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分类模拟16_第1页
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分类模拟16_第2页
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分类模拟16_第3页
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分类模拟16_第4页
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分类模拟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分类模拟16一、案例分析题1.

1601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有关济贫的法律——《伊丽莎白济贫法》。作为英国第一个重要(江南博哥)的济贫法,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而且为这一法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根据《伊丽莎白济贫法》,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此后,英国政府又在这部法律规定的原则基础上,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

请根据题目分析英国1601年济贫法产生的原因。正确答案:英国1601年济贫法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为:

(1)在英国,由于羊毛出口业以及后来发展为毛纺织品的出口的大量增加,纺织业逐渐向城市集中,出现了效率更高的纺纱机、织布机,作为农村副业的手工纺织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更加剧了农村居民的贫困化。愈演愈烈的圈地运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必要的生存条件,成为流离失所的贫民、乞丐和流浪汉。

(2)到了16世纪,“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屡屡发生区域性骚乱,间或发生大规模的起义”。与此同时,由于宗教改革和解散修道院,使教会的救济能力极大地减弱了,一些起义的民众要求政府对“贫困的平民百姓实行赈济”。首先是各地政府不得不承担起向贫民提供救济的职责,后来逐步发展为更大范围的公共权威机构承担起此类责任。最终是由英国国王颁布了济贫法。

根据各福利国家的实际状况,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刻画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首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国家干预,不是纯粹的自由放任。同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社会政策,不仅保证所有公民的最低生活需要,而且以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来预防和减少其公民在工业化社会中可能遭遇的各种生活风险。

其次实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和解,至少是缓和了社会矛盾,使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共同接受了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共同建构的混合经济。但是,这种和解和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以“福特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条件的。

最后把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实现社会团结、公正和平等的工具,依靠科层制组织和专家以及专业人员来提供社会福利,以“理性”“效率”“计划”来推进社会福利。并且其福利支出比重较大。2.

福利国家遭遇的严重困难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答案:“福利国家危机”,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在福利政策的实施方面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福利国家遭遇的严重困难的原因包括:

(1)是由于在持续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进入了衰退阶段,同时已经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多方面变化,导致了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国家承担的社会福利责任兑现的困难;

(2)是由于新自由主义——不同于20世纪初期的新自由主义,向古典自由主义复归的自由主义——对国家干预的批判在实际的社会化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已经产生了相对广泛的影响。

3.

根据题目分析福利国家面临的危机主要表现有哪些?正确答案:福利国家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1)国家在公民福利方面所支出的费用过高

由于社会政策的发展是由经济、政治、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以及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博弈等多种因素促成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力量,所以,各国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与经济发展速度并不一致。由于工资和福利的刚性,已经得到的利益在经济衰退时也很难减下来。

(2)在社会政策领域政府宣称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福利国家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遭遇生活风险时的收入维持,还包括推进在收入、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平等。但是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由而不是平均主义,所以社会政策追求社会平等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3)社会福利的增加限制了个人决策的权利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也扩大了国内的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在总的收入中国家通过社会政策支配的部分增加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部分自然减少,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引起人们的不满,感觉国家限制了个人消费需求的满足,限制了个人在消费领域中的选择权。

(4)社会福利机构膨胀、效率低下

在个人消费领域公共支出扩大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自由受到了较多的限制,而且意味着国家机构的扩大,亦即国家的收入被大量用于维持和启动庞大的、不断扩大的国家社会福利机关。

刘某,女,重庆人,现年18岁,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没有工作,至今已有三年。刘某10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她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刘某平时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喜欢看电视,尤其喜欢看动画片,也喜欢看漫画书。她喜欢画漫画,可是画得不怎么样,她从来不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

刘某的母亲有过一次再婚经历,可是第二段婚姻维持了两年就离婚了,之后一直没有再婚。母亲需要照顾刘某生病的外婆,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在打麻将。母亲跟刘某平时交流的机会很少。三年前,母亲觉得刘某不是读书的料,加上刘某学习不好,就没让刘某参加中考,她认为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待在家里,等到20岁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很少正面评价或鼓励过女儿,也不让她出门打工或与外面的人交往,怕她被骗或在外学坏。因此,刘某没什么朋友,感到很孤独,对于同龄人总是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态度,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母亲最近帮她在社区超市里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刘某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4.

刘某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正确答案:刘某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性格问题。由于长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以及长期的心理压抑,使得本处于花季年华的刘某形成了内向、自闭、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

(2)人际沟通问题。刘某害怕与人交往,对现实社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参与社会活动。

(3)自我认同问题。刘某非常内向、自闭,自我认同感较为低下,对自己缺乏信心,充满了失败感和自卑心理。

(4)家庭问题。她没有完整的家庭,跟母亲很少沟通,母女关系一般,母亲对她持一种负面评价,对她不抱有希望。家庭问题是造成刘某心理、性格、人格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

5.

请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分析刘某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答案:刘某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结构由无意识、意识、潜意识三个系统构成,而与之对应形成的个体人格又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领域。它们三者之间只有保持相互作用的平衡才能使个体的人格健康发展,一旦它们之间的作用彼此失衡就会导致个体人格失常,引发诸如焦虑、孤僻、自闭、人际障碍等症状。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服务对象刘某缺乏与父母和他人的有效沟通,自我情感的需要长期无法从家庭和外界得到满足,使得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作用失衡,从而造成刘某产生了人际沟通困难、不愿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

(2)依据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人在情境中”理论,个案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应注重研究服务对象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中”。其中服务对象所受的困扰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儿童期未能满足的欲望与需求,一直带进了成年期,从而导致在情境中的不合理的要求;来自环境的压力使自我和超我受到损害。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困扰都会使服务对象面临压力,如果压力达不到及时的释放和缓解,那么个体人格的发展就会随之受损。在该案例中,刘某所处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离婚,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一直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视了对她的各种心理需求,特别是缺乏亲子情感交流,导致刘某养成了自闭、不愿与人交往的内向性格。

6.

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正确答案: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的专业技巧有:

(1)同感。社会工作者应通过阅读刘某的资料或与其接触,感受刘某所面对的情况,增进对刘某的认识和理解。

(2)诚恳。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关系中始终保持诚恳的、开放的、真实的态度。

(3)温暖与尊重。要求社会工作者要关心、关注刘某的一切,并能够向刘某传达这种情感。

(4)积极主动。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的态度可以表明对刘某有信心,所以要多关心她、引导她。

7.

社会工作者应当怎样帮助刘某及其母亲?正确答案:社会工作者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帮助刘某及其母亲:

(1)在与刘某确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后,社会工作者与刘某开始进行非正式的单独会谈,以倾听、关切的态度切入话题,以减轻刘某焦虑、不安的情绪,拉近刘某与社会工作者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对刘某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记录,为开展下一阶段的访谈做准备。

(2)在了解了刘某的基本需求之后,社会工作者作为中介者和协调者,开始介入刘某的家庭,对刘某的家庭尤其是其母亲单独开展个案访谈。要尽可能地使刘某的母亲能够重新审视自己教养孩子的方法和不足,以尽快采取弥补的措施改善家庭生活环境,来帮助刘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

(3)社会工作者作为中介者和协调者介入服务对象家庭,对刘某及其父母开展家庭访谈,鼓励刘某向母亲表白自己的心思和想法,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烦恼及对家庭和母亲的看法等,引导刘某的母亲认真倾听刘某的叙述,以引起共鸣和重新审视刘某的诉求。

针对刘某的亲情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刘某母亲提议尽量多抽点时间与刘某沟通和相处。让母亲当面做出一些合理的承诺,如信任刘某并允许刘某自由外出、交友,让刘某真正体会到父母和朋友的关爱。

(4)介入刘某所在的社区,为刘某的心理康复争取相关资源,说服居委会提供一定人力、物力支持,开展相关的社区青少年活动,如亲子游戏、社区青少年趣味运动会、献爱心活动等,并邀请刘某参加,创造一种活跃的气氛使刘某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并得到他人的积极认可,让她体会到共同分享的快乐和友谊,从而恢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5)跟进服务,如果刘某的状况良好就可以结案。在结案前和刘某进行最后一次简短的谈话,告知刘某结案的事情及同刘某专业关系的告结,尽量避免刘某产生情感上的依赖,让刘某学会独立自主地处理个人的事情。

二、论述题1.

试论述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建构效度的不同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答案:(1)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建构效度的含义

①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旨在系统地检查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并依据我们对所研究的概念(变量)的了解去鉴别测量内容是否反映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内容。它必须考虑两个主要问题:a.测量工具所测量的是否正是调查人员所想要测量的那种行为?b.测量工具是否提供了有关那种行为的适当样品?

检查内容效度就是检查由概念到指标的经验推演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效。对此只能凭借人们的主观判断和共同定义,因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但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以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概念定义为标准。

②准则效度

准则是被假设或被定义为有效的测量标准,符合这种标准的测量工具可以作为测量某一特定现象或概念的效标。对同一概念的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其中每种测量方式与效标的一致性称为准则效度。

准则效度可以用两种测量工具得出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而不是靠主观判断,但它的局限性是:有些作为效标的测量工具只是假定有效的,它本身是否真正有效并没有理论依据,这一缺陷是心理量度化方法所共有的。

③建构效度

考察建构效度是要了解测量工具是否反映了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它通常在理论性研究中使用。由于它是通过与理论假设相比较来检查的,因此建构效度又称理论效度。

理论假设一般是陈述两个概念(X和Y)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那么在经验层次上对X的测量与对Y的测量也应当是相关的。测量同一个概念可以用多个指标,当用X和Y的多个指标来测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不同指标的测量都反映出理论所假设的关系,那么这些测量就具有建构效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