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第五章1-4节-园林意境_第1页
园林艺术原理-第五章1-4节-园林意境_第2页
园林艺术原理-第五章1-4节-园林意境_第3页
园林艺术原理-第五章1-4节-园林意境_第4页
园林艺术原理-第五章1-4节-园林意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的概念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园林意境的感受与体验014.西方传统园林特征的比较

意境是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中国诗、画等艺术门类十分强调意境,园林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园林由于其与诗画的综合性、空间的形象性,其意境内涵的显现比之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明晰。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园林意境有悠久的历史,如明代计成在《园冶》中对构景原则的论述,无不流露出对园林意境审美的体验与追求,如其论述立基原则是“先乎取景”;“桃李不言,似通津信;池塘倒影,拟入鲛宮”。可见所谓取景,都是要表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所以,园林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特别构成,是中国园林区别于世上其他园林的内在魅力。

一、园林意境的概念意与象意境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作用051.园林意境

意与象

意即意想、意会,指主观的理念和情感;象即形象、形状、形态。客观的景象、景物。意境即寓意之象,意为主观的意念,象则为客观的形象。

一般而言,意象的表达是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结合和统一。意象要有象,即形象、物象。物象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当设计师将其作为表现的、描写的对象时,物象就打上了设计师主观感情的烙印。因而成了人化的自然,这种人化的自然与客观存在的自然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赋予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内,从而有了生命力。051.园林意境

例如菊花这个意向,通常人们将菊花作为清高、高雅、隐逸、脱俗的人格象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自己的清贫自得与菊花的孤傲脱俗类比,写出了清雅悠远的神韵。菊花如高士、雅士,不屑与桃李争艳,不愿向春风争宠,而是一片素心,清秋怒放。在不同的诗人笔下,菊花还有很多独特的、迥然不同的意蕴。在李清照的诗中,菊花象征着心灵的孤寂和情感的落寞,“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由上可见,同一物象,可以形成含义不同的意象。艺术创作的创造性,也正体现于此,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051.园林意境

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人生意象、社会意象等。自然意象中,论大小,有宏观意象和微观意象;论时空,有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论季节,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之意象;论地域,有乡村意象和都市意象,东方意象和西方意象。时间意象中,又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人生意象中,可概分为身体、生理意象,生命、心理意象。也可分为现实意象和浪漫意象,显意识意象和潜意识意象。051.园林意境

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中国美学对于世界思想独特而卓越的贡献,也是中国“重在表现”的美学思想的结晶。中国古典艺术的意境的魅力,西方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难以企及。在这方面,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别也十分明显。中国园林,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十分强调创造园林意境的。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可以说,中国园林美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051.园林意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是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按照《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可见,一件文艺作品要称得上有意境,前提条件是要情景交融,园林艺术尽管有别于其他文艺种类,但是,它毕竟也是一门艺术,因此,一件优秀的园林艺术作品应当具有意境,也就是应当首先做到情景交融。051.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园林意境是借助园林实体形象,使游赏者产生超越园林景观之外的心理环境、情感和思维。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至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开始发生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开始追求有文化素养的园林设计,从而产生了意境问题。051.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恬淡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以后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等人都集诗、画、园林方面的高度文学艺术于一身,发展了园林意境创作的传统,力创新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051.园林意境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

意境有时候需要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才能出现。如吉林的雾凇、杭州的断桥残雪、云栖竹径、扬州的四桥烟雨等。051.园林意境断桥残雪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耐人寻味、引起人兴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051.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的作用

园林意境是园林景物所体现的深层次的一种境界。景是实的,而境是虚的,是变化的。境是由景存在而产生的。境的虚也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园林意境的一种空间想象和时间想象,以有限的空间描写无限的艺术创作原理。园林意境的空间想象园林意境的时间想象051.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空间想象:我国现存的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当时正是我国造园的成熟期,园主人多为地方绅士、退休的官僚、官场失意者,他们既要在城市中居住生活,又要追求寄情山水的闲居思想。造园者要将自然的真山、真水搬入城市,搬入居家,显然是不现实的。唯一可能的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模仿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利用山石的堆砌,用假山来体现真山,以达到真山的感觉。051.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时间想象:园林景物与自然界的季相变化和天象变化紧密相关,也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天时景象,使得意境更加深化,趣味无穷,给人以更深的艺术感受。园林里很多景物,都是以此为主题,来寄托园主寄情于自然,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之中的情怀。051.园林意境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其名称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来秋将至,长月送风来”。051.园林意境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轩,为秋季景色,四周种植桂花,花开时节,四周飘香。051.园林意境苏州拙政园的待霜亭,表现的是冬季景色。051.园林意境

二、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园林与哲学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作用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的领域十分深广,诸如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戏曲、书法、雕刻、建筑、花木种植等。其中,与园林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诗文、绘画等。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享有“凝固的诗,立体的意”的赞誉。中国园林从中国文学、中国绘画中吸收了许多养料,尤其借鉴了中国绘画很多,如果不知中国画理,就不足以言中国园林艺术。好的园林讲究留白,要有意境,耐看,还要经得起想象。中国园林不是亭台楼阁、假山池水和茂林修竹的简单堆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元素,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园林始终保持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对礼教的讲究,在形式上整齐划一、层次井然,追求空间方圆规矩和秩序,装饰严谨浑厚,在庄重典雅的背后蕴藏着封建社会的善和美、艺术和典雅、心理和伦理、信仰和宗教等文化内容。中原园林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在先,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的相对原理,也符合艺术上的形式美法则,在中国的传统园林构图中得到印证。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也屡见不鲜。中国传统园林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沉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园林与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类按哲学观与文化传统去创造空间。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追究返璞归真、向往自然。尊崇老庄哲学思想,模仿自然山水营建园林成为一时风尚,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这类园林极力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顺从自然的哲学观。其立意多清高隐逸、超凡脱俗。其中三个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反映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形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并要求园林建筑与环境协调。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总之,天人合一精神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言行、人格理论,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与自然保持亲和、感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中,很早就发现了自然美,对自然美有的独特的鉴赏力,道家主张“以人合天”,提出“法自然”,“法天贵真”,认为只有顺应回归自然,进入“天合”状态,才能达到常乐的至高境界。儒家追求天道。“以天合人”,重在探求人的生命和生存之道。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成为艺术宇宙模式也是必然的。中国古典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求打破形式上的和谐和整一性,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的最大亮点之一。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园林与诗文、绘画——诗情画意的境界

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同时诞生在山水审美意识觉醒的南北朝时期,均属于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且均为文人士大夫吟咏性情的形式,这些艺术互相影响、相互渗透,“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诗地上之文章”。中国山水园林是山水诗、山水画的物化形态。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笑傲烟霞,避喧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经过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洛阳名园记,华藻吐纳,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为文,文实为园,两者无二致。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苏州古典园林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富有典雅美丽的神韵风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化语言的点缀、形容、渗透和升华。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几乎都取材于著名诗文,如留园的“自在处”——留园水池北岸的一幢楼房,楼上名“远翠阁”,楼下名“自在处”。不远处又有牡丹花台,是赏花赏景的好去处,取自陆游的诗句“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而命名。苏州园林中又多有书条石,上面镌刻着文学名著,如留园发帖中,唐代褚遂良的《诗经》,宋代苏轼亲笔《赤壁赋》等,都是著名的例子。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苏州园林中又多有书条石,上面镌刻着文学名著,如留园发帖中,唐代褚遂良的《诗经》,宋代苏轼亲笔《赤壁赋》等,都是著名的例子。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文化表达简述日本庭院英国自然风景园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日本庭院日本从汉代起就受中国文化影响。到了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日本开始大量吸收中国的盛唐文化,中国文化也从各个方面不断刺激着日本社会。园林也是如此,日本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因而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但结合日本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其独特风格而自成体系。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精巧细致,再现自然风景方面十分凝练,并讲究造园意匠,富含诗意和哲学意味,形成了极端的写意艺术风格。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源于自然,匠心独运讲究写意,意味深长追求细节,构筑完美清幽恬静,凝练素雅谈佛论法,体现禅意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源于自然,匠心独运

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造园者将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讲究写意,意味深长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中,细细耙制的白砂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以表达深沉的哲理,体现出大自然的风貌特征和含蓄的审美情趣。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追求细节,构筑完美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做出的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清幽恬静,凝练素雅日本的自然山水园具有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尤其是日本的茶庭,“飞石以步幅而点,茶室居荒原野处。松风笑看落叶无数,茶客有无道缘未知。小巧精致,清雅素洁,不用花卉点缀,不用浓艳色彩,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空间上,对园内的植物进行复杂多样的修整,使植物自然生动,枝叶舒展,体现出天然本性。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谈佛论法,体现禅意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一块白砂,凝结成一方净土。日本园林十分强调源于自然,但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反映了其民族的自然观。砂石之间的流水,庭院角落的植物与组石,园林中的山景、小溪以及园中的树木,无不与日本作为岛国相适应;其茶室庭院也与日本茶文化紧密相关,是茶道的体现。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英国自然风景园

17、18世纪时,英国结束了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并且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资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也跻身于上流社会,染上了上层阶级的生活习气。他们便游名山大川,贪图享受,在游山玩水过程中所领略到的天然风光势必要反映到绘画、诗歌,当然也包括园林在内的文化艺术中来,封闭的城堡园林和规整严谨的勒诺特尔式园林逐渐成为人们厌弃,而促使他们去探索另外一种近乎自然、返璞归真的新园林风格——风景式园林。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英国风景式林兴起于18世纪初期。在初期创作中,以画家肯特较为出名。与勒诺特尔风格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整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衡布置,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在肯特之后,它的门徒布朗的成就达到了风景园林理想水平。他摒弃花卉,避免利用建筑点缀,只铺设大片草坪,配置一簇林木,形成天然般景物,用少量水流创造出大江大河幻觉。四周掘出一条哈哈墙做界限。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052.园林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规整式园林相比,风景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景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但物极必反,却又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既完全以自然风景或者风景画作为抄袭的蓝本,以至于经营园林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资金,而所得到的的效果与原始的天然风景并没有什么区别。看不到多少人为加工的点染,虽本于自然但未必高于自然,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感。于是从造园家列普顿开始又复使用台地、绿篱、人工理水、植物整形修剪、鸟舍、雕塑小品,特别注意树的外形与建筑形象的配合衬托,以及虚实、色彩、明暗的比例对比关系,甚至在园林中渲染一种浪漫的情调,这就是所谓浪漫派园林。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意境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作品的高层次精神内涵,常以含蓄的方式寓于作品审美之中,最集中、最强烈、最深刻地反映出某种情感或审美理念。意境蕴含蕴藉,意在言外,不着一字而尽风流,可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园林意境是指借助园林造景的形象,使游赏者产生超越园林之外的心理环境、情感和有关人生观、宇宙观的哲学思考。

怎样才能使游赏者获得更美好的园林意境?对创作者来说,只有用强烈而真挚的思想情感深刻认识所要表达的对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思维过程,才能达到园林艺术上的再现。优秀的园林应该是艺术品,一件艺术品应该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创作者应当运用典型化、比拟等艺术手段,并且通过丰富的生活联想和虚构,使自然界的精美之处更加集中,更加典型化,并且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作品反映出来。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园林意境的创造可直接或间接进行,其手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途径:利用形象创造园林意境用象征手法创造园林意境烘托特殊气氛营造园林意境借助典故、传说、神话等创造园林意境点景(题景)借助植物的姿态、特性引导比拟、联想,创造园林意境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

利用形象创造园林意境通过塑造形象创造园林意境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形象可以是自然界中原有的,也可以是人为加工创造的。前者如一峰立石,可以想象成仙女或美女。雷峰的雕塑可以使人联想到“只讲奉献,不求回报,乐于助人”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

用象征手法创造园林意境园林中象征手法表达意境不如用形象手法表达直观,游赏者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分理解创作者的意图。例如扬州个园,从园名到园林山石,以至园林植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母子雕塑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

烘托特殊气氛营造园林意境园林中某些意境的创造可以通过特殊气氛来烘托。例如陵园和纪念性园林,通常采用夹景的手法,在对景物的轴线两侧,以排列成行的景物限定并引导观者的视线朝向主景(纪念主体)。轴线两侧的排列物设置植物、石柱,严整对称。园内多种植松柏,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园林中常见的假山流水,浓缩自然,创造了世外桃源的气氛,引发人对大自然的向往。053.园林意境的制造手法

借助典故、传说、神话等创造园林意境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保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遗址仿古在旅行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内容特别丰富。很多神话传说中的园林意境虚幻缥缈,若有若无,游览其间极具趣味性和浪漫性。如杭州西湖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