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的问题研究目录TOC\o"1-2"\h\u20818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的问题研究 13789关键词: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 19827一、关于刑事诉讼中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必要性 210623二、关于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221696第一、刑事立法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216050第二、侦查羁押违法违规严重 324941第三、刑讯逼供问题严重 311385第四、律师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429387(二)成因分析 49702第一、以控制犯罪为主导,过分依赖口供。 417677第二、法律制度与规定的不完善 47715第三、司法审查与司法救济的缺失。 53953三、关于如何完善和保护制度的几点想法 59540参考文献 9摘要:1996年修订了《中国刑事诉讼法》以来,刑事诉讼的程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程序结构仍然存有一些问题,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护。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三者"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合作关系仍然是刑事诉讼全过程的主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是一个国家的法治文明程度的一个很好的反映。实际上,国家机构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是刑事诉讼中政府与个人之间法律关系和实际关系的具体延伸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被怀疑。从法律的价值来看,法律制度的最终价值就是自由,包括刑事调查的价值制度,而秩序是实现自由的一种手段。因此,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中保护人权的核心,是实现法律价值的必然手段。关键词: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的司法程序中,尤其是指在公诉案件中,被提起刑事诉讼的人,在被侦查机关提起公诉前,称为"犯罪嫌疑人",被正式提起公诉后,改称为"被告人"。刑事诉讼程序属于打击刑事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保护刑事案件诉讼参与人基本权利的领域,同时也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国家的普遍共识是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要同步进行。自1996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部分修改以后,司法程序已经在慢慢地尝试着让当事人主义制度代替职权主义模式。如今,与法院的冲突渐渐变多,法院也在慢慢变得越来越公平和规范。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通常要求我们要以很少的人手去完成很多的案件,毕竟法律资源有限。因此,《刑事诉讼法》在除了正常程序外还建立了另外一个非正式程序。紧接着在2003年3月14日,公、检、法三者合作,协商之后共同发布了《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被告人的审判程序被简化了,司法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除此之外,一些基层的司法机关也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法律惯例、风俗习惯等,在不脱离刑事诉讼法的大框架下逐渐探索出了一些适合当地的经验,也同样地提高了办案效率以及加快了庭审进程。一、关于刑事诉讼中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必要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基于对中世纪欧洲模糊的刑事司法制度的揭露和批判,逐步引入了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在中世纪,法院的权力是无限的,因为它作为封建权力的工具,具有起诉和裁决的功能。被告人无权在刑事诉讼中投票,只有认罪的义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法西斯分子残酷地侵犯了人权,在这种巨大的恐惧之下,各国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视刑事诉讼中关于加强人权保护的这个问题。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是一个重要目标,以保护民权为基本原则,始终指导和促进着刑事司法制度继续向前发展。确实,强调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会忽略了被犯罪活动所侵害的受害者的权利。当前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可以在被告人和受害者之间建立起对等的权利保护制度,但放眼望去,当今的社会上,需要被关注和保护的其实并不是那些受到公众过多同情的受害者,反而恰恰是那些被司法机关瞧不起、羞辱,或者有时甚至还会被"妖魔化"了的嫌疑,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二、关于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一)现状。第一、刑事立法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首先,《刑事诉讼法》中没有特别要求执法机关要立即将他们的相关的程序性权利通知犯罪嫌疑人。其中有一项规则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初步调查期间必须享有某些程序上的权利,根据该规则,调查机构应立即通知犯罪嫌疑人,否则,犯罪嫌疑人将无法在调查阶段行使其法定权利。其次,刑事诉讼法只明确规定了被告人有要义务要如实回答问题,但却没有规定被告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如果在调查阶段有关机构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即使法律允许犯罪嫌疑人可以联系相关的机构获取相应的赔偿,但这始终对犯罪嫌疑人是不公平的,因为已经造成实际伤害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况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在这里,很明显的就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在被调查人员讯问时,有义务要如实回答。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不如实回答就犯法了。侦查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经常会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句话,正常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之后会被认为是"认罪态度好"。因此,伪造刑讯逼供或体罚往往是侦查人员获取口供的一种手段[1]《被告人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1]《被告人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刑克波,现代法学,2001年4月第二、侦查羁押违法违规严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国家为了确保调查、起诉和法律诉讼程序的正常执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在调查阶段的拘留适用的合法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有效保护。在中国,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拘留犯罪嫌疑人,这种制度正在造成严重的不公平。在实际工作中,调查机关随心所欲地采取强制措施的现象早已漫山遍野。因此,我国很多的犯罪嫌疑人都会在漫长的调查、起诉和审判发生之前就已经被逮捕和羁押了。另一方面,非法搜查扣押、滥用羁押、滥用取保候审和羁押监督、滥用刑事拘留、超期羁押、滥用枪支、任意逮捕和拘留、以捕代侦、以罚代侦等违法行为依然存在。第三、刑讯逼供问题严重法律禁止使用酷刑招供,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人的尊严,践踏了人权。研究和实践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仍然有很多酷刑招供认罪的现象存在。在2000年11月召举行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刑事诉讼法》的报告,其中就强调了刑讯逼供在中国"仍然比较多"、"普遍存在"。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侦查和审讯中,刑讯逼供已成为一个主要问题[2]参见姜红的《刑事侦查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2]参见姜红的《刑事侦查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第四、律师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首先是“会见难”。对于律师的采访请求,调查机构经常会出于各种原因或出于各种借口而不断推迟采访,并转换为形式上的采访,以此来限制律师接触嫌疑人的次数,同时还会控制讯问的内容,并禁止记录谈话。其次,在侦查和讯问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刑讯逼供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同样,调查和收集证据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律师没有进行调查的法律依据,因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律师在此时有权进行调查并收集证据。那么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所有相关的指控和申诉都只不过是一纸空谈。最后是阅卷难。律师要求查阅相关卷宗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因为,我国的法律并未规定律师在调查阶段可以查阅卷宗的做法。上述所有事实,实际上都已经直接违反了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3][3]参见崔敏主编的《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4月第一版,第209页(二)成因分析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我国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以控制犯罪为主导,过分依赖口供。显而易见,在控制犯罪与保护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之间存在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了。法国著名律师勒内•弗罗里奧在《错案》一书中指出“法官和陪审员不允许罪犯逃避制裁”,因此,在实际上通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比如“一些本来对嫌疑犯有利的材料,在他被指控的重罪面前,往往不见了”等。调查中最重要的是要平衡犯罪嫌疑人与检察机关之间的权力。调查和拘留必须是基于与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有密切相关的调查证据。公安、检察机关经常会由于侦查人员差异大、资源稀缺、现代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不足等原因,始终过分地依赖犯罪嫌疑人的证词,侦查人员经常所使用的证据,都是他们在案件中找到的证据,然后把它们汇总起来。等到调查结束后,再通过严刑拷问得到一些证据。第二、法律制度与规定的不完善法律加强了“诚实回答”的义务,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单方面只追求口供的不良现象。犯罪嫌疑人必须按照《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按照诚实守信的义务行事。然而,司法公正原则中“不强迫自证其罪”和“举证责任”[4]《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的原则是不一致的。通常犯罪嫌疑人作出虚假供认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侦查人员总是用主观判断去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回答是否是“真相”,以及某些侦查人员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使用一些刑讯逼供的手段,以便获得他们想要的所谓的“实情”。同时该规定还违反了“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5][4]《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5]张玲,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刑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2010年3月,第23页第三、司法审查与司法救济的缺失。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尚无收集非法证据的相关制度。从原则上来讲,在侵犯公民权利或自由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都有权在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对法院的裁定提出异议,还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甚至是最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犯罪嫌疑人的救济权也是一种有效的救济。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这项权利便成为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在侦查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仅规定了,如果侦查行为[6]侦查行为主要是采取的人身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措施损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那么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通过律师来提出申诉或控告的。[6]侦查行为主要是采取的人身强制措施以及其他强制性措施三、关于如何完善和保护制度的几点想法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刑事诉讼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会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但是,我们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关于这方面还都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相关设定和力度还不足以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同时更令人失望的是执法的疏忽。作者认为如果想要完善并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应该始终坚持的指导原则第一,进一步完善和维护检察机关与公诉机关之间最初建立的程序模式,强化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力度。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就是在于机关诉讼模式发生了变化以及引入了控辩式诉讼模式。增强了起诉和控告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对等性和平衡性,削弱了审判中法官的主导作用,并加深了诉讼的中立性,在该模式下,更加重视开放性和程序性。该程序的设计非常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并且代表了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也同时表明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与顺利进行程序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却还迟迟跟不上步伐。因此,跟随审判制度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的重要准则。第二,我们要勇敢地依靠先进的刑事司法系统并向其学习,以尊重和积极的态度去执行许多国际人权条约的条款,并加强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中,我们绝不能关起门来,相反的,我们需要大胆使用和吸收先进的外国法律,将这些先进的制度转化为国际公约,并通过国内法保护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为我们所用,这也是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需要。第三,我们必须尊重并积极实施多项国际人权公约,依靠和学习先进的刑事司法制度,增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保护。最强大和最基本的人权保障机制是司法程序,因此,必须促进司法改革以确保法律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在公、检、法的指导下,确保公民的主体地位以及司法的公正性和法律的完整性,充分尊重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个人尊严。这就需要克服司法机关的行政化、通融化、非专业化倾向,确保和加强完善各个专门机关的相互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司法机关侵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二)明确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所谓“无罪推定”是指: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其有罪,否则在判决宣布之前都应该认定其为无罪[7]陈光中教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第10条规定了两款内容,其中第1款规定“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生效裁判确定有罪以前,任何人应当被推定为无罪”,第2款规定“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按无罪处理;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重或罪轻的,按罪轻处理。”参见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4页。。站在被告人的角度来说,无罪推定是一项程序性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实体性权利。把“有罪推定”这一说法吃根源上彻底清除,是我们想要在中国建立无罪推定原则的首要任务。虽然我国的刑法长期以来一直都否认"有罪推定"这一说法,但它早已深深根植于某些人的思想之中。为此,新刑诉法在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方面加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但却并未真正落实到实践生活中,被告人的人权保护也没有得到质的飞跃,刑讯逼供、超期拘留甚至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理的情况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思想上消除"有罪推定",改变"被告人就是罪犯"的错误意识[7]陈光中教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第10条规定了两款内容,其中第1款规定“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生效裁判确定有罪以前,任何人应当被推定为无罪”,第2款规定“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按无罪处理;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重或罪轻的,按罪轻处理。”参见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4页。(三)健全刑事辩护制度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权利。辩护制度是实施辩护原则的措施和方法。虽然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完善健全体系,但有两个方面当前的重中之重。1、要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保持沉默的权利,是无罪推定原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沉默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它赋予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一些基本的权利,刑事司法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它。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的排他条件下所享有的[8]梅长胜[8]梅长胜,《试论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苏州大学,2005-05-01.脚注2徐雯,《公安执法与沉默权的几点思考》,公安教育,2006-07-302、要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如果简化了认罪案件的诉讼程序,那么相应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程序权利也会随之被减少。本身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法律专业知识非常低薄弱,更别说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去积极地为自己辩护了。在这种时候,律师就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了。所以为了确保律师能适当地行使其辩护权,也应该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基本权利进行同样的保护。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辩护权贯穿于刑事诉讼的所有阶段,并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刑事诉讼法》规定,获得法律协助的权利是从第一次被盘问开始的,律师也有权探望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也属于辩护权。因此,在侦查阶段所聘请的律师也被叫做辩护人。其次,律师在刑事案件中所行使的是与辩护权有关的权利,那么,【—比如说集会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免于起诉权等都应该受到保护。在规范和保护权利的同时,律师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然后,需要澄清的是,当前的刑法没有对律师辩护权被侵犯时可以采取何种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律师只能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申诉,而这种申诉往往是"石沉大海"。作者认为,如果律师的辩护权受到侵犯、限制或剥夺时,应该有权向法院提出上诉。法院可以根据听证会确定律师的申诉是否合法,并作出相应的判决,该判决对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机关具备同样的约束力。最后,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不仅必须提供有关律师权利和委托律师权利的信息,还必须提供有关如何寻求法律援助权利的信息。为了确保法律援助律师可以参与到刑事案件的审判中,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了解律师的诉讼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光探测器行业发展形势及应用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丙基西萝芙木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研究报告
- 篮球团购 课程设计
- 2024至2030年中国椰油酰胺磺基甜菜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电热圈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潜水员舷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数字广播延迟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范例(二篇)
- 小型出版社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运载工具用悬挂弹簧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专题实践嵌入式交通信号灯
- 医院胸痛中心奖惩办法(完整版)
- 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脑出血大病历.doc
- CJJ101-2016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书
- 2012年数学建模机器人避障问题
- 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
- 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
- 日本泡沫经济专题讲座PPT
- 电梯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