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_第1页
试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_第2页
试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_第3页
试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_第4页
试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摘要: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人的社会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们交往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从态度的意义、构成、机理以及塑造出发,通过对态度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结合实践的探讨,本着人本的思想、科学的理念,探索在对企业员工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使态度的形成更为科学化、人性化,从而达成积极态度培养的目标。关键字:态度企业员工正文:态度是一种内在反应倾向,通常进行研究的态度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诸如喜爱,讨厌都是态度的表现。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要素组成。而这三种要素越协调,所产生的态度就越趋于稳定。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和社会间产生的化学反应。首先,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对于社会环境的主观感受,另外,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态度也会产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内化过程,其中包括外界的影响和个体的心理,这两个方面的不断活动,使得态度不断地转化1、态度的形成和转化态度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态度的运动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旧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因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态度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1态度的形成人从出生开始,必不具有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态度的形成:态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后形成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个体对凡是能满足欲望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会产生喜好的态度。相反地,对阻挠其目标实现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就会发展出一种厌恶的态度。比如,增加部分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很多餐饮等服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个体与团体的相互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个体难免与的其他个体产生作用,个体的很多态度都可能与其它个体的态度相一致,这样就组成了团体。个体的许多态度是由所属团体而来的,属于同一团体常具有类似的态度,这很可能是受到团体信仰、团体价值、团体规范以及他与这个团体的关系的影响,也有的个体分属几个团体,使他们对于某些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这些团体的关系有所不同,影响也有所不同。人格特征和种族偏激也对态度有着影响,在国外有学者曾作过这样的试验,调查高中学生对犹太人的态度,发现具有反犹太人态度的学生,对非犹太人也并不友善。反之,对犹太人没有偏见的学生,对其他人都很友善。这证明种族偏见的态度与个人的宽容性有密切关系。[1]知识和阅历的丰富和提高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个体对某些对象的态度的形成,受个体对这一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如某个人开始研究教育学时,就会比以前更多地关心全国的教育事业并形成自己的态度。当个体接受外来新知识时,必须与原有的有关态度谋求协调,在谋求协调一致的过程中,个体或改变原有的认知系统,或创造甚至歪曲新知识。另外,态度也受经验的影响,这种经验可能是一次创伤或戏剧性经验,如有的农民某次与村干部冲突,就有可能从此厌恶村干部。另外,经验的积累也影响态度,形式相同的特殊反应整合一起,使一个人既往形成的反应系统处于一个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中,这样时间一长,态度也会发生变化。态度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在服从阶段受众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在内心却往往是不认同的。服从行为在生活中很普遍,往往是受到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但通常是一种权宜的态度改变。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一旦外因消失,它也就中止了。在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中,表面上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也有可能是态度改变的必经阶段。同化阶段是态度改变中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己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主要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态度,而是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事而乐于与其保持一致,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比较主动。在这一阶段,受众开始自愿接受并逐渐相信他人的观点、信念,虽然对这些观点和信念的信仰还不够坚定。态度仅停留在服从和同化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就有了态度的第三个阶段,内化阶段,内化是把情感认同的信念同已有的信念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只有到了内化阶段,受众才会具有对外界事物的判断、分析及吸收能力,才能主动、顺利的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观念,不断进步,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在这一阶段,受众发自内心地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把这些新观点纳入自己的个人意识世界,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2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包括方向与强度的变化,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变化,依据态度改变的方向可分为一致性变化与不一致性的变化,一致性变化指强度发生改变,而方向保持不变,如由反对变为强烈反对。而不一致性变化则指态度方向发生变化,如由积极变为消极或由消极变为积极。依据态度改变的巩固程度可分为即时性态度改变与持久性态度改变,即时性态度改变是不牢固的,时间比较短暂,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恢复原有的态度。大多数即时性态度改变只是态度体系中认知成分发生了变化,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这样的态度改变是极不稳定的,时间一长,遇到的刺激一多,态度又会恢复原状。如那些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经过在监狱的劳动与思想改造,决心重新做人,但出狱后,经不起诱惑,又干出了对国家和人民有害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即时性态度改变。持久性态度改变则意味着具有对干扰因素较强的抵抗力,这种态度改变保持的时间较长,一般地是不易再改变的。按受众态度改变的速度可以分为突发性态度改变与渐进性态度改变[2],突发性态度改变是在一种较大的、意外的、突然的刺激下,改变原有的态度。而渐进性态度改变则意味着态度改变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这种态度改变从量变的积累而逐步过渡到质的变化。2、企业员工的态度形成和转变下面以企业员工的态度产生、发展或转变的过程为例,对影响具体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各种因素进行评述。2.1.员工态度的形成员工态度指员工对企业工作中的人、事或各项活动的看法和评价,它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有关。不同的个人由于他们价值观的差异,他们对待企业及其工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情感因素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主要表现为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员工的情感反应取决于态度对象能否满足其自身的合理需求。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3]。上述构成态度的三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核心和纽带,意向是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产生的行为准备状态。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态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习得形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员工态度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员工对自身职业的理解,对企业的热爱等,都是在长期的企业环境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生变化的。员工态度的形成是指从没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的态度到复杂多样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按照上面所讨论的影响态度形成的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一下制约员工态度形成的因素:2.1.1需要与愿望的满足与否。一般来说,能够满足员工需要或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对象,容易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态度。比如喜爱、愉快等。反之那些妨碍需要满足的对象则会使员工产生如沮丧、退缩等消极态度。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注意分析、了解员工的需求性质,对他们的合理需求应尽可能地予以满足,这样才可能促进员工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2.1.2生活在群体中的员工个体,一般均需遵守相同的行为规范,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相似的群体压力和一定的群体归宿感使得同一群体中的员工容易形成相似的态度。因此,群体行为规范建设是管理者促进员工准确态度形成的重要措施。2.1.3个性特征的影响,人们的态度与个性特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个人的态度都会反应出他自己的个性特征。反过来,人们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个性特征上的差别,也会形成他们在态度上的差异。2.1.4知识和信息的影响。态度结构中的认知成分与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所获得的信息密切相关。企业管理的实践表明,员工个人掌握知识的范围、多少和深度,个人获得的信息的广度和准确性,都会影响个人态度的形成。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向员工传递信息,促进他们形成准确的工作态度。2.1.5其他的因素。人的态度也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因此,宏观的社会环境如家庭、社会教育,社会风气和风俗,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态度的形成过程。2、2员工态度的转变2.2.1态度转变是人的态度由旧变新的过程。员工态度的转变包含这样几个方面:(1)方向性转变,这是态度的质变。如员工对企业政策由否定到肯定;(2)程度上的转变,这是态度的量变。如员工对销售创新方案由一般赞成到积极参与等;(3)自觉程度的变化,即员工的工作态度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变。如员工由应付上级检查而写月工作总结到自觉主动地进行总结和建议等。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在理论上虽有所区别,但在实践中其实两者是很难分开的。员工的态度形成过程必然包含了某些错误态度的转变和纠正。即使态度形成之后,随着环境、条件和对象的变化,员工的态度也发生改变。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的优化是形成员工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转变错误态度的综合过程[4]。2.2.2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员工因素。(1)员工从小形成的、后经社会生活实践反复强化的态度具有持久、稳定的特性,除非强有力的刺激,很难轻易改变;(2)员工持中性态度时,能理智地分析不同的信息,比较容易改变;而持极端态度时,强烈的情绪倾向使其不能理智地分析不同的信息,因而不容易接受不同态度的信息,要改变这种态度的难度就大。(3)员工原有的态度中的认知、情感、行为趋向三种成分协调一致,较少心理冲突,则态度不易改变。反之,如果这三种成分不协调一致,态度就容易发生变化。2、员工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如果个人对团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团体忠诚,信念坚定,与其他成员关系和睦,那么就很难改变他对所属团体的态度。相反,对团体认同感差的人就很容易改变其态度。3、领导者因素。领导者的权力因素对员工的态度转变有很大的影响,它包括地位、资历、知识水平、经验等因素。权力地位越高就越容易使员工信服,越容易改变原有的态度。另外,主要指领导者的品德、性格、能力、风度等。相对于外在的权力地位而言,领导者自身内在的良好素养在员工看来更显得亲切和令人信服。第三、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两者互有好感、关系和谐,有助于员工态度的转变。“亲其师,信其道”,领导者在说服员工之前,应注意预先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态度结构中情感要素的作用,利用“自己人”效应,促进员工态度的转变。4、过程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在转变员工态度上,逐步提出要求比一次集中提出要求更容易奏效。这就要求领导者在说服员工的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企图毕其功要实现态度的转变,要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转变员工态度的目的。3、转变态度的对策建议如果要转变个体的态度,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掌握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内在机制:1、相互需要。毫无疑问,个体的主观需要是特定态度的重要诱因或者说是关键诱因。需要是个体行为导向的前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体就会进行有选择的动作。而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以及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则直接关系到个体态度的形成和转变;2.比较。具体的需要是建立在比较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引起具体需要。因此,比较是需要的尺度。3.定势。有些人在比较中奋发,有些人在比较中沉沦,有些人在比较中淡然处之。究其原因是受每个个体自身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用称之为定势作用。定势是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向、程度、方式。心理定势既可能引起正确的认识,也可能引起偏见,出现刻板效应,晕轮效应等现象。个体内在机制还会随时受外在机制的作用而产生互动,出现诸如从众、模仿等现象。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很多,除了其本月的特性,诸如态度的时间性、态度的极端性、态度的复杂性、态度的一贯性、态度各心理因素的协调一致性以及态度对欲望的满足程度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个体的智慧和能力、性格特征、自我防卫特征、认知的需要和式样等人格因素对态度的转变也影响深远、因此,在实施态度教育过程中,塑造和完善个体的积极态度尤为重要、从以上我们对态度机理的认识和探讨,便可以找到态度的改变方法[5]。所以在改变个体态度的时候要注意:第一,逐步改变、要改变人的态度,首先就必须了解他原有的态度及其强度,然后再比较两种态度之间的差距,逐步做工作、如果差距过大,操之过急会发生反作用、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第二,在活动中改变态度、积极引导人们参加有关的活动,研究发现,在活动中比较容易改变人的态度、寓教育于活动当中,寓教育于娱乐当中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第三,通过组织规定来改变态度、一个集体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实验表明:集体规定公众参与的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