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卷_第1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卷_第2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卷_第3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卷_第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023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A.沿通道扩散浓烟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着火点2.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撤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煤气着火:毛巾盖灭5.为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山西省长治市政府制定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并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A. B. C. D.6.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7.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可能是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9.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现象二、填空题10.应用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1)用嘴吹灭蜡烛。(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4)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11.新闻媒体报道:上海某路公交车上发生自燃,当场死亡3人。据调查,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乘客携有易燃物。(1)乘客携带的易燃物可能是(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名称)。(2)当汽车有焦味儿,冒出蓝色或黑色浓烟时,即是自燃的先兆。在①大声呼救、②马上停车、③关闭电源、④抢救车内财物、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⑥尽快远离现场逃生等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填序号)。(3)灭火器是必须随车携带的装备。车用灭火器最好使用(填“泡沫”或“干粉”)灭火器。(4)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填电话号码)。(5)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可。三、解答题12.如图所示,将白磷(着火点是40℃)和红磷(着火点是240℃)分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是(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着火点升高(2)热水的作用是和。(3)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13.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选填字母)。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蜡烛点燃前48.4%18.7%0.058%0蜡烛熄灭后71.6%15.6%3.643%0.0182%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023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A.沿通道扩散浓烟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着火点【解答】解:森林失火将部分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把可燃物与火隔离开,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C。2.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撤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解答】解: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选项错误。B、水可以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利用了撤离可燃物的原理,故选项错误。C、水可以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正确。D、水可以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解答】解:A、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石油的着火点不能降低,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错误;D、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故选:C。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煤气着火:毛巾盖灭【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错误;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正确;C、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错误;D、煤气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再用湿毛巾等盖灭,故错误。故选:B。5.为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山西省长治市政府制定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并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A. B. C. D.【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6.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解答】解:A、高层住房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错误;B、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要首先切断电源,错误;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正确;D、煤气泄漏,严禁明火,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可能是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解答】解:A、爆炸不一定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汽车轮胎的爆炸,说法错误;B、爆炸可能是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如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而汽车轮胎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C、爆炸不一定都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汽车轮胎的爆炸就没有发光、放热的现象,说法错误;D、爆炸不一定是缓慢氧化的结果,如铁的锈蚀就不会引起爆炸,说法错误。故选:B。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解答】解: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B.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提供充足的氧气;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B正确;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C错误;D.根据灭火原理能够达到灭火目的方法有:①隔绝空气;②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③移走可燃物;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C。9.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现象【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故选:A。二、填空题10.应用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1)用嘴吹灭蜡烛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隔绝氧气。(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移走可燃物。【解答】解:(1)用嘴吹灭蜡烛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填: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填: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移走可燃物;故填:移走可燃物。11.新闻媒体报道:上海某路公交车上发生自燃,当场死亡3人。据调查,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乘客携有易燃物。(1)乘客携带的易燃物可能是气体打火机(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名称)。(2)当汽车有焦味儿,冒出蓝色或黑色浓烟时,即是自燃的先兆。在①大声呼救、②马上停车、③关闭电源、④抢救车内财物、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⑥尽快远离现场逃生等措施中,你认为司机此时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②③⑤(填序号)。(3)灭火器是必须随车携带的装备。车用灭火器最好使用干粉(填“泡沫”或“干粉”)灭火器。(4)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填电话号码)。(5)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可迅速脱下衣服,将衣服上的火踩灭等。【解答】解:(1)生活中常见的易燃物有:气体打火机(或汽油、酒精、摩丝、香水等);(2)①大声呼救不是最应做的,应先自救,所以错误;②马上停车,以方便自救,所以正确;③关闭电源,防止电火花引发燃烧或爆炸,所以正确;④抢救车内财物是次要的,要先逃命,再有机会的情况下再抢救财物,所以错误;⑤取出灭火器,给油箱和燃烧部分灭火,避免爆炸,是正确的自救措施,所以正确;⑥尽快远离现场逃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之,首先要防患于未然,所以错误;故选:②③⑤;(3)干粉灭火器有可用来扑灭油、气等可燃物引起的失火,主要考虑没有腐蚀性,这样不会导致车上的线路等被腐蚀,适于车上使用;(4)作为目击者,发现火灾后,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5)灭火的原理有三种: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若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可用水泼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尽快脱掉着火的衣服(清除可燃物),或就地打滚(隔绝氧气或空气).故答案为:(1)气体打火机;(2)②③⑤;(3)干粉;(4)119;(5)迅速脱下衣服,将衣服上的火踩灭等.三、解答题12.如图所示,将白磷(着火点是40℃)和红磷(着火点是240℃)分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是a(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B(填字母序号)。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着火点升高(2)热水的作用是加热和隔绝氧气。(3)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P2O5(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解答】解:(1)a处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a处的白磷发生了燃烧;b处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燃烧;c处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也不会发生燃烧;a处燃着的白磷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了;故填:a;B;(2)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故填:加热;隔绝氧气;(3)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为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管口拴上一个气球;故填:P2O5。13.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或CO或含有C、CO2、H2O和CO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