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作文速度研究_第1页
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作文速度研究_第2页
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作文速度研究_第3页
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作文速度研究_第4页
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作文速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研究——作文速度研究站点上海本部专业:08秋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号X08200078005姓名:童真目录摘要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方案结论和建议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而快速作文能力是各种作文能力加速度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培养学生快速作文能力,迄今为止一直是个难题,历年来令语文老师和教育专家不断摸索和探究。本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资料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提高小学生作文速度的能力培养开展质的研究。目的是深入课堂实践,探究提高学生作文速度的途径和策略,从而探索出提高小学生作文速度的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子。通过本课题研究,笔者认为:写作速度一定程度上与学生阅读量,想象力,思维力分不开;也与教师以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写作技巧,训练优化,并作出合理评价等环节分不开。关键词:作文速度一.问题的提出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认为:习作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沿用到现在,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多,导致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错字别字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最致命的一点是学生普遍产生“厌作”

、“怕作”心理,写作文一拖再拖,有逃避倾向。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当然写不快,无从下笔;不愿讲真话,只能生搬硬套,造成了作文的雷同与虚假等现象。其原因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抑制学生思维。

1.一直以来,老师们遵循着教师讲解、读范文——学生列提纲、写草稿——学生修改、誊写的双课时模式教学。遇到一个习作题目,教师害怕学生不理解,无从下笔。因此,总是教师讲在前、学生写在后。殊不知,这样一来就牵制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让学生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习作。结果,学生写出的习作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没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师留给学生的写作时间过长,学生没有充分利用,习作质量不高。

虽然学生有两节课的时间写作,但一读他们的文章,就会觉得许多同学的提纲与内容不相符。这是为什么呢?细心观察学生的习作课堂,不难发现,学生自己习作时,出神者有之,讲话者亦有之……学生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写作,总是等到要交习作时才手忙脚乱地写起来,有效写作时间是很短的。用词欠考虑,思维不清,语病较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教师将批改习作放在课后,没能在课堂及时形成反馈。

全班几十篇习作,每篇都要精批细改。一字一句,一段一篇,都仔仔细细地给学生检查,错字、别字、重复的、不具体的、或换或改,或增或减……实际上习作本发下去,学生没仔细读,即使读了,也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毕竟老师与学生有一段年龄差距,思想、行动不能和老师一致,造成对学生的作文反思效果不佳。

(二)习作次数太少,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

一般学校的课程计划是每周两节习作课。但教师们为赶语文教学进度,一般两周才上一次习作,一学期共八次,加上单元测试卷上的习作,一学期也不过十多个习作。但这之中还有些习作题是相雷同,学生习作也是“换汤不换药”,思维没有得到全方位的训练。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学生见识太少,知识面窄。

若学生不注重丰富的词汇、语言积累,在平时不形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习作时当然感到无话可说。一方面,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少。校领导、教师、家长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有组织、有纪律地外出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学校开展的活动又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学校图书室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没有足够的见闻,知识面窄,再加上学生平时没有细心观察的习惯,因此一说到习作,学生又怕又陌生。

二.研究的目的1.提高作文速度源于矫正传统作文教学缺失的需要旨在开放互动的作文教学体系,把作文主导权交给学生,在快速作文中展现学生真我。同时教师批改反馈也提高了效率。2.提高作文速度源于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要求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在实施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述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这为快速作文策略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提高快速作文技巧应从学生角度出发。从生活角度切入,从作文方法角度切入,突出文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鼓励创新,培养学生时间观念,效率意识,也符合信息时代对人的写作要求。3.提高作文速度源于开发学生快速作文潜能的需要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未被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采取强化,科学的措施,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作文潜能,提高学生写作素养,使学生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4.提高作文速度源于发挥教育德育功能重要途径的需要5.提高作文速度源于教学艺术化的需要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快速作文训练重视师生互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实践中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者,引导着,不断实践研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三.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资料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开展质的研究。四.研究成果和方案:经过几个月的作文课堂观察,课外思考,结合学生习作情况变化的分析,整理出一套在实践中可行的方案。这些也需要在时间中不断接受检验和修正,使之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更新。(一)

改革课堂结构,提高习作质量。

1.课堂时间是提高作文速度的保证。缩短写作时间,提高写作速度。

要求学生每次习作在40分钟之内完成。学生习作时不出声、不停笔、一气呵成。若遇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空格。写完后,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再填上去。另一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看谁在规定时间之内写得又快又好。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较好的,予以表扬;不能完成的但有明显进步的,予以鼓励。要求限时限量完成习作,学生开小差的时间没有了,精力较以前集中了,有效作文时间保证了,习作质量也有所提高。

2.评价方式是提高作文速度的调整。先写作,后讲评。

教师出题之后,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教师只作简单提示。然后,学生自己习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学习的思维不会受到限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学生陆续交习作的时间内,教师迅速浏览学生习作,选出典型的习作,以备40分钟后讲评。

讲评时,由学生自己念习作,并且要求其他同学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等方面认真倾听,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追问,肯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发表意见。同时注意对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意见予以纠正。

3.习作修改是提高作文速度的空间。修改。

典型的几例习作讲评之后,教师迅速地将习作本发下去,让学生交叉修改习作,把自己手中的习作浏览一遍,作适当的修改,写上评语。通过讲评和修改,学生在不自觉中找到了自己习作与别人习作的差距,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生修改完成后,教师还应快速地看看学生的评语,选几则写得较好的念给大家听,这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再次提高认识的过程。

4.习作总结是培养作文速度的升华。小结。

利用最后几分钟,教师对本堂习作课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归纳这类题目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最后再把习作交由学生本人修改、誊写。

以上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二)

增加习作数量,活跃学生思维。

1.加强随文练笔的指导。小学生习作训练的重点应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做到这点单靠学生每学期8篇习作是不够不行的。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它以课文内容为写作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而且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习作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水平的提高。教学中笔者分两种情况来设计随文练笔。(1)偏重内容型的。这类训练主要从课文内容出发,以课文内容为语言材料进行想象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如学习《鸟的天堂》后,让学生根据“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句话,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描绘出来。(

2)偏重写法型的。这类训练主要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习作的方法,即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进行加强巩固。如《威尼斯的小艇》介绍船夫的驾驶技术时,紧紧围绕中心句,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令人读了如临其境。学完这段,教师可“照本”宣科,以“××同学骑自行车的技术特别高……”

“妈妈削平果真麻利……”为开头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2.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开始,可以让学生种一株植物,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后,逐步让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在平凡之中觉察出不平凡的东西来写在日记本上。字数不限,只要每天都记就好,这样也可以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不会无话可说。也可以让学生写循环日记,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组五个同学,每个同学每周记一天日记。这种方式既可以对班上的一些现象在日记中进行讨论、交流,同学之间又可以互相学习相互提高。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学生平时写得多、练得多,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习作质量才能提高。

(三)阅读中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厚积而薄发”这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积累: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对于词语积累具体操作如下:如让学生摘抄“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词语“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这一类词语,如果再进一步拓展,还可以积累出与以上品质相反的词语,如“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忘恩负义、卖国求荣……”如此类推,学生不光认识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几类词语。对于句子的积累,一方面可以分句式积累,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类别;另一方面可以分修辞积累,依据不同的修辞手法划分不同的类别。另外,在句式的积累中,对于部分句子还可以做上批注,或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学文的同时也进行了随文积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感悟文章的美,在阅读中受到美词佳句的熏陶。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见闻。具体做法:①在班上建立“图书角”,把订的报刊杂志,学生自己捐的各类书刊,挂在“图书角”内,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便学生随时翻阅。②利用午自习时间,指导学生看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③发动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或办读书借阅卡,随时阅读,扩大知识面并定期交换交流。

④周六、周日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感受。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学生对课外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课余生活也丰富了。同时学生也增长了知识。写文章时,形式、内容等开始多样化,一学期训练下来,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习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春游,我带学生到竹艺城去参观,学生由于身临其境,亲眼所见,感从中来,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游记;秋游时,我带学生到岷江河畔去野炊,一篇篇富有童趣的习作展现在我面前;运动会上,孩子们英姿飒爽,奋力拼搏,习作中,运动会的精彩场面被孩子们写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因此,多开展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结论和建议: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的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根本性措施。

注意对学生习作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接触生活,结合当地的实际,让他们感悟生活的辛酸苦辣,从而真实地、艺术地表达生活。由于这些材料都来自生活,具有丰富多彩,新奇生动的特点,有了写作材料,“巧妇”再也不为“无米之炊”烦恼,最终提高了写作兴趣,解决了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的老大难问题。2.

改革课堂结构,提高习作质量,那就是培养学生写作文时一方面应该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制。要实现快速,必须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契机,提出严格务实的要求,教给扎实有效的方法,才能在训练中达到快速。教材中要求写的大作文必须写好;另外,还要结合阅读生活和语文课外活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素材,进行各种形式的快速练笔。如:续编故事;即兴作文;生活作文;阅读作文等。另一方面,增加习作数量,活跃学生思维。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学生平时写得多、练得多,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习作质量才能提高。

3.《新课标》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价。”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总之,在习作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方法,精心施教,巧于引导,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