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尿糖试纸是用来检测尿糖情况的专用试纸,试纸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固定在纸条上,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物质的原理,测定尿液中葡萄糖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相同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H2O2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分解后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D.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答案〗D〖祥解〗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详析】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是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不相同,A错误;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原子氧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B错误;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不影响测量结果,C错误;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D正确。故选D。2.下图为新生儿从母亲的乳汁中获得抗体IgG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题可知母乳喂养能提高新生儿的体液免疫能力B.抗体IgG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T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C.新生儿从肠腔中吸收抗体IgG的运输方式为胞吞D.小肠上皮细胞摄入与释放抗体IgG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祥解〗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成的。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如果分泌细胞中的ATP合成受阻,则胞吐不能继续进行。【详析】A、新生儿能从母亲的乳汁中获得抗体IgG,因此母乳喂养能提高新生儿的体液免疫能力,A正确;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是在浆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C、抗体IgG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新生儿从肠腔中吸收IgG的运输方式为胞吞,C正确;D、小肠上皮细胞摄入与释放IgG的过程为胞吞与胞吐,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3.科学家把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称为转座子,复制型转座子的DNA通过转录RNA来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澳洲野生稻在近三百万年内,三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约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座子可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多样性,不利于生物进化B.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参与C.转座子可能会造成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D.推测澳洲野生稻的基因组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复制型转座子引起的〖答案〗A〖祥解〗1、转座子是一段能移位的DNA序列,所以会引发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析】A、转座子可能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的稳定性,不利于生物进化,而不是降低遗传的多样性,A错误;B、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是转座子的DNA通过转录RNA来合成相应DNA片段,故需要用到逆转录酶、DNA聚合酶等的参与,B正确;C、转座子是一段能移位的DNA序列,可能会引发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C正确;D、澳洲野生稻在过去近300万年内,3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约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故可以说澳洲野生稻基因组的大小变化主要是由复制型转座子引起的,D正确。故选A。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绘制出酵母菌在密闭容器内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呼吸速率变化过程的坐标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6~8h时段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了CO2B.在9h时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了部分能量C.在7h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的数量大于无氧呼吸产生的D.在0~6h时段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基本不变,培养液的pH变小〖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0~6h间,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6-8h间,酵母菌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但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增加;8h-10h间,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速率快速增加。【详析】A、酸性重铬酸钾是用来检测酒精,6~8h,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未消耗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与葡萄糖反应,变成灰绿色,需要将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完后,再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了酒精,A错误;B、在9h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了部分能量,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中,B正确;C、7h时,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此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的数量大于无氧呼吸产生的,C正确;D、0~6h间,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培养液的pH变小,D正确。故选A。5.下图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丙图DE段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C.甲细胞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D.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共含有8个DNA分子〖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图甲细胞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图丙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详析】A、丙图DE段时,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说明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A错误;B、图甲细胞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所以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C、由图可知,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得到的,但出现G和g等位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基因突变可发生于图丙AB段DNA复制时,C正确;D、由图乙可知,为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雌性,由图甲可知,该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形,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正常体细胞核中含有4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C。6.在液泡发达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质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环流动,这种不断地循环流动称为细胞质环流。下列关于细胞质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叶片厚,细胞层数多,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环流B.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黑藻细胞叶绿体具有双层膜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是流动的,而细胞质是不流动的D.观察到叶绿体几乎不移动,可能与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有关〖答案〗D〖祥解〗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向光一面的叶绿体含量较多。因叶绿体有颜色,便于观察,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有关,新陈代谢越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详析】A、黑藻叶片由单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环流,A错误;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在电镜下观察,B错误;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是流动的,细胞质也是流动的,C错误;D、观察到叶绿体几乎不移动,可能与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导致的细胞代谢较慢有关,D正确。故选D。7.请看下图,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研究人员将它们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某水溶液中,并绘制出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进出的方向,箭头粗细表示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细胞甲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进出乙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C.甲、乙、丙三种红细胞在该溶液中都能发生渗透作用,且速度相同D.若将甲、乙、丙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中,最终均会涨破〖答案〗D〖祥解〗甲图中出细胞水分子多于进细胞的水分子,细胞失水皱缩,甲细胞内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乙图中进出细胞的分子数相同,细胞维持原来的形态,乙细胞内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丙图中进细胞的水分子多于出细胞的水分子,细胞吸水膨胀,丙细胞内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详析】A、只有成熟植物的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甲、乙、丙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B、乙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但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水分子的扩散,B错误;C、图中甲、乙、丙三种红细胞在该溶液中都能发生渗透作用,由于箭头的粗细不同,速度不相同,C错误;D、若将甲、乙、丙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过度吸水而涨破,D正确。故选D。8.据图回答,甲为某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电位为动作电位,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B.t1~t2、t3~t4的电位变化一直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C.图乙中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内电位由正变负D.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为a→b〖答案〗D〖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详析】A、X受刺激时,a点b点都会产生兴奋,故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电表测的不是动作电位,A错误;B、t1~t2,t3~t4电位的前半段变化主要是Na+内流,后半段变化主要是K+外流造成的,B错误;C、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电位由负变正,C错误;D、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D正确。故选D。9.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形成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如某种黄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杂草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需要除草的地块适当种植该种黄瓜属于化学防治B.水稻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不属于化感作用C.化感作用可能会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及群落演替D.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不仅来自植物自身〖答案〗A〖祥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的作用:个体层次有利于保证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种群层次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群落层次有利于调整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析】A、在需要除草的地块适当种植该种黄瓜属于应用化学信息实现的生物防治,A错误;B、赤霉素是植物激素,水稻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是对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属于化感作用,B正确;C、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形成有利或不利的作用,所以可能会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及群落演替,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可来自其他植物等,因此信息源不仅来自植物自身,D正确。故选A。1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主要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在发酵的初期,他们发现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请帮他们分析这些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成分分别是()A.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消耗O2,产生CO2;气体为CO2C.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D.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答案〗B〖祥解〗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详析】A、腌制过程蔬菜体积变小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而不是气体被排出,A错误;B、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B正确;C、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了少量的热量,不会使空气受热膨胀排出,C错误;D、乳酸菌是厌氧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B。11.图1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81。用某种限制酶对图1中部分个体的甲病相关基因切割后电泳,甲病相关基因的酶切位点及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病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B.甲病致病基因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D.若9号为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5/81〖答案〗D〖祥解〗分析图1:1号和2号个体不患甲病,生出的5号个体患有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病;3号和4号个体不患乙病,生出的7号个体患有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病;分析图2:5号个体患有甲病,由电泳结果可知致病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0.4kb、0.6kb、0.8kb这三个片段;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碱基总数一样,可推出正常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1.2kb和0.6kb两个片段;电泳条带可知,1号个体只含有1.2和0.6两条带,只含正常基因,2号个体含有正常基因,也含致病基因,5号个体来自他的母亲,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析】A、分析图1:1号和2号个体不患甲病,生出的5号个体患有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病;3号和4号个体不患乙病,生出的7号个体患有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病;分析图2:5号个体患有甲病,由电泳结果可知致病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0.4kb、0.6kb、0.8kb这三个片段;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碱基总数一样,可推出正常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1.2kb和0.6kb两个片段;电泳条带可知,1号个体只含有1.2和0.6两条带,只含正常基因,2号个体含有正常基因,也含致病基因,5号个体来自他的母亲,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只多出一个限制酶切点,DNA总长度不变,B正确;C、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子代中8号个体甲病基因型为1/2XAXa,1/2XAXA,乙病的基因型为1/3BB、2/3Bb,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基因型有1/6BBXAXa和1/3BbXAXA,故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正确;D、若9号为正常女性,7号为甲病患者,只考虑甲病情况下,9号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4,D错误。故选D。12.植物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绿色开花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M具有抗癌作用。以植物甲为材料,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不同植株或细胞以获取次生代谢物M。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植物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植株M的产量增加B.取植物甲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无法产生MC.利用植物甲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提取M受季节的影响较小D.植物甲的愈伤组织经诱变、植物细胞培养后M的产量增加〖答案〗C〖祥解〗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2、由糖类、氨基酸等初生代谢产物通过次生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机物称为次生代谢产物,包括帖类、酚类和生物碱等。【详析】A、植物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植株M的产量不一定会增加,若次生代谢物M为显性基因控制,且完全显性,无论植株为纯合还是杂合M的产量不变,A错误;B、取植物甲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可以产生M,B错误;C、利用植物甲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进行细胞的工厂化生产提取M受季节的影响较小,C正确;D、植物甲的愈伤组织经诱变、植物细胞培养后M的产量可能增加,可能减少,D错误。故选C。13.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北碚区缙云山上某种鸟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学上,常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该鸟种群的K值为680个,M值为30个B.该鸟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程度最激烈C.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该鸟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将会一直降低D.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灭绝〖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小于15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种群数量为150-600,种群增长量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详析】A、曲线表示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600个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600个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K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50个时种群的瞬时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所以150个是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即M值,M值为150个,A错误;B、据图可知,该种群数量为600~680个时,种内竞争会比600个(K值)时更激烈,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种群数量达到600个时,种群数量开始降低,而降至600个以下,又会升高,所以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种群数量先降低后在600个(K值)左右波动,C错误;D、图中当种群起始数量低于150个时,种群瞬时增长量为负值,即接下来的种群数量将会不增反降,推测有些生物在起始数量过低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会出现种群灭绝,D正确。故选D。14.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导致的,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等,临床上也称为代谢综合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受pH、温度等因素影响B.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环境的稳态一定遭到了破坏C.高尿酸血症一定是由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D.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都属于内环境的有机物〖答案〗B〖祥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析】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A错误;B、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导致的,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等,说明患者内环境的稳态一定遭到了破坏,使得机体出现各种异常,B正确;C、高尿酸血症是因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但不一定是由于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可能机体合成尿酸过多引起的,C错误;D、内环境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无机物,D错误。故选B。15.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B.只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碳中和是生产者固定的CO2的总量与消费者呼吸释放的CO2总量达到动态平衡D.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人类生活方式不同,碳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答案〗D〖祥解〗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详析】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B、尽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确实可以减少CO2的排放,但这并不意味着能立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碳中和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来中和已经排放的CO2。而且,即使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果不进行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B错误;C、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来中和已经排放的CO2,而不是仅仅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CO2交换达到平衡,C错误;D、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都会增加,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同时,不同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会导致不同的碳足迹。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6.研究发现,小麦属于C3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属于C4植物,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需要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酶具有很强的CO2亲和力。研究人员绘制的图1为玉米植株相关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图2为研究人员在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定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提取玉米叶片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___;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扩散速率慢,原因是___。(2)在某株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___;在玉米的相关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___,图1中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3)上午9:00,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和小麦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其中小麦C3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4)综上分析,玉米植株净光合速率为图2中曲线___,由此可见,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C4植物可能比C3植物生长更好,原因是___。〖答案〗(1)①.CaCO3②.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2)①.基粒②.PEP和C5③.ATP和NADPH(3)①.不变②.降低③.CO2固定成C3的速率减慢,同时C3还原的速率不变(4)①.甲②.C4植物在低浓度CO2环境中光合作用更强〖祥解〗1、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2、药品的作用:二氧化硅、碳酸钙和丙酮。前两种是粉末状药品,各加少许,后者是有机溶剂,研磨时加约5mL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分解;丙酮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小问1详析】提取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CaCO3,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分解。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低,因而在滤纸条上扩散速率慢,该实验是根据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实现的。【小问2详析】若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不能进行光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基粒。由图可以看出,玉米植物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PEP和C5。图1中过程②为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TP和NADPH。【小问3详析】上午9: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由于玉米叶肉细胞中PEP羧化酶可固定低浓度的CO2,因而对玉米的暗反应受影响不大,即其细胞中C3含量基本不变;小麦为C3植物,其细胞由于CO2供应减少,CO2固定成C3的速率减慢,同时C3还原的速率不变,导致C3含量减少。【小问4详析】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高温干旱会使玉米和小麦大量蒸发失水而出现气孔关闭,使CO2供应受阻,C4植物在低浓度CO2环境中光合作用更强,导致玉米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小麦,即图2中的甲曲线表示的是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变化。17.蝴蝶兰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能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蝴蝶兰大多数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但单瓣花蝴蝶兰都不育,雌蕊、雄蕊发育不完善),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了的自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F2为F1自交后代)。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类型PF1F2实验一甲(双瓣)全为双瓣全为双瓣实验二乙(双瓣)3/4双瓣、1/4单瓣5/6双瓣、1/6单瓣实验三丙(双瓣)1/2双瓣、1/2单瓣1/2双瓣、1/2单瓣(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答出一种即可)。(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可以任意选择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实验思路:让___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___。〖答案〗(1)①.双瓣花②.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2)①.Aa②.含双瓣花基因A的花粉致死(或含双瓣基因A的卵细胞致死)(3)①.丙和乙②.若丙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A的花粉致死(或若丙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A的卵细胞致死)〖祥解〗个体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判断亲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析】实验二中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双瓣花是显性性状。【小问2详析】双瓣丙自交子代出现了单瓣,说明丙的基因型是Aa,但自交子代双瓣花∶单瓣花=1∶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推测可能是含双瓣基因A的配子致死(或不育)造成,因此可能是含双瓣基因的花粉(精子)致死或含双瓣基因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小问3详析】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2)中推测,即要验证是丙产生A的精子还是卵细胞致死(或不育),那么可以采用丙(Aa)和乙(Aa)进行正反交实验。若丙(Aa)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父本丙(Aa)产生的基因型为A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若丙(Aa)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母本丙(Aa)产生的基因型为A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18.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不发生孤雌生殖,云南农大科研团队把猪卵母细胞进行人为的孤雌激活处理,使其发育成胚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获得世界上第一批成活的孤雌生殖克隆猪。这种克隆猪不同于核移植获得的克隆猪,现将两种技术进行比较。(1)卵母细胞能够发育成早期胚胎得到克隆猪,说明卵母细胞具有___;图中①②③④是获得孤雌生殖克隆猪的流程,那么获得核移植克隆猪的流程是___(填序号)。(2)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也会用到卵母细胞,使用___处理,使良种母猪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___期的卵母细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___。(3)在胚胎移植前,需通过___技术形成多个胚胎,以进一步增加胚胎的数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早期胚胎能够在受体内存活的主要生理基础是___。(4)可以从两种不同的克隆猪中提取mRNA进行研究,通过___方法得到多种cDNA,并通过___技术扩增产物。〖答案〗(1)①.全能性②.⑤⑥③④(2)①.促性腺激素②.减数第二次分裂中③.细胞核和第一极体(3)①.胚胎分割②.受体对移入子宫的早期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①.逆转录②.PCR〖祥解〗图示为体细胞克隆猪的培育流程,其中①表示孤雌激活处理,②表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③表示胚胎移植技术,④表示妊娠形成克隆猪,⑤表示核移植过程,⑥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小问1详析】卵母细胞能够发育成早期胚胎得到克隆猪,说明卵母细胞具有全能性;图示为体细胞克隆猪的培育流程,其中①表示孤雌激活处理,②表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③表示胚胎移植技术,④表示妊娠形成克隆猪,⑤表示核移植过程,⑥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由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过程是获得孤雌生殖克隆猪的技术流程,而⑤⑥③④是获得核移植克隆猪的技术流程。【小问2详析】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也会用到卵母细胞,使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良种母猪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细胞核和第一极体。【小问3详析】在胚胎移植前,需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形成多个胚胎,以进一步增加胚胎的数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早期胚胎能够在受体内存活是因为受体对移入子宫的早期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小问4详析】可以从两种不同的克隆猪中提取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得到多种cDNA,并通过PCR技术扩增产物。19.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研究三种不同混交程度(纯林、中度、高度)的黄桷树人工林群落稳定性的特征,结果如下。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项目混交程度纯林中度高度种群更新潜力0.690.9760.876乔木地上生物量1.000.5840.664草本地上生物量0.881.000.958有机质1.0000.9450.815(1)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科研人员常以种群更新潜力代表群落的稳定性,由表可知三种黄桷树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___。(2)适量砍伐树木对林下植物的生长有一定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主要原因是___。(3)研究黄桷树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___、___等特征,以及它与___等。(4)轻度的人工干扰会增加群落的丰富度,但若连年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的物种多样性锐减,从而加速水土流失,这说明___。〖答案〗(1)①.物种组成②.中度、高度、纯林(2)①.促进②.林下植物获得更多的阳光,更好进行光合作用(3)①.种群密度②.植株高度③.其他物种的关系(4)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祥解〗研究植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1详析】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的物种组成。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科学家常以种群更新潜力代表群落的稳定性,表中高度混交、中度混交、纯林的种群更新潜力分别是0.876、0.976和0.69,所以3种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度混交、高度混交、纯林。【小问2详析】将树木砍伐后林下植物获得了更多的阳光,有利于林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砍伐树木对林下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小问3详析】研究植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4详析】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轻度的人工干扰会增加群落的丰富度,但若连年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的物种多样性锐减,从而加速水土流失,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0.病毒M是一个大型的病毒家族。机体感染病毒M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为预防病毒M对机体的损害,科研人员研发了抗病毒M的疫苗。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感染病毒M后.其机体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其产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2)新研发的药物S具有降低体温的效果,为探究其退烧原理和效果,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组别处理方式结果甲发烧小鼠模型,注射______?发烧乙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退烧丙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发烧①甲组注射的是______。②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人在接种抗病毒M的疫苗后,______(填“能”或“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病原体,理由是______。〖答案〗(1)大于(2)①.等量的生理盐水②.药物S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发烧小鼠的体温(3)①.不能②.抗病毒M的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只能针对病毒M起作用〖祥解〗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小问1详析】正常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原因是产热量=散热量,某人感染病毒M后.其机体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故体温上升。【小问2详析】①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药物S的退烧原理和效果,则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S的有无及下丘脑是否完整,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甲组作为对照,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②丙组是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而乙组是发烧小鼠模型,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S,结果是乙组退烧,丙发烧,故结论是药物S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发烧小鼠的体温。【小问3详析】由于抗病毒M的疫苗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只能针对病毒M起作用,故人在接种抗病毒M的疫苗后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病原体。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尿糖试纸是用来检测尿糖情况的专用试纸,试纸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固定在纸条上,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物质的原理,测定尿液中葡萄糖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相同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H2O2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分解后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D.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答案〗D〖祥解〗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将上述两种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详析】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是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不相同,A错误;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原子氧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B错误;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不影响测量结果,C错误;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D正确。故选D。2.下图为新生儿从母亲的乳汁中获得抗体IgG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题可知母乳喂养能提高新生儿的体液免疫能力B.抗体IgG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T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C.新生儿从肠腔中吸收抗体IgG的运输方式为胞吞D.小肠上皮细胞摄入与释放抗体IgG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祥解〗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成的。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如果分泌细胞中的ATP合成受阻,则胞吐不能继续进行。【详析】A、新生儿能从母亲的乳汁中获得抗体IgG,因此母乳喂养能提高新生儿的体液免疫能力,A正确;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是在浆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C、抗体IgG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新生儿从肠腔中吸收IgG的运输方式为胞吞,C正确;D、小肠上皮细胞摄入与释放IgG的过程为胞吞与胞吐,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3.科学家把染色体上一段能够自主复制和移位的DNA序列称为转座子,复制型转座子的DNA通过转录RNA来合成相应DNA片段,然后插入新位点;非复制型转座子直接将自身DNA从原来位置切除并插入新的位点。澳洲野生稻在近三百万年内,三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约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座子可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多样性,不利于生物进化B.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参与C.转座子可能会造成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D.推测澳洲野生稻的基因组大小的变化主要是复制型转座子引起的〖答案〗A〖祥解〗1、转座子是一段能移位的DNA序列,所以会引发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析】A、转座子可能造成基因组不稳定,降低遗传的稳定性,不利于生物进化,而不是降低遗传的多样性,A错误;B、复制型转座子转座过程是转座子的DNA通过转录RNA来合成相应DNA片段,故需要用到逆转录酶、DNA聚合酶等的参与,B正确;C、转座子是一段能移位的DNA序列,可能会引发基因和染色体的改变,给基因组造成潜在危害,C正确;D、澳洲野生稻在过去近300万年内,3种独立的转座子增加了约4×108个碱基对,总量约占整个基因组的60%以上,故可以说澳洲野生稻基因组的大小变化主要是由复制型转座子引起的,D正确。故选A。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绘制出酵母菌在密闭容器内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呼吸速率变化过程的坐标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6~8h时段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了CO2B.在9h时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了部分能量C.在7h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的数量大于无氧呼吸产生的D.在0~6h时段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基本不变,培养液的pH变小〖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0~6h间,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6-8h间,酵母菌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但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增加;8h-10h间,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速率快速增加。【详析】A、酸性重铬酸钾是用来检测酒精,6~8h,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未消耗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与葡萄糖反应,变成灰绿色,需要将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完后,再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了酒精,A错误;B、在9h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了部分能量,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中,B正确;C、7h时,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此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的数量大于无氧呼吸产生的,C正确;D、0~6h间,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培养液的pH变小,D正确。故选A。5.下图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丙图DE段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C.甲细胞中的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D.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共含有8个DNA分子〖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图甲细胞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图丙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详析】A、丙图DE段时,染色体与DNA的比值为1,说明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A错误;B、图甲细胞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所以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C、由图可知,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得到的,但出现G和g等位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有丝分裂基因突变可发生于图丙AB段DNA复制时,C正确;D、由图乙可知,为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雌性,由图甲可知,该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形,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正常体细胞核中含有4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C。6.在液泡发达的植物细胞中,细胞质沿着细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环流动,这种不断地循环流动称为细胞质环流。下列关于细胞质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叶片厚,细胞层数多,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环流B.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黑藻细胞叶绿体具有双层膜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是流动的,而细胞质是不流动的D.观察到叶绿体几乎不移动,可能与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有关〖答案〗D〖祥解〗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向光一面的叶绿体含量较多。因叶绿体有颜色,便于观察,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该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度有关,新陈代谢越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详析】A、黑藻叶片由单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环流,A错误;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在电镜下观察,B错误;C、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是流动的,细胞质也是流动的,C错误;D、观察到叶绿体几乎不移动,可能与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导致的细胞代谢较慢有关,D正确。故选D。7.请看下图,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研究人员将它们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某水溶液中,并绘制出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进出的方向,箭头粗细表示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细胞甲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进出乙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C.甲、乙、丙三种红细胞在该溶液中都能发生渗透作用,且速度相同D.若将甲、乙、丙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中,最终均会涨破〖答案〗D〖祥解〗甲图中出细胞水分子多于进细胞的水分子,细胞失水皱缩,甲细胞内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乙图中进出细胞的分子数相同,细胞维持原来的形态,乙细胞内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丙图中进细胞的水分子多于出细胞的水分子,细胞吸水膨胀,丙细胞内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详析】A、只有成熟植物的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甲、乙、丙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B、乙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但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水分子的扩散,B错误;C、图中甲、乙、丙三种红细胞在该溶液中都能发生渗透作用,由于箭头的粗细不同,速度不相同,C错误;D、若将甲、乙、丙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过度吸水而涨破,D正确。故选D。8.据图回答,甲为某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电位为动作电位,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B.t1~t2、t3~t4的电位变化一直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C.图乙中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内电位由正变负D.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为a→b〖答案〗D〖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详析】A、X受刺激时,a点b点都会产生兴奋,故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电表测的不是动作电位,A错误;B、t1~t2,t3~t4电位的前半段变化主要是Na+内流,后半段变化主要是K+外流造成的,B错误;C、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电位由负变正,C错误;D、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D正确。故选D。9.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形成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如某种黄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抑制绝大多数杂草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需要除草的地块适当种植该种黄瓜属于化学防治B.水稻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不属于化感作用C.化感作用可能会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及群落演替D.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不仅来自植物自身〖答案〗A〖祥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信息传递的作用:个体层次有利于保证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种群层次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群落层次有利于调整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析】A、在需要除草的地块适当种植该种黄瓜属于应用化学信息实现的生物防治,A错误;B、赤霉素是植物激素,水稻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是对自身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属于化感作用,B正确;C、化感作用是指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形成有利或不利的作用,所以可能会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及群落演替,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对植物产生调节作用的信息源可来自其他植物等,因此信息源不仅来自植物自身,D正确。故选A。1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主要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在发酵的初期,他们发现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请帮他们分析这些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成分分别是()A.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消耗O2,产生CO2;气体为CO2C.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D.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答案〗B〖祥解〗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详析】A、腌制过程蔬菜体积变小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而不是气体被排出,A错误;B、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B正确;C、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只产生了少量的热量,不会使空气受热膨胀排出,C错误;D、乳酸菌是厌氧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B。11.图1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81。用某种限制酶对图1中部分个体的甲病相关基因切割后电泳,甲病相关基因的酶切位点及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病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B.甲病致病基因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所致C.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D.若9号为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5/81〖答案〗D〖祥解〗分析图1:1号和2号个体不患甲病,生出的5号个体患有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病;3号和4号个体不患乙病,生出的7号个体患有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病;分析图2:5号个体患有甲病,由电泳结果可知致病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0.4kb、0.6kb、0.8kb这三个片段;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碱基总数一样,可推出正常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1.2kb和0.6kb两个片段;电泳条带可知,1号个体只含有1.2和0.6两条带,只含正常基因,2号个体含有正常基因,也含致病基因,5号个体来自他的母亲,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析】A、分析图1:1号和2号个体不患甲病,生出的5号个体患有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病;3号和4号个体不患乙病,生出的7号个体患有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病;分析图2:5号个体患有甲病,由电泳结果可知致病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0.4kb、0.6kb、0.8kb这三个片段;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碱基总数一样,可推出正常基因被酶切后,会得到1.2kb和0.6kb两个片段;电泳条带可知,1号个体只含有1.2和0.6两条带,只含正常基因,2号个体含有正常基因,也含致病基因,5号个体来自他的母亲,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意,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只多出一个限制酶切点,DNA总长度不变,B正确;C、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Xa,子代中8号个体甲病基因型为1/2XAXa,1/2XAXA,乙病的基因型为1/3BB、2/3Bb,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基因型有1/6BBXAXa和1/3BbXAXA,故8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正确;D、若9号为正常女性,7号为甲病患者,只考虑甲病情况下,9号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4,D错误。故选D。12.植物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绿色开花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M具有抗癌作用。以植物甲为材料,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不同植株或细胞以获取次生代谢物M。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植物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植株M的产量增加B.取植物甲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无法产生MC.利用植物甲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提取M受季节的影响较小D.植物甲的愈伤组织经诱变、植物细胞培养后M的产量增加〖答案〗C〖祥解〗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2、由糖类、氨基酸等初生代谢产物通过次生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机物称为次生代谢产物,包括帖类、酚类和生物碱等。【详析】A、植物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植株M的产量不一定会增加,若次生代谢物M为显性基因控制,且完全显性,无论植株为纯合还是杂合M的产量不变,A错误;B、取植物甲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可以产生M,B错误;C、利用植物甲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进行细胞的工厂化生产提取M受季节的影响较小,C正确;D、植物甲的愈伤组织经诱变、植物细胞培养后M的产量可能增加,可能减少,D错误。故选C。13.某科研团队研究了北碚区缙云山上某种鸟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学上,常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该鸟种群的K值为680个,M值为30个B.该鸟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程度最激烈C.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该鸟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将会一直降低D.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灭绝〖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小于15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种群数量为150-600,种群增长量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详析】A、曲线表示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600个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600个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K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50个时种群的瞬时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所以150个是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即M值,M值为150个,A错误;B、据图可知,该种群数量为600~680个时,种内竞争会比600个(K值)时更激烈,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种群数量达到600个时,种群数量开始降低,而降至600个以下,又会升高,所以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个时,种群数量先降低后在600个(K值)左右波动,C错误;D、图中当种群起始数量低于150个时,种群瞬时增长量为负值,即接下来的种群数量将会不增反降,推测有些生物在起始数量过低时,其种群数量会不增反降,甚至会出现种群灭绝,D正确。故选D。14.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导致的,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等,临床上也称为代谢综合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受pH、温度等因素影响B.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环境的稳态一定遭到了破坏C.高尿酸血症一定是由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D.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都属于内环境的有机物〖答案〗B〖祥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析】A、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A错误;B、高尿酸血症是由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导致的,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2型糖尿病等,说明患者内环境的稳态一定遭到了破坏,使得机体出现各种异常,B正确;C、高尿酸血症是因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但不一定是由于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可能机体合成尿酸过多引起的,C错误;D、内环境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无机物,D错误。故选B。15.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只有光合作用B.只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就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碳中和是生产者固定的CO2的总量与消费者呼吸释放的CO2总量达到动态平衡D.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人类生活方式不同,碳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答案〗D〖祥解〗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详析】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B、尽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确实可以减少CO2的排放,但这并不意味着能立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碳中和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来中和已经排放的CO2。而且,即使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果不进行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B错误;C、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来中和已经排放的CO2,而不是仅仅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CO2交换达到平衡,C错误;D、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都会增加,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同时,不同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会导致不同的碳足迹。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6.研究发现,小麦属于C3植物,通过卡尔文循环完成碳的固定和还原;玉米属于C4植物,碳的固定多了C4途径,其光合作用需要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完成,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酶具有很强的CO2亲和力。研究人员绘制的图1为玉米植株相关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图2为研究人员在晴朗的夏季白天测定玉米和小麦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提取玉米叶片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___;利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扩散速率慢,原因是___。(2)在某株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___;在玉米的相关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___,图1中过程②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3)上午9:00,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玉米细胞和小麦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其中小麦C3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4)综上分析,玉米植株净光合速率为图2中曲线___,由此可见,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C4植物可能比C3植物生长更好,原因是___。〖答案〗(1)①.CaCO3②.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2)①.基粒②.PEP和C5③.ATP和NADPH(3)①.不变②.降低③.CO2固定成C3的速率减慢,同时C3还原的速率不变(4)①.甲②.C4植物在低浓度CO2环境中光合作用更强〖祥解〗1、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2、药品的作用:二氧化硅、碳酸钙和丙酮。前两种是粉末状药品,各加少许,后者是有机溶剂,研磨时加约5mL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分解;丙酮用来溶解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小问1详析】提取色素时,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可以加入CaCO3,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分解。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低,因而在滤纸条上扩散速率慢,该实验是根据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实现的。【小问2详析】若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碳反应,不能进行光反应,推测其可能缺少的结构是基粒。由图可以看出,玉米植物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PEP和C5。图1中过程②为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TP和NADPH。【小问3详析】上午9: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的一小段时间内,由于玉米叶肉细胞中PEP羧化酶可固定低浓度的CO2,因而对玉米的暗反应受影响不大,即其细胞中C3含量基本不变;小麦为C3植物,其细胞由于CO2供应减少,CO2固定成C3的速率减慢,同时C3还原的速率不变,导致C3含量减少。【小问4详析】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高温干旱会使玉米和小麦大量蒸发失水而出现气孔关闭,使CO2供应受阻,C4植物在低浓度CO2环境中光合作用更强,导致玉米植株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小麦,即图2中的甲曲线表示的是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变化。17.蝴蝶兰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能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蝴蝶兰大多数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但单瓣花蝴蝶兰都不育,雌蕊、雄蕊发育不完善),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了的自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F2为F1自交后代)。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类型PF1F2实验一甲(双瓣)全为双瓣全为双瓣实验二乙(双瓣)3/4双瓣、1/4单瓣5/6双瓣、1/6单瓣实验三丙(双瓣)1/2双瓣、1/2单瓣1/2双瓣、1/2单瓣(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答出一种即可)。(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可以任意选择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实验思路:让___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产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___。〖答案〗(1)①.双瓣花②.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2)①.Aa②.含双瓣花基因A的花粉致死(或含双瓣基因A的卵细胞致死)(3)①.丙和乙②.若丙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A的花粉致死(或若丙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含双瓣花基因A的卵细胞致死)〖祥解〗个体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判断亲代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析】实验二中双瓣花乙自交出现“双瓣∶单瓣=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双瓣花是显性性状。【小问2详析】双瓣丙自交子代出现了单瓣,说明丙的基因型是Aa,但自交子代双瓣花∶单瓣花=1∶1,说明存在致死现象,推测可能是含双瓣基因A的配子致死(或不育)造成,因此可能是含双瓣基因的花粉(精子)致死或含双瓣基因的卵细胞致死(或不育)。【小问3详析】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2)中推测,即要验证是丙产生A的精子还是卵细胞致死(或不育),那么可以采用丙(Aa)和乙(Aa)进行正反交实验。若丙(Aa)作为父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1,反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3∶1,则说明父本丙(Aa)产生的基因型为A的花粉(精子)致死(或不育);若丙(Aa)作为母本为正交,产生的子代为双瓣花∶单瓣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度智能家居产品分销经纪聘用合同3篇
- 14《母鸡》第2课时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环保型节能水泵研发与生产承包合同3篇
- 2024版4S店汽车销售与汽车金融贷款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冷冻食品冷链配送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入干股投资协议3篇
- 2024年度内部承包经营合同书范本:教育培训机构3篇
- 2024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模板单项劳务分包合同2篇
- 2024年中国儿童用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学生劝返复学实施方案
- 收割机购销合同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诚信 档 案(模板)
-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
- 小兔子乖乖ppt课件.ppt
- 常压矩形容器设计计算软件
-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设计方案
- PR6C系列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 使用说明书
- 钢结构工程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 物业管理业主意见征询表
- 管道定额价目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