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课件_第1页
病毒性肝炎课件_第2页
病毒性肝炎课件_第3页
病毒性肝炎课件_第4页
病毒性肝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

1.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2.已知的肝炎病毒有六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A型,B型,C型,D型,E型G型。最常见的是甲,乙两型。3、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和流行,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发病无性别差异,各种年龄皆可罹患概述

4、临床表现: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及肝肿大。5、乙肝与肝硬化、肝癌有关。一、病因为各型肝炎病毒,其特点见P201表8-2。二、传播途径1、消化道传播:甲、戊型,水和食物。2、体液传播:乙、丙、丁,体液和血液。3、垂直传播:乙型,婴儿出生6h内注射乙肝疫苗,保护率90%以上。三、基本病变各型肝炎的病变基本相同,均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1.变性:(1)细胞水肿─胞质疏松化、气球样变性(又称水样变性)。

(2)嗜酸性变─单个或多个肝细胞失水,浓缩,嗜伊红染色。 --------------------------------嗜酸性变

-------------------细胞肿胀(胞浆疏松化)

坏死:(1)嗜酸性坏死─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细胞核消失,胞质浓缩为深红色圆形小体,称嗜酸性小体。属细胞凋亡。

(2)溶解坏死─由高度气球样变的肝细胞发展而来.细胞核碎裂,溶解,细胞膜破裂.-----------------嗜酸性小体

-----------------------------------气球样变性

根据坏死的范围不同可分为:①点状坏死─单个或几个肝C坏死,炎细胞

②碎片状坏死─小叶周边部界板灶状坏死

----------点状坏死③桥接坏死─中央V和门管区或小叶中央V之间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④大片坏死: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重型肝炎。

大片坏死-----------2、炎细胞浸润以淋巴,单核为主,N较少,

见于小叶内坏死区,或门管区,灶状分布3、肝细胞再生:

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胞浆嗜碱性,核大深染,可见双核。结节状再生。4、间质反应性增生、小胆管的增生:(1)枯否氏细胞增生:有游走,吞噬功能(2)间叶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参与修复,过多可致肝硬化

肝炎基本病变中,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小体对于诊断普通型肝炎具有相对特征性;肝细胞碎片坏死、桥接坏死是慢性中度及重度肝炎主要病变特征;肝细胞大片坏死、崩解是重型肝炎主要病变特征。临床病理类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慢性轻度慢性肝炎

重度慢性肝炎普通型重型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中度慢性肝炎

1.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易造成暴发流行,我国无黄疸型多见,多为乙肝病变:

肉眼观:肝脏体积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光滑,质软。

镜下:1)以肝细胞变性为主:气球样变性;嗜酸性变性.2)点状坏死,可见嗜酸性小体。坏死区、门管区有炎细胞浸润(淋巴、单核)。

3)黄疸型:肝细胞坏死较重,毛细胆管胆栓形成。

4)较重者可出现桥接坏死。病理-临床联系:

@食欲降低@血清转氨酶增高

@肝区疼痛@黄疸可有可无

结局:

@多数在半年内恢复。

@约10%发展成慢性。

@较少数(<1%)发展为重型。2.慢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持续半年不愈者,即发展为慢性.(1)轻度慢性肝炎:

病变:肉眼观:肝脏肿大,但表面光滑.

镜下:1)变性,坏死较急性期轻。点状坏死,轻度碎片状坏死

2)门管区可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

3)小叶结构清楚.

临床-病理联系:@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部分病人仅有轻度肝功障碍.(2)中度慢性肝炎:

病变:@坏死区逐渐扩大,中度碎片状及桥接坏死。.@小叶内及门管区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3)重度慢性肝炎:病变:坏死重且广,重度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肝细胞不规则增生.纤维增生分隔肝小叶。晚期可形成假小叶,表面呈颗粒状,质地较硬。

毛玻璃样肝细胞:乙肝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病理联系:@乏力.厌食.低热

@可有持续或反复性黄疸.@可有早期肝硬化的表现(腹水,肝功衰竭,消化道出血).结局:@恰当的治疗,病变可静止,乃至缓解.@部分病人可迁延或反复活动多年.@部分病人可在短期内发生肝硬化.@治疗不及时,不注意,25-50%发生肝功衰竭而死亡.

3.重型病毒性肝炎:(1)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暴发型肝炎):

病变:肉眼观:肝脏缩小,左叶为重,仅有600-800g(正常1300g).表面皱缩,质软,黄色或红褐色.“急性红色肝萎缩”;“急性黄色肝萎缩”.

镜下:1)大片坏死,仅残存网状纤维支架,并很快蹋陷.2)肝窦扩张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

3)肝细胞再生不明显.小胆管增生。

4)可见淋巴,巨噬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起病急,病程短(10-15天),死亡率高(70-90%)

@肝细胞性黄疸:大量胆红素入血

@出血倾向─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大出血.@肝功障碍─肝昏迷.@肝-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衰竭.(循环,胆红素)

@DIC(2)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多由急性重型而来,少数由普通型急性肝炎恶化而来。病变特点:

肝细胞大片坏死+结节状再生镜下:1、肝细胞大片坏死,小叶周边肝细胞残留;2、肝细胞不规则结节状再生,失去原小叶结构

假小叶;3、肝细胞索网状纤维支架塌陷,胶原纤维化

假小叶间的间隔;4、小胆管增生明显,炎细胞浸润显著

肉眼观:肝脏体积缩小,包膜皱缩不平,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结节,呈黄绿色

临床-病理联系:@病程较急性缓慢,1月-数月.@及时治疗可控制进展,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部分病人因为肝功不全─死亡.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肝细胞内复制释入血液,肝细胞表面病毒抗原成分(HBsAg)无明显的肝细胞损伤病毒入血→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毒作用体液免疫→杀灭血中病毒T细胞免疫反应→受感染的肝细胞→肝细胞变性坏死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T细胞状态病毒状态肝细胞损伤肝炎类型A过强量多毒强多而重急性重型B正常量少毒弱弥漫但轻急性普通型C正常量少毒很弱轻亚临床型D功能不足量较多反复损伤慢性肝炎E缺陷病毒与宿主共生病毒携带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临床意义+----1急性感染早期2慢性携带,传染性弱+--+-1急性感染恢复期2慢性携带+-+-+急性感染或慢性携带,传染性强+--++感染恢复期,传染性弱-+---注射过乙肝疫苗-+--+曾经感染过,抵抗力强思考题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试述慢性肝炎的病变特点,它是如何转变为肝硬化的?试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变化。急性普通型肝炎:肝细胞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伴点状坏死(双尖头)、小胆管增生(单尖头)。急性病毒性肝炎多量胆栓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