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200高二级历史科导学案印刷:200主备:科组长审核:使用时间:学习内容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标导航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学习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与古代其他制度的关系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梳理知识(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计丁保赋”)——从编户齐民到永停编审1.战国:户籍相伍国家以五家为“伍”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时期;2.秦朝:分类登记分类登记户籍,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编户齐民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争夺人口,户籍散乱;4.晋朝:黄籍和白籍问题1:阅读P100的“历史纵横”,东晋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用黄籍登记居民(承担赋役);用白籍登记外来流民(不用承担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将侨居户口编入户籍,称(承担赋役);原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5.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问题2:隋朝实行“大索貌阅”作用是什么?材料:“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隋书·食货志》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作用:6.唐朝:三年一造继承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8.宋朝:主客分籍问题4:何谓主户?何谓客户?宋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主户:拥有、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纳税根据土地来算故分主客;9.元朝:诸色户计,户籍世袭10.明朝:职业定籍——黄册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以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明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更加注重地税,黄册制度失去赋役征发的功能,仅有保存人口统计的作用;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11.清朝:永停编审普通户籍沿袭明朝,管理相对松弛;乾隆时谕令户籍;户籍制度与赋役征发隔断;问题5:据材料,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上谕原因:意义:问题6:根据史料,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史料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功能: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封建等级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官民共治”)——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时期基层张克强社会治理秦汉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啬夫、游徼,里设里正;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保甲制度(王安石变法实行)明朝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十家牌法(王阳明推行)清朝清初里甲制度,后来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为保甲制度。问题7:根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特点:意义:政治——有利于基层治理,稳定社会秩序;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经济——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扶贫济困;有利于保证国家赋税财政收入;思想——有利于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局限: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易导致乡绅势力的膨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博施济众)——从政府到宗族1.原因问题8:阅读课本P102页第1段以及“史料阅读”,思考中国古代实施社会救济的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封建统治者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内容实施者措施侧重点政府(主体)建立仓储制度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政府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政府救济重点在,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尊老养老秦:皇帝赐老人鸠杖;明:优抚高平民抚恤鳏寡孤独群体唐开始专设机构——唐:设养病坊;宋:设福田院;元:设众济院;明清:设养济院;民间辅助宗族宋朝:宗族内部救助活动开始兴起,如范仲淹创设义田,赈济族人主要提供救济慈善组织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机构3.趋势: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4.作用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生活;有利于维护统治、社会安定;二、拓展提升——深入探究,提升自我完成《金版学案》对应练习。战国:户籍相伍秦朝:分类登记战国:户籍相伍秦朝:分类登记汉朝:编户齐民晋朝:黄籍白籍隋朝:大索貌阅”唐朝:三年一造宋朝:主客分籍元朝:诸色户计,户籍世袭明朝:职业定籍——黄册清朝:永停编审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计丁保赋”)——从编户齐民到永停编审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计丁保赋”)——从编户齐民到永停编审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官民共治”)——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官民共治”)——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秦汉:什伍组织唐朝:邻保制度秦汉:什伍组织唐朝:邻保制度北宋:保甲制度明朝:十家牌法清朝:保甲制度原因原因内容趋势作用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民间救济: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政府救济: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民间救济: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博施济众)——从政府到宗族教(学)后反思印刷:200高二级历史科导学案印刷:200主备:徐汉科组长审核:使用时间:学习内容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标导航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学习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与古代其他制度的关系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梳理知识(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计丁保赋”)——从编户齐民到永停编审1.战国:户籍相伍国家以五家为“伍”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2.秦朝:分类登记分类登记户籍,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编户齐民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争夺人口,户籍散乱4.晋朝:黄籍和白籍问题1:阅读P100的“历史纵横”,东晋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用黄籍登记土著居民(承担赋役);用白籍登记外来流民(不用承担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将侨居户口编入户籍,称土断(承担赋役);原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5.隋朝: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问题2:隋朝实行“大索貌阅”作用是什么?材料:“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隋书·食货志》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作用: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6.唐朝:三年一造继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8.宋朝:主客分籍问题4:何谓主户?何谓客户?宋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按人头纳税易致赋税不均,纳税根据土地来算故分主客;9.元朝:诸色户计,户籍世袭10.明朝:职业定籍——黄册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明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更加注重地税,黄册制度失去赋役征发的功能,仅有保存人口统计的作用;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11.清朝:永停编审普通户籍沿袭明朝,管理相对松弛;乾隆时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户籍制度与赋役征发隔断。问题5:据材料,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上谕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意义: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客观上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问题6:根据史料,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史料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封建等级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官民共治”)——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合一时期基层张克强社会治理秦汉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啬夫、游徼,里设里正;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保甲制度(王安石变法实行)明朝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十家牌法(王阳明推行)清朝清初里甲制度,后来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为保甲制度。问题7:根据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特点: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意义:政治——有利于基层治理,稳定社会秩序;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经济——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扶贫济困;有利于保证国家赋税财政收入;思想——有利于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局限: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易导致乡绅势力的膨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博施济众)——从政府到宗族1.原因问题:阅读课本P102页第1段以及“史料阅读”,思考中国古代实施社会救济的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封建统治者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2.内容实施者措施侧重点政府(主体)建立仓储制度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政府重视官方储备,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