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4.16 三国鼎立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背景(1)_____末期,军阀割据混战。(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集团曹操______概况“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___________;收编黄巾军,壮大队伍;实行_____,解决流民生计和军粮问题,势力逐渐壮大占据黄河以北,地广人众,兵多粮足东汉袁绍政治主动权屯田2.时间及交战双方:____年,曹操和袁绍。3.结果:_____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评价及意义: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日后_________打下基础。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_________。2.时间及交战双方:____年,曹操和孙刘联军。3.结果:_________胜利,曹操北撤。4.评价及意义: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200曹军统一北方统一全国208孙刘联军三国鼎立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1.建立(1)概况三国魏蜀吴时间220年221年229年人物______刘备______都城洛阳______建业(2)意义:三国鼎立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_________。曹丕孙权成都局部统一2.发展(1)目的:统一全国。(2)概况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_____吴国开发江东,_______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_____的联系蜀国发展经济,改善_________,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水利造船业台湾民族关系【易错易混】1.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以,曹操属于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也发生在东汉末年。2.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才完成北方统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重点图片】

曹魏马钧制成的翻车是一种改进的汲水工具,从侧面反映了曹魏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思维构建】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比较: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结果作用共同点启示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都是以少胜多;败方失败原因都是骄傲轻敌、指挥失误;性质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骄兵必败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1)地理原因:地理形势造成三国的相对隔绝。(2)经济因素: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的存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军事因素:赤壁之战说明三方各自的军事实力不足以消灭其他势力。3.为什么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1)从政治上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2)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学科素养目标要求示例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理解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时间和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并能够在历史叙述中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课时分层·演练】第3题材料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提示:①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②促进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1.(2024·揭阳模拟)诸葛亮进入南中(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后,“命人教打牛,以代刀耕”,“诸夷慕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这反映了蜀国当时()A.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B.重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C.利用德治笼络少数民族

D.建立城邑控制西南地区【解析】根据题干“命人教打牛,以代刀耕”“诸夷慕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和所学知识可知,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中诸葛亮让当地人学习牛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以及让少数民族离开山林徙居平地等举措,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A2.[唯物史观]经过多年的征战兼并,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在江淮扩张势力,夺荆州,占岭南,统一了江南;刘备占益州,夺汉中,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统一了巴蜀地区。这反映出当时()A.战乱破坏社会经济

B.分裂中孕育着统一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政权分立一直持续【解析】根据题干中“经过多年的征战兼并,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在江淮扩张势力,夺荆州,占岭南,统一了江南;刘备占益州,夺汉中,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统一了巴蜀地区”可以得出北方、东南、巴蜀分别统一,表明分裂中孕育着统一,B项正确。B1.[历史解释]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进而大破袁军。据此可知,该战役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挟天子,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B.兵多粮足,实力强大C.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解析】材料中“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说明曹操使用奇策取得战略优势,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因此材料意在指出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C2.在这场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曹操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切断了袁绍的粮道,烧毁了袁军的粮草,抓住对手军心不稳的时机,对其主力发起了致命的攻击,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A.为秦统一六国扫除了障碍

B.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C.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D.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曹操”“袁绍”“以少胜多的战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战争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D3.[时空观念]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知识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示意图符合229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是()

【解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B项正确。B4.[历史解释]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进行,但这种局部统一和之前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相比,仍是又前进了一步。“又前进了一步”是指()A.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B.避免出现军阀混战的状况C.促进三国疆土的继续扩展

D.南北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解析】题干反映三国时期虽然割据动荡,但局部统一对历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A5.刘备入川后,恢复盐铁官营,发展水利事业,实行屯田制;孙权立足江东后,推广两牛一犁的“耦耕法”,广行屯田,发展海外贸易。这些举措()A.加剧了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 B.推动了区域经济恢复和发展C.抵御了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 D.促进了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解析】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荆州南部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从扬州延伸到交州,不久又把刘备势力排挤出荆州地区,229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题干材料反映的就是刘备和孙权的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B6.(2024·深圳期末)建安年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将其彻底平定。此后,曹操所俘获的二十余万乌桓人和汉人全部迁往内地,并且让三郡乌桓骑兵加入自己的部队,随军作战,自此乌桓被中原内地汉族同化。据此可知,曹操()A.军中骑兵数量不多

B.开创了三国鼎立局面C.屯田措施卓有成效

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曹操平定乌桓,使得乌桓被中原汉族同化,促进了乌桓的汉化,说明曹操的军事行为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融。D7.[历史解释]公元3世纪初,孙、刘割据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而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政权。据此可知()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C.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 D.全国各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材料说明了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C8.曹操形象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其演变研究一直被学术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曹操的发家史】材料一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材料二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战时为兵,不战为民,自力更生,保障军队所需供给,解决路途遥远所带来的物资供给问题。(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归纳曹操为什么能够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霸主。答: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经济上,采用屯田,重视农业生产。【曹操的形象史】材料三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晋]《三国志》材料四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吴]《曹瞒传》(2)材料三与材料四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答:不同:材料三高度赞扬,材料四贬低。史料价值:都不客观,有不足之处。材料五曹操的形象演变:观点出处“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东晋]孙盛《魏氏春秋》“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唐]李世民《祭魏太祖文》“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宋]苏轼《东坡志林》“至今砚墨抱遗羞,千古奸雄秽青史”[元]岑安卿《铜雀台》“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3)根据材料五,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答:因素:评价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统治者的政治立场,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解析】本题以曹操为切入口,考查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和曹操形象的演变。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奉主上”“致英俊”“屯田制”可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人才,积极屯田,致使势力壮大。第(2)题,根据材料三中“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知,作者对曹操给予高度赞扬,根据材料四中“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可知,作者贬低曹操。两则史料朝代不同,代表不同立场,因此都有其主观评价。第(3)题,材料五对曹操的不同评价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对历史研究的深入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人物评价。9.电视剧《三国演义》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展示了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的历史。假如你是一名编剧,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解答。(1)史实是拍摄电视剧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编剧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创作与构思。根据所学知识,请将下列“历史情景”补充完整。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