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卷三分类模拟题模拟95_第1页
司法卷三分类模拟题模拟95_第2页
司法卷三分类模拟题模拟95_第3页
司法卷三分类模拟题模拟95_第4页
司法卷三分类模拟题模拟9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卷三分类模拟题模拟95不定项选择题1.

甲家的承包地被乙家的承包地所包同,在承包时,有一条小路通往甲家的承包地,甲为了拓宽道路,与乙签订了一份协议,(江南博哥)拓宽道路1米,甲一次性支付乙5000元。甲通过该合同所取得的权利为何种权利?A.建设用地使用权B.相邻权C.地上权D.地役权正确答案:D[解析]所谓地役权是指通过约定的方式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之用的用益物权。如果不是约定的方式,而是法律规定的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则为相邻权。

2.

王荣、李菊系同一单元的住户,王荣住三楼,李菊住二楼。2004年10月20日,甲热电厂试行供暖,王荣家无人在家调试,暖气管道年久失修,发生破裂致使管道热水溢出,沿墙体渗入李菊家,将李菊卧室天花板浸湿,笔记本电脑一台和床上用品淋湿,造成5000余元损失,后查明,10月15日,甲热电厂已在该小区楼栋墙壁上贴出通知,告知将于10月20日试行供暖3小时,各住户家中留人调试供暖设施。王荣丈夫出差在外,王荣因工作繁忙,早出晚归,没有留意通知,因而发生漏水事件,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李菊的损失应由谁承担?A.王荣B.王荣与甲热电厂共同承担C.王荣承担后,向热电厂追偿D.甲热电厂承担正确答案:B[解析]王荣因重大过失,致使暖气管道调试时,无人在家,引起漏水事件,造成李菊财产损失,依照《物权法》第92条及《民通意见》第102条的规定,处理相邻房屋漏水纠纷时,对有过错的一方造成他方损害的,应当责令其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王荣应承担赔偿责任。暖气管道年久失修,甲热电厂在经营管理中,未尽检修的注意义务,主观上存在过错,依照《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关于过错责任的规定,应承担侵权责任。

3.

甲是A地使用权人,乙是B地使用权人,甲乙双方在B地上设定通行地役权,并进行登记,后甲将A地使用权转让给丙。请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办理相关登记前,甲乙之间关于地役权的约定无效B.在办理相关登记前,甲乙之间关于地役权的约定有效,且能对抗第三人C.如果甲丙对地役权的归属没有约定,则由甲享有地役权D.如果甲丙对地役权的归属没有约定,则由丙享有地役权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58条的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地役权的登记只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合同生效时,地役权即设立。A项错误。B项错误。根据《物权法》第164条的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4.

郑某、陈某与孙某系邻居。郑某在装修房屋时需要购买大量建材,于是与陈某约定,将建材堆放在陈某院内,郑某付费500元,期限30天。郑某搬运建材须从孙某家门前经过,孙某予以阻拦,要求郑某向自己付费。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孙某有权阻拦郑某并要求其向自己付费B.孙某无权阻拦郑某并要求其向自己付费C.郑某应依约定向陈某付费D.若堆放建材的时间超过30天,则陈某有权要求郑某清理现场正确答案:BCD[解析]孙某家门前是郑某进出的必经之路,若不允许其通行,则郑某无法行使对自己土地和房屋的权利,二者之间系相邻关系,孙某必须容忍郑某的通行,不得加以阻拦或收取费用,A项错误,B项正确。郑某与陈某之间的约定是设定地役权的合同,双方均应受合同约束,郑某应向陈某支付费用,并受约定期限的限制,在期满时应清理现场,恢复原状,选项CD正确。

5.

一条小河流经甲、乙两村,成为两村村民的水田灌溉主要水源。下游丙村因缺乏水源,与乙村协商,将流经乙村的水流量分出1/3给丙村使用,丙村每年支付1000元使用费。一年,天大旱,用水紧张。位于上游的甲村,为缓解用水困难,将河流大部分截流,流入开凿的水库,造成乙村、丙村秧苗旱死,损失2000余元。经协商多次未果,丙村的村民丁、戊、酉三人纠集多人携带镐、铲和自制的炸药,前往甲村爆开水库,致使甲、乙、丙本村的众多水田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近3万元,村民王某的鱼塘被冲毁,鱼苗损失近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一(些)项?A.乙、丙两村秧苗旱死的损失,应以甲村为被告B.王某可以向丁、戊、酉主张连带赔偿责任C.甲村的行为是正当的,因此不需要承担责任D.甲、乙、丙三村水田损失可以向丁、戊、酉主张连带赔偿责任正确答案:ABD[解析]依照《物权法》第92条及《民通意见》第98条规定,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独占自然流水,影响他方正常生产、生活的,他方有权请求排除妨碍;造成他方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因此甲村私自堵截自然水流,造成乙、丙两村损失,应当赔偿,A项正确,C项错误;丁、戊、酉三人的行为属共同侵权行为,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应承担连带责任,故BD两项正确。

6.

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以其所有的一栋大楼设定抵押担保,双方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后甲公司为担保支付丙公司货款,以该栋大楼占用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担保,双方签订了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但未办理登记。因甲公司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和支付到期货款,乙银行和丙公司分别主张抵押权,引起纠纷。下列表达正确的有:A.乙银行只能对大楼拍卖所得主张优先受偿权B.乙银行有权对大楼和所占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所得主张优先受偿权C.丙公司与甲公司所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合同未生效D.丙公司对该大楼占用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无权主张抵押权正确答案:BD[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82条的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抵押人没有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第187条规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抵押需要办理登记,抵押权才能成立。因此乙银行有权对大楼和所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所得主张优先受偿权,而丙公司不能对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主张抵押权,A选项错误,BD选项正确。《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因此丙公司与甲公司所签订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合同成立并生效,C选项错误。

7.

甲将房子作为其对外债务的抵押,后又出租给乙,到期不能清偿债务,房子被拍卖,此时:A.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受让人继续有效B.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C.甲应当书面告知乙房子已经抵押,否则甲应当对出租房子给乙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D.甲书面告知乙房子已经抵押的,乙自己承担房子被拍卖所造成的损失正确答案:BCD[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90条的规定,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抵押物的受让人继续有效。《担保法解释》第66条规定,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所以B项正确。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如果抵押人未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抵押人对已出租抵押物造成承租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所以C项正确。如果抵押人已书面告知承租人该财产已抵押的,由于抵押权的实现造成承租人损失的,由承租人自己承担,所以D项正确。

8.

王某为了融资,将自己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借款30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此后,王某在建设用地上建造了房屋,为了扩大经营,王某又将建造的房屋抵押给乙银行,借款100万元,并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现王某不能履行到期还款的义务,经评估,建设用地拍卖可得价款2000万元,房屋可得价款1000万元。甲、乙银行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银行可以拍卖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受偿全部价款B.甲银行对房屋拍卖所得的价款,无权优先受偿C.乙银行可以拍卖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受偿全部价款D.乙银行对房屋拍卖所得的价款,无权优先受偿正确答案:B[解析]《物权法》第200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本题中,甲银行只对拍卖该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得的价款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对房屋的价款无优先受偿权,故A项错误,B项正确。乙银行也只对房屋的价款有优先受偿权,对该建设用地的价款无优先受偿权,故CD项错误。

9.

甲将自己的房屋抵押给乙,此后,甲未经乙的同意,又将房屋出租给丙。现乙行使抵押权,甲与乙协议将抵押的房屋以30万元的价格折抵给乙。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因未经乙的同意,甲、丙之间的租赁合同无效B.丙享有以30万元的价格优先购买抵押房屋的权利C.如果丙不行使优先购买权,乙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丙有权主张原租赁合同对乙继续有效D.如果丙不行使优先购买权,乙取得房屋所有权后,乙有权要求丙搬离该房屋正确答案:AC[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91条的规定,甲将房屋抵押给乙后,甲未经乙的同意,不得转让抵押房屋的所有权,所以,甲未经乙的同意,将房屋出租给乙的行为合法有效,故A选项错误,当选。根据民法理论,房屋先抵押后出租的,抵押人行使抵押权变卖抵押的房屋时,房屋的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第22条的规定,出租人与抵押权人协议折价、变卖租赁房屋偿还债务时,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故B选项正确,不选。根据《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第20条以及《物权法》第190条的规定,先抵押后出租,抵押权已登记的,租赁期间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导致抵押物所有权变动的,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故C选项错误,当选;D选项正确,不选。

10.

甲开发商曾分别向乙、丙、丁各借款300万元、50万元及150万元并以其市价约500万元的商品房分别为乙、丙、丁设置三个抵押权,均办理登记。但乙最先,丙次之,丁最后。其后乙与甲开发商合并。不久,甲因未对丁清偿债务,丁申请行使抵押权,扣除税收各项费用之后,共拍得350万元。问本案中乙、丙、丁的抵押权如何实现?A.乙150万元,丙50万元,丁150万元B.乙210万元,丙35万元,丁105万元C.乙300万元,丙50万元,丁不受偿D.乙300万元,丙12.5万元,丁37.5万元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99条的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二)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再根据《担保法》第54条的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一)抵押合同已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二)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的,该抵押物已登记的,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清偿;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本题中,就实现抵押权拍得价款,按照乙、丙、丁的顺位先后受偿。但乙与甲开发商合并,乙对抵押物商品房既享有抵押权,又享有所有权。

如图:

乙的抵押权虽然消灭,但是丙和丁仍然只能在其原来的位置上,并不能升序。因此C项正确。

11.

某食品厂为筹集生产资金,与工商银行某市分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2万元,期限1年,并约定食品厂以其所有的全部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为借款提供抵押担保。1年后,该食品厂无力清偿债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由于未办理抵押登记,银行不得以该约定对抗善意第三人B.抵押财产的范围自合同订立之日起确定C.银行有权就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食品厂所有的全部动产优先受偿D.如果办理了抵押登记,则银行有权以抵押权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正确答案:AC[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81条的规定,该抵押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即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为了保证抵押人的正常经营活动,即使当事人办理了抵押登记,也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A项正确,D项错误。依《物权法》第196条,上述抵押的抵押财产自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未实现时确定,而不是在抵押合同订立时确定,B项错误,C项正确。

12.

甲药厂、乙银行、丙公司达成三方协议:为了担保甲药厂在2012年度向乙银行的所有借款,丙公司以其价值约1亿元的楼房抵押担保,担保的最高限额为8000万元。乙、丙办理了楼房的抵押登记。第一季度,甲共向乙借款4000万元,后乙按照上级要求将这4000万元债权全部转让给了丁资产管理公司。第二季度,甲未向乙借款。第三、四季度共向乙借款1.2亿元。因甲到期不能清偿对乙银行的1.2亿元债务,乙银行于2013年3月1日申请法院拍卖了丙公司抵押的楼房,共获1.4亿元。经查,甲对丁资产管理公司所负的4000万元也未清偿。对于乙、丁对变卖楼房所得的1.4亿元价款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丁有权受偿4000万元B.丁有权受偿2000万元C.乙有权受偿8000万元D.乙有权受偿1.2亿元正确答案:ABD[解析]《物权法》第204条规定:“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乙银行将对甲的4000万元债权转让给丁公司时,因债权尚未确定(债权的确定规定在《物权法》第206条),此时最高额抵押权不具有从属性,因此,丁公司仅取得对甲的4000万元债权,丁不享有抵押权,这4000万元债权属于无担保的普通债权。故A选项错误,当选;B选项错误,当选。《担保法解释》第83条第2款规定:“抵押权人实现最高额抵押权时,如果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高于最高限额的,以最高限额为限,超过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如果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低于最高限额的,以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为限对抵押物优先受偿。”据此,乙银行对甲药厂的债权为1.2亿元,但最高限额为8000万元,故乙银行对变卖楼房的价款中的8000万享有优先受偿权。故C选项正确,不当选;D选项错误,当选。

13.

甲将自己的电脑委托给乙保管,乙因为急需资金就将电脑质押给丙,丙暂时将电脑委托给丁保管,保管费用2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对电脑享有质权B.保管费最终应当由丙承担C.甲的损失由乙赔偿D.保管费最终应当由乙承担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解释》)第84条的相关规定,质权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权但合法占有的动产出质的,不知出质人无处分权的质权人行使质权后,因此给动产所有人造成损失的,由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丙善意取得对电脑的质权,给动产所有人甲造成的损失由出质人乙赔偿,因此选项AC正确。根据《物权法》第173条的相关规定,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以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质权是担保物权的一种,丙事先支出的保管费用当然在担保范围之内;乙最后要赎回质物或者在实现担保物权时将质物变现,该保管费用都要从中扣除。最终这笔费用都由乙来承担,要注意选项中“最终”的字眼。B项错误,D项正确。

14.

恒祥皮具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而欲向银行贷款200万元购买生产线。银行要求恒祥皮具厂提供担保,考虑到恒祥所拥有的注册商标具有较高知名度,双方遂协商以该注册商标专用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双方并签订了书面质押合同,但未进行登记。3个月后,邻县的另一家洛明皮具厂找到恒祥皮具厂,提出使用其注册商标并支付相应的使用费。恒祥皮具厂在经审查洛明皮具厂符合相应标准后,与洛明皮具厂签订了商标权许可使用合同。银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恒祥皮具厂的许可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质权,双方遂发生纠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些)项?A.质押合同未生效,许可合同有效B.质押合同已生效,许可合同无效C.质押合同未生效,许可合同无效D.质押合同已生效,许可合同有效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质押合同的生效和质权的设立问题。依照《物权法》第227条的规定,商标专用权质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但商标专用权质权自登记之日起设立。本题中,商标专用权质押未进行登记,故银行对该商标专用权不享有质权,但不能认为质押合同未生效,质押合同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恒祥皮具厂作为商标专用权人,有权许可他人使用,其与洛明皮具厂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为有效合同。该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注册商标许可合同无须登记,但应当向商标局备案。应予注意的是,向商标局备案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未向商标局备案不影响许可合同的效力。即使是注册商标专用权转让合同,双方应当向商标局登记公告,合同仍然是签订生效。商标专用权自公告之日起发生转移的效力。此外,如果商标专用权质押进行了登记,银行就享有商标专用权质权。由于权利质权是一种准物权。依据现有法律理论来看,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物权有瑕疵并不影响债权行为的效力。因为银行不同意许可,则导致的结果是许可合同不可履行,洛明皮具厂可以要求恒祥皮具厂承担违约责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15.

下列关于权利质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权利质权的标的是可以转让的财产性权利,而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所以其可以成为权利质权的标的B.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该合同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生效C.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D.将债权出质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则债务人不得以已经向原债权人履行债务为由而对质权人主张债已消灭正确答案:D[解析]权利质权,又称准质权,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其有处分权的所有权、用益物权以外的可转让的财产性权利为标的而设立的质权。我国《物权法》通过列举的方式确定了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等为权利质权的标的。所以,建设用地使用权为用益物权,不可以成为权利质权的标的,A选项错误。《物权法》第227条第1款规定:“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因此,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登记只是质权设立的要件。B选项错误。注意,《物权法》的规定使《担保法》与其冲突的规定失效。《物权法》第226条第1款规定:“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因此,C选项错误。债权出质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后对债务人生效,准用债权转让的规定。为了保障质权人在符合质权行使要件时的优先受偿利益,使权利质权发挥担保作用,债务人在收到通知后不得向原债权人清偿以消灭债务,否则将使权利质权的目的落空。所以,D选项正确。

16.

甲欠乙10万元,为了担保这一债务,甲用自己价值20万元的汽车为乙设立了质权。乙因需向丙借款15万元,为了担保这15万元的借款,乙未经甲同意,在告诉丙自己是该车的质权人后,乙以该汽车为丙设立质权,并将汽车交付给丙。一年后,因甲未清偿对乙的债务,乙也未清偿对丙的债务,丙拍卖该汽车得款20万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丙对拍卖汽车的价款有权优先受偿15万元B.丙对拍卖汽车的价款有权优先受偿10万元C.若汽车在丙处毁损灭失,无论乙是否具有过错,甲均有权请求乙承担赔偿责任D.若汽车在丙处毁损灭失,仅在乙具有过错时,甲才有权请求乙承担赔偿责任正确答案:BC[解析]乙的行为构成责任转质。因为是责任转质,丙的质权具有从属性,丙对质物优先受偿的权利不得超过乙对质物优先受偿的范围。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物权法》第217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向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据此,在责任转质中,质物毁损、灭失的,质权人应承担绝对无过错责任。不论质权人乙对于质物的毁损灭失是否具有过错,甲均有权请求乙承担赔偿责任。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17.

甲企业向银行贷款100万元,以一处房产作抵押并登记,同时提出保证人丙企业为连带保证人为其担保。贷款到期后,甲企业不能履行债务,则:A.首先由丙企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不足部分以房产作价给付B.首先以房产作价偿付,不足部分由丙企业承担保证责任C.可直接将此房产过户给银行所有,不足部分由丙企业承担D.银行有权选择放弃要求甲企业以房产作价给付,而直接要求丙企业承担责任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76条,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本题中,甲企业为债务人,其以自己的房子进行抵押担保,丙企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对此,应以甲企业的抵押财产首先进行清偿,不足部分由丙企业承担,故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18.

甲向乙借款20万元,以其价值10万元的房屋、5万元的汽车作为抵押担保,以1万元的音响设备作质押担保,同时还由丙为其提供保证担保。其间汽车遇车祸损毁,获保险赔偿金3万元。如果上述担保均有效,丙应对借款本金在多大数额内承担保证责任?A.7万元B.6万元C.5万元D.4万元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人保与物保并存时保证人的责任问题。本题中,乙的债权既有房屋和汽车的抵押担保,又有音响设备的质押担保,同时还有丙的保证担保,根据《担保法》第28条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2款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或者担保物权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的,保证人仍应当按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丙应在物的担保范围之外承担保证责任。尽管汽车出车祸,只获得3万元的保险赔偿款,但并不影响保证人所承担的保证责任。

甲对乙享有60万元债权,丙、丁分别与甲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戊以价值30万元的房屋为乙向甲设定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请回答以下各题:19.

下列关于乙、丙、丁关系的表述何者正确?A.丙、丁的保证都为连带责任保证B.丙、丁对乙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但彼此之间不负连带责任C.若丙与丁事后约定各自担保乙的30万元债务,该约定未经甲的同意不能生效D.若丁代乙清偿了全部债务,应首先向乙追偿,若乙不能偿还再要求丙分担责任正确答案:AD[解析]依据《担保法》第19条和《担保法》第12条规定,乙、丙、丁与甲签订的保证合同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就保证人与债务人的清偿债务关系而言,应推定为连带保证而非一般保证。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担保法解释》第19条第2款规定,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以其相互之间约定各自承担的份额对抗债权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据此,C选项错在该约定对于丙、丁而言是生效的,仅不得对抗债权人而已。

《担保法》第12条和《担保法解释》第20条明确了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连带保证人向其他连带保证人、主债务人进行迫偿的先后顺序,即应先向主债务人迫偿,不足部分再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司法考试命题人显然也持这一观点,所以D选项正确。

20.

下列关于丙、丁、戊关系的表述何者正确?A.若甲放弃对戊的抵押权,则丙、丁只对甲的30万元债权承担保证责任B.若甲要求丙、丁承担保证责任,丙、丁可主张先诉抗辩,要求甲先行使对戊的抵押权C.甲可以在丙、丁、戊中任意选择一人,要求承担担保责任D.若甲、戊之间的抵押被宣告无效,丙、丁应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正确答案:AC[解析]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1款、第2款的相关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入可以请求保证人或者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者物的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或者担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的,保证人仍应当按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解释》第7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可知,BD两项错误,AC两项正确。

21.

若甲对乙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1年,下列说法何者正确?A.乙若对甲进行清偿,则事后无权要求甲返还B.丙若对甲进行清偿,则无权对乙进行追偿C.甲不能对戊的房屋行使抵押权D.倘甲催告乙还款,乙在催款通知上签字,诉讼时效将因中断而重新起算正确答案:ABC[解析]时效届满,债权并不消灭,为“自然债”,可以自愿偿还,且偿还后不得反悔(《民通意见》第171条),故A选项正确。

因此,保证人可以白愿就已过时效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但不得向债务人追偿,否则将导致债务人时效利益的丧失,故B选项正确。

《物权法》第202条(废止了《担保法解释》第12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因此,C选项正确。

诉讼时效届满后不能再发生中断,故D选项错误。实际上,“倘甲催告乙还款,乙在催款通知上签字”后,诉讼时效确实会重新起算,但原因不是因为中断而是因为债务人放弃了诉讼时效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诉讼时效规定》)第22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2.

若乙的朋友己与乙达成协议,由其代替乙向甲还款,下列说法何者正确?A.该协议在通知甲后发生效力B.如甲同意该协议,则丙、丁不再承担保证责任C.甲同意该协议,戊无论同意与否均应继续承担抵押担保责任D.若甲、戊都同意该协议,甲对戊的抵押权不因债务转移而受影响正确答案:BD[解析]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而非通知生效。《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A选项错误。

根据《担保法》第23条和第29条的规定可知,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债权人订立保证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债权人和企业法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债权人无过错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B选项正确。

《担保法解释》第72条规定,第三人提供抵押的,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未经抵押人书面同意的,抵押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23.

自然人甲、乙、丙三人是同学关系,甲欲向乙借款100万元,由丙作为保证人,丙在甲、乙借款协议中签写如下条款:“我(指丙)在此合同中作为甲的保证人,保证期至还清贷款为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合同的保证期间为主债权到期后6个月B.此合同中丙享有先诉抗辩权C.若借款合同到期,则甲、丙负连带责任D.此合同不成立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2条第2款的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因此A项不正确。先诉抗辩权只存在于一般保证中,而根据《担保法》第19条,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因此B项错误。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在意思表示一致时,合同成立并生效,除法律特别规定之外。保证合同是诺成合同,故题中合同已成立。D项错误。

24.

甲欠乙80万元,甲弟丙、丁与乙分别签了保证合同,约定丙、丁各保证20万元,同时甲的同学戊、己与乙签了担保余下40万元的保证合同,但戊、己之间另外约定各自保证20万元,主债权到期,甲无力偿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乙可要求戊承担40万元,丙承担40万元B.乙可要求戊承担40万元,己不承担,但戊可追偿自己多出的债务C.戊可拒绝乙要求的40万元请求,因为戊、己有各自还20万元的约定D.乙可要求丙承担40万元,因丙、丁共同订立了合同正确答案:B[解析]丙丁对甲承担是按份保证责任,保证范围各为20万,甲无权要求丙丁承担超过20万的保证责任。故AD项错误。戊己对甲承担的是40万的连带保证,虽然戊己内部有约定各自承担20万,但对甲没有对抗效力,也就是所谓的内部约定不可对抗第三人。甲可以要求戊己任何一人或共同承担40万的保证责任。故C项错误。连带共同保证中任何一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后,可以向其他保证人追偿自己多承担的债务。故B选项正确。

紫月公司与白阳公司于2006年3月18日签订了一份特种钢买卖合同,4月18日刍阳公司按照合同的要求交付钢材之后,紫月公司一直没有交付货款。为了让紫月公司尽快付款,5月18日白阳公司又与紫月公司协商;紫月公司于2006年6月18日需要向白阳公司付清货款60万元。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分别与白阳公司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银河公司以价值30万元的房屋为紫月公司向白阳公司设定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请回答以下问题:25.

下列关于紫月公司、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关系的表述何者正确?A.蓝星公司、黄斗公司的保证都为连带责任保证B.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对紫月公司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但彼此之间不负连带责任C.若蓝星公司与黄斗公司事后约定各自担保紫月公司的30万元债务,该约定未经白阳公司的同意不能生效D.若黄斗公司代紫月公司清偿了全部债务,应首先向紫月公司追偿,若紫月公司不能偿还,再要求蓝星公司分担正确答案:AD[解析]根据《担保法》第19条的规定,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分别与白阳公司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因此蓝星公司与黄斗公司的保证都应认定为连带责任保证,是连带共同保证,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蓝星公司与黄斗公司事后约定各自担保紫月公司的30万元债务是有效的,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均应遵守该约定,只是该约定不能约束第三人而已。因此C项错误。《担保法解释》第20条明确应先向主债务人追偿,不足部分再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因此D选项正确。

26.

下列关于蓝星公司、黄斗公司、银河公司关系的表述何者正确?A.若白阳公司放弃对银河公司的抵押权,则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只对白阳公司的30万元债权承担保证责任B.若白阳公司要求蓝星公司、黄斗公司承担保证责任,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可主张先诉抗辩权,要求白阳公司先行使对银河公司的抵押权C.白阳公司可以在蓝星公司、黄斗公司、银河公司中任意选择一家公司,要求承担担保责任D.若白阳公司、银河公司之间的抵押被宣告无效,蓝星公司、黄斗公司应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正确答案:ACD[解析]《担保法》第18条第2款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因此,B项错误,C项正确。债权人放弃第三人提供物保的,其他保证在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A选项正确,这和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物保效果是不同的。

27.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留置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财产的孳息B.同一动产上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留置权人受偿C.债权人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D.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正确答案:BCD[解析]根据《物权法》第235条之规定A选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有权收取并不是指有权获取留置物孳息的所有权,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收取该留孳息充当留置物。留置权为法定物权,优先于其他意定物权。《物权法》第239条规定了留置权的优先性,B选项错误。

《物权法》第233条规定留置财产为可分拆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相当于债务的金额,因此C错误。《物权法》第231条规定,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故本题D项错误,当选。

28.

红星运输公司与蓝天机械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红星公司负责将蓝天公司的一批机器设备从A市运往B市。红星公司按约定将货物运至B市,但蓝天公司一直未支付运输款,红星公司遂留置了该批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A.红星公司可以要求蓝天公司在1个月内支付运输费用B.在留置权存续期间,红星公司有权将该批机器设备出租给他人使用,以租金弥补自己的运费损失C.红星公司应妥善保管该批货物,对因保管不善致使机器设备毁损、灭失的,应向蓝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D.红星公司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正确答案:CD[解析]根据《物权法》第236条的规定,留置权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2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所以A选项错误。《物权法》第234条规定,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B项错,C项对。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考市场价格。所以D项对。

29.

刘某与李某系个体工商户,经常发生业务往来,一日,刘某向李某购买一批建材,总价值8000元,刘某支付了5000元,约定余3000元在3个月内偿还。后刘某因仓库存满,将一批价值5000元的电风扇存放在李某的仓库,由李某代为保管,3个月后,刘某仍未归还李某3000元货款,李某催告多次未果,遂将电风扇留置,在3个月后的一天,李某处理这批电风扇时,双方发生纠纷。下列理解正确的有:A.李某对其保管的电风扇有权行使留置B.李某在留置电风扇后2个月内通知刘某还款,刘某逾期不履行,李某可变卖电风扇C.李某只能在3000元范围内处理刘某的电风扇D.李某无权行使留置权正确答案:D[解析]该案中,刘某因买卖合同而拖欠李某债款,李某将代为保管的刘某的货物留置而抵偿货款,李某对电风扇的占有与其债权无牵连关系,因《物权法》第231条规定,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间留置除外,李、刘二人非为企业,所以不适用此项规定,李某无权行使留置权,故选D。

30.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留置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有:A.甲雇用乙操持家务,则在甲不能支付约定报酬时,乙可以留置其在工作中使用的甲家中的器具B.为了防止债权人滥用留置权,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必须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C.甲为乙某修理汽车,乙某未支付修理费,一日甲见乙某所有的汽车停放在路边,遂派人将汽车拉回,并通知乙某支付修理费后方可将汽车开走,甲的行为系行使留置权D.甲公司为乙公司加工防洪用品,至防洪期届至时,乙方不能支付货款,甲方也不可以留置该防洪用品正确答案:ABC[解析]《物权法》第230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此即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的取得需要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但是占有不同于持有,占有是债权人依自己的意志控制标的物,而持有一般是当事人正在使用某物。A选项中乙对甲家中的器具是持有而不是占有,故不能成立留置权,A选项说法不正确,当选。《物权法》第231条规定: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B选项过于绝对,不正确,当选。留置权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占有是合法占有,就本题而言甲若基于承揽修理的法律关系占有该汽车后,在乙不支付修理费用时可行使留置权。甲发现乙拖延支付修理费再度占有已返还乙的汽车,属于非法占有。C选项中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所有权,不能产生留置权,C选项说法错误,当选。留置权的行使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而D选项中,如果甲方行使留置权,将会产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果,故D选项说法是正确的,不当选。

31.

罗某因与其丈夫怄气,在客厅打开罐装煤气阀意欲自杀,其邻居程某听到被关在门外的罗某的丈夫喊叫,立即与其丈夫一起踢罗某家门,试图破门救出罗某。当门被踢开后,程某先冲进屋内,因煤气爆炸立即退出,但已经被烧伤。经查,系程某在罗某家门口放置燃烧的煤炉,遇到煤气后爆炸所致;程某已经支付医疗费用、鉴定费和误工费共计3万元。为损害赔偿,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程某受伤系其在罗某家门口放置燃烧的煤炉所致,故无权请求罗某赔偿损失B.程某虽然受伤,但没有救出罗某,不构成无因管理C.程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有权要求罗某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D.程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有权要求罗某的丈夫支付3万元损失正确答案:D[解析]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根据《民通意见》第132条规定,在无因管理中所受到的损失也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程某的损失是由于无因管理行为导致的,虽然其放置燃烧的煤炉引发了爆炸,但是并不能说无因管理行为与损害无因果关系。因而,该损害仍是无因管理引起的。就此损失,程某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因此,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无因管理不要求必须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B选项错误。该题是产生了无因管理之债,而非侵权之债,所以C选项错误。

32.

甲发现自己楼下有一只受伤的狼狗,经过寻找无人认领,甲便把其领回家中,次日带其到兽医站治疗,在回来的途中狼狗受惊,咬伤了甲和路人乙,甲赔偿了乙,自己也需治疗并在家中休息数日。数月后,狼狗的主人丙找上门来,索要狼狗,就费用问题发生纠纷。甲的下列诉讼请求不能成立的是:A.甲请求丙支付甲对乙的赔偿费和自己的医疗费B.甲请求丙支付狼狗的医疗费和喂养费C.甲请求丙支付拾得狼狗的报酬D.甲请求丙支付误工费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12条的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可知,只有在事先悬赏广告的情况下,拾得人方享有报酬请求权。本题C项当选。

33.

甲家住在某小区第1层,一日在公用的庭院靠近自家房屋的地方进行露天烧烤,生起火后甲出门去接在邻居家串门的女儿回来,烧烤架不慎起火,甲的房屋有被烧毁的危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住在2层的乙端了一盆水欲浇灌自家窗台上种植的花草,听到门铃响不慎脚底打滑,一盆水泼向窗外刚好扑灭甲的烧烤架的火,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B.某丙到该小区访友,路过庭院时发现烧烤架起火并有蔓延之势,丙因不知水在何处,只好脱下自己的皮衣将火扑灭,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甲应赔偿丙的皮衣损失C.同住1层的丁接儿子放学回家,看到庭院内的烧烤架起火,担心火势蔓延,危及自己的房屋,即脱下自己的外套扑火,同时叫儿子赶快回家取水来灭火。丁的儿子在回家取水途中因奔跑过快而摔倒,丁的行为成立无因管理,甲应赔偿丁的外套损失,但对于丁的儿子在回家取水途中奔跑过快摔倒的损失则不予赔偿D.住在3层的戊见到烧烤架起火,马上脱下外套灭火,但因火势太大,未能扑灭,在甲的房屋被部分烧毁时大火才被消防人员扑灭,戊的行为不构成无因管理,所以没有理由要求甲赔偿其外套损失正确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民通意见》第132条规定,《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学理上认为管理人在具有为他人利益的意思的同时,兼具为自己利益而管理他人事务,仍成立无因管理。并且只要求管理人在为管理行为时主观上具有为他人利益进行管理的意思即可,至于管理行为的后果在所不问。选项A乙并没有为他人利益的意思而去管理他人事务,只是一个巧合,故乙的行为不构成无因管理,A选项错误。选项B中丙构成无因管理,在这种管理活动中受到损失——皮衣被烧毁,甲作为受益人应给予赔偿。选项C中丁的行为虽然兼有为自己利益的成分,但不影响无固管理的成立,对于丁在这种管理活动中的外套的损失以及丁的儿子为这一无因管理事务而受伤的损失,甲都应赔偿,C选项说法错误。选项D中戊的行为符合无因管理的要件,虽然没有实现保护他人利益的目的,但不影响无因管理的成立,对于戊受到的损失,甲也应赔偿,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34.

甲向乙购买一套房子,付款时由于粗心,多付了2万元,乙拿到房款时发现甲多付的情况没有说话,暗自收下。后乙用这2万元钱来投资股票,获得利润2000元,其中支付各种费用合计200元。后甲发现多付房款的事实,找到了乙,并了解了相关情况,甲乙之间关于返还的金额发生重大纠纷。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甲存在重大过失,所以,乙只需要返还本金2万元B.因为乙是恶意的,所以,应当返还本金2万元,外加利息C.因为乙是恶意的,所以,应当返还本金2万元,外加利息和甲获得的利益2000元D.因为乙是恶意的,所以,应当返还本金2万元,外加利息和甲获得的利益2000元,但是直当扣除200元的买卖股票的费用正确答案:B[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原因而受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法律事实。本题中甲构成不当得利是很明显的。关于返还范围,根据《民通意见》第131条的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也即甲获得的利益2000元应予以收缴。本案中,2万元是原物,其利息是孳息,获利属于其他不当利益,而非孳息,200元应当属于劳动管理费。所以本题应当选择B项。

35.

下列关于不当得利的说法正确的有:A.甲与乙签订合同,甲将自己的一台电脑出卖给乙并且已经交付。但甲实际上为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这种情况下,甲的监护人可以基于不当得利要求乙返还电脑所有权B.张三在小区内散步被突如其来的狗咬伤了,李四以为是自家的狗所为,于是支付了相关医疗费用。后发现,咬伤张三的是王五家的狗,李四没有支付相关费用的义务。此时,李四可基于不当得利向王五主张返还所支付的费用C.甲未经乙的同意,拍摄乙的泳装照片,作为自己所经营杂志的封面女郎,杂志畅销,获利颇丰。在此情况下,乙可以基于不当得利要求甲返还所获的利益D.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且甲将房屋交付给乙使用,约定1月内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几天后,甲发现乙在订立合同时对自己有欺诈行为,遂以此撤销买卖合同。由于并未移转房屋的所有权,所以甲与乙之间不成立不当得利正确答案:C[解析]由于甲为无行为能力人,其与乙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电脑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甲仍为电脑的所有权人。所以,甲的监护人基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要求乙返还电脑,而非不当得利。所以,A选项错误。王五并不是受益人,因为即使李四支付了相关费用,王五与张三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并未消灭。另外,李四与王五并不具有给付关系,因而李四应当要求张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得的利益。因而,B选项错误。不当得利可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在非给付不当得利中,最典型的是侵害他人权益的不当得利。甲通过侵害乙的权益获利,其取得的利益依照权益归属地位应当属于乙。乙可基于不当得利要求甲返还所获利益。因此,C选项正确。乙占有使用房屋也是一种利益,对此可成立不当得利,因此D选项错误。

36.

安泰对外贸易公司与迪美亚丝绸厂签订了丝绸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迪美亚丝绸厂向安泰对外贸易公司交付合同约定的丝绸后,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向迪美亚丝绸厂支付货款,合同签订后,迪美亚丝绸厂听说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已经陷入严重亏损的境地,早已资不抵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迪美亚丝绸厂若要中止履行,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已陷入严重亏损境地B.迪美亚丝绸厂不经通知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即可中止履行C.迪美亚丝绸厂中止履行后,若安泰对外贸易公司未恢复履行能力,但及时提供了适当担保,则迪美亚丝绸厂应恢复履行D.迪美亚丝绸厂中止履行后,若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及时恢复了履行能力但未提供担保,则迪美亚丝绸厂应恢复履行正确答案:B[解析]《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该条规定了不安抗辩权。本题中迪美亚丝绸厂听说安泰对外贸易公司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迪美亚丝绸厂只有在有确切证据证明时才有权中止合同的履行,所以A选项正确。《合同法》第69条规定:“当事入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根据该条规定,中止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故B项错误。中止履行后,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或及时恢复履行能力时,中止履行方均应继续履行合同,故CD项正确。

37.

张三、李四签订一西瓜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张三卖给李四1000公斤西瓜,单价为0.6元/公斤。双方就履行顺序未作约定。张三已向李四供应了500公斤西瓜,现向李四提出付款请求,则李四:A.不得主张同时履行抗辩,须给付全部价款B.就已给付的500公斤西瓜的价款不得主张同时履行抗辩,就未给付部分则可C.得就全部价款主张同时履行抗辩D.得主张张三履行不完全从而解除合同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理解问题。同时履行抗辩权不仅适用于对方未履行合同的情形,而且适用于对方未适当履行合同的情形。在对方未适当履行合同的情况下,抗辩权人只能在其未适当履行的范围内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虽然同时履行抗辫权的行使不阻却解除权的行使,但题中张三并未根本违约,也无约定解除情形,故本题中不存在解除权行使的法定条件。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8.

甲和乙订立合同买卖电脑,约定10月25日由甲交付电脑,10月1日甲告知乙他已经将那批电脑卖给了丙,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乙可以马上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B.乙应当等到10月25日后再向甲追偿C.甲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D.乙可以解除合同正确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期违约中的明示违约。此时,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2项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乙有权解除合同。或者适用《合同法》第108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B选项如将“应当”改为“可以”,也是正确的。

39.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由丙加入乙对甲债务的履行,对债务履行承担连带责任。下列哪(一)些说法是正确的?A.丙加人债务后,可以属于原债务人对抗债权人的事由对抗债权人B.丙加入债务后,可以对抗原债务人的事由对抗债权人C.乙或者丙的全部履行行为都能使得甲对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