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押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押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押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押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押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文艺心理学押题卷一及答案

00816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的是

列昂节夫

梅拉赫

A:

维果茨基

B:

鲁利亚

C:

D答:案:B

解析: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

2、【单选题】鲁迅在文学心理学方面的自觉.集中体现在对一位日本学人的译介工作上,这位

学人是

夏目漱石

有岛武郎

A:

叶山嘉树

B:

厨川白村

C:

D答:案:D

解析:鲁迅在文学心理学方面的自觉,集中体现在对日本学者厨川白村专著《苦闷的象

征》的译介上。

3、【单选题】能够体现费希纳对审美实验研究全部内容的著作是

《美学概论》

《美学导论》

A:

《美学原理》

B:

《艺术心理学》

C:

D答:案:B

解析:《美学导论》作为费希纳的主要著作,体现了他对审美的实验研究的全部内容。

4、【单选题】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下意识、潜意识

A:

意识、前意识、下意识

B:

C:

下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答D:案:A

解析: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5、【单选题】一件艺术品是由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上表

现出一种独特的性质—“格式塔质”。这种说法出自

惠太海默

柯勒

A:

考夫卡

B:

阿恩海姆

C:

答D:案:C

解析:考夫卡指出:“……艺术品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种有力的‘格式塔’。”它

“不仅使自己的各部分组成一种层序统一,而且使这统一有自己的独特性质。”这就是

说,一件艺术品必然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

上表现出一种独特性质,考夫卡称之为“格式塔质”。P45

6、【单选题】“研究社会意识形成,就是要分析社会存在、社会固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体系;研究个体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这种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的活动”,归纳出

这句话的是

列昂节夫

维果茨基

A:

马克思

B:

阿尔诸塞

C:

答D:案:A

解析:列昂节夫说:“研究社会意识形成,就是要分析社会存在、社会固有的生产方式和

社会关系体系;研究个体的心理,就是要分析个体在其身临的这种社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

的活动”。P65

7、【单选题】“简化要求意义的结构与呈现这个意义的式样的结构之间达到一致。”这种一

致性,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为

“同质性”

“异质性”

A:

“同形性”

B:

“一致性”

C:

D:

答案:C

解析:“简化要求意义的结构与呈现这个意义的式样的结构之间达到一致。”这种一致

性,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为同形性。

8、【单选题】“诗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法庭怎样判案、议会怎么工作,国王怎么加冕,如果要

写这类题材而不愿违背真理,他就必须向经验或文化遗产请教”这句话出自

歌德

泰戈尔

A:

普希金

B:

托尔斯泰

C:

答D:案:A

解析:“诗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法庭怎样判案、议会怎么工作,国王怎么加冕,如果要写这

类题材而不愿违背真理,他就必须向经验或文化遗产请教”这句话出自歌德。

9、【单选题】美国学者阿瑞提对创造力问题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特殊逻辑思维

普通逻辑思维

A:

新逻辑思维

B:

旧逻辑思维

C:

答D:案:D

解析:美国学者阿瑞提对创造力问题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旧逻

辑思维。

10、【单选题】审美心境的形成有赖于“预备情绪”,提出“预备情绪”这一概念的是

杜夫海纳

英伽登

A:

伽达默尔

B:

海德格尔

C:

答D:案:B

解析:审美心境的形成有赖于“预备情绪”,提出“预备情绪”这一概念的是英伽登。

11、【单选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这里

的“杨柳”、“雨雪”使用的手法是

明喻

A:

象征

暗喻

B:

对比

C:

答D:案:B

解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这里的“杨

柳”和“雨雪”就可看成是两个象征,前者象征了抒情主人公离开家乡时的依恋之情,后

者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颠沛困苦、悲伤无告的心情。P218

12、【单选题】使原始人具有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在于原始

人心理上的“集体表象”,这一研究成果是通过剖析大量事实而证明的。进行这一研究的是

列维·斯特劳斯

弗雷泽

A:

列维·布留尔

B:

福柯

C:

答D:案:C

解析:使原始人具有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在于原始人心理

上的“集体表象”,这一研究成果是通过剖析大量事实而证明的。进行这一研究的是列

维·布留尔。

13、【单选题】“定型化”概念的提出者是

斯图亚特·霍尔

布封

A:

荣格

B:

弗菜

C:

答D:案:C

解析:“定型化”概念的提出者是荣格。

14、【单选题】美国诗人庞德认为意象是“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集合

体”,“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这段话

说明

审美意象是一个单一结构

审美意象只包含知觉

A:

审美意象是一个多维结构

B:

审美意象只包含情感结构

C:

D:

答案:C

解析:美国诗人庞德认为意象是“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集合

体”,“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这

段话说明审美意象是一个多维结构。

15、【单选题】“只有内容与形式都表明为彻底的统一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归纳出这种

观点的是

康德

黑格尔

A:

伊格尔顿

B:

马克思

C:

答D:案:B

解析:“只有内容与形式都表明为彻底的统一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归纳出这种观点的

是黑格尔。

16、【单选题】“对立原理”的提出者是

达尔文

普列汉诺夫

A:

维果茨基

B:

席勒

C:

答D:案:A

解析:“对立原理”的提出者是达尔文。

17、【单选题】“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部的本质”,

这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精辟概括。概括出这句话的是

马克思

马斯诺

A:

尼采

B:

克尔凯郭尔

C:

答D:案:A

解析:“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部的本质”,这是对

人的本质的一种精辟概括。概括出这句话的是马克思。

18、【单选题】“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体现了艺术家皈依

自然

宗教

A:

童年

B:

神秘

C:

答D:案:A

解析:中国古代诗人艺术家常常以自然作为自己灵魂的归宿地,抑制世俗官场的染缸,所

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无一不表现了诗人皈依自然后所感受到

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19、【单选题】用“预成图式-修正”的心理公式来解释审美投射机制的是

苏珊·朗格

托尔斯泰

A:

冈布里奇

B:

赫根汉

C:

答D:案:C

解析:用“预成图式-修正”的心理公式来解释审美投射机制的是冈布里奇。

20、【单选题】在远古时期的“信仰治疗”中,首先得到特别重视的是

诗歌

戏剧

A:

舞蹈

B:

音乐

C:

答D:案:D

解析:在远古时期的“信仰治疗”中,首先得到特别重视的是音乐。

21、【判断题】心理学家阿德勒是由健康心理或神经症的分析过渡到变态心理研究的。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误。阿德勒是由神经症的分析或变态心理过渡到健康心理研究。

22、【判断题】最早的艺术形式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混合物,这几乎是中外

艺术发生学研究的共同结论。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正确。世界各国的学术界都认识到,最早的艺术形式是诗歌、音乐和舞蹈同时发生

的。

23、【判断题】审美需要是一种显在的审美人格倾向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误。审美需要是一种潜在的、还未被主体体验到的审美人格倾向。

24、【问答题】简述阿恩海姆关于艺术品形式创造“运动”效果的看法

答案:把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于美学研究,主要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认为:①视觉

艺术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②视觉在外部事物和观看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

遵循一定原则。③心理事实和物理事实之间存在同构关系。艺术作品的表现性源于物质结

构和情感活动二者之力的的统一;审美快感由艺术作品的力的结构与审美主体情感结构的

一致而产生,即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同形同构。

25、【问答题】简述崇高体验的特征。

答案:①是由衷的,诚挚的高尚体验,它摒绝一切矫饰和虚伪。②是遭受挫折的异常体

验。③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

26、【问答题】简述艺术创作的沉思状态。

答案:是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

的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美意象。在沉思中,以

往的情感积累获得审美升华。它是艺术创作心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27、【问答题】简述“完美形式”的故事的内部结构。

答案:所谓“完美形式”的故事,其内部结构应该有三个部分:(1)促使主角形成一个

目的的起始事件;(2)主角为达到目的而做出的努力①主角选择一个可以达到目的的策

略②实施这个策略有一定的先决条件③主角必须要完成这些先决条件④主角实施这个

策略得到一个结果(3)努力的结果。

28、【问答题】简述审美人格模式的结构与层次。

答案:①审美需要。是一种潜在的、还未被主体体验到的审美人格倾向。马斯洛认为,审

美需要即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人之需要审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每个人先天就具

有一种潜在的对审美的心理需求,这已被审美发生学的成果所证实。②审美兴趣。是为主

体初步意识到并具有相对稳定方向的审美人格倾向,或者说,审美兴趣是某种带方向性的

审美偏爱和审美意识。③审美理想。不是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理想,而是一个审美心理

学范畴,它指的是主体高度自觉的具有持久力量的审美人格倾向,或者说,是审美人格倾

向发展的最高境界。

29、【问答题】试述“自卑情结”在艺术创造中的动力作用

答案:①创伤性经验既发挥动力作用,又直接表露在作品中。这体现在创伤极为严重的艺

术家身上。例如朱耷的怪画,就是心理创伤驱动和外露的结果。朱耷,明朝皇室的后裔,

“国”破“家”亡时,陡然从锦衣玉食沦落到破帽遮颜的和尚道士群中,为他所有创作提

供了主题和生生不息的动力。②创伤性经验通过补偿或变形方式,反向表露出来。如史铁

生因病致残,被隔离在喧闹的生活大门之外,这既作为主题,亦作为驱力,促使他投入创

作来超越创伤,战胜自卑情结。但史铁生的表述不是直接的,而是属于补偿的和变形的方

式。

30、【问答题】试述批评家心理特征中的“强化和简化”。

答案:面对庞杂纷繁的艺术现象,批评家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选择、留取或淘汰、阐释或缄

口不言,批评总要指到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话题来发挥。有自知之明的批评家知道他们

并不能总是在任何题目上作出成绩的,也不是每一个题目都有批评效应和批评价值的,但

他们必须在某一些问题上显示出自己的才能来,有所不言而有所言,他们相信自己涉足的

批评题目要比他们忽略的题目更有意义,促使批评家这么行动的是强化和简化的心理能

力。这是两种相反的能力,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当批评的意识之光照耀到它该照耀的地方

时,同时也就略过了某些角落,使某些领域处于黑暗之中。

31、【名词解释】自我实现理论

答案:这个理论与戈尔茨坦有关,后者用“自我实现”这种廉洁来描述每个有机体实现自

己潜能的内在需求。马斯洛却改变了它原来的含义,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

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发展或发现真实的

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32、【名词解释】童年经验

答案:又称为“童年体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

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觉、意识等。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受其童年的

“基本选择”的影响。

33、【名词解释】创作显动机

答案:是从事创作的直接心理驱力,生活中,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

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宣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便是显动机的主

要内容。

34、【名词解释】母题

答案: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模式、一种手法、一种叙

述程式,或某个惯用语。关键是母题必须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

35、【名词解释】选择功能

答案:指审美人格模式通过审美注意这个“窗户”和“突破口”,寻找恰当的审美对象来

投射自己的审美意向。

自考文艺心理学押题卷二及答案

00816

1、【单选题】实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康德

费希纳

A:

布洛

B:

克罗齐

C:

D答:案:B

解析:实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费希纳。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朱光潜的著作是

《悲剧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A:

《文艺心理学》

B:

《论诗三札》

C:

D答:案:D

解析:朱光潜在1933年以《悲剧心理学》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国外出版,同年商务

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变态心理学》,1936年开明书店出版了他于1931年完成的《文艺心

理学》一书。

3、【单选题】提出“出入说”的是

庄子

李贽

A:

王国维

B:

郭沫若

C:

D答:案:C

解析:出入说是王国维提出。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要能“出”。

4、【单选题】提出“镜像阶段论”的是

拉康

阿德勒

A:

鲁利亚

B:

C:

克罗齐

答D:案:A

解析:早在1936年,拉康就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论”。P42

5、【单选题】提出“内觉体验”的是

阿瑞提

梅拉赫

A:

贝里尼

B:

马斯洛

C:

答D:案:A

解析:提出“内觉体验”的是阿瑞提。

6、【单选题】母题与主题的根本区别是

母题具有意象

母题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

A:

母题离不开语言的操作

B:

母题就是最初的主题

C:

答D:案:B

解析:关键是,“母题”必须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这也是它与主题的基本

区别。

7、【单选题】“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这句话出自

王夫之

王国维

A:

姚鼐

B:

李贽

C:

答D:案:D

解析:在文学创作方面,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乃

“至文”之必要条件。

8、【单选题】“原始人周围的实在本身就是神秘的。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每个存在物,每

件东西,每种自然现象都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这句话出自

列维-布留尔

A:

弗雷泽

维柯

B:

皮亚杰

C:

答D:案:A

解析:列维—布留尔:“原始人周围的实在本身就是神秘的。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每个

存在物,每件东西,每种自然现象都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

9、【单选题】“《伊利亚特》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史诗,是由于它的诗的形式,而它的内容是遵

照这形式塑造或陶铸出来的。”这句话出自

莎士比亚

康德

A:

黑格尔

B:

海德格尔

C:

答D:案:C

解析:“《伊利亚特》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史诗,是由于它的诗的形式,而它的内容是遵照这

形式塑造或陶铸出来的。”这句话出自黑格尔:《小逻辑》。P249

10、【单选题】“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这句话出自

朱光潜

宗白华

A:

李泽厚

B:

胡风

C:

答D:案:A

解析:“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这句话出自朱光潜。

11、【单选题】形成了“美人迟暮”母题的是

庄子

屈原

A:

孟子

B:

老子

C:

答D:案:B

解析:形成了“美人迟暮”母题的是屈原。

12、【单选题】归纳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是

恩格斯

弗洛伊德

A:

黑格尔

B:

马克思

C:

答D:案:D

解析:归纳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这句话的是马克思。

13、【单选题】美国诗人庞德认为意象是“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集合

体”,“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这段

话说明

审美意象是一个多维结构

审美意象是一个单一结构

A:

审美意象只包含知觉

B:

审美意象只包含情感结构

C:

答D:案:A

解析:美国诗人庞德认为意象是“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集合

体”,“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

这段话说明审美意象是一个多维结构。

14、【单选题】拉开人类艺术史序幕的是

巫术

宗教

A:

模仿

B:

游戏

C:

答D:案:C

解析:人类的艺术史几乎是由模仿拉开序幕的。

15、【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作为叙事六大要素之首的是

形象

言词

A:

情节

B:

性格

C:

D:

答案:C

解析: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作为叙事六大要素之首的是情节。

16、【单选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反应的品性使它的外部反应最容易表现于形体动作,

心理学上把它叫作

行为趋势

动作趋势

A:

形体趋势

B:

情绪趋势

C:

答D:案:B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情绪反应的这个品性使它的外部反应最容易表现与形

体动作,心理学上把它叫做“动作趋势”。P228

17、【单选题】“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讲的是

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

审美主体的超越性

A:

审美满足实际需要

B:

审美心理的有限性

C:

答D:案:A

解析:“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讲的是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

18、【单选题】“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

芳。”这两句诗体现了文学语言的

陌生化

内指性

A:

外指性

B:

音乐性

C:

答D:案:A

解析:“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

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

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单纯就日常语言的标准看,这些诗句似乎是逻辑不

通、颠三倒四的,但正是这些新鲜而奇异的诗句,却可以产生一种“陌生化”力量。P206

19、【单选题】弗洛伊德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弑父时指出,“父”既指作家的父亲,也指

作家的母亲

作家的祖父

A:

制度

B:

沙皇

C:

答D:案:D

解析:弗洛伊德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弑父时就讲过:“父”既指作家的父亲,也指

沙皇。

20、【单选题】“简化要求意义的结构与呈现这个意义的式样的结构之间达到一致。”这种

一致性,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为

“同质性”

“异质性

A:

“同形性”

B:

“一致性”

C:

答D:案:C

解析:“简化要求意义的结构与呈现这个意义的式样的结构之间达到一致。”这种一致

性,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为同形性。

21、【判断题】“自卑情结”是弗洛伊德动机理论的重要概念。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误。“自卑情结”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重要概念。

22、【判断题】卢梭对原始文明进行了激烈批判,并把现代社会的一切罪恶归结于它。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误。卢梭认为人类在城市社会才出现腐化。

23、【判断题】“原型”(archetype)最早起源于拉丁文。

正确

A:

错误

答B:案:B

解析:错误。“原型”(archetype)最早起源于希腊文,archē,意为“起源、本源、由

来”。

24、【问答题】简述艺术家神秘体验与宗教体验的区别。

答案:(1)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仅仅指它具有超普通感官和逻辑理性的特点,它是对本质

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反映。艺术是对人本质的肯定。而宗教则正好相反,是对人的本质的

异化和否定。(2)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实际上只是集中表现了美感经验的特殊性。宗教的

不可知论是对人的感受力和认识能力的彻底否定,也是在人与“上帝”之间划下了不可逾

越的鸿沟;但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只表明美感经验的特殊性,并没有否定美感经验正确反映

世界的可能性。

25、【问答题】简述经验与体验的区别。

答案:①经验是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则是在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②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

是真理世界;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评判和领悟,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26、【问答题】简述表象与审美意象的区别。

答案:①首先,就其与外在相关物的关系而言,意象并不指涉固定的单一之物,表象则有

具体的固定所指。②审美意象是包含着理解、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复合性心理构成,而表象

则只是关于某一事物外部形态的记忆。③审美意象将主体心灵引向超越现实的自由之

境,表象则使人逼近现实事物。审美意象指向主观体验,表象则指向认知活动。

27、【问答题】简述中国文学中死亡母题的主要类型。

答案:①儒家开创、形成于屈原的“美人迟暮”的母题。体现的是儒家人生哲学主导下

知识分子的不朽冲动(通过“立言、立功、立德”获得“不朽”),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

的是对于人生的时间有限性与宇宙的无限性的深刻焦虑。②道家开创的“物我同一”模

式,它同样建立在对于人生有限性的深刻体会(《庄子·秋水》“死生为昼夜”,《庄

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等),由此必然产生深刻的死

亡焦虑。但是它的超越死亡的方式与儒家不同,不是通过世俗的功业来达到不朽,而是通

过“齐死生”这种生死的辩证法,融入自然,达到对于死亡焦虑的遗忘,这个主题模式在

古代的隐逸诗文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③在文化哲学上从属于杨朱的享乐主义,这种超

越死亡的策略虽然与道家一样否定儒家的世俗功利主义,为个体的生命价值辩护,认为以

欲的抑制、寂灭为代价的生命延续没有任何意义,这个及时行乐的母题在汉代的古诗中颇

多表现,在李白等诗人的诗文中也不乏后继。P243-P244

28、【问答题】简述人格的内涵。

答案: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谓本我,它是原始的、生来就有

的潜意识的部分,遵循顺应本能冲动的愉快原则。自我代表着理智,以现实的原则控制

本我的活动。一方面,自我需要驾驭本我,另一方面又要舒缓本我的紧张程度,当然这

种舒缓需协调于现实。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带有理想的特征。它一方面约束自我以控制

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另一方面又比自我更进一步,遵循理想的原则。

29、【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体验的生成性特征。

答案:①互渗性。指体验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先

前经验对体验的生成的作用方式往往不是单向的、线型的,而是可逆的、模糊的,具有互

渗性。如卡夫卡。②意向性。是一个人所形成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心理图式,它使一个人在

某种场合容易或带有习惯性地做出某些事情和感受到某种东西。这种意向主要体现为童年

经验对体验生成的重要性。③回忆性。人的经验和印象都是通过记忆保存下来的,早年的

经验只有在回忆中才能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接通,影响我们的心理、行为活动,同样,也以

这种方式影响着艺术家的体验生成。如鲁迅的《社戏》。

30、【问答题】试述批评家具有的心理特征。

答案:(1)攻击型气质。优秀的批评家首先是一个不安分的挑剔者,一个读者日后是否

能成长为批评家,其初始与其说取决于他鉴赏力的高低,毋宁说取决于他是否是一个富

有挑剔个性的人物,是否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物。(2)概念想象力。批评家需要想象

力就如他们具备攻击型气质一般。优秀的批评家同优秀的艺术家一样,依靠其超人一筹的

想象力征服别人。不过想象力的方向和体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并不一致。艺术家的想象力

是形象想象力、意象想象力、情感想象力。(3)强化和简化。批评的强化是批评过程中

的自发倾向,批评家都倾向于强化对象,强化对象所被称颂的优点,强化对象所被攻击的

弱点,把某种现象强化为本质,把某一征状强化为基本特征。简化并不是颠倒或改造什

么,简化就是简化,把不得不保留的形象保留下来,删繁削冗,去芜存菁。(4)知觉敏

锐。批评家的知觉较为敏锐,他们以很细微的辨别力来把握对象。长期的职业性习惯养成

了他们的直观敏锐性。(5)批评格局。所谓“格局”是皮亚杰认识论中概念的借用,也

有译成“图式”的,移用至此可比较合理地解释一些批评现象。在批评家的批评格局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专业知识,其次是批评家所处时代的先进的观念和学

术思潮对他的影响。

31、【名词解释】集体无意识

答案: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是指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

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不为个体显意识所掌握,集体无意识的意义远在个体无意

识之上。

32、【名词解释】图型范式

答案:指的是对象的线性结构方式,一是空间性质的,如绘画、建筑等视觉艺术的内部构

图,在现代绘画中,它甚至直接被暴露在画幅的表面。另一种是时间化性质的,这主要表

现在文学、音乐等动态艺术中,作品的深层结构是依时间的过程构成与展开的,诸如高低

排列、对立冲突、升降起伏、起承转合等,它们不仅作为一种规范,也作为生成的力量,

决定着作品现象内容方面的特征。

33、【名词解释】陌生化

答案:文学语言法则的一种。指作家通过调整文字的顺序而使文学语言产生的新奇性和反

常性等特性。

34、【名词解释】母题

答案: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模式、一种手法、一种叙

述程式,或某个惯用语。关键是母题必须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

35、【名词解释】惯例

答案: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

结构。

自考文艺心理学押题卷三及答案

00816

1、【单选题】20世纪初,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学艺术创造现象,并以叔本华的观点

来说明《红楼梦》的悲剧性的是

朱光潜

郭沫若

A:

王国维

B:

鲁迅

C:

D答:案:C

解析:王国维作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拓荒者,在20世纪初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

明文学艺术创作现象,并融入自己的创造。他的《<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

明《红楼梦》的悲剧性。

2、【单选题】20世纪初,把诗界定为:“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的学者是

冯至

王国维

A:

郭沫若

B:

胡风

C:

D答:案:C

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开始自觉起步了。郭沫若在《论诗三札》

中,就用以下的公式来界定诗:“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3、【单选题】“美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大脑的工作原理之上,才会变得理性而又深刻,没有一种

美学理论在缺乏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的情况下而可能显得完整,更谈不上深刻了。”这句话出自

贝里尼

吉布森

A:

费希纳

B:

泽基

C:

D答:案:D

解析:“美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大脑的工作原理之上,才会变得理性而又深刻,没有一种美学

理论在缺乏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的情况下而可能显得完整,更谈不上深刻了。”这句话出自

泽基。

4、【单选题】创立个体心理学派的人是

弗洛伊德

阿德勒

A:

吉布森

B:

荣格

C:

答D:案:B

解析: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原为弗洛伊德的积极追随者,后创立个体心理学派。

5、【单选题】提出“镜像阶段论”的是

拉康

阿德勒

A:

荣格

B:

贝里尼

C:

答D:案:A

解析:早在1936年,拉康就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论”。P42

6、【单选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布森闻名于世是因为创立了

认知发现理论

唤醒理论

A:

唤起理论

B:

生态光学理论

C:

答D:案:D

解析:在实验艺术心理学的当代发展中,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士·J.吉布森无疑是最响

亮的名字之一。他在图形后效、深度知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以创立生态光学理

论而知名。

7、【单选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反应的品性使它的外部反应最容易表现于形体动作,心

理学上把它叫作

行为趋势

动作趋势

A:

形体趋势

B:

情绪趋势

C:

答D:案:B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情绪反应的这个品性使它的外部反应最容易表现与形

体动作,心理学上把它叫做“动作趋势”。P228

8、【单选题】“格式塔”的意思是

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

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

A:

指“完形”

B:

指心物同构

C:

答D:案:C

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9、【单选题】“遮蔽性记忆”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大师

弗洛伊德

马斯洛

A:

詹姆斯

B:

考夫卡

C:

答D:案:A

解析:“遮蔽性记忆”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

10、【单选题】“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归纳出这句话的是

康德

叔本华

A:

马克思

B:

黑格尔

C:

答D:案:C

解析:“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归纳出这句话的是马克

思。

11、【单选题】“当一个人住在西伯利亚苔原地带或者伏尔加河上游的干燥地带的时候,他

也许梦想神奇的花园,内有非凡的树木,长着珊瑚的枝,翠玉的叶,红宝石的果”,这句话旨在说

明艺术家的

缺失性体验

孤独体验

A:

超越体验

B:

C:

崇高体验

答D:案:A

解析:缺失性体验不仅包括情感的反应,也包括认知活动的变化。缺失激发着认知活

力。康德就已经注意到缺失对想象力的激发作用,他曾说过:“由于想象力在观念上比感

官更丰富多产,所以如果有情欲的加入,则缺乏对象比有一个对象还更能激发想象

力”。个体处于缺失状态时,想象力往往会很活跃。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生活与美

学》中就说过:“当一个人住在西伯利亚苔原地带或者伏尔加河上游的干燥地带的时

候,他也许梦想神奇的花园,内有非凡的树木,长着珊瑚的枝,翠玉的叶,红宝石的

果。”

12、【单选题】科学实验表明,人的模仿对象最初始于

视觉形象

听觉形象

A:

语言形象

B:

触觉形象

C:

答D:案:A

解析:科学实验证明,人的模仿对象最初始于视觉形象,因此从人类感知信息的生理机制

来说,人的各种感知觉对信息的接收量和速度是不平衡的。P234

13、【单选题】“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

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这句话出自

柏拉图

苏格拉底

A:

贺拉斯

B:

亚里士多

C:

答D:案:A

解析:“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

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这句话出自柏拉图。

14、【单选题】歌德的“下意识酝酿”能解释潜意识的内在机制的环节是:

直觉、表象

解构、重构

A:

外在机缘

B:

情绪情感

C:

D:

答案:B

解析:潜动机突破艺术阈限之前,艺术家各种潜在心理元素和材料之间可能互不相关,就

像气体中的分子,各自毫无规则地活动着,与外界也没有什么连词,处于解构状态。但在

某种契机(外在机缘)介入后,这些材料就有可能在刹那间被不同心理元素所组合并购,

称为一些有意义的内容片段。对此,歌德称之为“下意识酝酿”。

15、【单选题】巴金所说的“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原来顺序应是“天空变成了

很浅很浅的浅蓝色”。在此处,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突显文学语言构成法则的

内指性

音乐性

A:

陌生化

B:

本色化

C:

答D:案:B

解析:巴金所说的“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原来顺序应是“天空变成了很浅很

浅的浅蓝色”。作了上述改变后,语序虽然打乱了,但却有力地加重了语气,造成明快的

节奏和悠长的韵味。这样的音乐效果有助于建造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或者比现实世界

更美的心理世界。P206

16、【单选题】将情节与故事并举,认为“故事只是关系到时间的顺序,情节反映的是事件的

因果关系”的人物是

卢卡奇

索绪尔

A:

福斯特

B:

萨丕尔

C:

答D:案:C

解析:将情节与故事并举,认为“故事只是关系到时间的顺序,情节反映的是事件的因果关

系”的人物是福斯特。

17、【单选题】“随着有机体发展到人的水平…那种简单的情绪性兴奋也就被一种持续稳定

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情感生活所取代”,这句话出自

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布留尔

A:

恩斯特·卡西尔

B:

苏珊·朗格

C:

答D:案:D

解析:“随着有机体发展到人的水平…那种简单的情绪性兴奋也就被一种持续稳定的富有

个性特征的情感生活所取代”,这句话出自苏珊·朗格。

18、【单选题】“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讲的是

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

审美主体的超越性

A:

审美满足实际需要

B:

审美心理的有限性

C:

答D:案:A

解析:“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讲的是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

19、【单选题】从知觉上寻找审美心理机制问题的原因的是

阿恩海姆

托尔斯泰

A:

克罗齐

B:

弗洛伊德

C:

答D:案:A

解析:从知觉上寻找审美心理机制问题的原因的是阿恩海姆。

20、【单选题】认为艺术都有自身的惯例,它是“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各种

艺术门类系统而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有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惯例的背景”,

做出这种理解的是

维特根斯坦

G·迪基

A:

贡布里希

B:

克罗齐

C:

答D:案:B

解析:认为艺术都有自身的惯例,它是“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门

类系统而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有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惯例的背景”,做出

这种理解的是G·迪基。

21、【判断题】贝里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唤醒理论”,又称为“审美愉悦的关系理

论”。

正确

A:

错误

答B:案:B

解析:错误。贝里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唤醒理论”,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

关系理论”。

22、【判断题】经验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主客之分。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正确。在经验中,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

23、【判断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性格”放在叙事的六大要素之首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误。亚里士多德在其权威的《诗学》中将情节放在叙事的六大要素之首

24、【问答题】简述荣格的原型理论。

答案: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

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有两点值得特别强调:首先,

原型所对应的是人的无意识心理,而不是有意识心理。这样它与文学作品中作家有意识的

乃至刻意追求的思想观念或情感效果不同,它是作家无意识心理的表现。其次,依据荣格

的观点,原型是集体无意识而不是个体无意识的表现,因而从原型意象中解读出来的应当

是集体的而不是个体的心理,或者是集体心理借个体心理而表现出来的。

25、【问答题】简述体验的生成性特征。

答案:①互渗性。指体验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先

前经验对体验的生成的作用方式往往不是单向的、线型的,而是可逆的、模糊的,具有互

渗性。如卡夫卡。②意向性。是一个人所形成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心理图式,它使一个人在

某种场合容易或带有习惯性地做出某些事情和感受到某种东西。这种意向主要体现为童年

经验对体验生成的重要性。③回忆性。人的经验和印象都是通过记忆保存下来的,早年的

经验只有在回忆中才能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接通,影响我们的心理、行为活动,同样,也以

这种方式影响着艺术家的体验生成。如鲁迅的《社戏》。

26、【问答题】简述形象范式的特征。

答案:第一,形象范式的情感性。形象范式从心理至文本,都充分地包含着主体情感方面

的“意蕴”、“精神”、“气质”等,总是体现为或高雅、或沉静的种种心灵情调。第

二,形象范式的充盈性。当人们揣摩某种属相范式时,形象范式作为一种抽象表象,即具

体与抽象的中介,仍然保持着自身的丰盈性,比属象范式更生动,真切。第三,形象范式

的个异性。不同人对同一形象范式的理解是不同的。

27、【问答题】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美学关系。

答案:①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要明确解决内容与形式美学关系这一问题的前

提,那就是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离性。内容是具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具有内容

的形式,在真正的作品那里,二者永远不可分离,一旦两者变得可以分离,就不能构成真

正的作品。②形式对题材的深度加工一方面,题材是艺术家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并初步选

择过的材料,它不能不带有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的印痕,因此它不完全是“第一自然”。

另一方面,题材毕竟还是生活材料,未经深度的艺术加工,有很强的客观性,因此,它又

不完全是“第二自然”。

28、【问答题】简述审美投射活动的主要方式。

答案:其一,审美主客体之间的“预成图式一修正”。英国著名美学家和艺术史家冈布里

奇在他的《艺术与幻觉》一书中用“预成图式一修正”的心理公式来解释审美投射机制。

他认为,审美投射是存在于主体先前经验中心的心理图式与客体形式之间不断地选择一修

正一匹配的心理过程,而审美意象则是“预成图式一修正”过程的最终产品。其二,艺术

接受者的二度体验。依据审美投射理论,艺术品是艺术家的审美人格投射活动的产物,或

者说艺术品是被客观化、形式化了的审美人格倾向。欣赏者在欣赏阶段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是不完全等同于艺术家的原初体验的,它比原初体验要更为复杂。我们把这种新的审美体

验称为艺术接受者的“二度体验”。

29、【问答题】试述“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答案: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有两重意思:一是获得对自身的超越。作家的描

写不受对象本身形体、姿态和颜色等物理性的束缚,而能见出事物的物理性以外的审美价

值来。……二是获得“童心”,对传统的陈规旧习和既定成见实现超越。艺术家以双重的

眼光看待生活,一方面以成人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能够将生活的底蕴

揭示出来,另一方面又是以儿童般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充分将生

活的诗性光辉放射出来。

30、【问答题】试述文学语言层面与心理蕴含的关系。

答案:(1)语音层面①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

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②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

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基

本类型有:双声、叠韵、叠音和押韵等。(2)文法层面①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

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本文内语词的构成法则。词法,是说用词要贴切、生动和传神,其至

高境界是任你名家高手也移易不得。这就有“炼字”之说,指每个词或字为着既符合节奏

和音律又实现意义的表达,往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最终确定下来。②句法。是文法层面的

类型之一,是特定本文内语句的构成法则。古典诗文十分讲究句法,尤其注重句型和炼

句。③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有助

于形成丰富而复杂的心理蕴涵。(3)辞格层面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

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文学语言的修辞本意是在

表达艺术家丰富而细致的心理世界,并不是玩弄技巧。(4)语体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

语言体式方面,指在一部文本中为着造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而综合选用两种以上文类或体式

时呈现的语言现象。这里的文类(又称体裁),涉及小说、诗、散文、日记、书信、文

件、档案、表格和图案等。体式则指较为具体的表现方式,如从言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

看,有独白体、对话体、杂语体及复合体;从言语的资源看,有口语体、俗语体、方言

体、规范语体和外来语体。独白体是以主人公的独白为主的语体。

31、【名词解释】审美阈原则

答案:费希纳在《美学导论》中提出了十六种审美原则之一,认为刺激在唤起主体产生快

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32、【名词解释】缺失性体验

答案: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缺失性体验激活艺术家的异常认

知:缺失即未满足,此时主体为确缺失,求得满足,会调动自己的各种心智力量。缺失激

发着认知活力。缺失使艺术家深感痛苦,同时往往也激发了他们的意志和创造的冲动,促

使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活动,去努力重新建设一个世界。也就是说,他们的

缺乏性体验成为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力。

33、【名词解释】审美相似律

答案:是使人将客观存在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的客观存在的心理规律。

这种心理规律是以广义相似性原理为基础的。根据这种原理,客观事物虽然纷纭复杂,但

在人们的眼中却具有各种各样的相似性。

34、【名词解释】形式征服题材

答案: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题材与形式对立、冲突,不是形式消极适应题材,而是形式

征服题材,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一条普遍的艺术规律。

35、【名词解释】批评意识

答案:是批评家持特定态度实现其还原欲望的心理现象。特定的意识即批评的立场,着眼

点,出发点等。

自考文艺心理学押题卷四及答案

00816

1、【单选题】完成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文艺心理学》的是

王国维

鲁迅

A:

朱光潜

B:

胡风

C:

D答:案:C

解析:朱光潜第一次对审美经验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文艺心理学》可谓中国现代文艺

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2、【单选题】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科学主义

存在主义

A:

人本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答D:案:D

解析: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单选题】“格式塔”的意思是

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

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

A:

指“完形”

B:

指心物同构

C:

D答:案:C

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4、【单选题】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信仰治疗”中,首先得到特别重视的是

绘画的功效

音乐的功效

A:

文学的功效

B:

历史的功效

C:

D:

答案:B

解析:远在上古(约公元前两千多年)以来,就有了所谓“信仰治疗”的文献记载,古

埃及和古希腊的宗教庙宇曾经成为这种治疗的重要场所,其中音乐的功效首先得到特别的

重视。

5、【单选题】“河流”、“流水”、“江河”、“扁舟”、“孤舟”的意象模式是

“川、舟”

“秋

A:

“春

B:

“河

C:

答D:案:A

解析:以“川”、“舟”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河流”、“流水”、“江河”、“扁

舟”、“孤舟”等。

6、【单选题】癫狂状态往往是

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酒精刺激的结果

A:

精神失常的结果

B:

病态

C:

答D:案:A

解析:癫狂状态往往是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7、【单选题】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最根本原因是

模仿

情感

A:

节奏

B:

宗教

C:

答D:案:C

解析:最早的艺术形式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混合物。节奏,是使散着连为

一体的“共同根源”,而且,“节奏作为情绪的最直接的媒介,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部

分”。

8、【单选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这里的

“杨柳”、“雨雪”使用的手法是

明喻

象征

A:

暗喻

B:

对比

C:

答D:案:B

解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这里的“杨

柳”和“雨雪”就可看成是两个象征,前者象征了抒情主人公离开家乡时的依恋之情,后

者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颠沛困苦、悲伤无告的心情。P218

9、【单选题】“《伊利亚特》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史诗,是由于它的诗的形式,而它的内容是遵

照这形式塑造或陶铸出来的。”这句话出自

黑格尔

莎士比亚

A:

康德

B:

海德格尔

C:

答D:案:A

解析:“《伊利亚特》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史诗,是由于它的诗的形式,而它的内容是遵照这

形式塑造或陶铸出来的。”这句话出自黑格尔:《小逻辑》。P249

10、【单选题】阿恩海姆在研究绘画时提出了著名的

镜像阶段论

表现性

A:

简化原则

B:

格式塔质

C:

答D:案:C

解析:阿恩海姆在研究绘画时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

11、【单选题】贝里尼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异质同构理论

唤醒理论

A:

深度知觉理论

B:

心理距离说

C:

答D:案:B

解析:贝里尼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

12、【单选题】科学实验表明,人的模仿对象最初始于

视觉形象

听觉形象

A:

语言形象

B:

触觉形象

C:

答D:案:A

解析:科学实验证明,人的模仿对象最初始于视觉形象,因此从人类感知信息的生理机制

来说,人的各种感知觉对信息的接收量和速度是不平衡的。P234

13、【单选题】勾勒出人的深层心理--无意识领域的基本轮廓,并提出“内觉”概念的是心

理学家

西尔瓦诺·阿瑞提

巴甫洛夫

A:

贾米森

B:

荣格

C:

答D:案:A

解析:勾勒出人的深层心理--无意识领域的基本轮廓,并提出“内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西尔瓦诺·阿瑞提。

14、【单选题】明代学者李贽强调诗人应该用“赤子之心”去感受世界,这体现了他的

“性灵说”

“真心说”

A:

“神韵说”

B:

“童心说”

C:

答D:案:D

解析:明代学者李贽强调诗人应该用“赤子之心”去感受世界,这体现了他的“童心

说”。

15、【单选题】荣格所说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这两个原型意象,分

别指的是

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与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

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与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

A:

B:

女人心中的女性形象与男人心中的男性形象

男人心中的男性形象与女人心中的女性形象

C:

答D:案:A

解析:荣格所说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这两个原型意象,分别指的

是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与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

16、【单选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构成的效果是

叠音

叠韵

A:

双声

B:

押韵

C:

答D:案:B

解析:叠韵指相连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双声指相邻两个字的生母相同。

17、【单选题】“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体现了艺术家皈依

宗教

童年

A:

自然

B:

神秘

C:

答D:案:C

解析:皈依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与诗人,尤其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诗人、艺术家的

一个悠久传统。与道家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人生一自然哲学相一致,寄情山水自然、达

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诗人、艺术家的重要生活理想与艺术理想。中国

古代诗人艺术家常常以自然作为自己灵魂的归宿地,抵制世俗官场的染缸。所谓“目送归

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

明),“独坐幽簧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无一不表现了

诗人皈依自然后所感受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18、【单选题】“任何作品的形式都应当在主题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简单,这是一个正

确的艺术原则。”这句话所指的“艺术原则”是

简化原则

综合原则

A:

陌生化原则

B:

变形原则

C:

D:

答案:A

解析:阿恩海姆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这一原则完全是以知觉的抽象性为基础的。

他指出:“任何作品的形式都应当在主题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简单,这是一个正确的

艺术原则(如果科学中的省略原则)”。P49

19、【单选题】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提到在审美心理时空中神游的是

老子

孔子

A:

荀子

B:

庄子

C:

答D:案:A

解析: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游心于物之初”,他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提到在审美心理

时空中神游的人。

20、【单选题】提出“认知失调”的是

南丁格尔

维戈茨基

A:

费斯汀格

B:

鲁利亚

C:

答D:案:C

解析:提出“认知失调”的是费斯汀格。

21、【判断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倾向于研究人的“初

级意识心理”。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既反对行为主义

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动物化,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将人的心理低能化。

22、【判断题】在“昨夜西风凋碧树”这句词中,“西风”这个意象减去了风的种种特性,变

成惆怅失落之感的象征符号。

正确

错误

A:

B:

答案:A

解析:正确。“昨夜西风凋碧树”营造了凋零的意象,使人感伤。

23、【判断题】“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经·河广》)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至深至鱼

情。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错误。“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用夸张手法突出游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