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校2025 届高考备考联考卷 (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云南三校2025 届高考备考联考卷 (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云南三校2025 届高考备考联考卷 (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云南三校2025 届高考备考联考卷 (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云南三校2025 届高考备考联考卷 (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一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耙”原为名词,指由竹、木质长柄及铁、竹或木制梳齿耙头构成的用于平地、接草、搜剔土块、摊翻物料、聚拢谷物等活动的手工农具,后引申为动词,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摊开谷物和柴草等。“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摊谷等特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当前学术话语中、

“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农耕词汇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语言学家王寅在其语言学理论“体认语言学”中,主张语言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

和“认”(认知加工),强调“体验”,凸显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国人在“体认”实践中认知世界,创造并使用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图景。这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深耕”“耙梳”等源自农耕生产的词汇,生动勾勒出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热闹场面,鲜活再现了忙碌的农耕劳动场景:人们充分调动身体资源,手脚协同配合,熟练地使用农业工具平整土地、翻松土壤。与此同时,长期的农耕生产活动使人们建立起对以土地为代表的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孕育出独特的中华农耕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

思想及人类能够抗衡大自然的“人定胜天”观念。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对各种身体经验作出忠实记录,并在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体验中不断丰富完善,也反过来对身体施加重要影响。“寒耕暑耘”“精耕细作”等根植于农业生产的农耕语言,切实指导着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农耕生产实践,引领人们在掌握时节交替变化和万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养育万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等以语言形式流传下来的文化观念,将天、地、人和谐统一起来,成为农业实践的参照系。这些语言文化观念深刻影响着以身体为中介的农事活动。它们不仅间接调节身体的物理性机能,还通过不断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界的认知,调节身体的社会性机能,让人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世界、使用语言和创造文化。农耕词汇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体认性,赋予此类表达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摘编自胡雯《农耕词汇在当代语境焕发生机》

)材料二:语言发展究其根本有三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二是认知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三是前两方面之间的互动对语言表达的需求。体认对象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时空发生动态的同质或异质的改变。体认对象处于同质时,物理属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地理环境的变化使“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于是对同一事物体验的深度得以增加。异质的改变涉及物质世界中新旧事物的更替,同样为主体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场景。譬如电脑和网络的发明使体认对象拓展到虚拟世界,拓宽了体验的广度。另外,身体不仅处于物质世界中,也存在于社会世界里,语言的发展与作为体认对象的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制度更替、全球化进程等社会因素也会丰富人们的体验,并产生以社会世界为依托的复杂概念。认知能力的提升使认知主体对于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所获经验的心理投射能力增强,对语言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除了受益于丰富的体验,主体的认知能力还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且与物质世界中体认工具的优化相辅相成。譬如,原始人类所获的感觉信息仅停留在物质世界中肉眼可见的表层,感知还受限于躯体的空间移动。但现代人发明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拓宽了自身原有的视觉范围,虚拟现实技术使主体对事物的识解也不再局限于当前所处的空间位置。这些体认工具辅助主体扩展对体认对象的体验和认知边界。体认对象和认知主体的发展,拓宽和加深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新生概念不断涌现,语言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既依赖于物质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体验的丰富化,也受制于主体躯体和认知能力的改变,更受二者互动的影响。反过来,语言作为思维和知识的载体,为人类的进化创造条件,最后不仅扩大了客体的体验范围,而且帮助主体突破躯体体验和认知的极限,为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摘编自林正军、张存《体认语言观阐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语义泛化的现象,这正是语言体认性的目的。B.“深耕”语义从“犁田、翻土”到“深入、细致”的泛化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C.

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作为体认对象,会随时空发生动态的同质或异质的改变。D.

人们的认知能力受生理条件和物质世界体认工具的优化的影响。2.

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播种、栽培等农耕词汇语义泛化,或为日常用语,或为专业话语,这表明部分农耕词汇在专业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B.“深耕”“耙梳”等词使用频率升高,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可见农耕词汇构建了独特的中华农耕文化。C.

无论在工业社会还是农业社会,农耕词汇都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换而变迁。D.“深耕”一词是人与土地互动体验过程和经验智慧的总结,体现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体”

“认”。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A.“降维打击”指用“光粒”降低攻击对象的空间维度,使之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生存,达到打击目的。现在指拥有高端技术的群体进入到低端技术群体的领域形成的打击。表达简洁、形象,还多了几分委婉含蓄和诙谐,易被人接受。B.“背书”,原指“背面书写”。后通过隐喻衍生出新的语义“支撑、保证”等,本义不再使用。C.“特种兵式旅游”一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指游客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由此衍生“特种兵+V”构词词模,如“特种兵式观剧”“特种兵式开会”“特种兵式午休”等。D.“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多少带有一点“嫌弃”的意味,但如今,“显眼包”的褒扬意味明显,

“嫌弃”的意味已经逐渐消解。称某人为“显眼包”,不仅在于其表面“爱出风头”,更在于其内在的活力外溢,既可爱有趣,又能够营造欢乐气氛。4.

根据材料中有关“体认语言说”的阐述,对下列图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①处箭头表示“感知”,意味着人们在“体认”实践中认知世界,语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发展和使用。B.

②处虚线部分表示“体验”和“认知”构成体认两翼,互动体验在前,认知加工在后,二者并不同步,各自独立。C.

③处箭头表示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感知经验的认知加工,形成各种概念结构。这些概念结构往往蕴含着文化。D.

④处箭头表示语言是记录、表征概念结构的重要途径。这种记录和表征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反哺实践的过程。5.

农耕词汇为什么能体现体认语言的发展?

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6分)(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5

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冬天的橡树【苏联】尤里·纳吉宾①雪下了整整一夜,盖住了从乌瓦罗夫卡通往学校的窄窄的小路。只有循着隐约可辨的足迹才能摸索着前进。女教师穿着一双镶毛边的小套靴,小心翼翼地探着步子,以便一旦陷进雪里,才好立即把脚收回来。女教师住的地方离学校不过一里来路,所以她只把短大衣往肩上一披,头上匆匆系上块薄薄的毛头巾就走出来了。天气严寒,阵阵袭来的冷风,卷起刚刚落在冻实的冰面上的小雪花,纷纷扬在她的身上,弄得她从头到脚都是雪。可是这一切却使这位刚刚二十四岁的女教师感到快活。②一月的早晨,空气清冷,浴满阳光。女教师不由得浮想联翩,她满心愉快地想着生活,想着她自己。离开大学的校门来到这里才刚刚两年,而她已经获得了能干而有经验的俄语教师的美名,到处都知道她,器重她,尊敬地称呼她安娜·瓦西里耶夫娜。③今天安娜的头一节课在五年级甲班。当宣布上课的刺耳的铃声还没有响完的时候,安娜已经走进了教室。孩子们唰的一声起立向老师问好。然后便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前几分钟教室里还静不下来,课桌盖砰砰直响,凳子发出吱吱扎扎的声音,还有人大声地叹气,看来是为悠闲自在的时刻即将结束而惋惜。④“今天,我们继续讲词的分类……”宣布上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⑤“可以进来吗?”半掩的门口露出一个小小的身影。他破旧的毡靴上亮晶晶的冰花正在融化,圆圆的脸冻得通红,眉毛上染了一层白霜。⑥“又迟到了,萨乌什金!”像大多数年轻的女教师一样,安娜也喜欢表现得严厉些。可现在她说话的语调显然是在抱怨了。萨乌什金赶紧溜到座位上。⑦“都听懂了吗?”安娜向全班问道。⑧“听懂了!”孩子们齐声回答。⑨“好,那么你们来举例子。”⑩有几秒钟的工夫,教室里鸦雀无声。最后,终于有人不甚有把握地说道:“猫……”⑪“对。”安娜说完就马上想起去年那个班上的学生举的头一个例子也是“猫”。⑫这一下,闸门打开了。

“窗户!桌子!屋子!轮子!………”“拖拉机!椋鸟巢!小钉子!……”⑬“好了,”安娜说,“我看你们都明白了。”⑭大家都只好停住了嘴。突然,萨乌什金如梦初醒似的从课桌上欠起身来,高声地喊道“冬天的橡树!”⑮孩子们哄然大笑起来。⑯“安静!”安娜用手拍了一下讲桌。⑰“冬天的橡树!”萨乌什金又重复了一遍,他既不理会同学们的笑声,也不理会老师的呵斥声。他举例时的神情语调不同于别的同学,像是在倾吐内心深处再也按捺不住的幸福的秘密。⑱安娜一点也不明白他这莫名其妙的激动,竭力掩饰住怒气:“坐下,萨乌什金,这就是你迟到的结果。‘橡树’是名词,而‘冬天的’

是什么词,我们还没学到。下课后请到教员休息室来一趟。”⑲“坐下!”当萨乌什金走进教员休息室时,安娜对他说道。孩子高高兴兴地坐到软软的圈椅上,借着弹簧的劲儿,颠晃了几下。⑳“请你解释一下,你为什么总是迟到?

我知道你上学只要走十五分钟的路程,我要找你父母谈谈。”㉑“安娜·瓦西里耶夫娜,我可只有妈妈。”

萨乌什金笑了一下。㉒安娜的脸微微一红。她想起来了,萨乌什金总是把母亲叫成“淋浴室的保姆”。他的母亲在水疗疗养院工作,是个又干又瘦,满脸倦容的妇女,双手整天泡在热水里,变得又白又暄,像布做的一样。她的丈夫在卫国战争中牺牲了,算上萨乌什金,她一个人拉扯着四个孩子。真的,这位妇女的操心事本来就够多的了。但是安娜还得见见她。㉓萨乌什金领安娜走一条穿过林子的近路。枞树上那冰坠雪压的枝梢在身后合拢,顷刻间他们进入了一个恬静安谧的魔幻世界。一群群的喜鹊和乌鸦不停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摇动树枝,碰落球果。㉔“这里刚刚走过一只驼鹿!”萨乌什金指着地上的足迹说道。说起驼鹿,他简直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一个什么好朋友似的。接着,他又赶忙说:“不过您甭害怕,驼鹿可老实呢。”因为他注意到了女教师匆匆投向树林深处的目光。萨乌什金走到女教师前头,微微弓着身子,留神地看着自己周围。㉕树林里的小道蜿蜒曲折、纵横交织,把他们愈引愈深。突然,远处透出一道缝隙,射来一束烟青色的亮光。林中顿时出现一大块空地,空地中央一株巨大的橡树岿然矗立,银装璀璨。㉖“啊,原来这就是冬天的橡树。”安娜怯怯地向橡树走近了几步。㉗“安娜·瓦西里耶夫娜,您瞧!”他使劲儿推开树旁的一大团雪,刨出一个小坑,坑里有个小圆球,裹在烂成细蛛网似的败叶中,叶子上戳出许多尖尖的针刺。安娜一下子就猜出这是冬眠的刺猬。㉘“瞧它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萨乌什金小心翼翼地给刺猬盖上那床不讲究的被子。㉙接着他继续领着安娜参观自己的小天地。橡树根上还收留着许多房客:甲虫、蜥蜴、瓢虫……有的躲在树根底下,有的藏在树皮缝里,它们就这样在沉睡中熬过冬天。这株强健魁梧、生机勃勃的大树,在自己身上蓄积了那么多热量,使那些可怜的小生灵获得栖身之所。安娜十分感兴趣地、快乐地观察着这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森林的奥秘。㉚突然,她听到萨乌什金着急的喊声:“啊呀,我们已经见不到妈妈了!”㉛安娜赶忙把表凑近眼睛——三点一刻了。“那又怎么样呢?

萨乌什金,谢谢你陪我在林中走了一趟。”㉜萨乌什金的脸红了,他非常想对老师说,今后他再也不迟到了,可又怕自己做不到。他拉起外衣的领子,对老师说:“我送您……”㉝“不用了,萨乌什金,我自己回得去。”㉞他用怀疑的目光望了望老师,然后从地上捡起一根棍子,折去弯的一头,递给安娜·瓦西里耶夫娜。㉟“要是驼鹿冲着您跑来,您往它背上揍一下,它就会逃走的。不过,最好还是只挥挥棍子,使它害怕就够了!不然,它生了气,可就会跑掉,再也不回到这森林里来了。”㊱“好,萨乌什金,我一定不打它。”㊲走出不远,安娜又回过头来,最后一次望着那株老橡树。橡树脚下,模模糊糊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原来萨乌什金并没有走,他在远处保护着自己的老师哩!㊳她向孩子挥了挥手,沿着弯曲的小道缓缓走去。(选自中短篇小说集《冬天的橡树》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安娜自以为很有教学经验,通过自己的才干获得了尊重,但起初的她并没有真正走近和了解学生。B.课堂上孩子们列举的很多名词如“拖拉机!”“小钉子!”等在他们眼中可能都有着特别的意味。C.“冬天的橡树”收留庇护着森林中那些可怜的小生灵,也给萨乌什金提供了一方纯净的小小天地。D.安娜陶醉在林间,以至于错过了家访时间,所以原谅了萨乌什金因为上学路上贪玩而导致的迟到。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中萨乌什金出场时“破旧的毡靴上亮晶晶的冰花正在融化”这一细节是设置伏笔,与下文交代他的家庭境遇和经常迟到的原因相呼应。B.

小说多处运用象征的手法,比如驼鹿象征自然的灵性,它需要人们保持敬畏,善加爱护,温柔地对待,因为一旦失去,可能再也不回来了。C.

小说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萨乌什金的形象,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同时还运用了侧面描写,如迟到时安娜老师对待他的态度。D.

小说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出发,挖掘生活给予成长的馈赠和人生中“顿悟”的瞬间,给人以温暖和触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思想性。8.

文中画线句子描绘了森林中的自然美景,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㉓㉕㉙段中这三处画线语句的语言特色。(5分)9.

尤里·纳吉宾式的结尾是“顺理成章的、现实而又残酷的悲剧结局”。你认为本文的结尾是否属于纳吉宾式的结局?

请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易》曰:“王臣蹇蹇①,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节选自《说苑·正谏》)材料二: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

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则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

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

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

,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节选自韩愈《争臣论》)【注】①“蹇”通“謇”,表示平直貌或迟缓貌。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正直不阿,不畏强权,敢于直言。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C则冒Ⓓ进之E患生F则旷G官之刺H兴。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过,意为错误,与《谏逐客书》中“窃以为过矣”中“过”意思相同。B.

固,意为坚持,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中的“固”意思不相同。C.

鄙,意为偏远之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用法相同。D.

移易,指改变,与成语“移风易俗”中的“移”“易”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辅佐王室的臣子刚正忠直,不是为了自身,而是想要纠正君主的过错,改正君主的失误。B.

阳城学问广博,关心民生,他高尚的德行感染了周围的人,担任谏议大夫后,也没有因富贵改变心志。C.

韩愈认为,如果要当禄仕者,就不应该占据高官厚禄,做个守门打更的人就可以了。D.

孔子曾经做过粮仓主管和六畜主管,即使身居卑位也不怠忽职守,与阳城形成对照。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2)

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14.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阳城为什么不是有道之士。(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何九于客舍集①王昌龄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罍觞且终宴,功业曾未了。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注】①开元二十五年

(737)

王昌龄被贬岭南,途经桂阳,好友何九在客舍举行宴会为之接风送行,临别时诗人作此诗相赠。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一、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真切形象地写出了友人何九对自己的厚遇,使自己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B.

五、六两句对仗工整,描写山色空濛、江楼明丽的月下美景,渲染了夜晚的安宁。C.

七、八两句写主客乘舟夜游,“行次入松筱”运用白描的手法叙写进入松竹林的情景,言有尽而意无穷。D.

全诗写景真切如画,语言含蓄贴切,细腻委婉,一反诗人边塞诗的雄浑之感。16.《唐诗纪事》里称赞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请简要分析本诗最后一句是怎样表达“绪”与“思”

的。(6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杜牧《阿房宫赋》中,控诉秦国挥霍无度,把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深刻批判其自私无道的两句是:“

”。(2)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描写词人敲击船边,仰天长啸,抒发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了时间的两句是:“

”。(3)

回顾历史往事,我们总能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以此引发文人墨客怀古伤今之情,例如“

”就体现了这一点。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赵无极曾说过:“如果没有成为画家,那我会是一位诗人。”中国自古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标杆,那是苏轼赞赏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至高评价。这种认识并非

A

的,赵无极留法期间,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也如火如荼开展,新思潮从文学领域萌芽并逐渐蔓延到艺术领域。新潮艺术家们将诗歌写作与图像描绘结合的新视觉样式,展现出他们独立的人格、智慧的思想和辛辣的幽默感。这些特点和艺术精神也在赵无极的作品里

B

。中国绘画向来也是文学性的,是诗意的,也是文人士大夫精神的托物言志之载体。今天我们亦知,在艺术创作中,“观念”是可贵的。这种观念在全球化语境下愈加可贵,能使好的艺术实现打破国别、种族等隔阂的力量。关键是我们如何转译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而所谓文明的对话并不是说西方拿一个耶稣像、东方拿一尊佛像,放在一起面对面,就能形成对话了。这也是为什么早年赵无极的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保罗·克利的风格痕迹,但到了中期以后,他逐渐摸索出自己

C

的风格,并在晚年回归祖国汲取唐宋时期的养分,最终走入“大道无极”的境界。如此,

“画意”也好,

“诗心”也好,都是现代主义精神于个人探索的追求与答案。将赵无极的艺术放在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之路的背景中,或许更有启示意义。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

与文中“大道无极”中双引号使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B.“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C.

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D.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捡一些烂菜叶,这便是包身工难得的佳肴。(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前年夏天游苏州时,当地老同学叮嘱我:“一定要喝杯正宗的苏式绿豆汤。”他说苏州绿豆汤跟别处都不一样,里面配料丰富,绿豆、糯米团、青红丝、葡萄干、蜜枣……泡在冰镇的薄荷汤底里,五颜六色的十多样东西,看着就好喝。于是我寻得平江路排名第一的“小娘鱼”铺子,喝了一杯苏式绿豆汤。一杯下肚四体清凉,

,其中的糯米、绿豆也很有嚼头。原来,这苏式绿豆汤的料和薄荷水是分开制作的——清水加白糖、薄荷叶熬制的水,加上蒸出来的绿豆和糯米,半沙半酥,不会过度开花以致汤色浑浊;糯米也不会过烂,保留一点点嚼头,吃起来口感更好。喝一杯苏式绿豆汤,听一曲吴侬软语的评弹,细嗅满院荷香,喝的是滋味,品的是生活,这三伏盛夏也不再那么可怕了。而去年夏天我去浙江湖州旅游时,却发现那里的绿豆汤改名换姓了。我慕名去了衣裳街老字号丁莲芳餐馆,品尝特色小吃千张包子,顺带手点了一碗“多样汤”。当服务员端上汤时,我不禁愕然:

?也是薄荷味的汤水里放入绿豆、糯米团、青红丝,只是更换了几样蜜饯,加了金桔和糖冬瓜。还有,苏式绿豆汤是装在杯子里,配吸管;而湖州“多样汤”装在碗里,配羹匙。两者的味道也大同小异。当晒出湖州“多样汤”的图片时,有莫干山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管这个叫做“清凉汤”。真是一方水土一方风情啊!

,它们都是防暑消夏的好伙伴。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十分传神生动,请简要分析它如何取得这样的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

(60分)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当中提到了江浙一带的绿豆汤用料相似,做法相近,口味几乎相同,但是各地叫法却大相径庭,引得笔者尝完之后愕然惊讶。在生活中,对同样一件事,总会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而造成分歧,我们不得不互相解释、倾听。然而无论是解释还是倾听,都意味着我们必须思考是否调转立场,打破成见,换位思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3分)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这正是汉语体认性的彰显。”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发生语义泛化的现象,体现了农耕词语在当代社会语境下迸发出新的活力。2.(3分)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五段最后一句可知,农耕生产词汇展现了劳动场面,与此同时,长期的农耕活动孕育出独特的中华农耕文化,不是农耕词汇构建农耕文化。3.(3分)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体认对象随物质世界、社会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A、B、D三项体现了词语语义的泛化,而没有体现体认对象自身的变化。4.(3分)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互动体验在前,认知加工在后,二者并不同步,各自独立”错误。材料中没有明确表达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先后顺序。由材料一第五、六段可知,互动体验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语言和文化的认知观念又会对互动体验施加影响;材料二第三段也强调主体的认知能力受益于丰富的体验。所以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应是互相影响的,而非各自独立。5.(6分)①农耕词汇本身具有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能够在当下交际语境中找到契合点。②当代语境体认场景丰富,人们认知能力提升,二者互动,使语言表达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农耕词汇运用于其他领域带来新的空间。③农耕词汇体现了独特的中国农耕文化,能重构人们对身体与世界的认知,提供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也反过来为语言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农耕词汇为什么能够在当代语境中有新的发展。首先,可以分析农耕词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农耕词汇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体认性,具有强大的情境性、瞬时性与生动性,展现出优秀的语言表现力。然后,结合材料二中语言发展三个方面的推动力,即体认对象的发展变化、认知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对语言表达的需求,分析在当代语境中语言发展的要求。最后,综合分析农耕词汇作为文化载体,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归纳总结,分条作答即可。6.(3分)D【解析】原因分析不当。7.(3分)C【解析】没有侧面描写。8.(5分)【答案示例】示例一:动词的使用极具表现力,共同描绘出了冰雪中森林的静谧、森林中各种生物的灵动和生机(2分)。“合拢”“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摇动”“碰落”可见森林的静谧与安宁;再如“透出”“射来”“矗立”使得森林带有神圣纯洁之感:“躲”“藏”“蓄积”又描写出了昆虫栖居于橡树的安心静谧,表现出橡树对生命的守卫(2分)。这些都是男孩的心灵家园,体现出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橡树也象征着力量和温暖,是对生命的守护(1分)。示例二: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把森林比作“恬静安谧的魔幻世界”,把昆虫们比作房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森林的静谧美丽、自然万物的神奇,也表现出橡树对生命的守护。(2分)这些都是男孩的心灵家园,体现出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橡树也象征着力量和温暖,是对生命的守护(1分)。(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9.(6分)不属于。(1分)①小说结尾部分确实是顺理成章的,女教师虽未能真正实现家访的目的,但是却在与男孩回家的路途中走进了男孩的内心世界,了解了男孩的善良、勇敢与纯真,这都是与前文女教师的优秀以及男孩的家境等伏笔相呼应。(2分)②但是小说并不是现实且残酷的,相反,表现了师生二人之间温暖的情谊和温情的怅望。在了解男孩的过程中,安娜也得到了自身的成长,而男孩也得到了温暖的爱护,这是现实却不残酷的温暖结局,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纯净的世界。(3分)(答出“不属于”给1分,从“结尾是顺理成章的”这一角度回答给1-2分,从“小说结尾不是现实而又残酷的”这一角度回答给1-3分)10.(3分)ACF11.(3分)C【解析】“越国以鄙远”的“鄙”为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当做边邑”。12.(3分)B【解析】文中并没有提到阳城“关心民生”,无中生有。13.(8分)(1)聪明的人揣摩国君的情况权衡时机,调节事情的和缓和紧急并且处以适宜的方式,对上不危害国君,对下不因此危害自身。(译出大意给1分:“度”“调”“宜”每译对一处给1分。)(2)做官不是因为贫穷,而有的时候又是因为贫穷,说的就是为了俸禄的官员。(译出大意给1分;“仕”、“为”、判断句每译对一处给1分。)14.(3分)(1)阳城身为谏官不进言劝谏,忽视国君的危亡,算不上有道之士;(2)阳城身为谏官却不清楚自己的职责,不言朝政,算不上有道之士;(3)阳城高官厚禄却尸位素餐,算不上有道之士。(答出一个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15.(3分)B【解析】“对仗工整”错误,五六两句中“山月”和“江明”结构不同,“空霁”和“高楼”词性不同,不能构成对仗结构。另外,“描写山色空濛”错误,“空濛”是烟雨迷茫的意思,而“霁”是雨后初晴的景象,如“江明”和“高楼”是写明月朗照下的景象。故选B。16.(6分)①以景结情,将赠别之意、人生际遇融于波涛江水中。②“思清”指诗人将建功立业的理想,赠予友人何九,既是勉励友人又是自勉。③“绪密”既指主客在江边所见水波和所感夜风,又暗示了现实的清冷,同时寄寓着诗人对在现实环境中难以实现理想的担忧。17.(6分)(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3)参考答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18.(3分)A.独一无二

B.一脉相传

C.独具一格【解析】A处根据上下文可知,不仅中国古代有诗画一体的艺论,西方也出现了诗画一体的艺术思潮,故填“独一无二”。B处根据上下文可知,赵无极留法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涌现的艺术新思潮,他的作品中也可能学习继承,故填“一脉相传”。C处根据上下文可知,赵无极曾经有明显学习他人的痕迹,而后他反思探索,形成自己风格,故填“独具一格”。19.(4分)这种观念能使好的艺术拥有打破国别、种族等隔阂的力量,在全球化语境下愈加可贵,【解析】第一处错误,语序不当,首先有打破隔阂的力量,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下愈加可贵。第二处错误,搭配不当,“实现”不能与“力量”搭配,故改为拥有力量。20.(3分)C【解析】该处用法为特殊含义,“大道无极”一语双关,既暗示了赵无极的名字,也指他达到的境界非常之高。A选项为特殊称谓;B选项为引述他人话语;C选项为特殊含义;D选项为反讽。21.(6分)①不仅薄荷水清凉甘甜②这难道不是苏式绿豆汤吗③虽然名称各不相同【解析】①处根据上下文可关注到关联词“也”,与之搭配的为“不仅”,上下文提到绿豆汤的配方,有各种小料和薄荷水,下句提到了小料,但没有提到薄荷水,故该处填“不仅薄荷水清凉甘甜”。②处根据标点发现,这里是一个问句,根据上下文可得,这是一处反问,下文是对二者相似性的解释说明,故填“这难道不是苏式绿豆汤吗”。③处根据上下文可知,各地绿豆汤名称不同,但拥有解暑的功效,所以上句应强调二者名称不同,故填“虽然名称各不相同”。22.(4分)①这句话用了短句,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有音韵美;②这句话里有很多动词,喝、听、嗅、品等词语使句子富有动感,展现出夏日生活的惬意;③这句话里运用了多种触觉,从味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展现出了夏日独有的气氛。(任意答出一点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当中提到了江浙一带的绿豆汤用料相似,做法相近,口味几乎相同,但是各地叫法却大相径庭,引得笔者尝完之后愕然惊讶。在生活中,对同样一件事,总会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而造成分歧,我们不得不互相解释、倾听。然而无论是解释还是倾听,都意味着我们必须思考是否调转立场,打破成见,换位思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审题立意:根据材料可得,审题的关键词是是否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转变到对方立场,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吸纳对方的意见,改变自身不足;如果不转变立场,坚持己见,则可以坚定自己一直以来的信念,不被外界所扰乱。因此,这篇作文要辩证分析坚持己见与倾听他人意见分别有什么意义,思考当今青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应采取怎样的行动与措施。参考立意:①坚守己见不改初心方向,从善如流规避险途邪径;②大是大非面前要有不为所动的气魄,应当拨乱反正时要能吸取他人的意见;③面对非议要为自己正名,面对错误要吸纳建议改进自身。换位思考,和谐共生的智慧在江浙一带,绿豆汤虽然用料相似、做法相近、口味几乎相同,但各地的叫法却大相径庭,这让笔者在品尝之后感到愕然惊讶。这一现象引发了我对生活中分歧与共识的思考。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立场、观点往往会导致分歧,而要化解这些分歧,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这是一种和谐共生的智慧。换位思考,是一种理解他人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而产生分歧。正如江浙一带的绿豆汤,虽然本质相同,但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叫法各异。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那么很多误解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换位思考,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当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去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时,实际上是在尊重他人的差异。这种尊重,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交流中,我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给予他人表达的权利。正如在绿豆汤的例子中,不同的叫法背后,是各地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多样性。换位思考,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尝试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反思自己的不足。这种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