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类模拟题79_第1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79_第2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79_第3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79_第4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7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类模拟题79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江南博哥)罪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正确答案:D[考点]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罪[解析]上述选项中,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甲构成了骗取贷款罪。乙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构成高利转贷罪。关于C项,由于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此丙公司不构成该罪,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D项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贷款,构成《刑法》第193条规定的贷款诈骗罪。因此正确答案是D。

2.

X公司系甲、乙二人合伙依法注册成立的公司,以钢材批发零售为营业范围。丙因自己的公司急需资金,便找到甲、乙借款,承诺向X公司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五个百分点的利息,并另给甲、乙个人好处费。甲、乙见有利可图,即以购买钢材为由,以X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期半年。甲、乙将贷款按约定的利息标准借与丙,丙给甲、乙各10万元的好处费。半年后,丙将借款及利息还给X公司,甲、乙即向银行归还本息。关于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正确答案:C[考点]高利转贷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解析]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的规定,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要求行为人将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后者无此要求;前者要求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后者要求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本案中,甲、乙骗贷后转贷与丙,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故构成高利转贷罪。由于其骗贷后按时归还本息,耒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也无其他严重情节,故不构成骗取贷款罪。所以BD错误。根据《刑法》第163条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64条的规定,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在本案中,甲乙将贷款转贷给丙的行为违背了获取贷款的特殊规定,因此对于丙来说构成“不正当利益”。故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甲、乙则另外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因此C正确,A错误。

3.

某公司老板甲某从税务机关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将其中的26张先后卖给他人,后觉得来钱较快,故又购买了400张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转手卖给他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B.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两罪并罚C.倒卖有价票证罪D.非法出售发票罪正确答案:B[考点]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解析]甲某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将其中的26张转卖他人的行为构成了《刑法》第207条规定的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根据司法解释,买卖25张即可立案。甲之后又购买400张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转卖他人,构成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两罪数罪并罚。

4.

李某为了牟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私自复制了若干部影视作品的VCD,并以批零兼营等方式销售,销售金额为11万元,其中纯利润6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A.销售侵权复制品罪B.侵犯著作权罪C.非法经营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正确答案:B[考点]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著作权罪;非法经营罪[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该解释第5条规定,实施《刑法》第217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行为,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只定侵犯著作权罪,不实行数罪并罚。换句话说,侵犯著作权罪吸收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所以A选项不选。解释第11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该解释第1条至第10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即复制、出售非法出版物如果侵犯了著作权,则只能定侵犯著作权罪。所以C选项不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产品一般指与人体健康和生产有关的物品,不包括出版物。所以D选项不选。

5.

甲公司拥有某项独家技术每年为公司带来100万元利润,故对该技术严加保密。乙公司经理丙为获得该技术,带人将甲公司技术员丁在其回家路上强行拦截并推入丙的汽车,对丁说如果他提供该技术资料就给他2万元,如果不提供就将他嫖娼之事公之于众。丁同意配合。次日丁向丙提供了该技术资料,并获得2万元报酬。丙的行为构成:______A.强迫交易罪B.敲诈勒索罪C.绑架罪D.侵犯商业秘密罪正确答案:D[考点]侵犯商业秘密罪[解析]强迫交易罪是以存在一定的商业交易为前提的。在本题中,商业秘密是禁止泄露的,它不是交易对象。因此,逼迫他人非法提供商业秘密不属于强迫交易。丙虽然威胁丁如果不提供商业秘密就将其嫖娼之事公之于众,但结果是以2万元报酬换取商业秘密,不存在勒索财物行为,因而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丙虽有对丁的强行拦截行为,但目的并非勒索财物,也没有将丁作为人质。因此,丙的行为不构成绑架罪。技术资料是甲公司独家拥有,能够带来丰厚利润,并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是商业秘密。丙采用利诱、胁迫的手段从丁处非法获取商业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以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6.

下列关于走私行为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走私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构成犯罪的,以走私弹药罪定罪处罚B.走私报废或者无法组装并使用的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经国家有关技术部门鉴定为废物的,以走私废物罪定罪处罚C.对在走私的普通货物、物品中藏匿毒品,构成犯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以走私毒品罪定罪处罚D.走私枪支散件,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武器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C[考点]走私罪[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走私枪支散件,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走私武器罪定罪处罚。成套枪支散件以相应数量的枪支计,非成套枪支散件以每三十件为一套枪支散件计。”第4条规定:“走私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走私弹药罪定罪处罚。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量标准的五倍执行。走私报废或者无法组装并使用的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属于废物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走私废物罪定罪处罚。弹头、弹壳是否属于前款规定的‘报废或者无法组装并使用’或者‘废物’,由国家有关技术部门进行鉴定。”第22条规定:“在走私的货物、物品中藏匿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百五十条规定的货物、物品,构成犯罪的,以实际走私的货物、物品定罪处罚;构成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7.

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XX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______A.虚报注册资本罪B.虚假出资罪C.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D.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正确答案:C[考点]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解析]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罪十分容易混淆,应当根据刑法规定加以区分。在本题中,甲、乙实施了两个行为:一是采用虚假手段骗取公司登记,二是合谋将出资的10万元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这两个行为分别构成两种犯罪,因此,认为只构成一罪的选项A和B是错误的。

至于选项C和D,在上述第二个行为构成抽逃出资罪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也是正确的。关键在于第一个行为是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还是虚假出资罪。

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而虚假出资罪是公司发起人、股东未实际出资,侵犯公司利益。从本题来看,甲、乙只有注册资本10万元,却采取欺骗手段,取得了注册资本为60万元的某公司营业执照,这是一种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而非虚假出资的行为。根据以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8.

甲某为某国有生物研究院的工作人员,2005年4月,该研究院扩建科研楼,购买电子显微镜的工作由甲某负责。甲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其弟弟为法定代表人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00万元的价格购买某品牌电子显微镜20台,后经价格中心对上述物品作出价格鉴定为人民币50万元,致使该研究院造成经济损失50万余元,甲某的行为:______A.贪污罪B.为亲友非法牟利罪C.受贿罪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正确答案:B[考点]为亲友非法牟利罪[解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背任务,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66条本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是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以下行为:(1)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3)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并且其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致使有关单位停产、破产的;造成恶劣影响的。本案中甲某系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为本单位采购物品的职务便利,以高出市场50余万元的价格向其弟弟经营的公司采购商品,造成所在单位经济损失50万元,应当认定为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故B项正确。

甲某虽然是国有事业单位人员,但客观上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同时甲某也没有收受贿赂的行为。故甲某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受贿罪,A、C两项错误。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甲某的不符合本罪的主体构成要件,故D项错误。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出租车司机甲在其车内捡到乘客遗失的建行龙卡信用卡及身份证,当日晚甲到某商场花掉信用卡内人民币12,000余元,构成侵占罪B.乙受朋友委托而暂时代为保管朋友的一张信用卡,在保管期间,乙未经其朋友同意,擅自使用该信用卡消费30,000元,事后也未告诉,构成侵占罪C.丙在银行工作,知道按照有关规定:信用卡挂失后,24小时内的损失由持卡人承担,24小时后的损失由银行承担。丙认为有机可乘,就叫其男友办理一张长城信用卡,然后挂失,挂失24小时后,持卡购物消费4万元,构成诈骗罪D.甲以欺骗方式与某公司签订担保合同,由该公司为其担保从某银行借款300万元,据为己有,构成合同诈骗罪正确答案:D[考点]信用卡诈骗;合同诈骗罪;诈骗罪[解析]A项属于信用卡诈骗罪,因“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即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如果捡拾他人遗失、遗忘信用卡并冒用的,应根据“冒用”定信用卡诈骗罪,不能根据“捡拾”遗忘物定侵占罪。B项是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定信用卡诈骗罪。C项是属于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定信用卡诈骗罪。D项行为人使用欺诈手段意欲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是合同诈骗罪。

10.

甲某使用假印章和变造的保险单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投保人达200多人,非法收取保费50余万元,甲某在保险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险损,甲某进行了一部分的理赔。但后来发生了重大的理赔,甲某无力赔偿,遂被告发。对甲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______A.甲某构成诈骗罪B.甲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属于牵连犯C.甲某构成保险诈骗罪D.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正确答案:D[考点]非法经营罪[解析]甲某有一定的履约行为,尚未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意图的程度,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ABC三项都不选。而且保险诈骗罪的主体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本题选D。

11.

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作为某私营贸易公司的经理,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不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B.乙作为某私营贸易公司的经理,利用本人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王某为李某谋取利益,收受李某财物,不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C.丙作为星星报社的编辑,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D.丁作为某私营贸易公司经理,利用职务便利,在账外暗中收受他人回扣,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正确答案:B[考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解析]A项不当选,为他人谋取正当利益也构成本罪。B项当选,非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不成立本罪。C项不当选,其他单位人员也构成本罪。D项不当选,账外暗中收受回扣,构成本罪。

12.

甲公司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以与虚构的单位签订供货合同的方法,向银行申请获得贷款300万元,并将该款用于购置造酒设备和原料,后因无法打开销售市场,连年亏损,导致银行贷款无力偿还。关于甲公司获得银行贷款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构成贷款诈骗罪B.构成合同诈骗罪C.构成骗取贷款罪D.民事欺诈,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考点]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骗取贷款罪、民事欺诈的区分[解析]A项错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单位实施贷款诈骗,不构成贷款诈骗罪,符合合同诈骗罪的,以合同诈骗罪论处;B项错误,甲公司骗取贷款后购买造酒设备和原料属于正常的经营行为,不能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合同诈骗罪;C项当选,D项错误,依据《刑法》第175条之一规定,没有非法占有目的,采取欺骗的方式骗取贷款,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骗取贷款罪,符合本题。

13.

关于骗取出口退税罪和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说法,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______A.甲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仍违反国家规定允许他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并自行报关,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对甲公司应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B.乙公司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发票,并利用该虚开的发票骗取数额巨大的出口退税,其行为构成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实行数罪并罚C.丙公司缴纳200万元税款后,以假报出口的手段,一次性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400万元,丙公司的行为分别构成逃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实行数罪并罚D.丁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对丁公司应当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正确答案:B[考点]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共同犯罪[解析]根据《刑法》第204条的规定,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甲公司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仍违反国家规定帮助他人报关的行为已构成本罪。A正确。根据《刑法》第205条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又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构成结果加重犯,而不数罪并罚。故B错误,D正确。《刑法》第204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第201条(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规定处罚。因此C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走私犯罪的共犯?______A.甲将明知是走私所得的款项存放在自己的账户内,以隐藏其犯罪性质B.乙提供资金给他人进行走私,自己从中抽成C.丙将不知道走私而来的物品运送出海关D.丁与走私的人通谋,由丁将其公司的账户提供给走私人使用,以让资金转移正确答案:BD[考点]走私罪[解析]《刑法》第156条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第191条规定,明知是走私犯罪,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以下情形的,构成洗钱罪:(1)提供资金账户的;(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这里要注意的是洗钱罪与走私罪的行为竞合问题,一般事前通谋的行为,构成走私罪。

2.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______A.甲某所办服装厂从香港进口免税来料加工亚麻80万码,擅自出售给境内某企业,获利100万元B.乙某从国外回国时,随身夹带数十根金条,在机场被海关查获。经估算,该批金条折价人民币60多万,应缴关税近8万C.丙某听说丁某等人刚刚走私进口了一批汽车配件,于是直接从丁某等人手中低价购买该货物,转手后获利近50万元D.秦某等人开着空船出海,在日本海域低价收购价值近80万美元的间谍器材等物品后,直接将该船开到韩国,在韩国销售正确答案:ABC[考点]走私罪的行为方式[解析]选项A,正确,变相走私,免税货物。选项B,正确,单向走私,不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选项C,正确,间接走私,第一手购买走私物品。选项D,错误,不构成,没有逃避我国海关监管。

3.

甲某,某公司分公司经理,该分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I临倒闭,债务人催着还钱,明知分公司没有偿还能力,只好指示技术员乙某伪造一份产权证明,以分公司的名义向银行借贷五百万元,银行没有认真核准材料发放了贷款。该分公司用所得贷款还了债,不久分公司倒闭。银行主张债权时发现被骗,于是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某和乙某的行为成立贷款诈骗罪B.分公司的行为成立贷款诈骗罪C.分公司的行为成立合同诈骗罪D.应当对甲某和乙某判处刑罚,对分公司判处罚金正确答案:ABD[考点]单位犯罪;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解析]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议纪要》,以单位分支机构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依据《刑法》第30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结合《刑法》第193条规定,可见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故A项表述错误。

上述《纪要》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定、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依据《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务,数额较大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成立合同诈骗罪。该分公司明知没有偿还能力,仍以伪造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贷款,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故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正确。

《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221条至230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相应的刑罚。分公司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应对其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依据上述《纪要》规定,“单位犯罪中,对于受单位领导指派或奉命而参与实施了一定犯罪行为的人员,一般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可见本案中乙某不宜作为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故D项表述错误。

4.

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______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正确答案:AD[考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解析]根据《刑法》第151条的规定,白银只是被禁止出口,因而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的,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所以A是正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6项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的行为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因此B是错误的;C中的淫秽物品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不属于普通货物、物品,因此不应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2款规定,走私报废或者无法组装并使用的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因此D是正确的。

5.

居住在日本的王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准备用渔船偷运至我国山东青岛出售牟利。在被缉私人员黄某发现后,王某用砍刀将其砍成重伤,并迅速携带假币100万元逃跑并进入青岛市。对于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罪认定?______A.伪造货币罪B.走私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ABD[考点]伪造假币罪;走私假币罪;妨碍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解析]首先,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又出售、运输、持有、使用的,按吸收犯定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因此对于王某伪造货币又出售的行为只要认定为伪造货币罪即可。但是走私假币罪不同于运输假币罪,不能为伪造货币罪所吸收,在本案中王某在境外伪造货币后运往境内,已经构成走私假币罪,故AB正确,C错误。另外根据《刑法》第157条第2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同时王某将缉私人员黄某打成重伤也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王某一行为同时触犯了防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择一重定罪,故应认定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此D也正确。

6.

《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运输假币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但出售、购买假币罪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是假币B.根据故意犯罪的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出售、购买假币罪也以行为人明知是假币为前提C.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是故意犯罪,但运输假币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出售、购买假币罪只能是间接故意D.“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是指可以并处罚金,而非应当并处罚金正确答案:ACD[考点]出售、购买假币罪;运输假币罪[解析]刑法分则关于明知的规定,大多属于注意规定,即提醒司法工作人员注意的情况。即使分则没有明知的规定,也应根据总则关于故意的规定,确定必须明知的事实。《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的规定,表面上不要求出售、购买行为以明知是假币为前提,但根据《刑法》第14条故意犯罪的规定,出售、购买假币的行为,应当以明知假币为前提。由于这种行为一般都以明知是假币为前提而实施,但运输行为却不一定以明知是假币为前提,所以刑法为了强调运输行为必须出于故意,就对运输行为作了注意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出售、购买行为不要求明知。明知是假币包括明明知道肯定是假币,也包括明知可能是假币,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放任该结果的发生,便是间接故意。所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都可以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法律规定“并处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罚金。

7.

甲乙为好友,甲经营一家超市,乙经营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乙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甲乙商量,由乙办理数张信用卡,在甲的超市刷卡通过虚构交易的形式向乙返还现金,甲提百分之五的手续费。如此操作,乙共得款15万元,用于改善经营。终因经营无方,乙的投入又如泥牛入海,发卡银行数次催收无效后,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经查,经发卡银行3次催收后,乙尚欠12万无力偿还。关于该案,下列哪些选项的判断是正确的?______A.甲乙共同构成诈骗罪B.甲乙共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甲构成非法经营罪D.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正确答案:CD[考点]信用卡诈骗罪、非法经营罪[解析]《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10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8.

下列关于信用卡犯罪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行消费,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B.冒用他人的借记卡网上购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使用捡到的他人的信用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D.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正确答案:AB[考点]信用卡犯罪[解析]A项构成《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B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借记卡也属于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项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项构成《刑法》第177条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不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

9.

下列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A.“必须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才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B.恶意透支中“超过规定限额”,是指数额达到1万元,即可人罪;入罪数额(1万元)是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数额,且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C.恶意透支数额达到入罪标准后,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经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作为出罪情节,不追究刑事责任,不以犯罪论D.公安机关立案后法院判决宣告前,已经偿还全部款息的,对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正确答案:ABCD[考点]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的认定[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1)恶意透支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与《刑法》第196条第2款比较,司法解释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必须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才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3)恶意透支中“超过规定限额”,司法解释明确为数额达到1万元,即可入罪;入罪数额(1万元)是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数额,且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4)恶意透支数额达到入罪标准后,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经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作为出罪情节,不追究刑事责任,不以犯罪论;(5)量刑上需要注意:公安机关立案后法院判决宣告前,已经偿还全部款息的,对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定罪免罚)。选项ABCD,正是上述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都应该当选。

10.

以下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______A.使用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造成税务人员伤害或者死亡的,仍应定抗税罪B.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使用的,构成盗窃罪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D.使用诈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使用的,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正确答案:BC[考点]危害税收征管犯罪[解析]A使用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造成税务人员伤害或者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D使用诈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使用的,构成诈骗罪。

11.

刘某、张某为某市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某日,二人得知公司最近有一笔合同遭到重大损失,有可能导致公司严重亏损,于是,二人决定采取行动。刘某、张某首先把手中握有的3000股股票抛出,同时二人还将此事告知其好友多人,建议他们抛出手中的大量股票。结果公司果然如他们所料,亏损,股票价格大跌。则刘某、张某构成哪些罪名?______A.诈骗罪B.内幕交易罪C.泄露内幕信息罪D.欺诈发行股票罪正确答案:BC[考点]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解析]刘某、张某身为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在获悉内幕消息以后,不仅自己进行内幕交易,还动员朋友进行,构成内幕交易罪和泄露内幕信息罪。

12.

下列情形中,哪些行为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______A.某主营生产办公用品设备的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某,受朋友乙某委托兼任其开办的办公设备厂的厂长,他利用职务之便使陆某的办公用品设备厂当年赢利500万元B.甲某系一国有建筑企业的总经理,其弟开办了一家建筑材料公司。甲某利用职务之便,命令其所在企业以远远高于市场价大量向其弟开办的公司购买建筑材料,使其在一年内获利500万元C.甲某为某一国有机电设备公司的董事,为增加收入,自己开办了一家机电设备配件厂。甲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半年内获取巨额非法利润D.某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甲某,利用专业特长业余时间里为其夫开办的私营企业招聘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因管理得法,该私营企业获取了巨额的利润正确答案:AC[考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解析]《刑法》第165条规定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谋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B项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D项行为人不构成犯罪。

13.

安某,原某市城市信用社主任。安某在担任该职务期间,于2006年10月10日,利用职务之便,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将人民币260万元贷给以其母名义登记注册,实际经营负责人为安某哥哥安甲的某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该笔贷款几乎全部用于偿还实际由安甲负责经营的某有限责任公司的借款,而该公司不久之后就因为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根本无力偿还贷款。2007年2月20日,该有限责任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局注销,致使某市信用社发放的260万元贷款无法追回。下面关于安某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______A.违法发放贷款罪B.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C.挪用公款罪D.贷款诈骗罪正确答案:BCD[考点]违法发放贷款罪、挪用公款罪、贷款诈骗罪[解析]《刑法》第186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所以B是错误的,A是正确的。挪用公款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有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挪用公款罪行为人的行为都是擅自的,超越职权的行为,往往是在掩人耳目、秘密的情况下实施的。而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人实施的犯罪,都是在公开的情况下实施的,绝大部分还有一定的审批手续,所以C是错误的。贷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在本案中,安某并没有占有贷款的目的,所以不构成贷款诈骗罪,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BCD。

14.

甲是一家熟食铺的老板,因贪图高额利润,将廉价收购的变质肉原料加工为熟食出卖,有些顾客购买后发觉味道不对,于是向当地卫生部门举报。当地卫生部门来甲的店铺查处,但是甲持刀站在店铺前,阻止卫生工作人员查处,僵持时间达8个小时。后警方强行进店查处,将甲制作的不合格熟食尽数带走。经鉴定,甲制作的熟食严重不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幸亏及时制止,否则有可能造成重大的食物中毒事故。经查,甲通过此种手段非法获利一万元。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哪些?______A.甲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B.甲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甲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D.对甲的行为应当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B[考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妨害公务罪:罪数[解析]根据《刑法》第143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因此甲出售不合格熟食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之所以不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因为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本案中甲添加的并非“非食品原料”。之所以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因为本罪的成立要求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故A、B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的规定,实施《刑法》第140条至第148条规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本案中甲阻止卫生工作人员查处的行为另行构成妨害公务罪,应当数罪并罚。故C、D项正确。

15.

下列情形中,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的有:______A.王某开办的地下药厂生产脚气灵软膏,售出后获利5万多元,经鉴定该药属于假药,对治疗脚气根本没有疗效,但也没有什么副作用B.个体食品店老板秦某为贪便宜长期进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远香牌火腿肠,获利10多万元。经查,该火腿肠虽不符合卫生标准,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C.某化妆品厂系私营企业,所生产的婴儿护肤产品供不应求。为了增加产量,厂长童某决定改变配方,增加添加剂。结果生产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劣质产品,销售金额达30万元。消费者使用后引起蜕皮等不良反应D.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5名消费者触电身亡正确答案:BC[考点]各伪劣产品犯罪的既遂形态[解析]选项A,错误,生产、销售假药罪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就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选项B,正确,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危险犯,没有造成危险,但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选项C,正确,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是结果犯,没有造成严重结果。选项D,错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是结果犯,该企业构成此罪。

16.

以下行为不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______A.甲在路上用暴力逼迫行人用100元一张的价格买下其制作的成本仅为1毛钱幸运符,共卖出20张B.乙用100元假币到小百货店买冰棍,被老板识破后,乙用暴力逼迫老板给他冰棍和98元零钱C.水果摊老板丙用暴力强迫他人在他处买水果,威胁说“如果去别的地方购买则打断你们的腿”D.个体户丁到某信用社主任家,要求贷款3万元,因手续不齐,被主任拒绝。丁于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威胁道:“不给贷款,你等着瞧”,并拔掉主任家电话。主任于是答应贷款正确答案:AB[考点]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区别[解析]强迫交易罪是指以强迫手段逼迫他人同意和自已交易的行为,抢劫罪则是强迫他人交出财物,双方并无真实的交易。凡是交易价格不是太离谱的,是强迫交易罪,凡是以交易为幌子,强迫他人交出钱财的行为,是抢劫罪。强迫他人对假币找零钱,也是抢劫罪。

17.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贷款诈骗罪的成立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此行为人骗用银行贷款,但是准备归还的话就不构成犯罪B.由于贷款诈骗罪不能由单位构成,因此某公司集体决定骗取银行贷款且无事后归还意图的行为并不能构成犯罪C.票据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D.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BC[考点]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报复陷害罪[解析]贷款诈骗罪的成立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同时也不能由单位构成,这都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缺乏上述要件也不能构成其他相关犯罪。依照《刑法》第175条之一的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因此A、B选项仍成立骗取贷款罪,另外B选项还成立合同诈骗罪,故A、B错误。另外依照《刑法》第200条的规定,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都可以是单位,故C错误。最后,《刑法》第254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D正确。

18.

以下关于走私犯罪和妨害公务行为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甲用船只走私淫秽物品时遇到缉私船只阻拦,要对甲的船只进行搜查,甲用匕首把缉私队员李某刺成重伤后逃跑。对甲应当以走私淫秽物品罪和妨害公务罪实行数罪并罚B.乙走私黄金进入中国境内,使用暴力抗拒缉私。乙只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C.丙走私毒品,使用暴力抗拒缉私,致使缉毒人员高某重伤。丙的行为只构成走私毒品罪D.丁走私毒品,使用暴力抗拒缉私,致使缉毒人员田某轻伤。丁的行为只构成走私毒品罪正确答案:AB[考点]走私罪;数罪并罚[解析]《刑法》第157条规定,“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第347条第1、2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刑法》第151~157条是关于走私罪的规定,要注意如果走私的是武器、弹药、文物、贵重金属等应根据具体的对象定罪,如果是普通货物、物品,应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这些都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走私毒品罪与走私罪不同,走私毒品罪不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而是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要注意走私罪与走私毒品罪两者之间的区别。

19.

下列关于洗钱罪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______A.甲与乙长期从事毒品买卖,赚取近5000万人民币,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查,甲将该笔钱款转移到自己在国外设立的账户上,甲的行为构成洗钱罪B.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长期非法集资获取,获取近500万人民币,陈某害怕被有关机关调查,遂找到王某帮忙。王某知道该情况后,让其将该笔欠款存到自己的账户。王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C.赵某是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公款近100万,害怕事情败露,便委托其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朋友李某将这些钱款置换成股票,在李某问起这些钱款的来源时,赵某并未隐瞒,但李某仍按照赵某的指示将100万置换成股票D.孙某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头目,安排手下将组织“挣”来的钱汇往国外,其手下构成洗钱罪正确答案:BCD[考点]洗钱罪[解析]《刑法》,第191条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1)提供资金账户的;(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的,即构成洗钱罪。所以BCD都是正确的选项。至于A项考查的是洗钱罪和毒品犯罪的共同犯罪的辨别。是否构成共犯主要是看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行为人之间是否有通谋,只要不存在通谋就不构成共犯,在辨别洗钱罪和毒品罪也同样需要看是否存在通谋,即帮助毒品犯罪的转移、隐藏、掩饰不法收益和所得的时候是否和这些犯罪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通谋,如果不存在通谋就构成洗钱罪。所以A项中甲、乙在实施毒品犯罪时存在通谋,所以甲、乙构成毒品罪的共犯,A的说法是错误的。

20.

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行为人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具有主观“明知”的有:______A.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B.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C.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D.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正确答案:ABCD[考点]洗钱罪对上游犯罪之明知的认定[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出:“明知”不意味着确实知道,确定性认识和可能性认识均应纳入“明知”范畴,这也是刑事司法实践长期坚持的一贯立场。为了方便司法操作,上述解释对明知的具体认定,采取了概括加列举的表述方式,除对认定原则作出一般性规定之外,还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个案情况列举了六种推定明知的具体情形,即:(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4)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5)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6)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对于该六种情形,除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之外,均可以认定行为人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具有主观“明知”。据此,上述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都应当选。

21.

下列情形属于洗钱的行为方式的有:______A.通过典当、租赁、买卖、投资等方式,协助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B.通过与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现金密集型场所的经营收入相混合的方式,协助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C.通过虚构交易、虚设债权债务、虚假担保、虚报收入等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合法”财物的D.通过买卖彩票、奖券等方式,协助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正确答案:ABCD[考点]洗钱罪的行为方式[解析]在刑法规定的四种洗钱行为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对以下六种洗钱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通过典当、租赁、买卖、投资等方式,协助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2)通过与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现金密集型场所的经营收入相混合的方式,协助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3)通过虚构交易、虚设债权债务、虚假担保、虚报收入等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合法”财物的;(4)通过买卖彩票、奖券等方式,协助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5)通过赌博方式,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转换为赌博收益的;(6)协助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入境的。

根据上述规定,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都应当选上。

22.

甲制药公司为获取该省某国有医药公司某药品的配方,送给该医药公司总工程师8万元,获得了配方。之后,甲制药公司大批量生产该药,获得巨额利润,使国有医药公司损失达500万元。则该制药公司的行为构成:______A.行贿罪B.单位行贿罪C.侵犯商业秘密罪D.非法经营罪正确答案:BC[考点]单位行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解析]《刑法》第219条规定,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刑法》第393条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构成单位行贿罪。

甲制药公司向某国有医药公司的总工程师行贿的行为构成单位行贿罪。之后,该公司生产该药,大量获利的行为侵犯了国有医药公司的商业秘密,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对该公司应数罪并罚。

23.

甲为骗取保险金,先后三次诱使其妻乙购买人寿保险,金额达30万元,受益人为甲。某日,甲开车带乙出游,至一偏僻路段时,甲骗乙说车子出现了故障,并让乙下车。待乙下车后甲猛踩油门将乙撞死,然后逃选。之后甲去保险公司索取乙的人身保险金,保险公司指派丙随甲进行事故鉴定。甲在丙发现疑点后将其买通,由丙出具了对甲有利的鉴定结论,最终甲顺利地得到了保险赔偿金。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______A.甲和丙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的牵连犯,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C.丙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的牵连犯,但应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D[考点]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罪数理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牵连犯的成立要件和处断原则以及保险诈骗罪的相关特殊规定。首先,在本案中,甲将乙撞死造成保险事故,其主观上是为了骗取保险金,客观上杀人行为也确实为其诈骗保险金创造了前提条件。因此可以认定保险诈骗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杀人行为是诈骗的手段行为,诈骗行为是杀人的目的行为。因此应肯定甲构成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其次,根据《刑法》第198条第1款第5项和第2款的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有这种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由此可见,D正确。最后,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由此可见A正确,C错误。故选AD。

24.

某事业单位负责人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150余万元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甲虽未牟取个人利益,但最终使本金无法收回。关于该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是可以排除的?______A.挪用公款罪B.挪用资金罪C.违法发放贷款罪D.高利转贷罪正确答案:ABCD[考点]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违法发放贷款罪、高利转贷罪的犯罪构成[解析]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指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甲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贷给另一公司,所得高利息归本单位所有,甲没有谋取个人利益,因此,不能成立为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中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甲的行为也不构成挪用资金罪。违法发放贷款罪中的犯罪主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甲不符合。高利转贷罪中的转贷的资金是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甲贷给其他单位的资金是本单位的资金,不是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因此,不成立高利转贷罪。

25.

2006年某晚,宋某让人将12箱蔬菜西兰花放在停放于停车场内的彭某的汽车上,欲以每箱60元的价格强行卖给开车去购买蔬菜的彭某。在遭到彭某的拒绝后,宋某即打电话给陈某,陈某随即到达上述地点。当彭某走来时,陈某上前朝彭某的胸部猛踢一脚,随后宋某和陈某二人用拳殴打彭某。当彭某逃到自己的货车旁准备装货离开时,陈某和宋某再次来到彭某处,宋某上前用手抓住彭某并将其拖至两车过道中,继续向其索要以上货物的货款。彭某再次拒绝后,陈某又拳打彭某,彭某用拳还击,陈某随即掏出水果刀朝彭某的腹部、左肩背部、左臀部连刺四刀。之后,二人逃离现场。经司法鉴定,彭某的伤势构成重伤。则以下关于宋某和陈某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__A.宋某和陈某均构成强迫交易罪,属于共同犯罪B.宋某和陈某均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共同犯罪C.宋某构成强迫交易罪,陈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不属于共同犯罪D.宋某构成强迫交易罪,陈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共同犯罪正确答案:ABC[考点]强迫交易罪、实行过限[解析]首先,根据《刑法》第226条的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等,情节严重的行为。强迫交易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暴力或者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或接受服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等;强迫交易罪是情节犯,只要行为人以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迫他人交易,情节严重,就可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强迫交易时实施暴力,如殴打他人,手段恶劣的;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的;多次强迫交易屡教不改的;强迫交易牟利数额巨大的;强迫交易扰乱生产、交易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等。在本案中宋某和陈某欲以高价将西兰花强行卖给彭某,在遭到拒绝后用拳殴打,并造成了重伤的后果,其强迫交易行为情节严重,已经构成强迫交易罪。其次,强迫交易罪是以暴力或者威胁为主要手段,在犯罪过程中如果使用了暴力,就有可能造成被害人的死亡或伤害的后果。因此,行为人在实施强迫交易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其手段或方法又可能触犯其他罪名,构成其他的犯罪。对于这种情况,应当按照有关牵连犯的刑法处罚原则来处理,即按照“从一重处”的原则定罪处罚,而不数罪并罚。本案中,在实施强迫交易罪的过程中,陈某用水果刀刺被害人致其重伤,同时又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法律规定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刑比对强迫交易的处刑要重,则对陈某应当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刑。最后,构成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犯罪人之间的犯意互相沟通,彼此协调和默契,他们都明知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将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对这种结果均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态度。本案中宋某和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实施强迫交易的行为,用拳殴打被害人,其已经构成强迫交易的共同犯罪行为。但在实施强迫交易的犯罪过程中,宋某仅限于拳打被害人,陈某在未与宋某商量的情况下,用水果刀刺被害人致其重伤。宋某事先不知陈某携带刀具参加强迫交易行为,期间也不能预见陈某在实施强迫交易的行为的过程中,会突然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被害人。因此应认定陈某持刀重伤被害人的后果,超出了与宋某在实施强迫交易犯罪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犯罪故意,属于实行过限,被害人被刺而受重伤的后果只能由陈某承担。故宋某构成强迫交易罪,陈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二人在强迫交易罪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因此D的说法是正确的,ABC均错误,当选。

三、不定项选择题

李某是某村的村民,承包了村里的责任田种植西瓜,长势喜人。但是李某有一天发现经常有人到田地里偷摘西瓜,李某甚是气愤。于是李某决定采取措施,防止他人再来偷西瓜。请根据以下案情回答问题:1.

李某在自己责任田的周围拉起电网,只要有人触碰,就会被电伤,该种情形下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______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正当防卫[解析]李某在责任田中私设电网,但是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实际上是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的行为。主观心态属于间接故意。李某的行为并不是针对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存在着危险,因而李某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所以C是正确的,A、B是错误的。至于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从表面上似乎成立。但是仔细分析我们发现李某虽然是为了防止他人偷瓜而设置电网,但是这种侵害行为不是现实存在的,也不是正在进行的,而是将来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因而李某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D是错误的。

2.

李某虽然在自己的责任田周围扯起了电网,但是李某告诉责任田周围的居民不要乱碰电网,否则有可能被电伤。不仅如此,李某还在自己责任田的旁边竖立了“有电,小心!”的牌子。张某是外村人,并不知道该情形。有一天由于赶路,十分口渴,正好路过李某的责任田,就下地偷西瓜解渴,接触到电网,被电成重伤。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A.过失致人重伤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过失以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