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L进行微生物分离。使用含有尿素的培养基,采用涂布分离法,分离有胭酶的
细菌。2.使用酚红指示剂检测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存在。3.说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的实验原理。4.举例说明本实验分离出来的细菌不一定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新知导学启迪思维探究规律
一、实验原理
1.胭和月尿酶
(DK:又称尿素,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尿中都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
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胭酶:降解尿素的酶。
(3)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特点:含有服酶,通过隆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其利用尿素
的反应式为:
(NH=)2c=0+H,0^^2NH3+C02。
2.实验目的
⑴使用专一的培养基(含有尿素)分离专一的细菌(有胭酶的细菌)。
(2)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检知酶(胭酶)所催化的反应。
3.实验原理
⑴不同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种类不同,有一些细菌含有驱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2)尿素在JK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辿,使培养基的pH升高,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成红
色。
4.两种培养基的比较
项目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尿素固体培养基
0.025g葡萄糖,0.12gNaCL
培养基0.25g蛋白腺,0.12g酵母提取物,
0.12gK2HP04,0.25mg酚红,0.5g琼脂糖,
组成0.25gNaCl,0.5g琼脂糖,25mL水
15mL水,10mL尿素溶液
10mL尿素溶液采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
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其余用高压蒸汽灭菌,60℃时两
方法
者混合
上述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尿素固体培养基。用琼脂糖代替琼脂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原因是:琼
脂中含有少量含氮化合物,用琼脂糖代替琼脂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固化剂,是为了尽可能使
培养基中只含尿素一种含氮化合物,以防止琼脂中的含氮化合物被不能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利用,有利于对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筛选。
【特别提醒】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不一定是目的菌
原则上选择培养基只能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
杂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
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所需的微生物,还需进一步鉴定。
【例1】(2018•温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尿素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B.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为尿素,用以筛选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C.培养基中的酚红,用于鉴别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D.培养基中加入G6玻璃砂漏斗过滤的尿素后,要用500g/cm2压力(90℃以上)灭菌30min
答案D
解析因为尿素加热会分解,所以应先将培养基经500g/cm2压力灭菌30min,再添加经过G6
玻璃砂漏斗过滤后的尿素。
【例2】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的
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某同学要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尝试进行计数,培养基配方如下表:
NaCl葡萄糖尿素酚红琼脂
K2HP04H2O
o.12g0.12g15mL0.025g2.0g0.25mg0.5g
⑴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该种细菌在生态平衡中起到什么作用?
o写出细菌分解尿素的反应式:一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填“能”
或“不能”),原因是
(3)尿素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常用对尿素进行过滤灭菌,而该器材在进
行过滤灭菌操作前应使用法进行灭菌。
答案(1)胭酶参与了氮循环(或维持氮平衡)(NH2)2C=O+H2O-2NH3+CO2
(2)不能琼脂是未被纯化的混合物,内含一定的含氮化合物,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
出只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3)G6玻璃砂漏斗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1)含有胭酶的细菌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从而也起到维持生物圈氮元素平
衡的作用,胭酶分解尿素的反应式为:(NH2)2C=0+H20幽2NH3+CO2。(2)从培养基的成分
看,因为含有琼脂,所以不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因为琼脂是一种未被纯化的混合物,
内含一定量的含氮化合物,不利于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筛选。(3)尿素在高温下易分解,应
采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灭菌,G6玻璃砂漏斗在使用之前,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方法技巧】筛选菌株的原理
⑴原理: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不同而制备培养基。
⑵方法
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例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
的食盐可以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②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例如,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石油作为唯一碳源时,
可以分离出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用含无机碳源的培养基分离出自养型微生物。
③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例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用普通培养基在无氧条件下分离出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二、实验操作与分析
1.实验中的对照设置
⑴实验组:以尿素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2)对照组:以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2.实验步骤
实验组:菌落少、单一,菌落周围出现红色区域|
3.实验结果
(1)稀释度为10-4的培养基中的平均菌落数多。
(2)在相同稀释度的情况下,尿素培养基中的平均菌落数少于LB培养基中的平均菌落数,其
原因是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利用尿素为氮源。
(3)在尿素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空色的环带。
【归纳总结】
1.样品稀释的问题
(1)稀释原因:样品的稀释程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
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
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
(2)稀释标准: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便于
计数。
2.与涂布平板有关的问题
(1)防止培养基外溅:在倒平板的过程中,不能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因为空
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2)涂布器的灭菌:玻璃刮刀用70%酒精消毒,取出时,多余酒精在烧杯中滴尽,沾有少量酒
精的玻璃刮刀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
(3)设置对照:可排除实验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酚红指示剂的选择
本实验中,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被添加到了培养基中,其变色的pH范围是6.4〜8.2,在酸
性条件下呈黄色,碱性条件下呈红色。
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菌产生的胭酶向周围扩散,将培养基中的尿
素分解,产生的NH,使培养基的pH升高变成碱性,于是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变成红色,圆
形红色区域愈大,表明这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愈强。
【例31(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请分析回答以下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的问题:
⑴胭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其中碱性物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为。
(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必须加凝固剂,培养基在_______g/cm2
压力下灭菌30分钟,冷却至60℃,加入通过的尿素溶液,混合均匀待用。
⑶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分离效果比较好的操作方法是采用
,采用该方法分离,土壤溶液必须经过处理。
答案(l)NHs和CO,红色(2)琼脂糖500G6玻璃砂漏斗过滤(3)涂布分离法稀释
[例4](2019•嘉兴模拟)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配制培养基一灭菌、倒平板一X一培养一观察
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中含有,它能以尿素
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色环带。
(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灭菌。
A.高压蒸汽B.紫外灯照射
C.70%酒精浸泡D.过滤
(3)步骤X表示o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
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获得菌落。
(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______________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
(5)常用的纯化微生物的方法除涂布分离法外,还有。
(6)临床上用14C呼气实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o
答案(1)版酶红(2)D(3)接种均匀涂布单(4)恒温培养箱无法形成单菌落
1414
(5)划线分离法(6)Hp能将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C02
解析(1)幽门螺杆菌中含有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为NHs和CO?。NH,为碱性,能使酚红指示
剂呈红色,故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2)尿素在高温下会被分解,故不能用高温灭菌法,
只能采取过滤的方法。(3)由培养操作步骤可知,X为接种。接种时,应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培
养基上。为了获得单菌落,接种前应该稀释菌液。(4)为了形成单菌落还应该将培养皿倒置在
恒温培养箱中。
⑥学习小结
分离以尿素为
错误!错误!错误!
氮源的微生物
|达标检测检测评价达标过关
1.判断正误:
(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的目的是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
()
⑵制备土壤悬液,需用无菌水浸润土壤,然后从土壤稀释液底部取样()
(3)全营养培养基中含有较多菌落,而尿素培养基上含有少量菌落,最可能的原因是全营养培
养基被污染()
(4)尿素固体培养基配制后需要在121℃(Ikg/cm?压力)下灭菌15min()
⑸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中的LB培养基和尿素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
(6)筛选微生物时要根据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如筛选分解尿素
的细菌要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答案⑴V(2)X(3)X(4)X(5)V(6)V
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对尿素溶液要使用70%酒精浸泡灭菌
B.分离出的菌落继续在固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
C.划线分离法比涂布分离法更易获得单菌落
D.培养基中需加琼脂糖作为凝固剂
答案D
解析对尿素溶液要通过G6玻璃砂漏斗过滤进行灭菌,A项错误;分离出的菌落需要在液体
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B项错误;涂布分离法比划线分离法更容易获得单菌落,相比较而
言,后者操作简单,C项错误;由于琼脂中含有氮元素,因此在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中,凝固剂采用琼脂糖,D项正确。
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涂布分离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获得单个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选择培养基作用的原理都是显现某微生物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微生物
答案D
解析涂布分离法能分离纯化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连续划线是将聚集的菌种逐
步分散,以获得单个菌落;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别可以选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
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一化学物质或改变某一理化性质,使某一微生物
正常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则被杀灭或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
4.请回答下列有关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的问题:
(1)实验目的是使用含有的培养基分离能产生________酶的细菌;使用作为指
示剂,由颜色变化检测酶所催化的反应。
(2)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过程中采用的灭菌方法有、。
⑶下图所示为实验过程,从图中可判断出细菌悬液c的稀释度为,用
______________法分离细菌o
(4)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0
A.土样应从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
B.取10-5的土壤稀释液各o.1mL,分别涂布于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尿素固体培养基
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h
D.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答案(1)尿素K酚红(2)高压蒸汽灭菌法
G6玻璃砂漏斗过滤法(3)10-4涂布分离(4)D
解析(1)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原理是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分解尿
素的微生物(能产生胭酶)才能在该培养基上存活,尿素分解后产生NH”NH:,使酚红指示剂变
成红色。(2)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过程中,尿素溶液的灭菌采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其他成
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待冷却至60℃左右,两者混合。(3)分析图示,a瓶中为KT?土壤稀
释液,b瓶中吸取0.5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成ICT土壤稀释液,
以此类推,c、d瓶为ICT"、10一土壤稀释液,经梯度稀释后采用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4)
哺乳动物的排泄物中含有尿素,因此在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土壤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A项正确;用涂布分离法分离细菌时,取10一4、IO』的土壤稀释液各0,imL,分别涂布于全营
养LB固体培养基、尿素固体培养基上,B项正确;涂布后的培养基倒置(防止水滴造成菌落
的污染而无法形成单菌落)于恒温培养箱中,37℃恒温培养24〜48h后即可观察菌落的形态,
C项正确;原则上尿素培养基只允许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存活,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和繁殖,因此能在
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所需的微生物,D项错误。
5.尿素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一种氮肥,它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这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体内能够合成服酶,麻酶能催化尿素水解。
月尿西每
(NHz)2C=0+H202NH3+C02
若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中此类细菌的数目,现在100毫升三角
瓶中配制25毫升尿素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配方如下:
葡萄糖NaClK2HPO4酚红琼脂水尿素溶液
0.025g0.12g0.12g0.25mgo.5g15mL10mL
请据此回答问题:
(1)土样最好从的地方取得,根据培养基配方判断该培养基能否分离出
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测定每克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细菌的数目,常用涂布分离法进行测定。在操作过程中错误的
是。
A.将涂布器从70%酒精中取出后需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涂布时需转动培养皿以使涂布均匀
C.每一浓度需设多个培养皿进行涂布
D.也可以利用划线分离法进行测定
⑶根据菌落测出的细菌数比实际数值要(填“高”或“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1)有哺乳动物排泄物不能琼脂含有氮元素,尿素不是唯一氮源(2)D(3)低
培养基中可能有两个或多个细菌紧挨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菌落
解析(1)因为哺乳动物排泄物中含有尿素,所以在这些地方的土壤中有较多的能分解尿素的
细菌存在。由于培养基配方中有琼脂,它含有氮元素,尿素就不是唯一氮源了,所以要用琼
脂糖来替代琼脂做凝固剂。(2)划线分离法方法简单,但是不能用于计数。(3)根据菌落测出
的细菌数比实际数值要低,原因可能是稀释倍数不够,在培养基中可能有两个或多个细菌紧
挨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菌落。
|课时对点练----------------注重双基强化落实
g对点训练
题组一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原理与实验设置
1.(2019•绍兴高二检测)能产生服酶的细菌菌落周围出现着色环带的原因是()
A.外泌的月尿酶将尿素水解成氨,氨为碱性,使酚红变为红色
B.外泌的服酶呈碱性,使酚红变为红色
C.外泌的胭酶将酚红分解成红色的物质
D.酚红与胭酶反应后生成了红色的物质
答案A
解析能产生服酶的细菌将JR酶分泌到细菌外,随后JR酶将培养基中的尿素水解成氨,氨为
碱性,使酚红变为红色。
2.用来判断尿素固体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尿素固体培养基
B.未接种的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
C.接种了的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
D.接种了的尿素固体培养基
答案C
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尿素固
体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因此,选用接种了的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本实验的变量
是培养基的种类,其他方面应相同。
3.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唯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
功能上属于()
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
答案A
解析选择培养基是从功能上对培养基进行分类的,B、C、D三项所述的培养基是根据培养
基的物理状态进行分类的;该培养基能分离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细菌,故是一种选择培养
基,A项正确。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含有服酶的微生物会导致培养基呈酸性
B.地表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胭
C.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含有服酶
D.1R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有氮元素
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式:(NH3C=0+压0胭固2NH3+CO2,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含有JR酶的微
生物会产生NHs,从而导致培养基呈碱性。
题组二分离以尿素为氮源微生物的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5.请选出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g土样,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1mL土壤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制备10一2、10一、KT"、10一的土壤稀释液
A.①一②f③一④B.①f③f②一④
C.①一②一④一③D.①一④一②一③
答案C
6.(2018•宁波一中月考)下列关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对尿素灭菌应采用121℃、Ikg/cm?的高压蒸汽法灭菌
D.若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答案C
解析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操作中,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便于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A项正确;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这样
求得的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B项正确;尿素遇高温会分解,因此不能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灭菌,应采用G6玻璃砂漏斗进行过滤,C项错误;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原则,将未接
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可使结论更有说服
力,D项正确。
7.(2018•杭州七校质检)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B.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涂布分离法进行菌落计数
D.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乙醇,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答案A
解析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及其他器械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对要
培养的微生物不能灭菌,A项错误;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由于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所
以培养基中只添加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B项正确;计数菌落时,常用涂布分离法,C项正确;
酵母菌发酵过程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醇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D项
正确。
8.(2019•湖州高二检测)用涂布分离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
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
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B.菌落中的细菌数是固定的
C.此时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D.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一定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当稀释倍数适宜时,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但也
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活菌生长而成,因此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g综合强化
9.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KT,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
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
A.土样不同B.培养基污染
C.操作失误D.没有设置对照
答案D
解析实验结论是否正确与是否设置对照有直接关系,但实验结果与是否设置对照无关。
10.(2018•江北区校级期中改编)下列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A.用蒸储水配制LB固体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IO'、io6倍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o.imL涂布不同平板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30的平板进行计数
答案D
解析配制好LB固体培养基后,培养基也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倒平板,A正确;取10%IO'、
IO'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B正确;平板倒置后,将实
验组和对照组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C正确;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300以内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D错误。
11.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IO,和1()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
量一般选用10二Iff和倍的稀释液,其原因是()
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
D.随机的,没有原因
答案C
解析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细菌,真菌的数量要比细菌少。样品的稀释度越高,
在平板上生成的菌落数目就越少。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
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平板计数,所以细菌的稀释倍数要高于真菌的稀释
倍数。
12.为从养猪场周围土壤中分离产胭酶的微生物,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稀释液
(1)培养基的制备:本实验需在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因尿素
会分解,只能用过滤。下列对本实验选用的尿素固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
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都含有氮源
C.都要添加琼脂糖
D.都要添加酚红指示剂
(2)制备细菌悬液:在无菌条件下,将土样加到含有适量_________的三角瓶中,振荡摇匀,
并以此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
(3)接种:本实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o
答案(1)加热G6玻璃砂漏斗D(2)无菌水⑶涂布分离法
解析(1)尿素加热会分解,因此只能用G6玻璃砂漏斗进行过滤。尿素固体培养基和LB固体
培养基都需用高压蒸汽灭菌,且都含有氮元素,都需加入琼脂糖使培养基为固态,前者需加
入酚红指示剂,但后者不需要。
(2)为防止杂菌污染,在无菌条件下,将土样加到含有适量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并混合均匀,
获得土壤稀释液。
(3)本实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涂布法。
13.(2019•金华高二检测)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
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
得了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下列问
题:
(1)②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作为碳源,②中不同浓度碳源的培养基
(填“影响”或“不影响”)细菌的数量。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
____________法。
⑵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
(3)实验过程中如何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苯酚影响涂布分离
(2)④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⑤的培养基中加入了苯酚作为碳源涂布分离(或
划线分离)
(3)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进行无菌操作
解析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加入或不加某些物质以达到促进目的菌生长,
抑制或阻止其他杂菌生长的目的,然后再用涂布分离法或划线分离法筛选出单个目的菌落。
在设计实验中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操作中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14.(2017•全国I,37)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
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
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作为碳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⑵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填“尿素”“NH4NO3”
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zPOa和Na2Hp其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服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z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N03,能分解尿素的
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0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
盐,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解析(1)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中清算管理办法
- 市区道路绿化带改造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防雹人员管理办法
- 交通郭建设管理办法
- 火锅店销售管理办法
- 砌块厂托盘管理办法
- 风险废物管理办法
- 额度人员管理办法
- 潮州公积金管理办法
- 防盗巡视管理办法
- 二升三数学综合练习 暑假每日一练60天
- 兵团连队综合管理办法
- 骨科快速康复护理课件
- (零诊)成都市2023级(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高清版)DB11∕T 509-2025 房屋建筑修缮工程定案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基于杀伤链的开放式作战体系设计与应用
- 智算中心及算力产业集群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监理评估报告
- 数学新教师入职培训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射频消融电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