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5.1.1变化率问题人教A版
数学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程标准1.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并会求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2.体会抛物线上割线与切线的关系,会求解抛物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知识点1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的速度.若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s=f(t),函数f(t)在t0与t0+Δt之间的平均速度是2.瞬时速度:在物理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时刻,速度是不同的,我们把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
.
若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s=f(t),当Δ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变速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瞬时速度不同
瞬时速度
名师点睛从物理的角度看,瞬时速度就是将平均速度的时间段改为时间点,即让时间段[t,t+Δt](Δt>0)或者[t+Δt,t](Δt<0)中的时间间隔|Δt|无限趋近于0,此时时间段[t,t+Δt](Δt>0)或者[t+Δt,t](Δt<0)内的平均速度就无限趋近于t时刻的瞬时速度.过关自诊1.已知抛物线y=3x-x2在x0=2处的增量为Δx=0.1,则
的值为(
)A.-0.11 B.-1.1C.3.89 D.0.29B解析
令y=f(x)=3x-x2.∵Δy=f(2+0.1)-f(2)=(3×2.1-2.12)-(3×2-22)=-0.11,2.[北师大版教材习题]某物体走过的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为s=t2-1,通过平均速度估计物体在下列各时刻的瞬时速度:(1)t=0;(2)t=2;(3)t=4.估计当t=0时,瞬时速度为0
m/s;(2)当t=2,Δ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4,估计当t=2时,瞬时速度为4
m/s;
知识点2
割线斜率与切线斜率1.割线与切线的关系如图所示,当点Pn(xn,f(xn))沿着曲线无限趋近于点P0(x0,f(x0))时,割线P0Pn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P0T称为曲线在点P0处的
.
切线
2.割线斜率与切线斜率的关系
f(x0+Δx)-f(x0)可记为Δy,并且Δy可为正数,可为负数,可为零
过关自诊1.如图,我们把一条曲线上的任意一点P附近的图象不断放大,观察有何现象出现?提示
当不断放大时,曲线在点P附近的图象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即在很小的范围内,曲线可以看作直线,这就是以直代曲的思想.2.已知曲线y=2x2上一点A(2,8),则在点A处的切线斜率为(
)A.4 B.16
C.8
D.2C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点一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及瞬时速度角度1.平均速度【例1】
某质点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s(t)=-2t2+1,则该质点从t=1到t=2的平均速度为(
)A.-4 B.-8C.6 D.-6D规律方法
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求时间的改变量x2-x1;第二步:求位移的改变量f(x2)-f(x1);变式训练1[人教B版教材例题]已知某物体运动的位移xm是时间ts的函数,而且t=0.1时,x=0.25;t=0.5时,x=2.25.求这个物体在时间段[0.1,0.5]内的平均速度.角度2.瞬时速度【例2】
某物体的运动位移s(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关系可用函数s(t)=t2+t+1表示,求物体在t=1s时的瞬时速度.分析
变式探究1在本例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试求物体的初速度.解
求物体的初速度,即求物体在t=0时的瞬时速度.∴物体的初速度为1
m/s.变式探究2在本例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试问物体在哪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为9m/s.解
设物体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9
m/s.则2t0+1=9,∴t0=4.则物体在4
s时的瞬时速度为9
m/s.规律方法
求运动物体在t=t0时的瞬时速度的三个步骤(1)求时间改变量Δt和位移改变量s(t0+Δt)-s(t0).探究点二求解曲线在某点处的割线、切线斜率【例3】
设函数f(x)=x(x-6),则此函数图象在x=0处的切线斜率为(
)A.0 B.-1 C.3
D.-6 D规律方法
求曲线上某点(x0,f(x0))处的割线或切线斜率的步骤
变式训练2曲线y=在点(1,1)处切线的斜率为(
)A.-1 B.0 C.1 D.2A本节要点归纳1.知识清单:(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2)曲线的割线与切线及其求解.2.方法归纳:局部以直代曲法,极限的无限逼近思想,数形结合思想.3.常见误区:(1)不会用极限的思想理解瞬时速度;(2)容易忽视函数平均变化率的符号.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成果验收·课堂达标检测123456789101112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探究点一(角度1)]一运动物体的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s(t)=t2+3,则从t=3到t=3.3内,该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A.6.3 A解析
s(3)=12,s(3.3)=13.89,1234567891011122.[探究点一(角度2)]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t)=t2+2t+3,则该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
)A.4 B.5 C.6 D.7C1234567891011123.[探究点一](多选题)已知某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走过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s(t)=7t2+8(0≤t≤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在1≤t≤3内的平均速度是28B.该物体在t=4时的瞬时速度是56C.该物体位移的最大值为43D.该物体在t=5时的瞬时速度是70ABD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4.[探究点二]已知曲线y=上一点P(1,1),则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21234567891011125.[探究点一(角度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s(单位:m)与时间t(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t)=5t2+mt,且这一物体在2≤t≤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6m/s,则实数m的值为
.
11234567891011126.[探究点一]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是s(t)=3t-t2(s的单位:m,t的单位:s).(1)求此物体的初速度;(2)求此物体在t=2s时的瞬时速度;(3)求t=0s到t=2s的平均速度.123456789101112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1234567891011127.设曲线y=ax2在点(1,a)处的切线与直线2x-y-6=0平行,则a等于(
)A123456789101112B1234567891011129.(多选题)一运动物体的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
C.此物体在t0=1时的瞬时速度为6D.此物体在t0=1时的瞬时速度为28BC12345678910111210.将半径为R的球加热,若半径从R=1到R=m时球的体积膨胀率为,则m的值为
.
212345678910111211.曲线f(x)=x2+1上哪一点处的切线满足下列条件?(1)平行于直线y=4x-5;(2)垂直于直线2x-6y+5=0;(3)倾斜角为135°.解
设P(x0,y0)是满足条件的点,曲线f(x)=x2+1在点P(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1)∵切线与直线y=4x-5平行,∴2x0=4,得x0=2,y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主题单元8第19课时合理利用机械能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
- 主播 课件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口算练习题大全
-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 智能家居电气设施安装合同
- 幼儿园智能照明系统招投标攻略
- 展会设备租赁合同
- 幼儿园园长聘用合同范本
- 建筑公司员工意见箱管理准则
- 石油提炼班组安全作业规范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试题(附答案)
-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考英语试卷
- 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培养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环境工程》英文版和《环境工程》编辑部
- 湖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第六单元测试卷(单元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 人教版(2024)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评价(含答案)
- 单元统整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探析
- 合伙协议书四人范本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大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学期 期中综合模拟考试卷(沪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