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庐江县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庐江县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庐江县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庐江县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庐江县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庐江县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三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小于14,这样的正整数有()A.2组 B.3组 C.4组 D.5组2.若将实数,,,这四个数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则其中可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A. B. C. D.3.下列各组数,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2,3,4 B.4,5,7 C.0.5,1.2,1.3 D.12,36,39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 B. C. D.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A. B.C. D.7.已知方程组,则的值是()A.﹣2 B.2 C.﹣4 D.48.在实数,,,中,无理数是()A. B. C. D.9.如图所示,在中,,则为()A. B. C. D.10.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等于()A.8 B.±8 C.16 D.±1611.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A.5 B.6 C.7 D.812.某公司招聘职员一名,从学历、经验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对甲、乙、丙、丁四名应聘者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满分均为10分):应聘者/项目甲乙丙丁学历7978经验8898工作态度9798如果将学历、经验和工作态度三项得分按1:2:2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最终得分,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录取者,那么()将被录取.A.甲 B.乙 C.丙 D.丁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成人每天的维生素D的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关于x的方程①,②,③1,④中,是分式方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15.=_________1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17.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使点A在DE上,BC∥DE,其中∠B=45°,∠D=60°,则∠AFC的度数是_____.18.中,厘米,厘米,点为的中点,如果点在线段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点向点运动,同时,点在线段上由点向点运动,若点的运动速度为厘米/秒,则当与全等时,的值为______厘米/秒.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问题背景:如图,点为线段外一动点,且,若,,连接,求的最大值.解决方法:以为边作等边,连接,推出,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线段取得最大值.问题解决:如图,点为线段外一动点,且,若,,连接,当取得最大值时,的度数为_________.20.(8分)如图,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1)说出数轴上点所表示的数;(2)比较点所表示的数与-2.5的大小.21.(8分)已知,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在上.(1)求证:(2)直接写出和之间的关系;22.(10分)如图(单位:m),某市有一块长为(3a+b)m、宽为(2a+b)m的长方形地,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将修建一座雕像,则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a=6,b=1时,绿化的面积.23.(10分)先化简,再求值:[(4x-y)(2x-y)+y(x-y)]÷2x,其中x=2,y=24.(10分)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以“含30°的三角板和等腰三角形纸片”为模具与同学们开展数学活动.已知,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CA=CB=5,∠ACB=120°,将一块含30°角的足够大的直角三角尺PMN(∠M=90°,∠MPN=30°)按如图所示放置,顶点P在线段BA上滑动(点P不与A,B重合),三角尺的直角边PM始终经过点C,并与CB的夹角∠PCB=α,斜边PN交AC于点D.(1)特例感知当∠BPC=110°时,α=°,点P从B向A运动时,∠ADP逐渐变(填“大”或“小”).(2)合作交流当AP等于多少时,△APD≌△BCP,请说明理由.(3)思维拓展在点P的滑动过程中,△PCD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求出夹角α的大小;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5.(12分)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3x+k的图象交于点P(1,m),求:(1)k的值;(2)两条直线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6.如图所示,CA=CD,∠1=∠2,BC=EC,求证:AB=DE.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B【分析】设最小的正整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出正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设最小的正整数为x,由题意得:x+x+1+x+2<14,解得:,∴符合题意的x的值为1,2,3,即这样的正整数有3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正确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分别估算各个实数的大小,根据题意判断.【详解】<0,2<<3,3<<4,3<<4,∴可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和数轴,算术平方根,正确估算算术平方根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试题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A、32+2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42+52≠7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0.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D、122+362≠39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D【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详解】∵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点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提取公因式和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详解】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提取公因式和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由分式的加法法则的逆用判断A,利用约分判断B,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判断C,利用约分判断D.【详解】解:由,所以A错误,由,所以B错误,由,所以C正确,由,所以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加减运算的逆运算与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运算法则与基本性质是关键,7、C【分析】两式相减,得,所以,即.【详解】解:两式相减,得,∴,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原方程组进行变形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利用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在实数,,,中,=2,=-3,π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三类:①π类,②开方开不尽的数,③虽有规律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9、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解答.【详解】解:在△ABC中,∠C=90°,则x+2x=90°.解得:x=30°.所以2x=60°,即∠B为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由此借助于方程求得答案.10、D【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解:∵是完全平方式,∴∴k=±16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完全平方式,求一次项中的参数,掌握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A【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BD=∠OBC,∠OCB=∠OC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OBC=∠DOB,∠OCB=∠COE,所以∠OBD=∠DOB,∠OCE=∠COE,则BD=DO,CE=OE,即DE=DO+OE=BD+CE=5.故选A【点睛】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C【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分别计算出四人的平均得分,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甲的平均得分为(分),乙的平均得分为(分),丙的平均得分为(分),丁的平均得分为(分),∵丙的平均得分最高,∴丙将被录取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4.6×10【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数据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6×10故答案为4.6×10【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解题关键在于使用负指数幂进行表达14、②【解析】分式方程分式方程是方程中的一种,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等号两边至少有一个分母含有未知数。【详解】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即可判断.符合分式方程的定义的是②.【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方程的定义.15、【解析】首先把化(1.5)2019为×()2018,再利用积的乘方计算()2018×()2018,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原式=()2018×()2018()2018.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关键是掌握(ab)n=anbn(n是正整数).16、1【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5×360°,解得n=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17、75°【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BC∥DE,∴∠FCB=∠E=30°,∵∠AFC=∠B+∠FCB,∠B=45°,∴∠AFC=45°+30°=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2或1【分析】分两种情况:当时,,当时,,分别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为的中点,AB=12cm当时,,此时P运动的时间为∴Q的运动速度为当时,,∴此时P运动的时间为∴Q的运动速度为故答案为:2或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分析】以A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EA,CE=CA,∠ECA=90°,连接EB,利用SAS证出△ECB≌△ACD,从而得出EB=AD,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当AD取得最大值时,E、A、B三点共线,然后求出∠CAB的度数,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CB,从而求出∠ACD.【详解】解:以A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EA,CE=CA,∠ECA=90°,连接EB∵∴∠ECA+∠ACB=∠BCD+∠ACB∴∠ECB=∠ACD在△ECB和△ACD中∴△ECB≌△ACD∴EB=AD∴当AD取得最大值时,EB也取得最大值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EB≤EA+EB,当且仅当E、A、B三点共线时取等号即当AD取得最大值时,E、A、B三点共线,∵△CE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E=45°∴此时∠CAB=180°―CAE=135°∵∴∠ACB=∠ABC=(180°-∠CAB)=°∴∠ACD=∠ACB+∠BCD=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1)-;(2)->-2.5【分析】(1)易得OA=OB,求得OB的长可得A所表示的数;(2)求出所表示的数与-2.5进行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1)由题意得:OB=OA==,点所表示的数为-,(2)5<2.5=6.25<2.5->-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负数大小的比较.21、(1)证明见解析;(2)AE+AD=AB【分析】(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DBC≌△EBA,得到∠EAB=∠ABC,即可判断;(2)利用(1)中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AE,即可得到AE、AD、AB的关系.【详解】解:(1)证明:∵△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C,BE=BD,∠ABC=∠DBE=∠C=60°∴∠ABC-∠ABD=∠DBE-∠ABD∴∠DBC=∠EBA∴△DBC≌△EBA(SAS)∴∠C=∠EAB=∠ABC∴EA∥BC(2)∵△DBC≌△EBA∴CD=AE,∵CD+AD=AC=AB,∴AE+AD=A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5a2+3ab)m2,198m2【分析】首先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的表达式,再化简求值.【详解】解:绿化的面积为(3a+b)(2a+b)-(a+b)2=(5a2+3ab)m2当a=6,b=1时,绿化的面积为5a2+3ab=5×62+3×6×1=198(m2)【点睛】本题运用列代数式求值的知识点,关键是化简时要算准确.23、4x-,【分析】原式中括号内先根据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同类项后再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计算,然后把x、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8x2-6xy+y2+xy-y2]÷2x=[8x2-5xy]÷2x=4x-;当x=2,y=时,原式=4×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代数式求值,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4、(1)40°,小;(2)当AP=5时,△APD≌△BCP,理由详见解析;(3)当α=45°或90°时,△PCD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再一次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判断点P从B向A运动时,∠ADP的变化情况;(2)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得到∠APC=∠B+α=30°+∠PCB,再证明∠APD=∠B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当AP=5时,△APD≌△BCP.(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详解】解:(1)∵CA=CB=5,∠ACB=120°,∴∠B=∠A==30°,∴,∵三角尺的直角边PM始终经过点C,∴再移动的过程中,∠APN不断变大,∠A的度数没有变化,∴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DP逐渐变小;故答案为:40°,小.(2)当AP=5时,△APD≌△BCP.理由如下:∵∠ACB=120°,CA=CB,∴∠A=∠B=30°.又∵∠APC是△BPC的一个外角,∴∠APC=∠B+α=30°+∠PCB,∵∠APC=∠DPC+∠APD=30°+∠APD,∴∠APD=∠BCP,当AP=BC=5时,在△APD和△BCP中,∴△APD≌△BCP(A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