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_第1页
医学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_第2页
医学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_第3页
医学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_第4页
医学免疫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

免疫系统包括()

A:免疫细胞、粘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B: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C: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D: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E: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答案:B现代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C: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E: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答案:B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

C:免疫缺陷

D:免疫耐受

E:免疫自稳

答案:A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易发生()

A:超敏反应

B:肿瘤

C:免疫增生性疾病

D:反复感染

E:自身免疫病

答案:D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调节

B:免疫耐受

C:免疫防御

D:免疫自稳

E:免疫监视

答案:C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

A:自身免疫病

B:病毒持续感染

C:免疫缺陷病

D:超敏反应

E:肿瘤

答案:A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超敏反应

B:移植排斥反应

C:肿瘤

D:自身免疫病

E:免疫耐受

答案:C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A:包括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作用

B:经遗传获得

C:无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

D:可产生免疫记忆

E:感染早期迅速发挥作用

答案:D最早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俄国

B:英国

C:日本

D:朝鲜

E:中国

答案:E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

A:免疫监视

B:免疫应答

C:免疫防御

D:免疫原

E:免疫自稳

答案:ACE

第二章测试

中枢免疫器官()

A:T细胞和B细胞组成

B: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C:胸腺和骨髓组成

D: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

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答案:E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A:腔上囊、扁桃体、淋巴结

B:骨髓、淋巴结、脾脏

C: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D:胸腺、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

答案:C绝大多数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腔上囊

C:淋巴结

D:骨髓

E:脾脏

答案:E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淋巴结

C:胸腺

D:腔上囊

E:脾脏

答案:E成熟免疫细胞寄居的场所是()

A:胸腺

B:胰腺

C:卵黄囊

D:腔上囊

E:脾脏

答案:E人体内单位体积最大的免疫器官是()

A:脾脏

B:淋巴结

C:胸腺

D:扁桃体

E:阑尾

答案:E机体骨髓功能缺陷时()

A: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B:胸腺发育正常,脾脏淋巴滤泡发育不良

C:胸腺发育不良,脾脏淋巴滤泡发育正常

D: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E: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答案:A可作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A:骨髓

B:胸腺

C:淋巴结

D:脾脏

E: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答案:E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A:淋巴结

B:脾脏

C: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D:胸腺

E:骨髓

答案:E淋巴结具备的作用是()

A: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B:清除病原菌

C:提供成熟淋巴细胞寄居的场所

D:参与T细胞的选择性发育过程

E:提供免疫细胞应答的场所

答案:ABCE

第三章测试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是()

A:抗原分子的物理性状

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抗原分子中特殊的化学基团

D:抗原分子的异物性

E:抗原分子的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C关于B细胞表位的特征,错误的是()

A:可以存在于细胞表面

B:可以是顺序表位

C:需要MHC分子

D:受体BCR

E:可以是构象表位

答案:C关于半抗原的特征,准确的是()

A: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B: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C: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D: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

E:与载体结合后才能与抗体结合

答案:A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嗜性抗原

B:隐蔽抗原

C:天然抗原

D:独特型抗原

E:异种抗原

答案:A抗原性极弱的是()

A:脂肪

B:多肽

C:蛋白质

D:类毒素

E:抗毒素

答案:A兄弟姐妹间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物质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答案:B在人体,隐蔽的自身抗原物质是()

A:HLA抗原

B:眼晶状体蛋白

C:受电力辐射药物影响的细胞

D:ABO血型物质

E:Rh血型物质

答案:B关于抗原正确的是()

A:抗原的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就一定越强

B:口服后的物质不可能成为抗原

C:所有抗原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中都需要T细胞的辅助

D:注射抗原比口服抗原更容易产生抗体

E: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再免疫动物才能产生抗体,但该抗体在试管内不能同半抗原结合

答案:E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是()

A:仅存在于胸腺细胞上

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细胞辅助

C:只产生细胞免疫

D:不在胸腺中产生

E:相应抗体不是在胸腺中产生

答案:B抗原具备的基本特性()

A:可溶性

B:易接近性

C:免疫原性

D:免疫反应性

E:异物性

答案:CD

第四章测试

关于抗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B:抗体都是体外产生的

C:抗体是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E: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

答案:B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依赖()

A:细胞因子

B:MHC

C:调理素

D:补体

E:抗体

答案:E未成熟B淋巴细胞表达的膜免疫球蛋白是()

A:mIgG

B:mIgM

C:mIgA

D:mIgE

E:mIgD

答案:B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εRⅠ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E

B:sIgA

C:IgD

D:IgG

E:IgM

答案:A抗体特异性结合病原体表面抗原,增强吞噬细胞对该病原体的吞噬作用,被称为抗体的()

A:ADCC作用

B:调理作用

C:中和作用

D:结合抗原作用

E:凝集作用

答案:B单克隆抗体是指()

A:具有高度均一性

B:对人体无免疫原性

C:是由突变的浆细胞产生

D:具有识别多种抗原决定簇之特点

E:是指所有具有相同H链的抗体

答案:A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A:sIgA

B:IgE

C:IgM

D:IgD

E:IgG

答案:A下列关于sIgA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母亲可将sIgA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B:由两个单体IgC:分泌片的功能是保护sIgA不被蛋白水解酶破坏

D: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组成

E:分泌片由黏膜上皮细胞产生

F:单体IgA由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产生

答案:D胃蛋白酶能将抗体水解成:()

A:F(ab’)2和Fc

B:Fab和Fc

C:Fab’和pFc’

D:F(ab’)2和pFc’

E:Fab和pFc’

答案:D抗体的功能包括:()

A:穿过胎盘

B:激活补体

C:与某些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

D:参与黏膜免疫

E: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答案:ABCDE

第五章测试

补体系统是:()

A:由30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

B: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C: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D: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

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

答案:A三条补体激活途径都必须具备的成分是()

A:C4和C2

B:C3及C5~C9

C:B因子和D因子

D:C1s和C1r

E:D因子和P因子

答案:B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补体的()

A:膜攻击阶段

B:降解阶段

C:合成阶段

D:识别阶段

E:活化阶段

答案:A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

C: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D:C1q分子有6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C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E: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答案:C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9

B:C4

C:C5

D:C1q

E:C3

答案:E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A: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B:调理作用

C:清除免疫复合物

D:中和作用

E:炎症介质作用

答案:B补体活性片段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免疫调节作用

B:调理作用

C: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中和作用

答案:E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由哪类补体缺陷引起()

A:C4缺陷

B:C3缺陷

C:C1INH缺陷

D:C1q缺陷

E:C9缺陷

答案:C关于补体的理化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A:补体中C3的含量最多

B:补体固有成分的化学组成均为糖蛋白

C:部分补体固有成份对热敏感,56℃作用30分钟,即可使其丧失活性

D:补体总含量相对恒定

E:多数分子属碳水化合物

答案:ABCD一位患者患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补体C3成分完全缺乏,会影响的功能是()

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B:细菌的调理作用

C:细菌的裂解作用

D: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E:过敏毒素的产生

答案:BCDE

第六章测试

关于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可诱导产生

B: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发挥生物学活性

C: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

D:作用效应具有多样性

E: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

答案:E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发挥同样或类似的生物学作用,这种作用的特点称为细胞因子的()

A:多效性B:重叠性C:网络性

D:协同性E:拮抗性

答案:BTNF代表()

A:生长因子B:白细胞介素C:干扰素D:集落刺激因子

E:肿瘤坏死因子

答案:ECSF可以归类于()

A:趋化因子家族

B:肿瘤坏死因子家族

C:集落刺激因子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答案:C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不正确的有:()

A: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B: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产生细胞的邻近细胞

C:作用方式具有MHC限制性

D:以内分泌方式通过血流作用于远处的细胞

E:以自分泌方式作用于分泌细胞本身

答案:C关于细胞因子作用特点,不包括()

A:特异性B:多源性C:.重叠性D:多效性E:拮抗性

答案:A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细胞因子是()

A:TNF-α

B:IL-2

C:TGF-β

D:IFN-α

E:IL-1

答案:D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1

C:IL-6

D:TNF-α

E:IFN-α

答案:D对细胞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TGF-β

C:IL-6

D:IL-2

E:IL-12

答案:B以下属于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的是()

A:抗病毒作用

B:刺激造血

C:促进血管的生成

D:激活补体

E:抗细菌作用

答案:ABCE

第七章测试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

A:免疫细胞活化后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

B:诱导白细胞活化分化的抗原

C:血清中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D:血细胞表面出现或消失的蛋白质分子

E:白细胞的表面抗原

答案:D关于CD,错误的是()

A:部分黏附分子无CD编号

B:CD分子可用于鉴别细胞

C:白细胞分化抗原均有CD编号

D:是编码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工具

E:CD分子在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CLFA-1的配体是()

A:LFA-3

B:CD86

C:VLA-4

D:LFA-2

E:ICAM-1

答案:EE-选择素主要分布于()

A:白细胞

B: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血小板

E:单核细胞

答案:B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是()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CD4

D:LFA-1

E:CD8

答案:D在炎症反应初期,介导中性粒细胞沿血管壁滚动和最初结合的一对黏附分子是()

A:CD28/B7

B:LFA-1/ICAM-1

C:sLex/E-选凝素

D:CD2/CD58

E:CD40/CD40L

答案:C介导淋巴细胞归巢的黏附分子是()

A:归巢受体/血管地址素

B:CD2/CD58

C:sLex/E-选凝素

D:LFA-1/ICAM-1

E:LFA-1/Mac-1

答案:A关于整合素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结合细胞外基质

B:以β链不同而分组

C:属于IgSF

D:参与黏附功能

E:由一条α链和一条β链组成

答案:C关于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黏附分子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黏附分子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

B:白细胞分化抗原就是黏附分子

C:黏附分子就是CD分子

D:白细胞分化抗原就是CD分子

E:所有的白细胞分化抗原都有CD编号

答案:A选择素分子中结合配体的结构域是()

A: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

B:细胞因子受体结构域

C: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D:补体调节蛋白结构域

E: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

答案:A

第八章测试

HLAⅡ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部位(即抗原肽结合槽)是()

A:α1和α2

B:α1和β1

C:β2m

D:α2和β2

E:α3

答案:B根据HLA单体型遗传特征,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有一个单体型相同的几率为()

A:50%

B:25%

C:100%

D:10%

E:75%

答案:AMHC分子参与下列哪种细胞的分化过程()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红细胞

E:T细胞

答案:E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的方法是()

A:Ig血清型检测

B:指纹检测

C:面部识别

D:声音识别

E:HLA型别检测

答案:E人类MHC炎症相关基因不包括()

A:C型凝集素受体基因家族

B:MHCⅠ类链相关分子基因家族

C: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

D: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因子基因家族

E: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

答案:AMHCⅡ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中,HLA-DM分子的作用是()

A:降解抗原肽结合槽中的Ii

B:解离抗原肽结合槽中的CLIP

C:促进MHCⅡ分子的折叠与装配

D:引导抗原肽进入内体

E:引导MHCⅡ类分子进入内体

答案:B既表达MHCⅠ类分子,又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B细胞

C:红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答案:BHLA完全相同的供受者间进行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是()

A:受者患有后天免疫缺陷

B:受者产生封闭抗体

C:移植物没有充分血液供应

D:供者患有先天免疫缺陷

E:常染色体编码的mH抗原不匹配

答案:EHLAⅠ类分子的轻链又称()

A:α3

B:α2

C:β1

D:β2m

E:a1

答案:D下列哪种疾病与HLA分子有关()

A:血友病

B:1型糖尿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强直性脊柱炎

E:多发性硬化病

答案:BCDE

第九章测试

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A:mIg,CD3

B:IgD,CD79a/CD79b

C:mIg,IgA和IgG

D:mIg,Igα和Igβ

E:IgM,CD79a/CD79b

答案:D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的分子为()

A:CD4和CD8

B:CD3和CD4

C:CD19和CD21

D:CD40和CD40L

E:CD79a和CD79b

答案:E关于BC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与抗原结合后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

C:其化学本质是mIg

D: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经Igα和Igβ传至胞内

E:识别抗原有MHC限制性

答案:E下列哪种组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B7(B细胞)——CD28(T细胞)

B:CD40(B细胞)——CD40L(活化的T细胞)

C:CD40L(B细胞)——CD40(活化的T细胞)

D:CD80(B细胞)——CD28(T细胞)

E:CD86(B细胞)——CD28(T细胞)

答案:B关于B2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B: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C:可产生自身抗体而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D:分布于外周免疫器官

E:来源于胚肝

答案:DB细胞作为专职性APC,正确的表述是()

A:B细胞不能把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

B:B细胞通过BCR结合颗粒性抗原

C:只有活化的B细胞才是抗原提呈细胞

D:B细胞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E:B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十分重要

答案:D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

A: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胸腺

E: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答案:AB细胞活化的共受体的组成成分为()

A:CD79

B:CD19

C:CD81

D:CD28

E:CD21

答案:BCEB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

A:提呈可溶性抗原给T细胞

B: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C: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D: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E:提呈颗粒性抗原给T细胞

答案:ACDB1细胞的主要特性有()

A:产生的抗体特亲和力较低,表现为多反应性

B:主要对蛋白质类抗原应答

C:在肠道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D: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

E:细胞表面表达mIgM

答案:ACDE

第十章测试

T淋巴细胞不具备的表面标志是()

A:CD2

B:CD80(B7)

C:TCR

D:CD4/CD8

E:CD3

答案:B具有稳定TCR结构及转导T细胞活化信号作用的是()

A:CD28

B:CD4

C:CD2

D:CD8

E:CD3

答案:E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

A:CD3

B:CD19

C:CD4

D:CD16

E:CD8

答案:A绵羊红细胞能与人成熟T细胞形成E花环是由于后者表达()

A:CD8

B:CD28

C:CD4

D:CD2

E:CD3

答案:D可用于鉴定Th1/Th2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是()

A:抗CD4

B:抗CD3

C:抗CD28

D:抗CD2

E:抗CD8

答案:A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通过T细胞与APC间的哪组分子的相互作用()

A:LFA-2(CD2)与LFA-3

B:TCR-CD3复合物与抗原肽-MHC复合物

C:LFA-1与ICAM-1

D:CD28与B7(CD80)

E:CD40L与CD40

答案:B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

A:IL-2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B:TCR-CD3复合物与抗原肽-MHC复合物间相互作用

C:CD4与MHC-Ⅱ分子间的互相作用

D:CD8与MHC-Ⅰ分子间的互相作用

E: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ET细胞活化时,第二信号中最重要的一对分子是()

A:CD4与MHC-II类分子

B:CD8与MHC-I类分子

C:CD2与LFA-3

D:TCR与CD3

E:CD28与B7

答案:ET细胞表面表达的协同刺激分子包括()

A:LFA-1

B:ICOS-1

C:CD28

D:B7

E:LFA-3

答案:ABCE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发育过程中经历了那些变化?()

A:阳性选择

B:生发中心的形成

C:体细胞高频突变

D:TCR的基因重排

E:阴性选择

答案:ADE

第十一章测试

目前所知机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库普弗细胞

C:DC

D:巨噬细胞

E:内皮细胞

答案:C与内源性抗原提呈密切相关的分子是()

A:FcγR

B:MHCI类分子

C:mIg

D:C3bR

E:MHCⅡ类分子

答案:B与外源性抗原提呈密切相关的分子是()

A:FcγR

B:MHCI类分子

C:mIg

D:3bR

E:MHCⅡ类分子

答案:E下列哪一种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A:内皮细胞

B:巨噬细胞

C:DC

D:其他选项均不是

E:B淋巴细胞

答案:CB淋巴细胞摄取抗原与下列哪一种膜分子有关()

A:黏附分子

B:其他选项均不是

C:mIg

D:FcR

E:MHCI类分子

答案:C下列哪一种分子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A:CD11

B:CD83

C:CD86

D:CD1

E:IgFcR

答案:D与内源性抗原肽转运有关的分子是()

A:HLA-DM分子

B:TAP分子

C:PSMB

D:Ii链

E:内质网

答案:B内源性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部位是在()

A:内体腔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蛋白酶体

E:溶酶体

答案:B巨噬细胞对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不包括()

A:抗原在内质网中加工修饰

B:抗原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

C:吞噬溶酶体形成

D:抗原摄取

E:抗原降解成抗原肽

答案:A下列属于专职性APC的是()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B细胞

E:上皮细胞

答案:ABD

第十二章测试

T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

A:Igα、Igβ

B:CD4

C:CD8

D:CD2

E:CD3

答案:E在细胞免疫效应阶段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Tc、Th1

B:Th1、Th2

C:Th2、Tc

D:Th2、Treg

E:Th1、Treg

答案:A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促进T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A:TNF-β

B:IL-1

C:IL-2

D:TNF-α

E:IL-4

答案:C哪些细胞不参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A:DC

B:Th1

C:CTL

D:Th2

E:巨噬细胞

答案:DTCR的双识别是指()

A:同时识别抗原分子的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B:同时识别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

C:同时识别MHC-I类分子和MHC-II类分子

D:同时识别抗原肽和SmIg的复合物

E:同时识别Igα和Igβ

答案:B可诱导Th0分化为Th1的细胞因子是()

A:IL-6和TGF-β

B:IL-12和IFNγ

C:IL-23

D:TGF-β和IL-2

E:IL-4

答案:B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B: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C: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E: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答案:E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

A:调理作用

B:ADCC

C:释放穿孔素

D: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E:颗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

答案:CDE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的生物学意义包括()

A:抗肿瘤

B:型超敏反应

C:某些自身免疫病

D:移植物排斥反应

E:抗胞内微生物

答案:ABCDE与T淋巴细胞识别活化有关的CD分子是()

A:CD28

B:CD3

C:CD4

D:CD8

E:CD2

答案:ABCDE

第十三章测试

B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

A:Igα、Igβ

B:CD2

C:CD4

D:CD3

E:CD8

答案:A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D

C:IgG

D:IgE

E:IgM

答案:E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D

B:IgE

C:IgG

D:IgA

E:IgM

答案:C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

A:细胞毒作用

B:调理作用

C:中和作用

D:迟发型超敏反应

E:ADCC

答案:D作为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的抗原是()

A:低浓度TD-Ag

B:高浓度TD-Ag

C:低浓度TI-1型抗原

D:TI-2型抗原

E:高浓度TI-1型抗原

答案:E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特异性抗体发挥效应

B:APC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C: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D: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与成熟

E: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

答案:D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不包括()

A:体细胞高频突变

B:浆细胞的形成

C:Ig亲和力成熟

D:记忆性B细胞形成

E:阴性选择

答案:EBCR对抗原的识别特点不包括()

A:能识别多肽、核酸、蛋白质、多糖

B:不需APC摄取、处理抗原

C:无MHC限制性

D:能识别蛋白质抗原

E:只能识别构象表位

答案:E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不包括()

A: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B:.DCC

C:迟发型超敏反应

D:中和作用

E:调理作用

答案:C体液免疫的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不同点是()

A: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B:初次应答的所需抗原剂量少

C: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再次应答的是IgG

D:再次应答平台期持续时间长

E:再次应答抗体产生速度快

答案:ACDE

第十四章测试

体表物理屏障作用不包括()

A:致密上皮细胞的机械屏障作用

B: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作用

C:上皮细胞的迅速更新作用

D: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物的抗菌作用

E: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物的冲洗作用

答案:D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

A:CTL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NK细胞

E:Th细胞

答案:D吞噬细胞主要包括()

A: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和APC

C:NK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答案:E可直接作用于革兰氏细菌细胞壁、使之溶解破坏的物质是()

A:穿孔素

B:溶菌酶

C: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D:C反应蛋白

E:乳铁蛋白

答案:B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A:TCRγδ+细胞

B:记忆性T细胞

C:TCRαβ+细胞

D:Tc细胞

E:Th细胞

答案:A成熟树突状细胞具有的生物学特征是()

A:高表达MHCⅡ类分子,提呈抗原能力强

B:高表达共刺激分子,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强

C:高表达黏附分子,迁移能力强

D:高表达调理性受体,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强

E: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摄取加工抗原能力强

答案:A下列属于成熟DC的是()

A:并指状DC

B:朗格汉斯细胞

C:隐蔽细胞

D:血液DC

E:间质DC

答案:AB1细胞接受多糖类抗原刺激后可产生()

A:以IgG为主的高亲和性抗体

B:以IgG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

C:以IgM为主的高亲和性抗体

D:IgM和IgG两种不同类型的抗体

E:以IgM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

答案:E以下关于免疫应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应答总是对机体有利

B:固有免疫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

C: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物质的整个过程

D:适应性免疫可促进固有免疫应答的发生

E: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答案:A组成化学屏障的杀、抑菌物质包括()

A:溶菌酶

B:抗菌肽

C:脂肪酸

D:α-防御素

E:乳酸

答案:ABCE

第十五章测试

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入途径顺序为()

A: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

B: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

C: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D: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E: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

答案:A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

A:任何抗原都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B:超抗原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C: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D:某种抗原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E:改变的自身成分不发生反应的状态

答案:D对抗原致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

A:不易被Mϕ处理提呈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B:单体抗原较其聚体容易导致免疫耐受

C:抗原剂量过高或过低都可导致免疫耐受

D:特殊的抗原表位及抗原表位的变异均可导致免疫耐受

E:皮下注射抗原易致免疫耐受

答案:E最不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情况是()

A:成年期注射佐剂与颗粒性抗原

B:成年期注射可溶性抗原

C:成年期注射颗粒性抗原

D:新生期注射颗粒性抗原

E:新生期注射可溶性抗原

答案:C外周耐受中自身抗原应答的T细胞克隆清除表述正确的是()

A: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具有高亲和力、经APC提呈致此类T细胞克隆清除

B: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具有高亲和力、经APC提呈致此类T细胞克隆清除、这种组织特异自身抗原浓度高

C:经APC提呈致此类T细胞克隆清除

D:这种组织特异自身抗原浓度高

E: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具有高亲和力

答案:B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B细胞

E:单核细胞

答案:B关于免疫耐受下述正确的是()

A:T细胞较B细胞容易形成免疫耐受

B:对所有的抗原均不产生免疫应答

C:是由于射线照射或药物引起的

D:成年动物较容易诱导形成免疫耐受

E:抗原在体内消失后耐受性仍持续存在

答案:A临床尝试以口服重组胰岛素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主要机制是()

A:模拟骨髓阴性选择诱导B细胞免疫耐受

B:口服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C:消除病人体内的自身抗体

D:模拟胸腺阴性选择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

E: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答案:B导致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因素不包括()

A:肿瘤细胞具有异质性

B: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B7、CD40分子表达下调

C: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

D:肿瘤抗原大部分属于自身抗原

E:肿瘤细胞产生抑制性的细胞因子

答案:A下列属于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的是()

A:过继输入抑制性免疫细胞

B:阻断共刺激信号

C:静脉注射抗原

D:应用IFN-γ诱导抗原提呈细胞上调MHCⅡ类分子表达

E:应用自身抗原肽拮抗肽

答案:ABCE

第十六章测试

一患者因注射抗毒素发生血清病,最佳的处理措施是()

A:输白蛋白

B:输全血

C:输血小板

D:注射抗生素

E:停止注射抗毒素

答案:E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IgE()

A:鼻咽

B:脾脏

C:胃肠道黏膜

D:扁桃体

E:支气管

答案:B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致病机制属于()

A:免疫缺陷病

B:Ⅳ型超敏反应

C:Ⅱ型超敏反应

D:Ⅲ型超敏反应

E:Ⅰ型超敏反应

答案:D由Ⅱ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