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类模拟题107_第1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07_第2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07_第3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07_第4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10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类模拟题107一、单项选择题1.

李某、罗某为某派出所民民警,发现一辆面包车有非法营运行为,遂进行拦截。车辆司机和乘客均向二人表明车上搭乘有产妇到医院抢(江南博哥)救,李某二人仍将几位乘客细细盘问,在孕妇母亲跪下苦苦哀求后才将车辆放行,前后耽误了半个小时左右,等孕妇赶到医院后因抢救不及时死亡。李某、罗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滥用职权罪B.玩忽职守罪C.徇私枉法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滥用职权罪的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滥用职权罪。

2.

下列情形中,有资格获得假释的是哪一选项?______A.甲因犯故意伤害罪于1998年1月4日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无刑期折抵情形),2003年1月4日被假释。2008年2月6日甲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B.甲于2000年1月犯绑架罪,于2002年6月8日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C.甲于2000年1月犯强奸罪,于2000年6月8日被判处无期徒刑D.甲于1999年10月5日实施抢劫,2001年3月2日实施故意伤害,2001年10月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年,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81条对假释的规定如下: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干要求。

3.

张三和李四相约到王五家盗窃,张三在门外望风,李四携带着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刮刀进入王五家,发现屋内只有王五4岁的儿子独自在家玩耍,故花言巧语骗得儿童将父母的贵重物品交与李四。后二人分赃数万元。对于张三、李四二人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构成盗窃罪共犯B.构成抢劫罪共犯C.构成诈骗罪共犯D.张某构成盗窃罪,王某构成诈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要求受害人基于诈骗行为产生错误认识主动交付财物,4岁儿童不具有财产处分的行为能力,故儿童的财产处分行为不具有实质效力。张三、李四通过欺诈的手段秘密窃取的行为成立盗窃罪。

4.

关于妨害公务的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______

①甲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时,使用暴力抗拒缉私,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对甲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②乙在走私毒品时,使用暴力抗拒检查,对乙应以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③丙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时,使用暴力抗拒查处,对丙应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④丁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时,使用暴力抗拒检查,并将检查人员打成重伤,对丁应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B[解析]直接依据:第一句,《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对甲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故①错误。

第二句,《刑法》第347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应以走私毒品罪一罪处罚。”故②错误。

第三句,《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实施《刑法》第140条至148条规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③正确。

第四句,《刑法》第318条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犯前款罪,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④正确。

5.

甲系某国家机关一干部,因对其下属乙检举其大吃大喝而心怀不满,便捏造乙有严重性病在外嫖娟的匿名材料,向公安机关举报,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甲的行为构成:______A.诽谤罪B.无罪C.侮辱罪D.诬告陷害罪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243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第360条规定: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须捏造“犯罪事实”,患有严重性病嫖娼属于犯罪事实故成立诬告陷害罪。C项中的侮辱一般表现为暴力侮辱或谩骂、丑化他人。而A项中的诽谤罪不需要向司法机关告发。

6.

对下列哪个情形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15周岁的甲运输海洛因8000克B.15周岁的乙教唆13周岁的李某奸淫幼女,对于乙的行为C.15周岁的丙为讨要工钱,绑架工头的女儿林某,在殴打林某的过程中致其重伤D.15周岁的丁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正确答案:A[考点]自然人犯罪主体

[解析]《刑法》第17条。A项,甲是运输毒品不是贩卖毒品。B项,乙构成强奸罪的间接正犯。C项,丙属非法拘禁行为,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其行为转化为故意伤害罪(重伤)。D项,丁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其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7.

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某,获得款项35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A.盗窃罪B.诈骗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正确答案:A[考点]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解析]首先,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窃取、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核心特征在于秘密窃取行为。在本案中,李某的摩托车因为已经借给了王某,即已处在王某的合法占有状态下,李某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合法占有的财物,其主观上具有盗窃的故意。另外,王某在本案中所遭受的损失是因李某的盗窃行为才发生的,而不是因为李某的诈骗而陷于错误意识处分财产。总之,摩托车脱离王某不是诈骗的结果而是李某窃取的结果。其次,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被害人是由于行为人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而信以为真,以致“自愿”将自己所有或持有的财物交给行为人或放弃自己的财产权。在本案中王某确实因为李某的“隐瞒事实”而陷入错误认识,但是在陷入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王某并未实施处分财物的行为,因为此时摩托车已经在李某的控制之下。所以李某的行为并不成立诈骗罪。李某在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知后,故意隐瞒真情并进行销赃的行为,属于盗窃罪的后续行为,并不应当单独定罪处罚。故A正确。

8.

甲夜间潜入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犯罪中止,什么是主动放弃犯罪。甲因为是同事家而自动放弃了犯罪。

9.

甲在开会的途中去卫生间,将提包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散会时甲仍在卫生间,清洁工丙立即进入会场打扫卫生。此时,乙发现甲的提包还在会场,便站在会场门外对丙说:“那是我的提包,麻烦你递给我一下。”丙信以为真,将提包递给乙,乙迅速逃离现场,甲的包中有数万元。乙的行为构成:______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抢夺罪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所占有财物的行为。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或者不发生共犯关系的第三人来实行犯罪。利用不知情的他人的行为盗窃,丙只是乙盗窃的工具。甲没脱离占有,不构成侵占。

10.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属于下列哪一罪名?______A.单一罪名B.选择罪名C.类罪名D.概括罪名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罪名的分类。刑法分则的条文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复杂,在一个条文中包含了不同的行为方式或者不同的犯罪对象,既可以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或者犯罪对象的不同分别确定罪名,也可以概括为一个罪名使用的罪名形式。

11.

某报社为国有事业单位,该报社广西记者站是该报社的派出机构,唐某即该记者站的工作人员。唐某利用之便,在采访过程中,利用某市粮食系统一些问题害怕上报、曝光的心理,索取区县粮食局共计十余万元现金。唐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受贿罪B.唐某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构成犯罪C.贪污罪D.侵占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受贿罪的认定。受聘于属国有事业单位报社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其采访、报道等活动属于履行公务,依法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符合受贿罪的主体要件。

12.

鲜某的妻子梅某在早产下一女婴。鲜某在得知婴儿的面部左下颚略有畸形,且因早产身体器官和各项机能可能发育不健全、治疗可能产生巨额医疗费等情况后,拒绝医院对其女转至新生儿科治疗的建议,产生将婴儿丢弃的想法。当日22时许,鲜某趁医院急救病房无人之际,将该女婴从恒温箱中抱出,行走至郊区一块自留地附近,将女婴丢弃在自留地旁干涸的排水沟内。后该女婴被发现已死亡。问鲜某行为如何定性?______A.遗弃罪B.故意杀人罪C.虐待罪D.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B[考点]遗弃罪和故意杀人罪区别[解析]我国《刑法》第261条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或神志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2)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等。鲜某明知在郊区排水沟被丢弃女婴可能会导致女婴死亡,故意为之,最终导致女婴死亡,应定故意杀人罪。

13.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手持匕首寻找抢劫目标时,突遇精神病人钱某持刀袭击。钱某追赶甲至一死胡同,甲迫于无奈,与钱某搏斗,将其打成重伤。由于精神病人没有责任能力,钱某的行为不属于“不法”侵害,所以甲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属于紧急避险B.赵某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乙,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乙发动汽车追赶,在追了200米后将赵某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由于赵某的不法侵害已经结束,故乙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属于超法规的自救行为C.丙发现李某生产、销售劣质产品,而将李某打成轻伤,致使李某在随后三天无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由于丙阻止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故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D.丁被孙某追杀,逃跑过程中捡起木棒砸向孙某,将孙某和附近跑步的蔡某砸成重伤。丁砸伤孙某属于正当防卫,而砸伤蔡某不属于正当防卫正确答案:D[考点]正当防卫[解析]不法侵害是客观的,与行为人有无责任能力无关,只与该行为是否为刑法所禁止有关。钱某虽是精神病人,但甲的行为仍属于正当防卫,A错误。

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财产性违法犯罪的侵害行为,其不法侵害的时间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在此期间,追捕者可以使用强力将财物夺回,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选项B就属于这种情形,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选项B错误。

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李某生产、销售劣质产品是单纯侵害公法益的问题,不属于公民个人的防卫范围,丙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C选项错误。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丁对孙某构成正当防卫,但对于不法侵害者以外的人造成损害的,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丁是明知可能会误伤他人,但为了正当防卫而不得以实施的,成立紧急避险,如果不是不得已的,根据主观罪过,认定为故意、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选项D正确。

14.

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甲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关于本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B.如果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C.如果甲某构成遗弃罪的结论是正确的,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D.甲某不可能构成遗弃罪,因为甲某与乙某不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关系正确答案:B[考点]不作为犯;纯正的不作为犯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区别[解析]不纯正不作为犯,是以不作为行为构成了刑法中通常需要以作为行为构成的犯罪。如以不作为的方式犯故意杀人罪等。而纯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行为构成刑法中通常需要不作为构成的犯罪,也就是说行为人以不作为构成不作为犯罪。如遗弃罪等。

15.

乙全家外出数月,邻居甲主动帮乙照看房屋。某日,甲谎称乙家门口的一对石狮为自家所有,将石狮卖给外地人,得款1万元据为己有。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同时触犯侵占罪与诈骗罪B.如认为购买者无财产损失,则甲仅触犯盗窃罪C.如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则甲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D.不管购买者是否存在财产损失,甲都触犯盗窃罪正确答案:A[考点]无权处分;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解析]盗窃罪只能是盗窃他人占有的财物,对自己占有的财物不可能成立盗窃罪,所以判断财物由谁占有、是否脱离占有是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当他人并没有丧失对财物的占有,而行为人违反他人意志将该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时就成立刑法上的盗窃罪。本案中,甲主动帮乙照看房屋,但房屋依然属于乙的支配领域,故应认为石狮仍属于乙占有。甲帮乙照看房屋,并不意味着甲已经占有了乙家的财物,甲只是乙家财物的占有辅助者。因此甲售卖石狮并将钱款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侵占罪。A的说法错误,D的说法正确;无权处分行为也可能构成财产犯罪,不能因为某种行为属于民法上的无权处分,就否认其成立财产犯罪。无权处分行为可能涉及两个被害人:一是财产的所有人,二是受让人。如果认为无权处分是完全有效的,就意味着受让人没有遭受财产损失,无权处分行为仅可能对财产的所有权人成立犯罪,而不可能对受让人成立财产犯罪,甲仅构成盗窃罪;如果认为无权处分是无效的,则财产的所有权人与受让人都可能遭受财产损失,无权处分行为同时对财产的所有权人与受让人成立犯罪,甲同时构成盗窃罪和诈骗罪。B和C的说法是正确的。

16.

信用卡持卡人姜某,超过信用卡规定限额6万元进行透支,利用所得进行挥霍,发卡银行再三催促向其收款,姜某仍然置之不理。经查,姜某现无力偿还。姜某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A.信用卡诈骗罪B.侵犯财产罪C.盗窃罪D.招摇撞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所谓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姜某属恶意透支的行为。因此,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17.

某派出所所长华某为了创收,指派联防队员葛某与他人合谋“做路子”抓卖淫女,派被告人谢某带卖淫女到集镇上指认嫖客。2000年8月3日,回家探亲的某大学学生李某被华某、谢某等人以嫖娼为由予以拘留,并遭到体罚和殴打,造成脑震荡等后遗症,被迫承认曾经参与嫖娼。据此华某责令李某交付五千元罚款后才将其放回家。此后,华某又将与李某“招供”的嫖娼情节不符的卖淫女笔录进行涂改,并安排他人找发廊老板取假证,起草违背事实真相的“情况报告”蒙蔽上级领导,企图将李某“嫖娼”案办“真”。华某、葛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刑讯逼供罪B.诬告陷害罪C.滥用职权罪D.伪证罪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滥用职权罪的具体适用。参见《刑法》第397条的滥用职权的规定。

18.

甲为某市副市长,在代表该市到其他省、市进行招商引资活动中多次接受对方省、市赠送的礼品,价值50万元,应当交公而没有交公。甲的行为构成:______A.侵占罪B.受贿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贪污罪的具体适用。根据《刑法》第394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故甲的行为符合这一规定,构成贪污罪。

19.

关于累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B.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在5年内再因故意犯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人C.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犯罪的犯罪分子D.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就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的整体而言,犯罪人的前罪是过失犯罪时,也有和后罪构成累犯的可能性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的理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般累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前罪是过失犯罪时不可能与后罪构成一般累犯;特别累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之一,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但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都是故意犯罪,没有一个过失犯罪。所以,前罪是过失犯罪时,也没有构成特别累犯的可能性。因此,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选项的要求。

20.

甲与乙是邻居,因生活上的纠纷发生口角,甲情绪很激动,声称不让乙好活,并立刻去小卖部买了一把水果刀,乙担心甲会加害自己,便在甲回来的路上打伤甲,导致甲手臂和腿骨骨折,一个多月没法行走。对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______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乙根本没有面临正在发生的侵害,因此是故意伤害。

21.

关于犯罪形态,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误将健身药当做毒药投入他人食物(该健身药周围没有毒药)的,不成立犯罪B.同一行为既可能是某一犯罪的预备行为,也可能是其他犯罪的实行行为C.产生犯意后又主动放弃该犯意的,成立犯罪中止,但既遂后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D.由于所有的过失犯罪都要求发生实害结果,所以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正确答案:C[考点]犯罪形态[解析]由于误将健身药当做毒药投入他人食物,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故该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不成立犯罪,选项A正确。

同一行为既有可能是某一犯罪的预备行为,也有可能是其他犯罪的实行行为,如为了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而购买枪支、弹药的行为,这是故意杀人的预备行为,也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的实行行为,选项B正确。

产生犯意后又主动放弃该犯意,还未实行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选项C错误。

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没有未完成形态是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不可能预先打算造成什么结果,如果预先打算了,就不是过失犯罪了。当然,过失犯罪也没有完成形态。过失犯罪只有成立与否的问题。选项D正确。

22.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______A.罚金B.罚款C.没收财产D.管制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我国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只能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适用的)驱逐出境。

23.

甲想杀死乙,在乙准备徒步旅行的前夜,悄悄地溜进乙的房间,把乙水壶里的水换成无色无味的毒药。丙也想杀死乙,于同一夜晚些时候,溜进了乙的房间,在乙的水壶底部钻了一个小洞。第二天,乙出发了,他没有发现水壶的异常,两个小时后,乙在沙漠中想喝水,由于水壶是空的,附近又没有其他水源,乙在沙漠中脱水而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B.如果没有丙的行为,乙也会死亡,故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甲、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都有因果关系,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D.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甲不承担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解析]甲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甲与乙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等于不承担刑事责任,只不过对于乙的死亡结果不承担刑事责任,但仍要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24.

下列情形中行为人的身份不影响定罪量刑的是:______A.身为邮政工作人员的某甲私自开拆他人信件,情节十分严重B.身为监狱管教的某乙指使罪犯刘某、赵某殴打曾经顶撞过自己的罪犯严某,致其左眼完全失明C.身为法官的某丙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威胁原告方证人余某,让其在庭审时提供虚假证言D.身为海关工作人员的某丁与走私团伙相互勾结,大肆走私成品油正确答案:D[考点]犯罪主体的身份[解析]对于A,根据《刑法》第252条规定,一般主体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同时第253条又规定,具有邮政工作人员身份的人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构成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选项A中,某甲由于具备邮政工作人员的身份,因此对其私自开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为就不能按照第252条的侵犯通信自由罪论处,而应当根据第25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该身份影响了对某甲的定罪。

对于B,《刑法》第248条第1款规定,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同时第2款又规定,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选项B中,具备监管人员身份的某乙指使被监管人殴打其他被监管人,致其左眼失明,按照上述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定罪从重处罚。可见,该身份也影响了对某乙的定罪量刑。

选项C,《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了妨吾作证罪,即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同时第3款又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犯该罪的,从重处罚。选项C中,具备司法工作人员身份的法官某丙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威胁证人,并指使其作伪证,已经构成了妨害作证罪,根据上述规定应当从重处罚。可见,该身份同样影响了对某丙的量刑。

选项D中,尽管某丁具备海关工作人员这一特别的身份,但从刑法的相关内容来看,并未规定行为人的特别身份会影响其定罪量刑。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5.

以下关于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例的判断中,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在网络上开办某收费的色情网站,日访问量达到一万次以上。甲的行为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罪B.乙组织多人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某地爆发了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并向全国其他区域扩散”的虚假疫情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成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C.丙以营利为目的,在网络上建立赌球网站,接受世界各地赌民的投注,成立开设赌场罪D.丁通过电子邮件将其掌握的国家秘密发送给境外的朋友约翰,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正确答案:C[考点]传播淫秽物品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开设赌场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依照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据此A项应当成立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而非传播淫秽物品罪。故A项错误。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291条之一中增加的第二款之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因此B项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而非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故B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据此C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依照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定罪处罚;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依照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或过失泄漏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据此,D项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而非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故D项错误。

26.

周某把碱面分装成200小包,交给江某,告诉江某包中是海洛因,让他以每包200元的价格出售,每包给江某提成20元,江某以200元每包的价格卖掉40余包,二人的行为如何?A.周某构成诈骗罪,江某构成贩卖毒品罪B.周某不构成犯罪,江某构成诈骗罪C.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D.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正确答案:A[考点]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解析]本案中,周某具有诈骗的故意,也知江某会贩卖毒品;而江某则具有贩卖毒品的故意,却不具有诈骗的故意。二者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分别定罪,即周某构成诈骗罪,江某构成贩卖毒品罪。因此,正确选项是A项。

27.

下列各罪中只有单位可以构成的犯罪是:______A.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B.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C.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D.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正确答案:C[考点]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犯罪主体[解析]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有关生产、销售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单位,故C项正确。

28.

甲在行走时突然听到有人惊呼“杀人了,快跑”,甲来不及细想,慌忙跑向路旁胡同,不料撞倒一个轮椅上的老人,造成老人腿部骨折。后发现只是小孩子在做游戏时喊叫。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防卫过当B.紧急避险C.假想避险D.避险过当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甲并未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行为人善意地误以为存在这种危险,因而实施了所谓紧急避险,属于假想避险。

29.

甲拐骗乙(女,12周岁)丙(男,13周岁)丁(男,15周岁)戊(女,16周岁),并将其四人分别卖给四个家庭。则甲的行为:______A.构成拐卖儿童罪B.戊属于拐卖儿童罪的行为对象C.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D.丁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行为对象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犯罪客观方面中的行为对象。“妇女”是指已满14周岁的女性,“儿童”指不满14周岁的男童或女童,拐卖妇女、儿童不包括已满14周岁的男子。

30.

甲在超市购买了一套茶具,来到收银台付完款,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到废纸篓,拎着茶具走出超市。此时乙从后面追过来抓住甲,并找来保安,声称:“甲手里的茶具是我的,我付完款,低头系鞋带,起身后发现东西不见了,追到门口看到甲拿着我的东西。不信的话,我有这套茶具的购物小票。”乙出示购物小票,保安看到后便强行要求甲将茶具交给乙,甲一时无法,只好交给乙。实际上乙是从废纸篓捡的购物小票。对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项评价正确?______A.诈骗罪B.侵占罪C.抢夺罪D.盗窃罪正确答案:D[考点]三角诈骗和盗窃罪的间接正犯[解析]二者区分在于被骗者是否具有财物的处分权或处分地位。题中保安没有处分权(保安没有处分甲的财产的权利),所以乙是盗窃罪的间接正犯。据此,D项当选。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连续犯的有哪些?______A.王某和李某有仇,一周之内先后杀死了李某的父亲、母亲和老婆B.丁某以妻子怀孕为借口,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丁某又因与妻子争吵而将其杀死C.郭某在两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行贿和受贿行为D.朱某在连续一年时间内,持续针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的孩子以打骂、冻饿等方式进行虐待正确答案:BCD[考点]连续犯的成立条件[解析]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构成连续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连续犯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这是构成连续犯的主观要件;(2)连续犯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这是连续犯成立的客观要件之一。也就是说,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行为必须能够构成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这是成立连续犯的前提条件;(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4)连续犯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这是连续犯的法律特征。所以,B、C都不满足(4),D不满足(2)。所以只有A属于连续犯。

2.

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大陆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魏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______A.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B.故意杀人罪C.绑架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正确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和绑架罪的具体适用。参见《刑法》第120条第2款数罪并罚的规定。

3.

关于自首中的“如实供述”,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拒绝说明凶器藏匿地点的,不成立自首B.乙犯有故意伤害罪、抢夺罪,自动投案后,仅如实供述抢夺行为,对伤害行为一直主张自己是正当防卫的,仍然可以成立自首C.丙虽未自动投案,但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贪污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丙交代贪污罪行的,应当成立自首D.丁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二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正确答案:AD[考点]自首[解析]选项A:甲如实交代了自己的主要罪行,成立自首。

选项B:乙对自己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故乙也成立自首。

选项C:丙交代的仍然是办案机关未掌握的犯罪事实,故成立自首。

选项D:丁不成立自首,因为其是在二审判决前才如实供述的。根据司法解释,只有在一审判决前又如实供述的才可以认定为自首。

故,本题的答案为AD。

4.

关于贷款诈骗罪与高利转贷罪的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主观目的都是非法占有财物B.主观目的不同,一个是非法占有,另一个是转贷牟利C.二者行为方式不同D.二者的犯罪行为都与贷款有关正确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贷款诈骗罪与高利转贷罪的区别。这两种犯罪虽然都与贷款有关,但有明显区别:一是主观目的不同,前者是为非法占有,后者是为转贷牟利;二是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贷款,后者是套取贷款,高利转贷,非法牟利。

5.

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形有:______A.在国家安全机关立案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B.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C.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D.犯罪性质特别严重、危害特别巨大的正确答案:ABC[考点]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法定情形[解析]《刑法》第88条规定了时效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6.

某省国有公司与某私营企业共同投资创办了一家销售公司。张某被该国有公司委派到新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主管财会。新公司职工甲某见张某几乎无人监督,就劝说张某一起侵占单位资金。甲某利用工作机会制作虚假的发票,让张某进行报销,共侵吞资金30多万元,甲某分得20万元。后来,甲某利用自己的报账的机会模仿张某的签名和私营公司派来的工作人员谢某从单位骗取10万元。本案处理方法正确的有哪些?______A.张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张某帮助甲某的行为是职务侵占行为C.甲某伙同谢某的行为是职务侵占行为D.对甲某应该定两个职务侵占罪正确答案:BC[考点]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解析]张某虽然符合《刑法》第93条的规定,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甲某是犯意的发起者,是主犯,所以本案中第一个行为应该按照甲某的身份定罪,两人都构成职务侵占罪。第二个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没什么疑义,自不待言。

7.

某通信公司拟新建设一条通讯电缆,在铺设通讯电缆施工时,甲某乘夜晚无人看守之机,潜入施工场地切断电缆线数百米,价值10余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B.甲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如果该电缆已经交付使用,甲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D.如果该电缆已经验收合格,只是由于雨季原因尚未开始通信,甲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正确答案:ACD[考点]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盗窃罪的区别与处理[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