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能力: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和背诵诗词,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2.文化理解:了解诗词的背景和文化内涵,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审美鉴赏:能够欣赏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能力。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古诗词的基本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一些常见的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也学习过一些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对诗词的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喜欢欣赏和朗读诗词。他们在学习上有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背诵和默写方面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图片和影像理解诗词,有的则更注重文字的表达和内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宿建德江》这首诗词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问题。此外,诗词中的深层意境和情感表达可能难以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部分学生可能在背诵和默写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额外的练习和辅导。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诗词的内容、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词。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和背诵,通过实践体验诗词的韵律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展示诗词相关的图像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意境。
2)教学软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练习,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网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美景,并提问:“你们曾经游览过哪些美丽的江南水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他们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之情。随后,教师引出本课课题《宿建德江》,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吗?你们猜想一下,诗人孟浩然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随后,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字词,解读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象,表现了诗人舟泊暮宿时的孤独之感。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孟浩然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一道练习题:请同学们根据对本诗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和情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巩固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提醒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背诵《宿建德江》,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生学习效果1.理解《宿建德江》的诗意和情感: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诗中的意象,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并能够感受到诗人在舟泊暮宿时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2.掌握诗词的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宿建德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3.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学生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如使用“江清月近人”这样的意象来描绘景象,或者运用“舟泊暮宿”这样的修辞来表达情感。
4.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学生能够了解《宿建德江》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对古代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5.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宿建德江》,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美。
6.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讨论和分析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对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板书设计教师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板书诗歌的结构,包括题目、作者、诗句等,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用蓝色标注,突出江南水乡的景象。
2.板书设计②:诗句解读
教师挑选几个关键的诗句,用较大的字体板书,并进行解读,如“舟泊暮宿”用红色标注,并解释诗人在舟泊暮宿时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3.板书设计③:诗歌意象和修辞
教师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板书在黑板上,如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江清月近人”,并用箭头指向“舟泊暮宿”,表示诗中的修辞手法。课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对《宿建德江》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布置了以下课后作业:
1.背诵《宿建德江》:要求学生准确地背诵整首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答案: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描绘诗中的景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并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答案:
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象。原野辽阔,天空低沉,树木稀疏,江水清澈,月光皎洁。诗人舟泊暮宿,感受到孤独和寂寞之情。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要求学生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答案:
诗中使用了比喻手法,如“野旷天低树”,通过将天空比喻为低沉,突出了原野的辽阔和诗人的孤独感。同时,诗句“江清月近人”通过拟人手法,将月亮拟人为靠近人,增强了诗人与自然景色的亲近感。
4.创作一首小诗:要求学生仿照《宿建德江》的题材和风格,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情感。
答案:
《春日江行》
江水绿如蓝,春日暖阳斜。
鸟儿啼鸣起,花影随风摇。
舟行江上远,心随流水漂。
感受春日美,喜悦满心怀。
5.查阅相关资料: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答案: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出生于湖北襄阳,一生游历江南各地,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他的诗歌以自然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宿建德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舟泊暮宿时的孤独和寂寞之情。教学反思在教授《宿建德江》这首古诗时,我力求通过导入、讲解、互动、练习和作业等环节,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时,我注重对诗文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特别是在师生互动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注重让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描绘景象、分析修辞手法和创作小诗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及时进行解答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同时,我也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作业布置与反馈1.背诵《宿建德江》: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准确地背诵这首诗,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描绘诗中的景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并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要求学生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4.创作一首小诗:要求学生仿照《宿建德江》的题材和风格,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食品生物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全媒体节目制作与包装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卷
- 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茶叶机械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土空间规划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业学院《轨道交通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信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计量与计价(路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课件
- 2022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员工调整薪酬面谈表
- 辅警报名登记表
-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汇编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试题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 【课件】第二单元第三节汉族民歌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华文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 GB_T 30789.3-2014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价 缺陷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外观均匀变化程度的标识 第3部分:生锈等级的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