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1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2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学科都要渗透创造思维的训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呢?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如下:一、优化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提高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引导质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五、诱发想象,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六、鼓励理解上的创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要具有创新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过程,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在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中都应该渗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呢?下面就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经验,谈几点做法与体会。一、

优化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升关系是育人的基础,更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得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传统教育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师生之间无民主可谈,而且,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越俎代庖”,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像这样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尊重与沟通,也就谈不上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首先,把微笑带进课堂。对教育而言,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当你用含笑的目光注视学生时,会使他们放弃戒备心理,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这就为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开了个好头;其次,我们的教学态度必须和蔼可亲,并保持沉默。要以学生为友,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上课如沐春风,必然勇于表达,互相激荡,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二、

提高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我们主要是在初读和精读部分对学生进行此项训练,具体做法如下:初读自由提问,鼓励创新。一般教学初读课文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我们打破这个常规,由教师提出问题变为学生自由提问,变“老师要我读什么”“为我要读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而事实也表明,许多在学术上、技术上有贡献的人,学生时代就经常向老师、向课本等质疑问难。所以,教师满腔热忱地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大胆预测。主动发现,以形成积极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提的好的有新意的还要给予表扬。如果学生提的一些问题有争议,可以允许他们“存疑”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持久不断地探索,它本身就是一种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例如在教学《麻雀》一文时,初读课文我让学生大胆提问: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写麻雀?”有的学生说:“我看见课文的插图上有狗和麻雀,我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还有的学生说:“狗吃了麻雀了吗?”“我想知道课文关于麻雀的什么事?”“大麻雀和小麻雀是什么关系?”……这时,我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帮助别人找答案。同学们都觉得有事可做,并且是自己愿意做的工作,阅读的兴趣都很大。这样做,既达到了初读课文的目的,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创新要求。另外,在精读部分,要求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感官联合加工,使语言文字汇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头脑中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触摸与感受。如在教学《西湖的“绿”》(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先范读一遍,之后问学生:“你们感觉老师读的怎么样?”学生们回答:“好!”于是我说:“我读的好是有秘诀的。”于是告诉学生,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在脑海里过电影,我自己陶醉了,自然而然就读出感情了。你们也来试一试?学生们将信将疑,都跃跃欲试,认真地练习,果然,效果不错!这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都争着体验这种看电影的感觉。通过这样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三、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口语交际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最经常、最普遍的交际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有助于培养思维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语文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听与说既是语言训练,也是思维训练。它离不开联想与想象,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要过多的限制学生的口头表达,挫伤其说话的积极性。只有在“自由”的天空下,学生才会尽情表达,袒露心声。赞可夫认为,儿童有了表达的自由,才能使学生已经存在的可能性见诸行动。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学生联想与想象的奇妙的火花。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小摄影师》这一课的结尾,小男孩会来吗?高尔基会怎样对他?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借这些悬念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看谁说的完整,说的奇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辩论会等多种渠道,利用表演,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当中,引导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以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四、

引导质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感到困惑,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引发其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学生有疑、有问,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有创新。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挥创造个性,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释疑,使其始终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再探索。教学中,我们可以就课题、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及矛盾之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思考、质疑。例如:在教学《决不倒下》一课时,课文最后一句是:吉鸿昌牺牲了,但是,他并没有倒下。有学生提出疑问:课题“决不倒下”好象并不指吉鸿昌一个人倒下,而是许多像他这样的人都不倒下,课题和结尾有些矛盾。问题提得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激发学生思考的一个切入点。于是我先对该学生鼓励一番,继而有问大家:你们觉得这里的“不倒下”是指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是吉鸿昌的精神永不灭。“在那样的年代,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多吗?”有学生说:“多”。“正是有很多这样的英雄,我们才能胜利。”我接着再问:“那现在你是怎么解释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矛盾?”学生想了想回答:“课文是通过写吉鸿昌一个人而歌颂所有这样的人。”至此,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从这番讨论中,无处不体现着学生思维的灵活敏捷,闪烁着创新的光芒。五、诱发想象,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是创造思维运行的翅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材料,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特别是运用一些课文自身的特点,如童话故事,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

挖掘课文中可供想象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教材中的课文代表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其中有很多可供想象的材料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西门豹》学完后,我就鼓励学生设想:如果你是被派去的管理者,你会怎么做,会采取哪些措施?学生大胆想象,思维异常活跃。2、

助童话体裁的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童话是语文的艺术,是形象的艺术,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童话,让学生参与想象。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随奶奶升入天堂之后的情景。学生们俨然就是一个个童话作者,想象能力发挥的得淋漓尽致。这无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六、鼓励理解上的创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这门课程和数学不一样,答案往往不只是一个,答案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