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人民B、政府C、人大D、法院2、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道德范畴:A、拾金不昧B、见义勇为C、偷窃财物D、诚实守信3、题干: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遵守交通信号,文明出行C.在电影院吸烟D.在图书馆随意说话4、题干:下列关于法治与道德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治与道德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关系B.法治是道德的替代品,道德不需要存在C.法治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治的基础D.法治与道德没有关系,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5、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道德行为?A.考试作弊B.捐赠爱心物资C.随意丢弃垃圾D.欺骗同学6、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预示性C.严格性D.公平性7、题干:以下哪种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学校保护原则?A.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B.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C.学校禁止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以保障学生安全D.学校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全权管理8、题干: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种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要求?A.公民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C.公民对政府决策提出批评意见D.公民在网络上散布谣言9、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是道德的体现,所以法律不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具有强制性。D、法律是随意制定的,没有统一标准。1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种行为符合法律规范?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随意丢弃垃圾C.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D.在网上恶意传播谣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小明是一名初一学生,他所在的学校经常组织一些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如观看法治教育影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在一次法治教育活动中,小明了解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他深感宪法的重要性。以下是小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根据材料回答:1、请简述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理解。3、请列举两个你身边体现宪法精神的具体事例。第二题小明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小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以下是小明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1.在镇上的公共场所,经常有人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2.部分商贩在街头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秩序。3.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在调查中发现的不良现象有哪些?2、针对上述不良现象,请你提出一些建议,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践行道德与法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第三题张华是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学校附近的河流水质受到了污染,导致附近居民的饮用水质量下降。张华决定采取行动,以下是他调查和行动的过程:1.张华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水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2.他向附近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和意见。3.张华还找到了一位环保志愿者,请教他如何处理此类问题。4.经过调查和请教,张华发现污染源主要来自一家化工厂的废水排放。5.张华决定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化工厂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居民共同参与保护水资源。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张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什么?2、张华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3、张华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化工厂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居民共同参与保护水资源,这一行动体现了哪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素养?第四题张强是一名初一学生,他在学校里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然而,他在家里却经常顶撞父母,不完成家务,与父母关系紧张。一天,张强的班主任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帮助他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班主任首先与张强进行了谈话,了解到张强之所以与父母关系紧张,是因为他觉得父母过于干涉他的生活,不理解他的想法。班主任告诉张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随后,班主任又与张强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一)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张强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美德?2、班主任为什么决定帮助张强改善与父母的关系?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1、张强应该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2、张强的父母应该如何与张强沟通?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第五题阅读材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同时,公民也有义务履行,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爱护公共财产等。1、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2、请举例说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之间的关系。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人民B、政府C、人大D、法院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B、C、D虽然都是国家机关,但它们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而不是权力本身。2、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道德范畴:A、拾金不昧B、见义勇为C、偷窃财物D、诚实守信答案:C解析: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上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诚实守信都是道德行为,它们体现了人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而偷窃财物则是一种违法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因此不属于道德范畴。选项C是正确答案。3、题干: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遵守交通信号,文明出行C.在电影院吸烟D.在图书馆随意说话答案:B解析:选项B中的“遵守交通信号,文明出行”是典型的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有助于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而选项A、C、D中的行为都是违反公共秩序的,分别影响他人休息、公共健康和公共环境。因此,正确答案是B。4、题干:下列关于法治与道德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治与道德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关系B.法治是道德的替代品,道德不需要存在C.法治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治的基础D.法治与道德没有关系,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答案:C解析:选项C正确地阐述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即法治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治的基础。这意味着,法治依赖于道德的支撑,而道德则需要法治来保障其实施。选项A、B、D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忽略了法治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因此,正确答案是C。5、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道德行为?A.考试作弊B.捐赠爱心物资C.随意丢弃垃圾D.欺骗同学答案:B解析:道德行为是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捐赠爱心物资是积极帮助他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因此属于道德行为。A、C、D三项均不符合道德规范,不属于道德行为。6、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预示性C.严格性D.公平性答案:B解析: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普遍约束力、规范性。预示性是指法律对未来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但并非法律的基本特征。严格性是指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具有明确和严厉的规定,公平性是指法律对所有人平等适用,这两项也是法律的特征,但不是基本特征。因此,B选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7、题干:以下哪种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学校保护原则?A.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B.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C.学校禁止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以保障学生安全D.学校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全权管理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应当保护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选项B中,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保护原则。而选项A违反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选项C限制了学生的正当权利,选项D则过分干涉了学生的个人空间。因此,正确答案是B。8、题干: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种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要求?A.公民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C.公民对政府决策提出批评意见D.公民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要求公民应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选项B中,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体现了对法律规定的尊重和遵守,符合“法治”的要求。而选项A中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选项C虽然涉及公民对政府决策的批评,但并不直接体现法治的要求,选项D中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因此,正确答案是B。9、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是道德的体现,所以法律不具有普遍约束力。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具有强制性。D、法律是随意制定的,没有统一标准。答案:B解析:法律具有以下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选项A错误,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选项C错误,因为法律具有强制性;选项D错误,因为法律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统一标准。所以正确答案是B。10、以下关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B、道德是法律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分割。C、道德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无关。D、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基石,但不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主要依据。答案:A解析: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多样性。选项B错误,因为道德和法律规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两者虽然有关联,但不可分割;选项C错误,因为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范的组成部分,道德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影响;选项D错误,因为道德不仅是社会规范的基石,也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依据。所以正确答案是A。1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种行为符合法律规范?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随意丢弃垃圾C.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D.在网上恶意传播谣言答案:C解析: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是法律规范中明确规定的交通安全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而A、B、D选项均违反了社会公德或法律规定,不符合道德与法治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12、以下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B.法律是靠道德力量维系的C.法律对所有人都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是随意制定的,不受任何约束答案:AC解析: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选项A正确地描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选项C正确地描述了法律对所有人都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选项B错误,因为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而非道德力量维系的;选项D错误,因为法律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受到国家法律体系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因此,正确答案是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小明是一名初一学生,他所在的学校经常组织一些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如观看法治教育影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在一次法治教育活动中,小明了解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他深感宪法的重要性。以下是小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根据材料回答:1、请简述宪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理解。答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意味着国家要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各项权利。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3、请列举两个你身边体现宪法精神的具体事例。答案:示例1: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示例2:法院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二题小明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个小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而来。以下是小明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1.在镇上的公共场所,经常有人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2.部分商贩在街头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秩序。3.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在调查中发现的不良现象有哪些?答案:1、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2、街头摆摊设点,占道经营;3、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2、针对上述不良现象,请你提出一些建议,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答案: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2、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设立垃圾分类设施;3、规范街头经营秩序,加强交通管理;4、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践行道德与法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答案: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3、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4、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题张华是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学校附近的河流水质受到了污染,导致附近居民的饮用水质量下降。张华决定采取行动,以下是他调查和行动的过程:1.张华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水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2.他向附近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和意见。3.张华还找到了一位环保志愿者,请教他如何处理此类问题。4.经过调查和请教,张华发现污染源主要来自一家化工厂的废水排放。5.张华决定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化工厂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居民共同参与保护水资源。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张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帮助张华了解水污染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行动提供理论依据;2、让他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行动中遵循法律规定。2、张华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案:2、了解附近居民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为后续行动提供民意支持;2、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3、张华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化工厂的违法行为,并呼吁居民共同参与保护水资源,这一行动体现了哪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素养?答案:3、1、具有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2、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权;3、勇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4、团结协作,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第四题张强是一名初一学生,他在学校里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然而,他在家里却经常顶撞父母,不完成家务,与父母关系紧张。一天,张强的班主任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帮助他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班主任首先与张强进行了谈话,了解到张强之所以与父母关系紧张,是因为他觉得父母过于干涉他的生活,不理解他的想法。班主任告诉张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随后,班主任又与张强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建议他们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一)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张强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美德?答案:张强在家庭中的行为体现了团结、勤劳的美德;在学校中的行为体现了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美德。2、班主任为什么决定帮助张强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答案:班主任决定帮助张强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是因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强与父母关系紧张会影响他的成长。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答案: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②与父母沟通:主动与父母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③关心父母:关注父母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体贴他们的辛劳。④分担家务: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⑤遵守家庭规则:遵守家庭中的纪律和规定,保持家庭和谐。(二)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张强应该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答案:张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尊重父母:学会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②主动沟通: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③关心父母:关注父母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体贴他们的辛劳。④分担家务: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⑤遵守家庭规则:遵守家庭中的纪律和规定,保持家庭和谐。2、张强的父母应该如何与张强沟通?答案:张强的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决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②与孩子沟通:主动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度物业设施设备安全生产维护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统编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综合性会务策划及资源供应购销合同版B版
- 2025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沪教新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水电暖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4甲乙双方关于共享销售渠道的合同
- 华电考试初级理论复习试题及答案
- 陪诊培训课件
- 红色简约2025蛇年介绍
- 专题3-6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常用二级结论【12类题型】(解析版)-A4
- 医疗行业销售内勤工作汇报
- 光伏电站运维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试题+物理 含解析
- 农业合作社线上线下营销方案
- 兼职客服签约合同范例
- 【初中地理】《世界的聚落》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