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 货币的使用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师版)_第1页
第36讲 货币的使用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师版)_第2页
第36讲 货币的使用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师版)_第3页
第36讲 货币的使用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师版)_第4页
第36讲 货币的使用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6讲货币的使用与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3·山东中学联盟考前押题)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C[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晚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大量“公田”被抛荒,同时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该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这反映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井田制的崩溃是其直接原因,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土地税收的改革,与工商业发展无关,其直接结果是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该时期各诸侯国所推行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刺激生产积极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D项。]2.(2023·山东聊城二模)有学者认为,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是因为,这些原则()A.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D.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A[“度时宜而立制”指的是根据国家社会形势的发展来确定赋役标准,“量民力以役赋”指的是根据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征收赋役,“所务公而制有常”指的是要根据国家实际情况的需要制定政策,据此可知,这些治税原则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原则中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故选A项;材料中所述及的是治税原则,属于经济层面的内容,与儒家学说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是述及西晋傅玄所提出的一些治税主张,但是并没有述及其实施的情况,也就不能得出“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仅是述及西晋傅玄所提出的一些治税主张,但是并没有述及其实施的情况,也就不能得出“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的结论,排除D项。]3.从秦到隋,铜币钱文是货币重量的大小,这一特点延续了商品货币的特征,价值须与重量成正比,可以依据钱文检验货币足值与否。到了唐代,表示货币重量的钱文消失了,代以“通宝”这类写有国号、年号或吉利语的钱币。货币的变化体现出()A.其本身的价值逐渐提高B.政府信用性日渐突出C.形制由多元化走向统一D.发行日益被国家垄断B[从以重量命名钱币到以国号、年号或吉利语命名,反映出政府在铸币方面的信用度提高和突出,B项正确;货币本身价值并没有提高,排除A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2023·山东聊城二模)唐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钱时即下令“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唐律疏议》亦明文规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上述规定,旨在()A.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B.彰显国家律令的至高权威C.保障通宝制钱的法币地位D.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钱荒C[唐武德四年即621年,针对隋末唐初社会钱币极为混乱的情况,政府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并用法律手段对“盗铸者”、“私铸钱者”、“未铸者”、“作具未备者”等情况进行严苛的规定,说明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通宝制钱的法币地位,故选C项;唐初之所以“行开元通宝钱”,其目的在于扭转当时钱币混乱,实现钱币的统一,排除A项;唐政府用法律手段对“盗铸者”、“私铸钱者”、“未铸者”、“作具未备者”等情况有严苛的规定,能够体现出国家法律的至高权威,但是这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的历史背景是隋末唐初社会钱币的极为混乱,而不是“钱荒”,排除D项。]5.美国学者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致。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A.中国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其取代C.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A[材料体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受到冲击,中国要求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形成真正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新秩序,故A项正确;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目前仍然存在,没有被取代,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速,C项错误;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表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D项错误。]6.汉武帝时期,政府颁布了算缗令,即对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每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同时实行告缗令,即鼓励告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告发者可得到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赏。政府的这项举措()A.引发了统治危机 B.导致吏治严重腐败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C[汉武帝通过算缗令和告缗令打击了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诸多举措提供了经济条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排除D项;汉武帝此举针对的是商人,而小农经济在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故“引发了统治危机”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这项举措“导致吏治严重腐败”,故排除B项。]7.(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B[根据材料“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可知,宋朝和明朝的措施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当时土地兼并不可能被杜绝,D项说法错误,排除。]8.(2023·山东潍坊模拟预测)如表为唐宋时期地税纳税截止时间表。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朝代纳税截止时间唐代“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宋代黄淮地区“夏税”八月五日,“秋税”十一月十五日南方地区“夏税”七月十五日,“秋税”十二月十五日A.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B.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C.拉大了南北方经济差距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纳税截止时间早于宋代,宋代给农民的时间更宽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的负担,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具体税额,并不能判断政府田赋的多少,排除A项;材料与南北差距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9.(2023·山东淄博三模)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 D.人口数量增长迅速C[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即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该赋役制度之所以较早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行,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海外白银大量流入,故选C项;鸦片战争之后,自然经济才逐渐解体,排除A项;一条鞭法之所以较早在东南沿海地区实行,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的白银数量较多,而非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排除B项;一条鞭法的征收标准是折征银两,与人口数量无关,排除D项。]10.(2023·山东潍坊三模)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称陕甘宁边区银行,并收回苏维埃纸币,改用国民党统治区域流通的法币。这一做法()A.旨在活跃敌后根据地经济B.打破了国民党经济封锁C.推动了国共合作再次实现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D[据材料“1937年10月”“改称陕甘宁边区银行”“改用国民党统治区域流通的法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做法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形势的需要,故选D项;1937年11月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开辟了敌后战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这一时期国共不再是对立关系,排除B项;银行改称之前,1937年9月国共两党已经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使用货币少说也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圆形钱是中外古代钱币发展演变的共同走向,它既便于携带,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方孔,则是中国古代钱币的特点。方孔钱灌注方法虽多有改进,但从古代到近代,却没有花草、人像、赞语、经文,只是铢量、通宝(元宝、重宝等)年号的铭文等。汉武帝元鼎四年“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由设在上林苑的三个官署监铸五铢钱,并规定“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自此,全国统一行用这种五铢钱,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成功的五铢钱时代。古代中国钱币流入朝鲜和高句丽,有力维持了其社会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要。——摘编自姚遂主编《中国金融史》材料二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据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小郡在山谷之间,无积镪(钱串)之家,富商大贾足迹不到,货泉之流通于墉肆者甚少,民间皆是出会子往来兑使。——据南宋洪适《户部乞免发现钱札子》(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说明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的史料价值。答案(1)连续性(或历史悠久,连绵不断);以天圆地方的铸币为主;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中央垄断造币权;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货币(或推动中外交流)。(2)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纸币的一手史料;与文字史料相互印证,了解宋代纸币情况;是了解宋代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防伪措施的重要史料;反映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尼山祭田纠纷案材料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山东省邹县,原、被告乃佃户与圣门后裔。告状人刘天允等64人声称:自己祖籍邹县鲁元社,各家散住尼山附近的群山窝内,乃是“耕凿山谷,筑堰浚濠,做地为业”的瘠地贫民。由于山水时涨时落,因而壑畔土地朝有夕无,难以纳钱粮。康熙年间,乘着朝廷劝民垦地的机会,尼山学录孔传锡哄骗社内零星烟户,把土地“开投”尼山学录之手,假冒“办祭尼山圣庙”之名,而行“偷漏租赋、遮免差徭”之实,藉此敲剥愚民,又借培植圣脉之名封山禁榷,混将周围群山一概吞并,致令小民手足无措,造成“溢讼数年”之累。被告(孔府)代理人宋掌书在法庭上作了辩驳与证明:所争祭、学两田乃宋代庆历三年(1043年)所赐,在《阙里志》《邹县志》《山东通志》及《大清会典》上均有记载;此外,孔府所撰《阙里文献考》也有记载,只是因为它是孔府自己所编,不能算作证据。“尼山古来严若泰山,禁比皇陵。自康熙五十三年,被奏老爷(当时的邹县知县)纵这鲁源刘家把山开了。后来虽经严禁,势不可遏。这些年来,牧放樵采,作践不堪了。”邹县知县:“《文献考》吾这里也有,他俱有来历的。是呈览过的,皇上皆见过的。怎么不足为凭呢?”原告声称,所争土地属于民地,乃开垦所得,知县追问:“上了粮了么?”原告回答:“山水下来,朝有夕无,不堪承粮,没上粮。”知县便否定了原告的主张,威胁原告:“恁说这不是祭田,是恁的,怎么讲,恁又罢(把)个欺隐揽到头上了?”“这是朝廷家地,恁为甚么投充躲避,犯个军罪。”原告坦白,之所以告状,是因为康熙五十三年以来一直深受公府家人的欺压,故而想借告状这种外力遏制公府家人的欺压。知县认定这次告状是没影的事儿。原告除了沉默,惟有“求老爷的恩典”。——据徐忠明《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提取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任意3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