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之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该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是一首描绘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古诗,诗中融合了历史、自然、人文等多种元素,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意、诗境和诗法,理解诗中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内涵。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3.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人文精神。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意、诗境和诗法,把握诗中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内涵。难点:鉴赏古代诗歌,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练习册、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导入:以赤壁之战的历史画面为背景,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诗词欣赏:让学生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的意象和意境。3.诗意解析:分析诗中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4.诗法讲解:讲解诗中的对仗、用典等诗法特点,让学生领略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5.实践练习: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诗歌创作或赏析练习,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6.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诗中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内涵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内容:1.诗意:描绘赤壁之战的历史画面,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2.诗境:意象丰富,意境高远,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3.诗法: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彰显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答案:略2.题目:以“赤壁之战”为主题,创作一首古体诗。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使学生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高了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赤壁古战场,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现场的气氛,进一步加深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和感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意解析1.历史背景:苏轼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气氛。教师在讲解时,应强调赤壁之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2.自然景观:诗中提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对赤壁古战场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在讲解时,应注意让学生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3.人文内涵:诗中提到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对人生和历史的反思,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尊重。二、诗境赏析1.意象: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这些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2.意境:诗中的意境高远,诗人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3.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表达自己的情感。三、诗法讲解1.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等,这些对仗使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更加和谐。2.用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如“千古风流人物”和“三国周郎赤壁”等,这些典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3.艺术特色:诗中的艺术特色鲜明,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等,这些艺术特色使诗歌更具魅力。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诗意、诗境和诗法时,教师应运用适当的语调,如在讲解历史背景时,语调应庄重;在讲解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时,语调应生动;在讲解诗法时,语调应优美。通过变化的语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2.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如在讲解诗意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诗的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在讲解诗境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赏析,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诗的意境;在讲解诗法时,可以举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诗的对仗和用典。3.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在讲解诗意时,可以提问学生:“苏轼为什么选择赤壁之战作为诗歌的主题?”在讲解诗境时,可以提问学生:“苏轼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的?”在讲解诗法时,可以提问学生:“苏轼是如何运用对仗和用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4.情景导入: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赤壁古战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可以通过展示赤壁之战的激烈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气氛;通过展示赤壁古战场的自然景观,让学生想象诗人苏轼游览时的情景。教案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语言语调的变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同时,我合理分配了时间,保证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在讲解过程中,我运用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赤壁古战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众筹购买合同范本
- 免招标合同范本
- 买房赠与车库合同范本
- 冷冻物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届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秋季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交流合同范本
- 义诊合作合同范本
- 兽医雇佣合同范本
- 创建服务合同范本
- 三方企业合资经营合同范本
- 现代企业服务营销的创新与实践
- 【寒假开学第一课】AI时代做自己的哪吒
- 2025年度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回收处理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春季少先队工作计划及安排表(附:少先队每月工作安排表)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WAN 0043-2021搅拌摩擦焊搅拌头设计及制造标准
- 教学课件:《公共关系学》(本科)
- 刘聪版在灿烂阳光下钢琴伴奏谱简谱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2025年春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房琪-读书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