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_第1页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_第2页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_第3页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_第4页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是交易媒介,也是财富的一般代表,这种独特职能使人们产生了对它的客观需求。在充当交易媒介时,货币与商品劳务相对应,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能提供多少商品和劳务,就需要有相应数量的货币发挥媒介作用,以实现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这是实体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同时,货币又具有价值贮藏职能,人们愿意持有货币作为其资产组合的一个部分,以实现保值增值,这是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总需求就是对这两类发挥不同职能货币的需求总和。

据此,我们可以将货币需求定义为: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等)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理解货币需求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1.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

主观的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或机构等,在主观上“希望”自己拥有的货币量。客观的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单位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满足其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类型的货币需求都存在,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货币需求,而不是主观的货币需求,因为主观货币需求在量上无限制,是一种无约束的无效货币需求,这显然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2.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或机构,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在手中最合适。宏观货币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要既能满足交易需要,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由于宏观货币需求是微观货币需求的集合,因此,对微观货币需求的研究与对宏观货币需求研究一样重要。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或机构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不考虑价格变动的货币需要量,通常以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各经济单位所持有的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货币数量,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如果经济运行中的其他变量都不变,只是物价上涨一倍,则名义货币需求伴随着物价上涨也相应地增加一倍,而实际货币需求不变。相反亦应如此。我国1955年发行新版人民币、收回旧版人民币的改革(新币1元等于旧币10000元)很典型地诠释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差异。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包含物价因素在内的名义货币需求不能直接反映经济主体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同时,对于货币需求者而言,重要的是货币实际具有购买力的高低而非货币数量的多少,所以人们更注重考察实际货币需求。

4.现金货币需求与存款货币需求

现代经济中,货币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现金,在任何一个国家,存款货币的数额都远远高于现金。既然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流通以及人们对财富的贮藏对货币产生的需求,那么,除了现金能满足这种需求外,存款货币同样能满足这种需求/

二、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在总结前人对货币流通中货币数量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理论从宏观视角的主要概括。

为了分析方便,马克思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以这个假设条件为背景,他的论证过程是:①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②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③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金却留在流通之中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从而一定数量的黄金流通几次,就可以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

因此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领域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按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比例变化,执行流通手段货币量则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组合。

第一,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流通商品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流通货币量就会增加,在相反情况发生时则减少。

第二,在商品价格普遍提高时,如果流通商品量的减少同商品价格的上涨保持相同的比例,或流通的商品量不变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同商品价格的上涨一样迅速,流通货币量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比价格的上涨更迅速,流通中的货币量还会减少。

第三,在商品价格普遍下降时,如果流通商品量的增加同商品价格的跌落保持相同的比例,或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同商品价格的跌落保持相同比例,流通货币量不变。如果流通商品量的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比价格的跌落更迅速,流通中的货币量将会增加。

马克思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即在该经济体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储藏。流通中需要多少金币,就用黄金铸造多少金币并流出;流通中有一些金币不需要了,多余的金币就退出流通,转化为储藏,即假设存在一个货币自动调节器。所以,在金本位制下,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假设条件。

由于流通中还存在着赊销及以物易物现象,货币必要量公式又进一步演化为:

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应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马克思进而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的。纸币所以能够流通,是由于国家的强力支持。同时,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币的代表。因此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不可能退出流通。如果说,流通中可以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那么流通中无论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需要的金币数量。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其所代表的同名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物价上涨,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降低。马克思的纸币流通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单位纸币的价值=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量

(二)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费雪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1867-1947)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货币数量论观点作了最清晰的表述。费雪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需要货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交易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MV=PT

式中,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这个方程式首先旨在表示交易双方的恒等关系,以及以纸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水平P的变动规律。依据恒等式,P的值取决于M、V、T三个变量。费雪分析,V是由银行及信用机构的组织结构、效率,工业集中度,人们的货币支出习惯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变动缓慢,故可视为不变的常量;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上也是相对稳定的。费雪认为,货币仅是方便交易的工具,因此,所有的货币不是用于消费,就是通过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全部进入流通充当交易媒介。这样费雪的方程式又可以表达为:P=MV÷T。在这个表达式中,由于V、T是常量,故货币数量的变动直接引起物价水平与之成正比例变动。

因此,费雪交易方程式实质上表述的是一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变动关系的理论。即,要使价格保持给定水平,就必须使货币量与总交易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费雪将此交易方程式进行了一定的变形,就得到了货币需求方程式:M=PT÷V

此公式表明,决定一定时期名义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这一时期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同期的货币周转速度。从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从宏观分析的视角研究货币需求的,而且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因此,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交易方程式。

2.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在费雪发展他的货币数量论观点的同时,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歇尔(1842-1924)及其学生庇古(1877-1959)等人也在研究同样的课题,这批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他们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有自己的资产问题。当然,他们也考虑经济整体的需求,但在他们看来,这个整体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式是:

Md=KPY

式中,Md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 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d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因此,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

3.两个方程式的区别

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可以看出他们都很重视物价因素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是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具体在公式中,就是用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用个人持有的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

第二,费雪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制度支付过程,忽视人的作用;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保有货币的成本(即利息损失,由此隐含着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与保有货币满足程度的比较,重视人的意识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力。

第三,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到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费雪方程式没有区分真实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需求,因此,交易次数、交易数量及价格水准的变动都能影响货币需求量。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产物,认为微观主体要在保有货币的利弊因素权衡中决定货币需求。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是真实货币需求,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价格水准的变动只影响名义货币需求量。

第四,费雪方程式没有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所起的作用作明显的区分;剑桥方程式则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同样重视,并以此作为决定价格水平的分析基础,使货币价值的决定与商品供求决定规律相吻合。

由此可见,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考虑了货币的持有成本。剑桥方程式开创了货币需求研究的新视角。它将货币需求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联系起来,从货币对其持有者效用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了质的变化。(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作为马歇尔、庇古的学生,他继承了两位老师关于权衡利弊而持有货币的观点,并把它发展成为一种权衡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即流动性偏好说。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可灵活周转的货币的心理倾向。因此流动性偏好实际上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稳定地、不可动摇地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从而使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从幕后走到前台。他认为,人们持有货币动机有三种,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根据凯恩斯的分析,交易动机可分为个人的收入动机和企业的营业动机。凯恩斯认为,在个人收入的取得与支出之间,或者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与各项费用的支出之间,总是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些时间间隔中,个人和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一货币需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收入多,这种货币需求也多;反之亦然。简言之,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预防动机

凯恩斯对预防动机的解释是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凯恩斯认为,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为此,人们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货币在手中,这类货币需求可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仍然主要作为交易的准备金,只不过是扩大了的准备金,所以就实质而言,预防动机与交易动机可以归入一个范畴之内,由于这两个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存在着稳定的关系,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创新的部分。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除了为了交易需求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凯恩斯把用于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大类:货币和债券。人们持有货币资产,收益为零;持有债券资产,则有两种情况:如果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会上升。显然,人们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就成为人们在货币与债券两种资产间进行选择的关键。如果人们确信现行利率水平高于正常值,这就意味着他们预期利率水平将会下降,从而债券价格将会上升,人们就必然会多持有债券;反之,则会倾向于多持有货币。据此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原理,投机性货币需求(也称资产性货币需求)最主要受利率影响,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由于投机性货币需求与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心理的无理性则使得投资性货币需求经常变化莫测,甚至会走向极端,流动性陷阱就是这种极端现象的表现。

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所有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在这种情况下,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此时,无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储存起来,从而利率不再下跌。

由于货币总需求等于货币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之和,所以货币总需求函数式如下:

M=M1+M2=L1(y)+L2(i)=L(y,i)

式中,M表示货币总需求;M1表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被合称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也称“投机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i表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i的函数关系。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受马歇尔、庇古现金余额说的启发,采纳了凯恩斯对公众货币需求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更加深入地发展了微观货币需求理论,开创了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也叫货币学派,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政策主张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弗里德曼认为,与消费者选择商品一样,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同样受效用、收入水平、机会成本这三类因素的影响。

1.总财富水平

弗里德曼将总财富作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重要因素,即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总财富很难估算,所以弗里德曼用收入来代表财富总额,原因在于财富可视为收入的资本化价值。但这个收入不是统计测算的现期收入,而是长期收入,即“永恒收入”(Y)。因为现期收入受年度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缺陷。所谓永恒收入,是指一个人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的过去、现在和今后预期会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与永恒性收入呈正比例关系,由总财富决定的永恒性收入水平越高,货币需求越大。弗里德曼从对美国货币历史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永恒性收入对货币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弗里德曼进一步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两大类。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其大小与接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非人力财富指各种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等。这两种财富都能带来收入,但人力财富缺乏流动性,给人们带来的收入是不稳定的;而非人力财富则能够给人们带来较稳定的收入。因而,如果永恒收入主要来自于人力财富,人们就需要持有更多的货币以备不时之需;反之,人们的货币需求就会下降。因此,非人力财富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W)与货币需求呈反比。

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指“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名义报酬率(rm)可能等于零(手持现金与支票存款),可能大于零(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可能为负(支票存款的各项手续费),而其他资产(股票和债券等)的名义报酬率通常大于零。这样,其他资产的名义报酬率就成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其他资产的报酬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目前的收益,如债券的利率(rb)、股票的收益率(re);另一部分是预期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显然,债券的利率、股票的收益率越高,持币的机会成本越大,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越高,持币带来的通货贬值损失就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少。

3.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

持有货币可以给人们带来流动性效用,且其大小以及影响其效用的因素,如人们的嗜好、兴趣等,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由此,可得到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d/p为财富持有者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Y是实际恒久性收入,即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W是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的比率;rm是货币预期名义收益率;rb是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re是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是预期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U为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式中的自变量明显多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式,所以其货币口径大于凯恩斯所考察的货币。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①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从而将货币理论纳入了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摒弃了古典学派视货币为纯交易工具的狭隘理念。②在一般均衡的资产组合理论中,特别强调货币量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纠正了凯恩斯学派忽视货币量的偏颇。③在货币需求函数中,首先设置了预期物价变动率这一独立变量,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地位。④严格地将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加以区分。⑤特别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改正了以往学者们在经济理论,尤其是在货币理论中只顾抽象演绎的缺陷,使货币理论更向可操作的货币政策靠拢了。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①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仅限于债券利率,收入为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则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收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即对利率不敏感。③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高度稳定。④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一个间接作用的过程,即经由利率、投资及投资乘数作用而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弗里德曼则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则直接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所以货币是决定总支出的主要因素。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和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学习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此经济体制下,企业、政府对货币的需求只有交易性货币需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很低,微乎其微的储蓄也主要用于预防,而不是投资。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货币需求基本上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商品流通几乎成为决定货币需求的唯一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现实经济背景下,我国学者对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侧重于宏观货币需求理论,又主要集中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规律。

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银行工作者在理论界对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多年的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个经典的“1:8”经验式。其具体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公式可表示为: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货币量(现金)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著名的“1:8”公式成为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它反映了我国当时商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本质联系。但这一不变的数值尺度,是有条件的,即计划经济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如计划价格、现金管理制度等,保证了经济货币化的水平基本稳定不变

改革开放后,“1:8”的公式赖以存在基础不复存在。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的货币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经济货币化进程、价格改革基本完成,金融市场从无到有、规模逐渐壮大、运营日渐规范。随着经济主体的增加,铺底资金和手持货币的增多等因素,特别是物价放开,其上涨吸纳了一定的货币量而表现出流通速度的降低;,货币流通速度逐年下降。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使我国现阶段货币需求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更多地符合西方货币需求理论,除了收入、财富等规模变量外,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等机会成本也成为影响我国货币需要的重要因素。

(一)收入

从宏观方面看,收入的替代指标是总产出,国民总产出即为国民总收入。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和劳务产出逐年的增加,经济增长对交易性货币的需求必然不断增加。从微观方面看,国民收入即要素提供者与企业经营者收入之和,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下主要表现为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货币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支出就会相应的扩大,也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媒介商品交易。所以,收入是决定我国近年货币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二)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变动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资产性货币需求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就交易性货币需求而言,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水平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物价水平和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相反,物价水平与资产性货币需求间则呈现反向变动关系,这是因为在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作为资产持有的货币,其价值会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不断下降,为了避免损失,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减少资产性的货币需求。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物价水平的上升更容易引起货币需求总量的增加,原因在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对物价上升更富有弹性,而资产性货币需求对物价上升不敏感。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居民部门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预期增强,即使在物价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时期,也不愿意将货币性资产转化为商品性资产,资产的货币性需求并不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下降,甚至经常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资产性货币需求增加的情况。

(三)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利率)

除了货币之外,人们还能持有股票、债券等非金融性货币资产。非金融性货币资产是货币的替代物,当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时,人们往往愿意减少货币的持有数量。

近几年,我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较快,金融工具的种类不断增加,规模逐渐加大。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对货币资产的替代效应已逐渐显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继续发展和不断规范,人们的资产性货币需求将会随着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而出现增速减缓的趋势。

(四)其他因素

1.信用的发展状况

一般来说,在一个信用形式比较齐全、信用制度比较健全的社会,经济主体所必需的货币量相对要少一些,反之,对现实的货币需求就大。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商业信用、国家信用规模逐渐扩大。商业信用的发展使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减少企业对交易性货币的需求。国家信用主要采取发行国债的方式,这既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从而减少了资产性货币需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政府的融资问题,避免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候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而产生的政策性货币需求。

2.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

先进的金融技术手段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往往能够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反之,则增加货币的需求。近几年我国金融业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下金融服务质量有所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的货币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尽完善,对未来医疗、失业、养老、子女教育费用的担忧,对住房的需求,都增加了居民部门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从而增加了其预防性货币需求。

第二节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为一种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在这四个行为主体中,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货币供给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一)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与基础货币

我们知道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在执行其相应在职能时,形成了其独特的资产负债业务。而恰恰是中央银行独特的资产负债业务的运作,形成了货币供给过程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从表6-4中可以看出,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项目;储备货币、发行债券、政府存款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项目。

(1)国外资产。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外资产,主要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资产。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担负着为国家管理外汇和黄金储备的责任,而黄金和外汇储备要占用中央银行资金,因而国外资产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资产业务。

(2)对政府债权。作为“国家的银行”,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通过采取直接向政府提供短期贷款或购买政府债券等方式向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由此形成对政府的债权,具体包括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库券、政府债券、财政短期贷款、对国库的贷款或法律允许的透支额。

(3)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方式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储备货币。这是中央银行是重要的负债项目之一,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作为“发行的银行”,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最初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社会上流通的现金都是通过货币发行业务流出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发行业务,在满足社会经济活动对现金需求的同时,通过调控现金发行量,可以调节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进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各国法律通常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将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这一比例被称为法定存款资金率。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过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计算的部分即为超额存款准备金。

(5)发行债券与票据。中国人民银行自2002年9月起正式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截止2011年底,央行票据余额为2.3万亿元。通过发行债券和票据,中央银行回笼了货币,借此实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6)政府存款。作为“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代理收受国库资金,政府及公共机构的暂时保留或结余的资金形成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

2.基础货币的概念

前述的储备货币另有一个学术名称——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等于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基础货币通常以下式表示:

B=R+C

式中:B为基础货币;R为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含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R与C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因此,基础货币也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准备金又有两种形式: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库存现金这个“库”是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库存现金就是商业银行业务库中存在的现金。商业银行每天要面对众多客户对现金的存存取取,为保证现金存取的正常进行,商业银行通常都会在其业务库中保有一定的现金。当业务库中的现金无法满足客户的取款要求时,商业银行会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中提取现金,中央银行会相应的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上的存款额;反之,当商业银行业务库中的现金过多时,它会将一部分现金存入中央银行的发行库,中央银行会相应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账户上的存款。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收放渠道

(1)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国外资产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资产业务。当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入外汇和黄金时,就向经济体系投放了基础货币;反之,当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外汇和黄金时,就从经济体系收回了相应的基础货币。

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银行近些年来投资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伴随着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市场上外汇供给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为了减轻或消除这种升值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买入外汇,增加外汇储备,与此同时,购买外汇付出的人民币直接进入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基础货币相应在增加。由此可见,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基础货币也相应增加;反之,当外汇储备减少时,基础货币也相应减少。

(2)对政府债权业务与基础货币。对政府债权表现为中央银行持有政府债券和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中央银行虽可代理政府发行债券,但一般却不直接认购,而是从公开市场上购买。由于中央银行持有政府债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调控货币供给量,故中央银行一般只与商业银行等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进行政府债券的买卖。只要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就将款项存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账户,基础货币就会相应增加;当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时,金融机构也是用准备金存款来支付,基础货币就会相应减少。自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中国人民银行就不再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

(3)对金融机构债权业务与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化是通过办理再贴现或再贷款等资产业务来操作的。当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再贷款时,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基础货币就会相应增加;相反,当中央银行减少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时,基础货币就会相应减少。

(4)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增减变化不仅受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也受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结构变化的影响。发行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另一种手段。

以我国为例,我国的中央银行票据只向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发行,商业银行购买央行票据、支付款项后,直接结果是其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金存款减少,即基础货币数量减少。这样,中国人民银行在负债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负债结构的调整——增加央行票据发行,减少准备金存款——调节了基础货币数量。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在前面我们曾学习过存款货币的概念。由于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券同样的购买功能,因此将其称作“存款货币”。在现代各国货币供给量的结构中,存款货币都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款货币是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汇业务活动创造出来的。

1.一对概念: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款项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从原始存款的概念可以看出,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有着紧密联系,或者说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称谓。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构成。中央银行通过扩大资产业务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后,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会增加,原始存款也会随之增加。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贷款等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扩张信用的源泉。

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相对,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行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

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存款货币的创造包括多倍扩张和多倍收缩,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简化分析起见,我们作出以下几个假设:

(1)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即中央银行只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其余的资金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用于贷款等资产业务,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2)非现金结算广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一般不需要以现金形式支付,而是把贷款转入借款企业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而后由企业通过转账支付的方式使用贷款。

(3)市场中始终存着贷款需求。

3.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

存款货币多倍扩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整个银行体系而言,一家银行发放贷款,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而另一家银行也因此而可以发放贷款,从而使第三家银行也获得存款。这些因其他银行发放贷款而引起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于是,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创造出成倍的派生存款。

例如,甲银行接受了其客户存入的100万元现金(原始存款)。在甲银行原来持有的准备金正好满足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本节假设为20%,下同)的条件下,该银行应再提取准备金20万元,然后将剩余部分即80万元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这样甲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发生了如表8-2所示的变化

后,其取得贷款的客户必将把这笔贷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取得支票后,委托其开户银行——乙银行为其收款,通过中央银行特设的支付清算系统,乙银行收到了这笔存款。之后,乙银行也必将提取20%的法宝存款准备金,然后将剩余的64万元用于贷款。于是,乙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发生了如表8-3所示的变化。

同样,乙银行提供的64万元贷款,也将被借款人用于支付给其他银行(如丙银行)的客户,从而使丙银行也取得存款64万元。丙银行也同样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提取准备金12.8万元,并将剩余的51.2万元用于贷款。这样,丙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就发生了如表8-4所示的变化。

这一过程会继续进行下去,衍生出如下的存款派生过程如表8-5所示。

如以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在本例中,这一准备金来源于原始存款),r表示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在上述例子中,R=100万元,r=20%,所以:

可见,存款总额由100万元扩张到500万元,其中,100万元是原始存款,400万元是派生存款。这就说明,这种多倍扩张将使存款总额增加到原始存款的5倍,这一倍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乘数,即上式中的1/r。

4.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

存款货币多倍收缩的过程与多倍扩张的过程正好相反。如果说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是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所引起的,那么,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是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所引起的。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减少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存款人从银行提走他的存款;二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出售有价证券,如央行票据、国库券。下面,我们仍以上述假设条件为基础,对存款货币多倍收缩的基本过程作一简述。

假设某存款人从甲银行以现金形式提取其存款100万元,这就使甲银行的库存现金(即准备金)减少了100万元,这说明,在甲银行减少存款100万元的同时,其准备金也减少了100万元。但是,根据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甲银行因减少存款100万元,只能减少准备金20万元。同时,由于我们假定商业银行并不持有任何超额准备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甲银行发生了准备金短缺,其短缺的金额为80万元。为此,它必须通过收回贷款或出售其持有的债券来加以弥补。现假设甲银行通过收回贷款来弥补其短缺的准备金,则其资产负债情况的变化如表8-6所示。

然而,甲银行收回贷款必然使其他银行因此而减少存款,从而引起其他银行的准备金也发生短缺,并同样通过收回贷款或出售债券来加以弥补。现假设因甲银行收回贷款而使乙银行减少了80万元的存款,并相应地减少了80万元的准备金。而根据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乙银行因减少80万元存款,只能减少16万元准备金。于是,乙银行还短缺准备金64万元,必须加以补足。如果乙银行也通过收回贷款来补足其所短缺的准备金,则其资产负债情况的变化如表8-7所示。

这一过程会继续进行下去,存款总额收缩过程如表8-8所示。

在上述例子中,R=-100万元,r=20%,所以:

D=R÷r=(-100)÷20%=-500(万元)

可见,由于有客户提取100万元的现金存款,存款总额减少了500万元,其中,100万元是原始存款,400万元是派生存款。这就说明,这种多倍收缩将使存款总额减少到原始存款的5倍,这一倍数仍前述的是货币乘数,即1/r

5.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货币乘数又称存款派生乘数,是一笔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的派生最大可能扩张的倍数,或者说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货币供给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如果舍掉其他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设m为存款派生倍数,则它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m=1/r。

由此可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假设提高到25%,则货币乘数由5倍缩小为4倍,同样的原始存款增加额,经过商业银行的派生活动,存款总额要由原来的500万元缩小为400万元,实现了货币紧缩效应。因此,中央银行可能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或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达到调节市场中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以外,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现金漏损率(c),也是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因素。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假设商业银行只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没有超额存款准备金,但在现实的经营中,商业银行除了持有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通常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目的是维护自身安全和稳健经营。超额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的影响机理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同,也与存款派生乘数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存款客户经常会或多或少地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使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的多少与人们对现金的偏好和非现金支付是否发达密切相关。此外,从接受银行贷款的一方来说,其一般也不会将贷款悉数转存或投入生产,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现金漏损。这些漏出银行体系的现金(也即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现金漏损率,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样,与存款派生乘数呈反方向变动,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是因为漏出银行体系的现金已脱离银行的掌控,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相应减少,派生的存款也会减少。

加入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现金漏损率(c)的影响,存款派生乘数变为: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过程的示意表变为表8-9。

(三)货币供给模型

上面分别介绍了中央银行层面的基础货币创造和商业银行层面的存款货币创造,两个层面的货币创造过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负债业务创造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成为商业银行原始存款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通过其业务活动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来,货币供给量由此扩张。紧缩的过程正好相反。

货币供给模型从整体视角出发,用一个精练的数学公式抽象了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Ms=B*m

式中,Ms为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该模型表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作用于货币供给总量,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均呈正相关关系。

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1.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货币供给量即货币存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现金等负债,亦即金融机构和政府之外,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货币供应的数量、流动性状况是社会总需求变化的货币表现,是各国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也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在统计上,它构成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负债的一部分。。为了能够准确地衡量货币供应量,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货币层次’’的概念,货币层次主要遵循的标准就是货币的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

现金货币、存款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均属于货币范畴,随时都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但这些货币形式不等于现金。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随时可以形成现实的购买力,货币性或流动性最强。而储蓄存款一般须转化为现金才能用于购买,定期存款要到期方能用于支付,如要提前支付,还要蒙受一定损失,因而流动性较差。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必须在金融市场出售之后还原为现金或活期存款。由于上述各种货币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别,就对测量货币的供应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把这些货币形式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中央银行分层欢区别对待,提高宏观调控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主要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

(1)通货。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企业或单位持有的现钞,但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由于这部分货币可随时用于购买和支付,因而流通性最强。

(2)货币。由通货加上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签发支票进行购买和支付,所以其流通性仅次于现金。大部分国家将这一层次的货币简称为M1,又叫狭义货币。

(3)准货币。主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准货币本身虽不能直接用来购买,但在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就能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简写为QM。大部分国家将这一层次的货币划入广义货币M2中。

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1)M1=银行体系外的通货+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性存款

(2)M2=M1+小面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隔日回购协议+隔夜欧洲美元

(3)M3=M2+大额定期存款+长于隔夜期限的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

(4)M4=M3+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等。

3.欧盟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1)M1=流通中现金+隔夜存款;

(2)M2=M1+期限为两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三个月以内的通知存款;

(3)M3=M2+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MMF)+货币市场票据+期限为两年以内的债券。

4.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1)M0=流通中的现金

(2)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

(4)准货币=M2-M1

第三节货币供求均衡

一、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

货币供求均衡简称货币均衡,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供求均衡是货币供需作用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货币供需完全相等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以Ms表示货币供给,则货币供求均衡可以表示为:

Md=Ms

货币供求均衡是一种动态过程,一国的货币流通,通常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调节恢复到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均衡是各国货币流通追求的目标,但失衡却是一国货币流通不可避免经常发生的现象。货币失衡表现有两种表现形态: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如果失衡持续时间较长,前者引起物价上涨,后者会引起物价下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货币失衡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总体的均衡状况。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供求均衡

物价涨跌作为货币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非常直观地显现了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

1.社会总供求的含义

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合称。所谓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要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所以社会总需求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所谓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由于这些商品都是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因此,社会总供给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首先,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当一国在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