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师版)_第1页
第14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师版)_第2页
第14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师版)_第3页
第14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师版)_第4页
第14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选择题1.(2023·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A.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C[从材料中的“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等信息来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故选C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成熟是在1956年,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性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2.(2024·山东潍坊模拟)建国初期,某农民在日记中曾写道:“我花了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的一元四角),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这一记述体现出当时人民()A.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B.向往和谐融洽的美好生活C.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意识D.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C[根据材料“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是,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材料“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可知农民增收之后,认为政府的土地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意识增强,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农民获得了土地,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意识增强,而不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且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在1956年后,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人民对“和谐融洽美好生活”的向往,排除B项;在我国人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材料中没有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论述,排除D项。]3.(2023·江苏扬州二模)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说,最令美国领导人不甘的是,中国“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战争结束后,许多美国高层领导人心灵深处有着特别强烈的“深深受挫感”,导致“狂热、固执和非理性”。这些研究成果()A.肯定了中国反帝斗争的正义性B.揭示了美国对华遏制的根本原因C.拓宽了抗美援朝史的研究视角D.旁证了中苏建交、结盟的原动力C[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分析了抗美援朝战争对战后美国统治层的影响,这一观点突破了战争本身,拓宽了抗美援朝史的研究视角,故选C项。]4.(2024·临沂市期中考试)下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分布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A.工业体系趋于完整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C.工业布局优化调整D.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D[据所学解读材料图示信息可知,通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D项正确;这些工程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工业体系并不完整,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从图示中,可知分布区域和工业结构都不合理,所以此时工业布局并不合理,排除C项。]5.(2023·山东临沂一模)1952年11月,全国粮食机构合并改组、合署办公,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在粮食流通领域,全国的国营粮食商业销售量占社会上公私销售总量的比重,由1950年占20%左右,上升到1952年的51%左右。这有利于()A.土地改革顺利进行B.新的经济秩序建立C.农业合作社成立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根据材料信息“合并改组、合署办公,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在粮食流通领域,全国的国营粮食商业销售量占社会上公私销售总量的比重,由1950年占20%左右,上升到1952年的51%左右”可以得出,国家加强对农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对农业进行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B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合题意,排除A项;农业改造时间为1953年开始,此时并没有建立农业合作社,排除C项;材料措施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排除D项。]6.(2024·菏泽市期中考试)1956年,教育部改变了“多派大学生出国作研究生,多派进修教师、少派高中生出国当大学生”的政策。如表为1956年前后新中国教育部派出留学人员层次变化情况。该变化说明()年度研究生进修教师大学生19541550136319553043317561956754126152119572821955219582571508195933010166196084143165A.国内科技事业获得较大程度发展B.国家外交方针发生重大调整C.以科技为取向的留学生占据主流D.国内经济状况影响教育质量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54~1960年,新中国教育部派出留学人员中研究生、大学生人数整体下降,进修教师人数整体上升,但是比例不大,说明国内科技事业获得较大程度发展,A项正确;此时国家外交方针没有发生重大调整,排除B项;以科技为取向的留学生占据主流,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国内经济状况影响教育质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7.(2024·陕西咸阳模拟)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苏联军队报纸《红星报》则猜测,美、日、中三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集团。这说明()A.美国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B.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世界旧格局C.美苏两家平分世界的时代结束D.苏联加快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B[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处于争霸态势,中苏关系处于对抗状态,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引起苏联的敌视,这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旧国际关系格局形成冲击,故选B项;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主要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排除A项;第三世界和西欧、日本的崛起,说明美苏并未平分世界,排除C项;改革开放后中苏关系才逐渐正常化,排除D项。]8.(2024·山东东营模拟)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省份辽宁、陕西黑龙江山西吉林、河南甘肃四川项目各24项22项15项各10项8项6项省份河北、内蒙北京、云南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新疆项目各5项各4项各4项3项各1项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B.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C.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D.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D[根据材料,“一五”计划期间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内陆省份,有利于改变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一五”计划期间工业项目的布局特点,看不出工业建设的具体模式,且“一五”期间也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排除A项;影响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调控和市场机制等,工业项目布局特点与合理调配资源关系不大,排除B项;“国民经济发展失调”所指比较宽泛,可以包括工农商等不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东西南北或城乡等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所述的“工程项目的地区布局”不符,排除C项。]9.(2023·广西统考三模)下图是画家刘晓莉在20世纪70年代画的一组宣传画《谁又替我把雪扫》(又名《替军属张爷爷扫雪》)。这折射出当时()A.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B.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贴近实际C.军属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D.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D[由材料信息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少年儿童积极为军属排忧解难,做好事不留名,折射出当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D项正确;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强调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少年儿童的劳动教育贴近实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军属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0.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D[由题干材料中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激增的信息可知,此现象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从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故选D项;A项应发生于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B项应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C项应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72年”不符,均排除。]二、非选择题11.(2024·菏泽市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代的记忆·一幅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1952年提取材料信息,以“《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建国初期,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土地改革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该画反映了陈永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互助合作道路,串联了周围几户农民,组建“陈永康互助组”,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也为此后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经验。《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说明当时生产关系变革的探索已经开始。12.(2024·山东淄博市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建国初期的科普事业。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普发展的新举措,极大推动了共和国科普工作的发展。1951—1955年各地科普学会科学讲演工作统计表年度分类19511952195319541955总计(次)274312650129901145112294基础科学知识(%)224382240工业科技知识(%)7241826农业科技知识(%)174345医药卫生知识(%)3255453815国家建设方针政策(%)98171苏联先进科技知识(%)625656其他(%)72367——据《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情况》图1(1953年,徐甫堡作)图2(1954年,陶谋基作)结合所学知识,以“建国初期的科普事业”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建国初期的科普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普发展的新举措。比如各地科普学会开展科学讲演。讲演次数从两千多次到一万两千多次,讲演的内容涵盖了基础科学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工业科技知识、医药卫生知识,同时对国家建设方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