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_第1页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_第2页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_第3页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_第4页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第五组​概述一、女性主义理论二、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媒介内容中的性别定型印象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一、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概念(1)概念:女性主义(feminism)一般翻译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也是女性主义的早期和后期的称谓。feminism,是源自於法国的feminisme。根据柯德教授的研究,1880年代创立第一个妇女参政权会社的法国女子奥克雷最先提出了这一个词汇。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来自百度百科)​女性主义的形成在父权体制长期的统治之下,社会一直将女性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不能展现其聪明才智,在中古欧洲,比较聪明的女性可能会被冠上女巫的标志,在古代的中国,也一直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有所谓的三从四德,女性一直不被当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只是一个附著在男性身上的菟丝花。例子:大文豪卢梭。卢梭认为,一个女子永远也不能自认自己可以独立,他应当被恐惧、害怕、胆小所控制,表现出可爱乖巧的一面,无论何时男子想要轻松休闲的时刻,他要风情万种地做出卖弄的姿态,成为富於诱惑力的尤物,才是男子的良伴。

​女权运动人类社会进入十九世纪后,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封建文化对人类精神的束缚逐渐松动。在这种背景下,妇女要求在家庭中拥有与男性相等的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权运动开始萌芽。​第一次女权运动:两性平等时间:十九世纪末要求:妇女应当在受教育和立法、经济方面与男性同等特点:主要是一些实践活动(如同工同酬运动等)而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第二次女权运动:两性平权时间: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要求:女性在经济和物质上的地位与男性相等,性解放特点: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兴起,出现多个流派​第三次女权运动:两性同格时间:始于1990年代,延续至今要求:提议女性自尊自省自爱自觉自理自治,要求男性辅助女性摆脱蒙昧和压制,走向等位同格。特点:侧重于女性问题的理论探索,这次运动从要求外在的权利向清算文化上的不平等转变。​几种女性主义流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几种女性主义流派思想比较后现代女性主义敢于颠覆“主流与边缘”、“精英与平民”的划分,从性别歧视中识别性别歧视,对性别歧视的传播内容做出逆反式解读,张扬“积极的受众论”,既注重解构又寻求建构的思维进路,带有一种乐观、空谷足响的意味;其余四个学派对大众传媒领域的性别歧视注重解构、轻建构,带有一丝悲观色彩。​女性主义理论的分类女性主义理论可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宏观理论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经过女性主义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要点,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不再认为家庭成员的利益总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独立的经济贡献,女性在全球经济中作为非正式劳动力、家庭工人、食品生产者的角色。

​微观理论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也是门类繁多,不胜枚举。在此试举几例:交换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理性的人一向被假定为自私的、相互隔离的、无情感的行为者,而女性主义理论则做出了另一种假设,它假设人是相互连结的、利他的、有情感的。女性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性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网络理论:女性主义用这一理论分析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男女两性由于从儿时起结识的人就不同,后来的关系网络也不同,因此造成了两性发展机会的巨大差异。角色理论:这一理论涉及女性的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角色冲突问题。这两种角色一旦发生冲突,女性的工作角色往往要服从家庭角色,女性因此丧失了大量的工作和升迁的机会,致使女性做事业的动力降低。女性比较集中的职业由于缺勤率高、精力投入少,因此变得价值较低,报酬也较低。地位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的目标动力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就降低了女性在群体互动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权力。如果某位女性想反潮流而动,群体内的两性都会反对她,敌视她。在这种情况下,性别期望模式得到了巩固。​符号互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心灵、自我和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和话语制造出来的。正如标签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女性往往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对男尊女卑的定义,于是遇事常常会自责,取悦和讨好男性以避免惩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两性之间的巨大差别。新弗洛伊德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大多由女性抚养,无论男孩女孩在开始时爱慕的对象都是女性,因此男孩要成熟起来就必须否定母亲,女孩却不必否定母亲,结果是女孩在成为女人之后,更关注人际关系和养育性;男孩在成为男人之后,更关注个人,拒绝情感表达,总想通过在社会上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导致了男性在公共领域的统治和仇女倾向。男女两性发展出现不同的道德和理性模式,男性强调抽象原则,女性则更加关注具体情况。​女性主义代表人物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法国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代表,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

。代表作《第二性》。​《第二性》讨论的三个方向:(一)性别差异的起源;(二)性别差异及不平等的内容及衍义;(三)两性应如何生活;主要内容:全面探讨自古以来女人在男性掌控的世界中沦为他者——第二性——的处境,挑战所有本质论的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Antifeminism),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就的。”(Oneisnotborn,butratherbecomes,awoman.),主张没有永恒固定的女性气质或女人的宿命。尽管女人这样一个“与全体人类一样自由而独立的存在,却发现自己在这世界上为男人逼迫,不得不采取‘他者’(theother)的身份”,但女性透过存在主义所强调的诚实面对自我与处境,勇敢地作抉择,努力改变处境,仍然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进而全面参与塑造过去一直由男人所塑造的世界。

​贝蒂·弗瑞丹(BettyFriedan,1921-2006)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代表,被誉为“美国妇女运动之母”。著作《女性的秘密》弗瑞丹继承了十八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而同时又更加强调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弗瑞丹指出父权社会的文化机制竭尽所能地塑造一个快乐、满足的、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使得女性自幼就向往这个形象,并把自己的一生寄托於家庭与婚姻的关系。然而,这个理想的形象,只是个迷思。弗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的认同,不过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而是在家庭与事业间取得平衡。弗瑞丹认为女性可以同时兼顾家庭与事业,而以事业为主。​二、性别与社会性别

性别(sex)指生物学上的差异,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别。社会性别(gender)则指社会差异,即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期望、要求和限制。​社会性别差异两大影响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生理因素第二个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三、媒介内容中的性别定型印象定型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与社会性别差异一样,性别的定型印象也是被社会文化所赋予、培养的结果。性别的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传媒中的性别定型印象主要表现:(一)在主流新闻报道中,妇女及妇女问题在新闻中被报道的次数非常少。女性大都是生活、娱乐或家庭角色,男性大都是重要的社会角色。这种报道强化了传统的两性定型。(二)20世纪50~80年代,对北美电视节目的内容分析表明,男性出现的比例大大多于女性。​女性边缘色情广告(三)在广告中,女性形象集中表现了对女性外貌、身材和品质的定型印象。​男

广

告(四)妇女也被当作暴力的对象或作为有辱人格的色情形象出现在媒体中。​社会组织论稳定的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方式指导着人的行为,即群体中的人们在相互了解的规则范围内组织彼此之间的交流。其主要社会组织成分可以通过四个基本概念来理解: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规范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都能理解和遵循的普遍规则;角色适用于群体活动中的具体位置;等级意味着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差异,处于较低地位的人要服从较高地位的人;制约是一种社会控制,通过社会控制,使个人避免践约规范。大众媒介往往通过选择性的陈述和对某些主题的强调,来反映社会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包括对性别的理解、性别角色、性别构成的等级以及对不同性别的人的制约。因为只有反映社会文化规范,大众媒介才能与受众交流,并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从社会性别视角理解女性主义第一,女性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的存在价值,而非男性的附庸;第二,女性自身具有多种潜能,尤其在现代社会,女性应该是,事实上也可以发展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而非仅仅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角色;第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女性生活意义或生命价值与男性一样具有多样性,而不取决于其观赏性如何(容貌是否美丽、身材是否苗条、年龄是否年轻或性格是否温柔等);第四,女性应该成为审美主体并具有创造自身美的自由,而不是被男性文化或消费文化的“美”的标准所控制,成为单纯的审美对象;第五,长期以来,“男性优势”的基本观念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男性女性无意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更习惯从男性中心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或评价女性形象,因此,我们需要对媒介中的不平等保持一种性别敏感。​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的演变(二)“超级女生”的现象与女性角色变化(三)“非诚勿扰”中的女性形象​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的演变1、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单一性别群体:男性处于支配、控制地位,它最主要的属性便是对“等级”、“男尊女卑”的强调。强大的男权社会还为中国妇女量身定做了严厉的行为准则,女性的贤妻良母形象就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经过反复实践积累而成。中国传统女性形象​2、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异质文化的输入使中国妇女角色定位有了很大变化。经历了西学大潮洗礼后的中国,妇女走入社会成为时尚,特别是随着近百年来妇女运动的兴起,女性意识有所觉醒,传统男权社会规范大大失效,女性不再被动地接受男性的价值观念。

​3、新中国成立后,妇女权益从政治上和法律上得到确认,妇联工作蓬勃开展,中国妇女作为群体,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种文化形态中解放后中国的女性​(二)“超级女生(快女)”的现象

与女性角色变化《超级女声》最大特点----对社会性别的重组,制造出了中性化的社会风潮。连续两届的“超级女生”对女性进行了重新定位,传统的那种女性被否定,而新的女性形象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那种漂亮、前卫、时尚,而是带有中性化的倾向。​想唱就唱!!!这种文化活动注重女性的参与意识,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它传递的是一种公平、公正、平等、公开的“和谐文化”。尽管这一文化活动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但是她恰恰契合了女性倡导的价值观,是女性开放意识、开拓意识、进取意识的象征,是现代多元文化社会生活中女性追求平等,寻求自我发展的具体体现。​李宇春能说明什么?2005年《超级女声》的冠军——李宇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她的夺冠,是绝大部分女性的精神狂欢。她的胜利无疑代表了主流社会对女性新的肯定,加冕了她的同时也加冕了女性的自由和独立。李宇春成功的从男权社会处于压抑中的“女性气质”里叛逃,无疑代表了所有渴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的心声。​她的出现和成功唤醒了女性的团结意识。李宇春的胜利给广大年轻女性带来这样一个心理暗示:只要女性有足够的权力意识,参与社会的意识以及团结意识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年轻女性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立足的。​(三)“非诚勿扰”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常被塑造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和缺乏思维能力的。”然而江苏卫视新派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带着颇多女性主义的新意在2010年的开年伊始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她世纪”来临!台上的24位女嘉宾无论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台上的男嘉宾来说都是“被看”的角色,但是男嘉宾自出场便被置于舞台中央成为所有女嘉宾评点的对象。甚至在每段VCR播放后都要接受所有女嘉宾的狂轰乱炸式的点评并决定其去留。男嘉宾被凝视、被评判着评审团的“她世纪”仿佛来临。​马诺刘云超​《非诚勿扰》中女嘉宾的麻辣语似乎在提醒人们:女性拥有自己看世界的眼睛,女性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男性。这种追求两性平等的希望无疑反映了时代的进步,《非诚勿扰》通过电视荧屏呈现出新的女性形象或许只是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开始。​总的来说,我国媒体和大众文化对于女性的展示和塑造,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一是女性从传统的温柔端庄型向开放的美丽漂亮型,然后,再由美丽漂亮型向中性文化的审美趋向。​谢谢!​谢谢9月-2413:16:5413:1613:169月-249月-2413:1613:1613:16:549月-249月-2413:16:542024/9/2213:16:54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未来。9月-249月-24Sunday,September22,2024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3: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