛尔B、拉斯韦尔C、科勒曼D、勒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考核公共政策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22、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A、政策制定B、政策宣传C、政策延续D、政策评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考核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互动理论模型”又称“互适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做相互调试的一个过程。23、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A、激进性的B、突变性的C、周期性的D、渐进性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考核政策调整的特征。政策调整的特征包括渐进性、局部性和动态性,是对原有政策的增删、修正和更新,因此其本质特征具有渐进性。24、下列属于公共政策学边际概念的是()A、系统分析B、公共利益C、政策宣示D、政策变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的边际概念是指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公共政策学的许多概念都是取自政治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中,其中系统分析和系统仿真决策的概念取自系统科学。25、政策执行模型中的过程模型又称为A、史密斯模型B、互适模型C、循环模型D、系统模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过程模型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提出的,因此又可称为“史密斯模型”。二、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6、政策目标的特征是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政策目标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因此它具有问题的针对性、未来的预期性和目的的多元性三大特征。27、导致政策执行无效的因素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阶段上,研究重点开始转向()标准答案:A,C,E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学和决策科学一样,前期阶段的研究重点是政策的制定,而在第二个阶段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政策过程的后期阶段:政策的执行、评估、终结。29、规范最适模型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标准答案:B,C知识点解析:规范最适模型是由德洛尔提出来的,他指出这个模型具有很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30、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政策学习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从学习的内容以及程度上,一般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政策学习,即工具学习、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社会学习。其中,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三、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31、简述个案研究的步骤。标准答案:个案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1)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制定研究汁划;(3)实施个案研究(如收集资料、访谈、观察、测量等);(4)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5)起草研究报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及作用。标准答案:原因:绝大多数公共政策变动都采取渐进调整的方式,因为第一,利益刚性的限制;第二,现行政策的制约;第三,公共意志的趋中;第四,变革成本的约束;第五,人类理性的局限;第六,社会稳定的需要。作用:第一,及时纠偏、预防失误;第二,协调关系、有序运行;第三,发展完善、保持稳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标准答案:(1)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2)通过政策评估活动明确政策的可行性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3)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序与技术;(4)不同的政策会有不同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这就需要通过评估活动,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简述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标准答案:(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简述政策分析师应当具备的素质。标准答案:叶海卡德洛尔认为,政策分析师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素质:(1)政策分析师应具有政治头脑;(2)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总体观念;(3)政策分析师应当致力于创新;(4)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洞察力,要重视对政策内容和实质的分析;(5)政策分析师应当着眼于未来;(6)政策分析师应当具有弹性的思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6、论述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标准答案: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可以分为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和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分为理性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政治系统模型。(一)理性主义模型。遵循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理性主义模型主张选择最优方案,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但是,理性化被推向极致,便会产生“理性虐政”,受到激烈的批评。西蒙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认为决策者只能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径,这一模型成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二)渐进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由林德布洛姆构建。这个模型把直接决策者设定为“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同时他又是一个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角逐的问题解决者。对他的批评归结为其保守性。(三)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德洛尔提出规范最适模型,这一模型的四项假设为:(1)认为最适宜的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2)此过程对在复杂问题上形成最适宜决策起重要作用;(3)此过程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实现;(4)现代政府同时面对稳定的政策诉求和变革的政策诉求且一定时期内以其中一种诉求为主。埃齐奥尼提出混合扫描模型,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其缺陷。对规范最适模型与}昆合扫描模型的批评在于它们试图调和理性与渐进主义模型的矛盾,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模棱两可。(四)政治系统模型。将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学。它是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但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一)机构~制度模型。认为政府权力机构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它是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二)集团模型。集团模型使我们能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批评者认为集团模型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却无法解释政府与政治过程中以及多元主义政治体制的问题。(三)精英模型。精英模型所作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总是统治阶级的政策。批评者认为它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里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对政策形成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试述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标准答案:矫正政策执行偏差应采取的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主要有:(1)首先应完善管理体制,使机构内部运转协调、工作灵活,为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根本的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增强大局观念。(3)科学诊断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出现的偏差原因、范围等进行分析和拟定,更好地对症下药。(4)及时跟踪评估,有利于发现执行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和补救方案,控制政策执行的进程和效果。(5)加强舆论宣传。在矫正政策执行偏差之前和进行当中,通过多种途径,对偏差的原因、危害、矫正的必要性等向公众解释清楚。(6)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对待政策执行的偏差,要采取防范和纠正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防范,要善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010年秋,N市对A、B两个区同时下达了一项任务,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积极引进外资,营建高楼宾馆,发展旅游事业。A区地处商业中心,建造高楼宾馆的优势大于B区。城建办有关领导考虑到宾馆一旦建成,既能改善本区的面貌,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是立即拍板并满腔热情地和外商签订了合同,并且强调指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工程要迅速上马。就这样,工程在未经系统论证情况下匆匆上马了。B区刚刚由郊县划归市区城建办领导,从这个实际出发,为工程上马作了系统的准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一方面考虑到工程地理位置的选择,另一方面还考虑到原有的基础设施是否适应高楼宾馆的营建,因此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在施工前,同有关部门沟通消息,并洽商会签了水、电、煤气、下水道等配套设施的合同。这样,虽然花费了时间,但为顺利进行全面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半年以后,A区的20层高楼宾馆初具规模,使繁华闹市区更增添了光彩,而B区呢,则刚刚营建到10层。一年以后,A区的高楼宾馆由于周围设施,如,地下水道、自来水管线、煤气管线等容量过小,迫使外部施工停止,如果要改造这些设施,必须与有关部门洽商签订改造基础设施合同。重新开挖地面,调整管道、管线,没有一年半载就不成,真是欲速而不达。A区领导尝到了匆匆上马的苦果。而B区的18层宾馆,各种设施配套成套,顺利竣工,及时投入了使用。38、我们可以从本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请说明政策分析的意义和要素。标准答案:(1)可吸取的教训是:决策前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析。(2)政策分析的意义表现在:①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②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③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④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有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0分,共20分。)1、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属于()A、政策群B、具体的个别的政策C、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C、自我调节性政策D、再分配性政策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是指向人们提供利益分配的政策,政策结果只会产生获利者。免费公共学校教育政策属于分配性政策。3、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依赖于它的()A、普遍性B、权威性C、政治性D、阶级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关于政策工具的类型中,属于丘昌泰采取的分类方法的是()A、法律工具、经济工具、交流工具B、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工具、社会化手段C、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强制性工具D、管制类工具、财务类工具、沟通类工具、组织类工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策工具的分类。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选项A属于狄龙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排除;选项B属于陈振明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排除;选项C属于加拿大学者郝赖特和腊梅什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排除;选项D属于丘昌泰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5、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A、代议机关B、行政机关C、世贸组织D、司法机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包括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某些政治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世贸组织属于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6、在我国,公共决策的基本规则是()A、全体一致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民主集中制D、绝对多数规则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政策执行的互适模型认为:成功的政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A、处理紧张过程B、游戏原则C、压力、动力机制D、互相调适过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提出集团模型的学者是()A、莱瑟姆B、德洛尔C、伊斯顿D、林德布洛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团模型的提出者。针对选项进行分析:选项A是集团模型的提出者;选项B是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选项C是政治系统模型的提出者;选项D是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9、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A、规划议程B、行政议程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代表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过程的是()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政府模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科珀等学者的模型理论。科珀等学者针对政策议程的确立过程提出了三种模型,即:外在创始模型、动员模型和内在创始模型,其中,外在创始模型属于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11、我国物价改革的目标不能是“一步到位”,而只能是“稳步实现”,这属于确定政策目标的()A、实事求是原则B、面向未来原则C、系统协调原则D、伦理考量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确定政策目标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12、政策规划从时间进程上看,主要发生于()A、所需解决的问题形成之后B、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C、政策方案确定之前D、政策制定主体确定之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策规划的特征。政策规划的特征表现如下:(1)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存;(2)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第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13、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属于()A、工具学习B、问题学习C、社会学习D、组织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策学习售的类型。从学习的内容及程度上看,政策学习包括工具学习、概念学习或问题学习、社会学习三种类型,其中,概念学习或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14、政策执行的“互动理论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A、霍恩B、雷恩C、麦克拉夫林D、史密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政策执行时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其原因是()A、执行者的认知缺陷B、执行者的利益驱使C、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D、执行准备不充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导致执行偏差。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会导致执行偏差。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1)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2)执行机构中沟通和协调困难;(3)组织制度缺陷;(4)政策关系处理不当。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执行机构中沟通和协调困难的管理缺陷。16、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是()A、忠实原则B、民主原则C、法治原则D、创新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公共政策有效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忠实原则、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创新原则,其中,忠实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17、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程度的是()A、公共政策评估B、公共政策调整C、公共政策规划D、公共政策执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A、调整状态B、终结状态C、非均衡状态D、均衡状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公共政策发生变动的直接原因是()A、决策者的变动B、政策环境的变化C、政策资源的限制D、政策的失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主要有:决策者的变动、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资源的限制、政策的失效或低效、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其中,决策者的变动常常是公共政策发生变动的直接原因。20、政策分析的首要目的是()A、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B、提高政策效率C、节省政策资源D、树立政府形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策分析的首要目的。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以及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城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政策分析的首要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二、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1、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形式主要有()标准答案:A,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政策问题的认定方法主要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策问题的认定方法。政策问题的认定方法主要有边界分析、多角度分析、类别分析、层次分析、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等。23、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包括()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它具有如下特点:(1)目标的导向性;(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4)手段的权威性。25、政策终结的方式有()标准答案:A,B,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6、简述个案研究的步骤。标准答案:个案研究的步骤一般包括:(1)明确个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个案研究(如收集资料、访谈、观察、测量等)。(4)整理分析材料,形成结论。(5)起草研究报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简述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标准答案:(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2)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内容。标准答案:公共政策监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政策监控的主体。(2)政策监控的对象。(3)政策监控的目的。(4)政策监控的过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含义及作用。标准答案:公共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1)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2)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3)政策终结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0、试述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标准答案: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七种:(1)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采取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权利。(2)通过直接投票或代议的形式,选择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或推举代表参与政策过程,使政策发生实质性变化,间接行使个人权利。(3)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或者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决策议程。(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或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政策过程。(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制定。(6)采取消极抵抗或不合作的态度,使政策过程扭曲,以此影响政策结果。(7)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或以个人的社会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1、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标准答案:在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评估有积极目的与消极目的之分。公共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主要有:(1)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2)通过政策评估活动明确政策的可行性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3)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序与技术。(4)不同的政策会有不同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这就需要通过评估活动,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公共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主要有:(1)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府或相关政府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2)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策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3)规避责任。政府官员利用政策评估的结果,指出其不实施某项政策或实施某项政策的理由,规避应负的责任。(4)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利用政策评估的某些结论,批评现行政策的不足,为要求政策调整提供口实。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宪法修正案》的诞生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两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修宪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宪法修改工作正式启动。随后,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广泛征求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先后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简称《建议》),并决定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03年12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开始举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同意见,依照《宪法》第64条规定的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以中共中央《建议》为基础,委员长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拟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代拟稿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代拟稿,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草案)摆上了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9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案头。出席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在充分肯定修正案草案的同时,有些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会为此举行了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情况汇报,并将《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2004年3月13日,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3月14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出席会议的2903名全国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郑重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结果显示:收回有效票2890张,赞成2863张,赞成票占有效票的99%,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修改后的新宪法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结合本案例,谈谈政策合法化的含义。标准答案: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政策的法制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案例所反映的《宪法修正案》的诞生过程,是公共政策合法化要求在我国政策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结合本案例,谈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标准答案:我国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提出议的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和公布政策。①提出议案。政策议案的提出主体既可以是立法机关的民意代表、有关委员会以及领导机构等,也可以是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案例中关于修改宪法的议案,是先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向全国人大提出修宪建议,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党的政策建议形成方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②审议议案。审议议案是立法机关对有关政策议案的审议程序。《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经过了代表们的反复讨论、修改。③通过议案。规则一般是过半数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经过了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的程序,并且是以高票通过的。④公布政策。政策通过后还必须经过法定的公布程序,才能生效。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通常都要经过国家元首的签署和发布。在我国,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签署主席令公布法律和政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2003年,国务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以下简称“新合医”)就是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具体办法是:中央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助10元(前提是地方配套资金首先到位),省、市、县级地方财政再补助10元,引导农民个人自愿缴费10元,筹集新型合作医疗费年人均30元。“新合医”政策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中的“套资”冲动,使该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2003年9月11日,H省G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G县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责任奖惩办法》,要求各乡镇在9月20日前务必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农业人口的40%,同时制定了对县级领导、乡镇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的奖罚措施。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多数乡镇将任务指标分摊到了乡镇干部和卫生院。到9月20日,许多乡镇因不能完成县提出的40%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部分由乡镇干部与卫生院先垫资上缴、再继续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做法。据H省卫生厅核实,截至9月20日,在G县各乡镇上缴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的资金中,有29个乡镇共垫资262.993万元;截至10月22日,仍有28个乡镇垫资196.834万元,核减垫资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人数应为168615人,比G县政府9月20日上报的人数少98417人。为了套取上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很多地方对于新合医的申请都非常积极。G县政府曾于7月30日使用大额借贷资金转入该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作为农民个人筹资上报。9月20日,G县政府把一份《关于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级财政配套经费的请示》上报到H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求上级财政进行补助。10月中旬,H省卫生厅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G县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与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存在明显虚报。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4、本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属于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标准答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属于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现象中的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替代式政策执行,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即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执行者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既定政策,对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就充分利用,对不符合的就予以曲解变形,并用是否符合地方利益作标准来决定对政策执行的态度。H省G县采取垫资上缴和大额借贷的方式,代替农民个人筹资上报,主要目的是套取上级财政的补助,从而使“新合医”制度在执行中严重变形并完全脱离了“新合医”制度的政策目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分析本案例中产生这种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标准答案:本案例中出现的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策执行者的利益需求和政策执行准备不充分。H省G县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片面追求和保护政策中的自身利益,忽视政策本身所追求的整体和全局利益。并且,在执行政策之前没有很好地理解政策意图,没有做充分的政策宣传。导致政策的目标群体不能深入、正确地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因而执行者在执行中不能得到群众的积极配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奠定了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A、信息论B、控制论C、系统论D、相对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而大系统论将“三论”组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方法体系。“三论”和大系统论奠定了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2、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道D、中共中央文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我国,行政法规属于行政决策,是以总理令的形式发布。3、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是A、渐进主义模型B、规范最适模型C、混合扫描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政治系统模型适于宏观分析,视野开阔宏大,是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模型。4、关于公共政策的客体及客体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是目标人群B、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是政策问题C、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并不截然对立D、公共政策客体系统包含在政策系统之内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选项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应该是政策问题;B选项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应该是目标人群;D选项公共政策客体系统存在于政策系统之外,在被内化之前,作为政策系统的环境构成的一部分。5、“土政策”往往是_______的一种典型表现。()A、象征式政策执行B、附加式政策执行C、残缺式政策执行D、照搬式政策执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附加式政策执行是指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了与政策目标背离的其他内容,使政策执行超出了政策的基本要求,为谋取地方或个人利益提供方便。“土政策”就是这种附加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6、政策分析者没有充分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形成肤浅的建议。这种错误是指()A、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B、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C、墨守成规式的政策建议D、姗姗来迟式的政策建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往往是由于政策分析者没有充分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肤浅的建议。7、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也是政治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是A、勒纳B、拉斯韦尔C、凯恩斯D、德洛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拉斯韦尔是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勒纳与拉斯韦尔共同编写了《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凯恩斯主张实行国家调控,德洛尔是拉斯韦尔行为主义方法论的批评者。8、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A、林德布洛姆B、西蒙C、德洛尔D、戴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以德洛尔为代表,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行为主义方法沦做了全面的批评。从此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9、国防政策、外交政策、国家安全政策、民族政策、政党政策等都属于()A、经济政策B、政治政策C、社会政策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政治政策是指一楚的政策主体在政治生活领域里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针对相关对象制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包括民权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公共安全政策、人力资源政策、阶级政策、民族政策、政党政策等。10、发生危机后才开始进行政策的分析,匆忙提出建议,犯下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错误。这种错误属于()A、姗姗来迟式的政策建议B、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C、生搬硬套式的政策建议D、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狗急跳墙式建议多是一种应急性的,也就是发生危机后,才开始进行政策的分析,而由于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政策分析者就匆匆忙忙提出建议,犯下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错误。11、根据政策目标的数量,通常是合适的解决办法的是()A、重点分析B、具体分析C、整体分析D、多目标分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政策目标的数量,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其中多目标分析通常是合适的解决办法。12、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最早而且才华横溢的一批政策研究者是A、巫B、史C、君主D、策士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春秋战国时代特有的士,靠政策设计、政策分析和政策预测能力说服别人,并成就了如《论语》、《吕氏春秋》、《国策》等政策研究杰作。13、政策对象的特点有政策规定性、受动性和A、强制性B、主观差异性C、多样性D、稳定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因为政策对象是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因此具有政策规定性和受动性;又因为政策对象涉及个人、组织和集团,因此他们在自身利益、文化心理因素等方面具有主观差异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洛尔提出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命题B、西蒙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是可以达到最佳程度的C、西蒙认为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是现实的D、西蒙认为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是可能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西蒙提出了决策者有限理性模型,选项A错误;西蒙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程度的,而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径,选项B错误;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是不现实的。15、立法审议程序最复杂的是()A、中国的三读审议程序B、英国的三读审议程序C、美国的三读审议程序D、日本的三读审议程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英国等国的三读审议程序最复杂,一项政策议案要在民意代表与专门委员会之间接受多次反复的审议、辩论和修改。16、绝大多数的政策变动都采取的方式是()A、追踪反馈B、渐进调整C、剧烈调整D、整体调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渐进式调整是绝大多数的政策变动都采取的方式。17、二手资料收集过程中的内容分析法的关键环节包括A、抽样、调查B、收集、分析C、抽样、编码、推理D、分析、推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抽样使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编码重在信息分类,推理用以确定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18、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的是A、地方政府、政党、非政府组织、公民B、一部分国家的执政党和军人执政机构C、跨国公司、欧盟、石油输出国组织D、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选项属于间接主体的第一类次国家政策行为者;B选项属于直接主体;C选项属于间接主体第二类跨国政策行为者;D选项属于间接主体第三类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其中联合国属于全球性政府间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属于全球性非政府组织。19、在公民参与执行计划中,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环节是()A、计划B、抉择C、执行D、评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建立有效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就必须建设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而计划作为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环节,公民参与执行计划则有利于提高公民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关切度。20、政策分析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只注重表面现象,忽视系统结构是对下列哪个原则理解模糊的表现?()A、多样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分合原则D、预测性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多样性原则强调用多样性这一控制器来调节系统多样性变化,政策分析过程经常出现的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视系统结构,就是对多样性原则理解模糊的表现。21、公共权力机关进行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分配的手段就是A、现代公共政策的本质B、现代公共政策的形式C、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D、公共组织的内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A、政策制定B、政策宣传C、政策延续D、政策评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考核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互动理论模型”又称“互适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做相互调试的一个过程。23、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的过程中,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A、规范最适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C、政治系统模型D、精英模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的过程中,德洛尔和埃齐奥尼分别提出了综合这两种模型的新的决策模型。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适模型,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24、政策评估计划阶段的逻辑起点是()A、评估目的B、评估对象C、评估计划D、评估条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既是政策评估计划阶段的逻辑起点,又是贯穿整个筹划、实施和总结三阶段的总指向的是评估目的。25、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团体是A、政治人物B、政府组织C、社会团体D、政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政党是近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它往往是超地区、超行业、超血缘联系的社会群体的政治代表,其核心目标是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因而它必然是提出公共问题的重要主体。二、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6、关于现代治理视角下的治理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B,E知识点解析:D选项应为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因为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27、政策评估系统的构成要素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政策评估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由政策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五大要素构成。28、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是()标准答案:A,B,C,D知识点解析: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和胡佛研究所被认为是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赫特逊政策研究所是美国政策研究机构之一,但并不是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之一。29、下列关于国家元首的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国家元首通常是国家的最高代表,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其职权一般涉及礼仪上的外交权、国家法律的签署权和发布权等方面;A选项正确。在不同政府体制下,国家元首的抉择权力是大不相同的;B选项错误。在虚位元首制下,国家元首只能行使形式上的最高国家抉择权力;c正确。在实位元首制下,国家元首不仅有国家元首本身的权力,还兼有其他国家权力,它就成为国家决策权力的核心;D正确,E错误。30、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内部关系上是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政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芷内部关系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同时政策系统与对象系统和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进行互动。三、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31、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标准答案:第一,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第二,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第三,重视本土资源。第四,重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简述预测性评估的三种方法。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简述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在正常执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标准答案:(1)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2)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3)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简述全球范围内现代化以及大量政策问题的涌现对公共决策的要求。标准答案:(1)决策过程的理性化。(2)决策过程的专业化。(3)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包括由科学理论指导,逻辑过程的科学性,决策手段的自动化。(4)决策过程的民主化,要求及时征求各部门、各地方,尤其是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并在实际决策中反复研究修订不断完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简述常见的公共问题提出主体。标准答案:(1)政府部门;(2)政治人物;(3)政党组织}(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6)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7)公民和社会团体;(8)政策网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6、论述政策工具的类型及其划分方式的缺陷和改进。标准答案:公共政策工具的主要分类方法有:(一)两分法。即“非此即彼”。如罗威、达尔和林德布洛姆的规制性工具和非规制性工具;萨拉蒙和龙德的政府部门直接提供和非政府部门提供等。(二)三分法。如狄龙的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管制性工具、财政激励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陈振明的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工具和社会化手段;郝赖特和腊梅什的“政策工具光谱”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强制性工具。(三)四分法。哈内孔的成立法、委托服务、征税、说服类工具;艾尔莫尔的命令性、激励性、能力构建、系统变迁类工具;休斯的供应、补贴、生产、管制类工具;丘昌泰的管制、财务、沟通、组织类工具。(四)五分法。达尔和林德布洛姆依据工具所有权、政府影响、政府控制、工具所属成员、丁具执行组织的自主性等做指标将政策工具划分为五种连续体;史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权威式、刺激式、能力构建式、符号和劝告式、学习式;韦默和维宁的市场自由化、使用财政补贴和课税的方式改变诱因、建立规章制度、经由市场机制提供物资、提供保险与社会保障类型。(五)七分法。林德和彼得斯的命令条款、财政补助、管制、课税、劝告、权威、契约类型。(六)八分法。胡德的建议,补贴、贷款,法律,服务、传递,调查,顾问,注册,统计;奥哈雷的制造、购买、课税、补贴、禁止、强制、告知、呼吁。(七)其他。包括张成福的10类划分法,李允杰、丘昌泰的12类划分法,科臣的64类划分法等。既有的政策工具分类方式主要缺陷是:第一,大多只适用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所使用的政策工具,对政治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政策、传播政策等使用的政策工具,缺乏考察和分类;第二,过于重视正式的、有形的、静态的政策工具;第三,有些分类过于简括或过于庞杂,有些分类则纯属主观臆想。改进政策工具的类型学研究,第一,要重视政策工具箱的建设。第二,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第三,要认真考察每一类政策工具的基本假设、预期效果、成本与收益以及政策结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试述公共政策在政府推行政治统治和实施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标准答案:(1)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政治统治的基本工具。政治统治不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两大阶级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整体性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公共政策常常被用来表达和维护统治阶级总体的、长远的、根本性利益。政府权力还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来加强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2)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权力通过关注民生和促进经济的繁荣,扩大其合法性基础。另外,政府权力还通过公共政策,对各种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对民众的政治行为以及各种权利和权利关系进行规范,并对各种社会政治组织进行监督。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010年秋,N市对A、B两个区同时下达了一项任务,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积极引进外资,营建高楼宾馆,发展旅游事业。A区地处商业中心,建造高楼宾馆的优势大于B区。城建办有关领导考虑到宾馆一旦建成,既能改善本区的面貌,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是立即拍板并满腔热情地和外商签订了合同,并且强调指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工程要迅速上马。就这样,工程在未经系统论证情况下匆匆上马了。B区刚刚由郊县划归市区城建办领导,从这个实际出发,为工程上马作了系统的准备,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一方面考虑到工程地理位置的选择,另一方面还考虑到原有的基础设施是否适应高楼宾馆的营建,因此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在施工前,同有关部门沟通消息,并洽商会签了水、电、煤气、下水道等配套设施的合同。这样,虽然花费了时间,但为顺利进行全面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半年以后,A区的20层高楼宾馆初具规模,使繁华闹市区更增添了光彩,而B区呢,则刚刚营建到10层。一年以后,A区的高楼宾馆由于周围设施,如,地下水道、自来水管线、煤气管线等容量过小,迫使外部施工停止,如果要改造这些设施,必须与有关部门洽商签订改造基础设施合同。重新开挖地面,调整管道、管线,没有一年半载就不成,真是欲速而不达。A区领导尝到了匆匆上马的苦果。而B区的18层宾馆,各种设施配套成套,顺利竣工,及时投入了使用。38、我们可以从本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请说明政策分析的意义和要素。标准答案:(1)可吸取的教训是:决策前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析。(2)政策分析的意义表现在:①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②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③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④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有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模拟试卷第4套一、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奠定了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不包括()A、信息论B、控制论C、系统论D、相对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而大系统论将“三论”组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方法体系。“三论”和大系统论奠定了决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2、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C、执政党政策D、人大决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在美国政府中,所有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规定,除了授权给行政部门的决策以及法院的专门决策。3、公共政策学诞生于A、1941年B、1951年C、1961年D、1971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政策问题发生在社会公共领域,一般都影响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大多数人,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表现的是政策问题的()A、透明性B、权威性C、有效性D、公共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此题是对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或基本特征一公共性内容的考查,考生应该注意掌握。5、政策制定主体采纳的基本决策规则主要有A、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B、民主集中制规则和代议制民主决策规则C、全体一致规则和多数规则D、过半数规则和比例多数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全体一致规则需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投赞同票,多数规则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采纳的公共政策的择案规则。6、从内容政策上划分政策类型,按照时间效力由长到短,空间效力由全局到局部,下列顺序正确的是A、战略、战术、策略B、战略、策略、战术C、策略、战术、战略D、策略、战略、战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战略对应较长时间和全局政策,策略对应特定形势和具体的政策,战术对应一定方向上和一定时间内关于某一局部问题的政策。7、_______提出、阐释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A、西蒙B、戴维.伊斯顿C、德洛尔D、林德布洛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戴维.伊斯顿提出,阐释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西蒙提出了决策者有限理性模型;德洛尔提出的规范最适模型;林德布洛姆提出了渐进主义模型。8、按照变动的程度,公共政策变动可以分为A、断裂型和渐变型B、部分变动、重大变动和完全变动C、替代、合并、分解、废止和创新D、周期性变动和不规则变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选项是按照变动的强度划分的;C选项是按照变动的形式划分的;D选项是按照变动的规律性划分的;另外按照变动的内容,可以分为目标变动、计划或项目变动、资源变动等;按照变动的动力,可以划分为主动变动和被动变动。9、当今国际舞台上各国政府制定的外交政策多属A、确定型政策B、不确定型政策C、风险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选项是假设的政策结果与实际的完全吻合,如1977年废除大学招生免试推荐。B选项指难以预测假设与实际的吻合概率。C选项指一个确定目标面临多个可能结果,如在中国建立股票市场的初始阶段决策。10、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结构为A、一位或数位决策者,无限备选方案,效用一致,结果不确定,概率不可计算B、一位或数位决策者,有限备选方案,效用一致,结果具有确定性或风险性,概率不可计算C、一位或数位决策者,有限备选方案,效用一致,结构不确定,概率不可计算D、许多决策者,无限备选方案,效用冲突,结果未知,概率不可计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结构优良和结构适度问题均具有一位或数位决策者,有限备选方案,一致的效用,但是结构优良政策问题的结果具有确定性或风险性,概率可计算,而结构适度政策问题的结果不确定,概率不可计算。D选项属于结构不良政策问题的特点。11、下列选项中,最能清楚显示在议程建立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对公共问题进入政府议程的影响的模型是A、科珀的模型理论B、埃尔德的模型理论C、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D、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建立在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基础上,相对科珀和埃尔德的模型理论、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更能清楚显示在议程建立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及其对公共问题进入政府议程的影响。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政策学是首先在东方历史传统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B、现在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并被普遍接受的有关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都是东方学者基于东方的经验进行总结的C、在这些理论模型中,有一部分主要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政策科学中建构起来的D、在这些理论模型中,另一部分则和政治科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注重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学是首先在西方历史传统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选项A错误;现在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并被普遍接受的有关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都是西方学者基于西方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而成的,所以选项B错误;在公共政策学的理论模型中,有一部分主要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决策科学中建构起来的,所以选项C错误。13、核心目标是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问题的是()A、政府部门B、利益集团C、政党组织D、政治人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政党是近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其核心的目标就是争取执政以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因此政党组织必然是提出公共问题的重要主体。14、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公共政策B、决策行为C、公共组织D、决策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研究对象就行为取向而言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是公共政策。15、以时间为标准划分政策失灵,可划分为A、早期失灵、中期失灵和后期失灵B、严重失灵、轻度失灵、完全失灵和部分失灵C、突变失灵、渐变失灵、间歇失灵D、短期失灵、长期失灵和永久失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选项是以失灵程度为标准划分的政策失灵,C选项是以持续性为标准划分的政策失灵。16、构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的政策评估是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需求评估C、政策影响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政策需求评估社会组织或个体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来解决,因此是构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17、我国实现现代化所实施的“三步走”战略,体现了政策稳定的.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C、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D、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统一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政策稳定是相对的,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表现在空间上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三步走”战略每一阶段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18、政策执行后对政策所取得结果的评估称为()A、事前评估B、执行评估C、预测评估D、结果评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政策执行后对政策所取得结果的评估,包括政策产出评估和政策影响评估。19、居于整个政策系统核心地位的是A、政策制定系统B、政策执行系统C、政策反馈系统D、间接主体系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政策制定系统由拥有法定决策权的高层组织或个人组成,组织和领导整个决策过程,因此居于整个政策系统核心地位。20、公共政策评估始于A、霍桑试验B、史蒂芬的罗斯福新政计划成效分析C、麦克拉夫林的美国教育结构改革问题研究D、亚瑟.施莱辛格对美国政治历史的研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现代意义上的评估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霍桑试验,但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估各类社会行动方案的公共政策评估,则开始于史蒂芬用实验设计的方法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计划成效所作的分析。21、政策反馈系统的反馈首先来自A、直接主体系统B、对象系统C、一般环境D、政策支持系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该过程结束之后,对象系统必然会首先产生某种改变或反应,并将信息传递给直接主体系统。22、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A、政策变动B、政策稳定C、政策调整D、政策创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政策稳定和变动是公共政策发展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政策稳定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但政策稳定是相对的,随着时空条件的转变,政策也要随之发展变化—政策变动,才能保持政策的有效性。23、政策规划也称()A、政策构建B、政策设计C、政策制定D、政策修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狭义上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24、政策抉择的最后一环是()A、政府论证B、政策审议C、政策评估D、政策采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政策采纳是指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它是政策抉择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政策抉择的最后一环。25、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的客体就是A、目标人群B、政策问题C、行政机关D、客体系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政策问题,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是目标人群,行政机关是政策主体;由公共政策的客体组成的系统是客体系统。二、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26、政策分析的价值有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标准答案:C,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包括标准答案:A,B,C,D,E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9、公共政策的产生须具备的核心要素有标准答案:A,C,D知识点解析:公共政策的产生须有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30、实质性政策议程的必要因素有()标准答案:A,B,C知识点解析:选项ABC是实质性政策议程的三个必要因素,对此考生应该了解。三、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31、简述政策网络的主要特征。标准答案:第一,政策网络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等多元、异质的参与主体组成,利益相关者互动过程中形成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广泛的类型谱系。第二,政策网络多元主体在资源等方面相互依赖,在特定的政策领域合作协调,实现共赢。第三,政策网络的规模和边界不是由正式制度决定的,而是政策行为者对功能和结构认知的结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简述首长制的优缺点。标准答案:首长制优点是:决断及时迅速、果断有效,有利于使政府责任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政府的行政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其缺点是: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压制民主、独断专行,从而使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受到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及其内涵。标准答案: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这个定义揭示了公共政策学这一学科概念有如下内涵:(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含义以及特点。标准答案:我们把政策调整定义为: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进行的增删、修正和更新。政策调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渐进性。(2)局部性。(3)动态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简述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标准答案:一般而言,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为如下两点:(1)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政策目标就是政策方案所要遵循的方向,如果目标不明确,政策方案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2)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政策评估的最核心的标准是把方案的可能后果与政策原本的目标进行对比,或者是把政策的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以及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何在,从而决定是修改政策方案和完善实施手段与步骤,还是调整政策目标,甚至完全废止有关政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自考(管理类)-公共政策学-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36、论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标准答案: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依据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研究程序的设计;第二,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或者对研究对象的观察;第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研究设计的程序。(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层面的报告,第二部分是操作性层面的报告。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根据资料的来源不同,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一手资料的收集方法分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定量方法指抽样调查;定性方法包括无结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公共政策研究常用的方法有(1)系统分析方法:包括环境分析、目标分析和结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