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县畜牧业调研报告_第1页
2023年某县畜牧业调研报告_第2页
2023年某县畜牧业调研报告_第3页
2023年某县畜牧业调研报告_第4页
2023年某县畜牧业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畜牧业调研报告20**年是我县建设三晋十强县迈大步之年,也是全力打好三大硬仗的关键一年,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年,县畜牧兽医局在坚持做好工作的同时,重点从“发展现代畜牧业”课题入手,在全县范围开展了畜牧业发展情况大调研活动,感触良多,启发深刻。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梳理,形成了情况报告,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xx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1.生产总量快速扩张。2012年年底,羊群存栏217319只、出栏145730只,饲养量达到363049只,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3.8%、13%、7.3%;牛存栏5161头、出栏2497头;生猪存栏达到52317头、出栏70787头,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9.1%、14.1%;蛋鸡存栏528687只、兔存栏41385只,分别较2010年底增长14%、61.8%;蜂存栏28938箱,较2010年底增长69.7%。

2.供给能力显著增强。2012年年底,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656吨、4550吨、482吨,蜂蜜产量795吨。肉、蛋产量年递增率超达8%,人均占有量逐渐提高,人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3.规模养殖渐成主体。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养羊园区110个,规模羊场259个;规模肉鸡场22个;规模蛋鸡场73个,规模土鸡场13个;规模养猪场128个;规模养牛场48个,奶牛场1个;规模养鸭场2个;规模养蜂户251个;规模养殖饲养量占到了总饲养量的85%以上;养羊业正向规模健康养殖转变;蛋鸡、生猪养殖基本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

4.肉鸡产业高调亮相。2011年,投资4.05亿元的大象肉鸡产业化项目落户沁水,是我县近年来引资额度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畜牧类项目,实现了我县畜牧业无龙头企业带动的零突破,也拉开了我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序幕。目前,共完成投资45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肉鸡养殖场22个,其中已有12户进鸡生产,总饲养量38万只,产业航母顺利启航。

5.优势牧业独占鳌头。养羊、养蜂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羊群饲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我县被列为肉羊生产优势区域,近年来,在市、县两级政府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下,养羊业在保持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健康养殖的顺利过渡;沁水既是全省养蜂第一大县,也是全国重点养蜂基地县,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全省首位,蜜源资源以质量高、无污染、面积广、产量稳而闻名全国。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主要蜜源面积达200余万亩,遍布全县所有乡村,蜂群存栏2.8万余箱,其中,中华蜜蜂存栏8000余箱;蜂蜜产量1000吨,蜂王浆产量12吨;蜂花粉产量150余吨;蜂蜡产量30余吨,蜂业总产值近2000万元。

6.科技推广成效显著。一是实用技术逐步普及。青贮、氨化、程序化免疫、快速育肥、驱虫等畜牧业实用技术,在规模养殖场得到了有效应用;二是畜禽优种率不断提高。全县共设立猪人工输精站6个,牛人工输精站6个,羊人工输精站1个;猪、鸡基本实现了优种化,牛、羊等草食动物品种优良率也达到了50%以上。

7.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县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新建了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乡级畜牧兽医中心站和兽医分站办公楼,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层人员工资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力不断增强。

8.经济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牧业总收入达到12606.21万元,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和总收入的35.4%和31%;几乎占据我县农业的半壁江山,畜牧业在我县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9.主导地位日益突显。一是政府重视程度高,把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提出了更高要求,寄予了很高期望,给予了大力扶持;二是社会关注度高。畜牧业已不仅仅是基层农民的一项“副业”,如今社会各界纷纷投资畜牧业生产,畜牧业已成为投资的热门行业。

二、存在问题

我县畜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现代畜牧业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程度依然较低。近年来,在优惠政策的带动下,我县畜禽规模养殖取得长足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大批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规模养殖达1700余个,但是,在这些规模场(户)中,畜禽舍建造简单、设备简陋、饲养管理不科学,经营粗放等现象大量存在,可以说,除蛋鸡生猪、和个别养羊场状况相对较好外,大部分规模养殖场与现代化、标准化养殖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有规模但不规范,造成了养殖环节和质量安全均无保障,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不强。

2.产业链短腿仍是硬伤。目前,全县仅有一家饲料加工厂、一家种猪厂、两家种羊场和为数不多的几个蜂蜜加工厂、规模都不大,名气都不响,加工生产能力也都有限,幅射带动力不强;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缺失,畜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规模效益不明显;中介组织少,养殖协会少,农户与企业、协会只是松散型合作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利益上缺乏共识,很难形成强强联合;全县没有一家大型畜禽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流通领域作用未能充分体现。这些都影响了畜牧业的做大做强。

3.产业化进程步履艰难。我县山大坡广、河流纵横,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政府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加上基层群众有养殖传统、盼富愿望强烈,应该说发展畜牧产业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但是,从大象肉鸡产业化项目实施进程来看,举步维艰,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选址难。虽说我县山大坡广,交通便利,但封山禁牧政策、“土地红线”、环保标准等的严格控制,建设肉鸡基地用地“上不得山、挨不得河、靠不得路、占不得地、近不得村”,选址十分困难;二是投资难。目前,全县肉鸡养殖场建成进鸡的12户,主体完工的22户。从已建成的养殖户投资测算,建一栋高标准网养和高标准笼养的肉鸡场,分别得投资数十万元和近200万元,除个别经济基础较好的个人和村集体动工修建外,普通农户因为囊中羞涩,有心无力,处于坐等观望状态;三是信心不足。大象实力到底如何。养殖肉鸡到底挣不挣钱。自己投资能不能养成。这些问题都纠结在农户心里,反复惦量,不敢轻易吃第一口“番茄”。

4.产业化布局杂乱无序。目前,已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十四个乡镇各类养殖“小而全”,缺乏政策性的引导和统一规划,2004年出台的市级畜牧业扶持政策,按县分类划定了畜牧业发展优势区域,大大促进了我县的肉羊生产,我县在制定扶持政策时,也应考虑按照区域实际,发挥当地优势,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扶持,使牛、羊、猪、鸡等各类规模养殖按片快速聚集,凸显区域优势,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5.地方性优势未能彰显。沁水黑山羊被毛纯黑,体质结实,繁育性能好,增重快,肉质好,膻味小,是我县的优良品种之一;沁水蜜源丰富,无污染,沁花蜂蜜享誉远近,然而,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经济价值的“太行黑山羊”、“沁花蜂蜜”等,因开发力度不够,品牌效应不明显,市场占有率不高,地方性优势未能彰显。

6.专业化经营凤毛麟角。当前,我县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从业人员90%以上,都不是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士,绝大部分都是依靠老经验和老办法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乡土人才,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事物不快,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利用率不高。

三、有利条件

1.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县两级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安排项目资金,对龙头企业、规模养殖示范场(户、小区)进行重点支持,自2009年以来,全县共扶持畜牧养殖户597户,扶持资金达2000多万元,带动各种畜牧养殖户近1500余户,扶持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居全省前列,即有利于招商引资,又有利于畜牧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县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2.自然条件优越。沁水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山大坡广,水草资源十分丰盛,全县有天然草地17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其中集中连片草地八大块163万亩,占草地面积的94%,载畜量可达53万个羊单位;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电力供应充足,水质良好,程控电话、无线通讯、宽带网络普及全县各乡村,通讯便捷,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

3.基础环境较好。全县规模养殖星罗棋布,畜禽存出栏连年稳步增长,具备做大做强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具有安全稳定健康的畜牧业发展环境;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基层农户盼富愿望强烈,又有传统养殖习惯,群众发展畜牧业积极性高涨,建设畜牧强县的整体氛围浓厚。

4.服务体系完善。我县现有1个畜牧主管部门,下设2个股级事业单位,8个基层中心站和6个畜牧兽医分站,拥有119名技术服务人员,251名村级防疫员,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名,中级职称23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0余名,可以说,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完全能够胜任畜牧业大发展大跨越的人才要求。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沁水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基础优势,今后,我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1356”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按照“做强肉鸡产业、振兴优势牧业、建设畜牧强县”的工作思路,以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重心,以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中心,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转变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创新发展机制,统筹城乡畜牧业经济发展,努力构建技术先进、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生态和谐的现代畜牧业。

(一)突出产业重点

1.做强肉鸡产业。以大象肉鸡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政府扶持、示范引导、龙头带动等,把我县建设成为肉鸡产业化发展项目集聚示xx县(点)。目前,就是要大力推进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肉鸡基地建设,力争到2013年底,肉鸡屠宰场厂、饲料厂、种鸡场和孵化场投产见效;肉鸡年出栏能力达到2000万只的养殖规模;到“十二五”末,完成项目投资4.05亿元,肉鸡屠宰厂、肉鸡饲料厂、种鸡场、孵化场、标准化肉鸡示范场等所有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达到单批次出栏肉鸡500万只、年出栏3000万只的养殖规模,实现农民年肉鸡养殖纯利润1.2亿元。

2.振兴优势牧业。养羊、养蜂是我县的两项传统优势牧业,羊群饲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养蜂更是全省第一大县,全国重点养蜂基地县,蜂群存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稳居全省首位。我们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抓住关键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肉羊、养蜂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振兴优势牧业。

一是要做大做强肉羊产业。以“奋力创建全省一流的标准化规模养羊大县”为目标,扎实做好五项工作:首先,大力招商引资,壮大龙头企业。把发展肉羊精深加工作为做大做强肉羊产业的战略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走出去引进龙头企业,或鼓励县域范围内的工矿企业、外来企业参与到畜产品加工中来,培育年加工优质高档羊肉5000吨的龙头企业,填补加工空白,延伸产业链条,改变我县以原字号外销为主的局面,带动肉羊产业提档升级;其次,科学规划布局,扩大养殖规模。依托北方示范牧场,在龙港、郑庄、苏庄、十里、张村、端氏等乡镇,集中建立优质肉羊产业带,按照“大规模、高标准”的发展思路,采取“奖大、补中、扶小”的办法,重奖年出栏千只以上大型标准化养羊场,为年出栏在500—1000只中型养羊场提供规模扩建、机具购置等资金补助,大力扶持年出栏在100—500只的小型养羊场向规模健康养殖过渡,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年出栏千只以上羊场5个,年出栏500只以上羊场10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羊场100个。再次,抓好良种繁育,建立交易市场,发挥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张峰水库和沁水示范牧场的知名效应,利用示范牧场种羊良种繁育基础,在郑庄镇张峰、王必、杨家河等地打造集观光旅游、良种繁育、生态养殖于一体特色畜牧业园区和建成xx市乃至全省最大的畜产品交易市场;第四,要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市场渠道。发挥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订单式生产,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产、供、销、加一条龙生产体系,实现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互利双赢”;最后,要抓住黑山羊养殖这个优势,抢注沁水黑山羊地理标志性商标,做优地方品牌,抓好黑山羊原种场保种选育,积极开展提纯复壮,扩大地方特色优良品种覆盖面,唱响“太行黑山羊,沁水数第一”这一主旋律。

二是要做精做细养蜂产业。养蜂业投资少,见效快,不需要任何能源,是“空中产业”,发展养蜂,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农业增产、生态平衡,又可缓解就业难、促进旅游业发展,是实现农业优质高产、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蜜源资源和产业基础两大优势,以“建设国家养蜂技术体系示xx县、养蜂名县”为目标,抓住申报建设“XX省一县一业养蜂基地示xx县”这一有利时机,做好四项工作:第一,转变养蜂业发展方式,扩大养蜂规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新增养蜂2万箱,发展标准化科技养蜂示范户1000户,发展30-50个养蜂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通过蜂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广大蜂农,建立优质蜂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蜂群存栏达到5万箱,蜂蜜产量达到2000吨,蜂王浆产量20吨;蜂花粉产量250吨;蜂蜡产量50吨;蜂业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第二,整合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进蜂业产业化。以我县现有的3个蜂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以“沁花”蜂产品著名商标为品牌,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建立沁水蜂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引进国内外优秀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先进技术与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蜂业协会、蜂产品加工企业、中介组织、蜂业专业合作社、蜂农多方联合,实现我县养蜂产、供、销、加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经营,把养蜂业建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第三,立足我县特色和优势,加大蜂产品研发力度,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和支持对养蜂生产、蜂产品开发利用、深层次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发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腊、蜂毒等多种蜂产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系列产品等等,不断开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使蜂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细加工转变,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质量水平,使沁水优质蜂产品早日走出国门,增强沁水蜂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二)科学规划布局

当前我县畜牧业发展,选址十分困难,因此,我建议,发展现代畜牧业,我们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1.禁止饲养区域。县城环城路以内;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小城镇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等,以及一切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区域,从现在开始,严格用地审批,严格各类手续办理,利用几年时间,逐步取缔畜禽养殖业。

2.限制饲养区域。环城路以外2公里;国道、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500米以内;列入国家、省、市、县规划的工业带、工业区等,原则上不再发展养殖业,对“有基础、有意愿、有投入、有希望”的现有养殖场区,积极改造提升,限在三年时间内达到畜牧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建设标准和环保要求,否则,坚决予以取缔。

3.重点发展区域。制定扶持政策,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扶持,引导规模养殖场区逐步向农区、山区和浅山丘陵区转移。同时,结合实际,突出区域优势,统筹规划,鼓励大力发展高标准、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区,同时对现有养殖场区积极改造提升,达到畜牧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提出的建设标准和环保要求,否则,坚决予以取缔。

(三)提升产业水平

1.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组织标准化生产、开拓市场、解决交易争端中的作用,完善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逐步提高农户在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进一步提高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

2.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协会+养殖场(小区)”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形式,提高从提供优良品种、提供生产资料、组织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到开拓市场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实现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3.建立畜产品交易市场。利用地理和交通优势,在我县建成周边规模最大的畜产品交易市场,打造“沁水蜂蜜”、“沁水黑山羊”等具有沁水特色的地理标志性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发展壮大畜产品中介组织,建立畜产品经济人登记管理制,确保畜产品交易依法高效运转。

(四)强化技术支撑

1.实施优种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禽品种,建立完善人工授精网络,加大良种引进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展良种登记,重点建设种畜禽场,建立和完善人工授精综合技术服务站,提高猪、禽、牛、羊等的供种能力。

2.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推广三元种植结构,实行草田轮作,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秸秆氨化技术,通过秸秆综合利用、过腹转化、粪污利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