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四) 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四) 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四) 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四) 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提升(四) 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四单元单元总结提升(四)构建知识体系理清阶段特征创设命题情境构建知识体系一返回二理清阶段特征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丝织品传到西方,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等地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朝对外交往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朝以海外贸易为主1.(2023·广州高二期中)《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这表明汉朝A.打通了陆海两个对外通道B.“朝贡体制”已经形成C.开辟由明州到日本的航路D.实现了对日本的有效管理√针对训练材料“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说明“朝贡体制”已经形成,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倭奴国到汉朝奉贡朝贺,不能说明汉朝打通了陆海两个对外通道,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明州的相关信息,不能说明开辟由明州到日本的航路,排除C项;汉朝未实现对日本的有效管理,排除D项。2.(2023·扬州高二期中)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放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A.摒弃了天朝上国的旧有观念B.导致朝贡贸易体制崩溃C.标志着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D.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明成祖时期奉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大规模的对外活动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而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项正确;摒弃了天朝上国的旧有观念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的朝贡贸易依然繁荣,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排除C项。二、近代东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比较项欧洲中国背景资本主义扩展下的主动选择民族生存面临危机下的被动应对觉醒方式由民主精神唤起公民意识、反对封建割据和专制与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处于同一过程政治诉求革命时期,西欧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是以民主代议制代替君主专制,当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后,对外扩张,谋求民族最大利益建立统一、独立的民族国家,通过自立自强来维护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比较项欧洲中国特点具有扩张性,强调经济利益与民主、自由多具有自卫倾向,强调集体利益、意志和目标;文化民族主义占据东方民族主义的中心,是经济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基础3.(2024·合肥高二期末)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在那些世纪里,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表明中世纪的欧洲人A.缺乏民族国家观念意识

B.民族民主意识觉醒C.坚守人道和宽容的信条

D.坚持信仰自由平等√针对训练据材料可知,在个人归属认定中,民族国家排在最后一位,说明在中世纪,大部分欧洲人缺乏民族国家观念,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中世纪的欧洲人缺乏民族国家观念,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2023·天津南开高二统考)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形形色色的“主义”。据统计,1915年之前“主义”一词共使用约15000次,其中“民族主义”使用约1100多次、“帝国主义”约700次、“国家主义”约600次、“国民主义”约200次、“自由主义”约200次、“民生主义”约200次、“共和主义”约100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近代中国中体西用思想的盛行B.中国人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政治行动D.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历程√根据材料“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主义”“国民主义”“民生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15年之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一直在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C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中国人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历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三、世界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时期外交政策(方针)外交成就世界局势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美苏“冷战”对峙;局部“热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善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时期外交政策(方针)外交成就世界局势改革开放后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5.(2024·周口调研)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提出了外交干部合理流动的“三三制”构想:三分之一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储备培训,并通过挂职锻炼、出国学习、脱产进修、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干部素质,确保国内外干部轮换制度化。这一构想后来得到落实。外交干部合理流动的“三三制”

A.标志着新中国开始走向国际外交舞台B.意在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C.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一定保障D.彰显了新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针对训练“三三制”原则使国内外干部轮换制度化,使每个外交干部既熟悉国内工作,了解国内情况,又有在国外工作的实践经验,把干部的储备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外交事业的发展准备了高素质的外交人才,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一定保障,C项正确;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政府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也没有刻意强调是为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排除B项;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6.(2023·运城质量检测)2023年1月,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等意义重大。这反映出中国A.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B.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C.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材料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疾病防控的支持,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当今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仍然为西方发达国家,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不结盟外交政策”,排除B项;对非洲的医疗援助不是构建睦邻友好关系的反映,排除C项。返回创设命题情境三一、春秋到秦汉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的变化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交融与同化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解读]春秋到秦汉时期,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打破宗族壁垒,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国家强大、统一与民族和睦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追求。二、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无论是来自欧洲文明的国际法,还是其他非西欧文明下的各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从其本源来看并不具有人类社会全体的共有性质。国家主权和平等的理念在当时并不具有普适性,并非生来具有全人类共有文明的性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无直接关联。这里所说的“普适性”是指普遍适用、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国际法的普适性即国际法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遵守的现象。为什么唯独建立在欧洲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法最后取代了其他非欧洲文明的多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成为世界唯一的国际法律规则呢?如果我们考察其历史,就会发现作为法律文明一部分的欧洲国际法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其手段和方法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有时还伴随着武力与殖民。——摘编自何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国际法史与文明互融》[解读]

近代国际法源于欧洲,由欧洲国家主导形成;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以殖民手段扩展到世界,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点。三、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新思路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