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8.2《登高》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8.2《登高》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8.2《登高》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8.2《登高》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望远,是古人常见的休闲活动。有许多诗人在登高后,思绪万千,

留下了脍炙认可的千古佳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的思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的人生感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进唐代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去探寻他的所见所感,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

登高杜甫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

杜甫一生潦倒,“百年歌白苦,未见有知音”,但死后受到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啥时事讲影响甚深,不过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学的范围。知人论世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登高民俗小介绍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同时它也不像春节、端午、中秋等是多民族共同节日,而为汉族所独有。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登高登高所见登高所感

关于“诗眼”的含义:诗眼犹如人眼,最为生动传情。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诗眼

诗人到底悲什么呢?请大家在诗句中找找

悲借景抒情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与读者中有我的感受。首联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哀清白飞意境凄凉孤独无依漂泊痛苦Q:在首联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呢?赏析: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落叶“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

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颔联“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赏析: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苦恨是什么意思?“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历尽艰难困苦,双鬓已长满了白发,穷困潦倒,偏又因病的缘故,告别了这可以浇愁的酒杯。“艰难”“潦倒”二词,意蕴丰富,既可指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又可指时局艰难,民不聊生。国难家仇,双重痛苦,才使得诗人自己渐生白发。诗人心中有无限哀愁,本可借酒消愁,偏偏身体多病,不得不暂时停酒。这也就意味着,连这唯一可消解哀愁的方式都无法使用,其结果只能是满腔愁绪,无法排遣。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如何解读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这首悲秋诗不同于文人骚客登高望远无病呻吟,它凝聚着诗人毕生艰苦追求而不遇的深沉的感喟,构成了一种雄浑、悲壮的基调。全诗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虽然这是一首人生悲歌,但却不是一味哀伤,而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读者依然能感触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古诗借景抒情鉴赏的步骤:(1)把握感情基调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释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2)抓意象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格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意境+传达什么感情(3)明意境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格式: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抓住意象,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的一些术语: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