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1页
化学计算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2页
化学计算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3页
化学计算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4页
化学计算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计算练习2024.7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4春•滨江区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足量的Fe、S、H2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若消耗等质量的氧气,则消耗质量最多的是H2 B.现有FeO与Fe2O3两种纯净物,Fe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可能是3:42.(2023秋•绍兴期末)Cu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后得到的Cu中常常混有少量Cu2O.现将10gCu和Cu2O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2O的质量为()A.0.9g B.9.5g C.0.5g D.0.45g3.(2021秋•江北区期末)实验室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5.8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d三点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 B.图中ab间任一点(不含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C.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 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5.8﹣x)g4.(2023秋•临海市期末)食盐中含有氯化镁容易结块。为了测定某食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开展了如下实验:取m1克食盐溶于水,慢慢加入碳酸钠粉末,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假定食盐中除氯化镁外无其它杂质。碳酸钠与氯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MgCl2+Na2CO3═MgCO3↓+2NaCl)(1)C点的溶质是。(2)该食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用m1、m2表示)。5.(2022秋•温州期末)豆腐是我国传统美食,图甲是制作豆腐时添加卤水让豆腐成块的环节。卤水是氯化镁、氯化钠等的混合液,能点豆腐的是氯化镁。为了测定卤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小明开展了如下实验:取m1克卤水,慢慢加入碳酸钠粉末,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至溶液pH>10,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化学方程式:MgCl2+Na2CO3═MgCO3↓+2NaCl)(1)加入碳酸钠的质量要直至溶液pH>10,此时对应图乙中的点可能是。(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计算氯化镁的含量:a%=(m2/m1)×100%。请判断小明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食盐中若含有氯化镁容易结块(如图丙),现有半烧杯该食盐的溶液,请写出完成除杂的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6.(2024春•浦江县期末)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烧杯大理石稀盐酸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总质量质量(克)851550145.6请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中通过现象来判断大理石中CaCO3已经完全反应。(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克,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1%)(3)实验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7.(2021秋•宁波期末)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小科取部分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所用的稀硫酸均从同一试剂瓶倒出),进行了四次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一二三四所取样品质量(g)20151015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50506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149a9(1)表格中a的数值为。(2)第次实验结束后,酸还有剩余。(3)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8.(2023秋•余姚市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科学拓展课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00克,将200克10%的NaOH溶液分5次加入混合溶液中,得到如下记录表: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4080120160200生产沉淀的总质量/g0.2.457.359.89.8(1)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2)第四次加入NaOH溶液后,经充分反应,烧杯中混合溶液的溶质是。(3)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4)请在坐标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9.(2023秋•德清县期末)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黄铜内锌的含量不同时会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如下表所示:含锌量性能及用途≤35%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36%~46%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46%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兴趣小组将足量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10克某黄铜合金的烧杯中进行科学研究,有关数据如图。(1)图中M的值为克。(2)AB和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因是。(3)计算该黄铜合金中的锌含量,判断其性能及用途。10.(2022秋•新昌县期末)某兴建小组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忘了塞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并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20.00克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1.97克。Ⅱ.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2)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成分是(填化学式)。(3)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4)分析讨论该溶液部分变质和全部变质时m的值。11.(2024春•杭州期末)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的纯度,取一定量该样品进行加热,不同时刻固体质量数据如图所示。(1)t1时刻产生的氧气质量是。(2)t3—t4时段剩余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3)列式计算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12.(2022秋•上城区期末)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为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金取了40g食用碱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分析回答: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食用碱的质量/g10101010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20406080生成沉淀的质量/g368m(1)表格中m的值应为;(2)Na2CO3在实验(填数字)中是反应完全的;(3)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13.(2024春•武义县期末)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2011第2次206第3次202.8第4次20n(1)上表中n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023秋•西湖区期末)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2.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35a20(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a的数值为。(2)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15.(2023秋•义乌市校级期末)为测定某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5g该镁矿石粉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除杂,得到只含有MgSO4和H2SO4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100g,将该100g混合溶液放于烧杯中,然后取40g氢氧化钠溶液,分4次加入到盛有100g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10101010烧杯中生成沉淀的总质量/g0.4641.0441.1601.160请计算:(1)100g混合液中硫酸镁的质量。(2)该镁矿石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5g镁矿石中的镁元素全部转化为100g混合溶液中MgSO4中的镁元素)(3)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2019秋•上虞区期末)小红同学称取5.0g某品牌化肥(商标如图1)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入Ba(OH)2溶液并加热进行该化肥中(NH4)2SO4含量的测定(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测定数据如表和图2所示。滴入Ba(OH)2溶液质/g50100150200生成沉淀质量/g2.334.666.99m已知:(NH4)2SO4+Ba(OH)2=BaSO4↓+2NH3↑+2H2O(1)表格中的m、坐标上的a数值分别为、(2)所用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01%)。(3)通过计算分析该化肥中(NH4)2SO4含量合不合格?17.(2023秋•新昌县期末)2060年前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碳减排、碳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如图表示吸收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传统方法。(1)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2)若过滤出的CaCO3固体质量为100克,则理论上可以吸收CO2的质量为多少克?18.(2024春•玉环市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测定贝壳中碳酸钙含量展开研究。先将12g贝壳研磨成粉末,再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再放到电子天平上称量,质量变化如图乙所示。(贝壳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1)根据图乙数据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此方案测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可能是(至少写出一种)。19.(2024春•嵊州市期末)小明同学用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取15克石灰石样品于装置A中(如图甲)。先打开K,通过一段时间的空气,再关闭K,向A锥形瓶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直到过量,当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再次打开K,通入足量空气。记录A装置中相关数据如图乙;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7克:C装置质量不变。(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不计盐酸的挥发)(1)第二次打开K,通入足量空气的作用是。(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克。(3)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4)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2024春•萧山区期末)某学习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1)如表是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时选用不同催化剂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催化剂(质量均为0.3克)猪肝碾磨液CuCl2MnO2CuO收集1升氧气所需的时间(秒)4265018300从上述数据可得出一个结论: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最好。(2)根据如图中数据计算需要15%的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多少克?(假设溶质完全分解,精确到0.1)。21.(2024春•滨江区校级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8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8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20g第二次加入20g第三次加入20g第四次加入20g剩余固体的质量6.0g4.0g2.0g0.8g请计算:(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8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2.(2024春•苍南县期末)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取3克大理石样品进行实验,测量的方法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其余杂质不参加反应)(1)将稀盐酸滴入样品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填实验现象),说明反应结束。(2)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单位为mL),将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作为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来计算,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3)若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则(2)中测出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偏大,请说明理由。23.(2024春•西湖区期末)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剂,用它和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利用氢气燃烧提供能量。(1)已知CaH2和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X+2H2↑,写出X的化学式。(2)现需要制取16g氢气,理论上消耗氢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相比于电解水制取氢气,用该药品制取氢气有什么优点?(写出一点即可)。24.(2024春•诸暨市期末)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将钙片粉碎,再各取2.5g粉末与一定量的同浓度稀盐酸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损失)。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组序粉末样品的质量(g)盐酸的质量(g)二氧化碳的质量(g)12.5100.2222.5200.4432.5300.44(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2)通过分析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第3组反应中过量。(3)求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5.(2024春•嘉善县期末)小明要测定人造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在烧杯中放入5g人造大理石样品,将4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整个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2)盐酸全部加入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3)求制备4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时需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的质量。(4)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6.(2024春•吴兴区期末)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同学取用了12.5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表数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所加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剩余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107.552.52.5(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用质量百分数表示)。(2)此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3)当稀盐酸和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27.(2023秋•路桥区期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10克合金样品,将12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第一次加入20克m第四次加入20克5.2克第二次加入20克7.6克第五次加入20克4.2克第三次加入20克6.4克第六次加入20克4.2克(1)分析数据可知,表中m=,第次加入稀硫酸后样品中的镁已完全反应。(2)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3)计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8.(2023秋•温州期末)某兴趣小组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kg,他们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来处理废液。在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过程中,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在处理废液过程中,(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pH=7。(2)生成CO2的质量是。(3)求出B点的坐标(x,y)(写出计算过程)。29.(2023秋•西湖区期末)某兴趣小组用2g未打磨过的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1)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未产生气体的原因是。(2)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用符号表示)。(3)求出M的值及该镁条中镁的质量。30.(2023秋•新昌县期末)小科发现购买的盐酸清洗剂不是无色而是呈现黄色的,原来是因为主要成分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铁。为测定一瓶净含量为2千克的盐酸清洗剂中氯化铁的含量(除盐酸外,假设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小科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如下实验:取20g盐酸清洗剂加入到小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缓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值,得到如图所示的关系。(1)据图可知,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为先。然后保持不变,最后变大。(2)20克盐酸清洗剂完全反应需要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克。(3)通过计算确定这瓶盐酸清洗剂中氯化铁的质量。(4)根据盐酸清洗剂的主要成分,该款清洗剂(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清洗金属类家具。31.(2023秋•柯桥区期末)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小科称取该固体样品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20g溶液,向锥形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在此过程中,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AB段所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图中(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pH=7。(3)向BC段(不包括B、C)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填化学式)。(4)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2.(2023秋•绍兴期末)实验室用金属镁与100g盐酸反应探究酸的性质。小应取反应后的溶液,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NaOH溶液滴加至150g时不再有沉淀产生。求:(1)0.58g沉淀的成分为。(2)a点时,与NaOH反应的物质化学式。(3)计算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3.(2023秋•慈溪市期末)在上完酸碱盐复习课后,科学小组得到一瓶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同学们想继续探究混合溶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他们取20g混合溶液样品,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40)(1)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2)图中c点数值为。(3)求c点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4.(2023秋•义乌市期末)化学兴趣小组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所选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请完成下列问题:(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5.(2023秋•义乌市期末)为测定某实验废液中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三只烧杯中倒入50g废液,并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数据见如表: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g5.68.411.2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3.23.26.0反应后质量(H2)损失/g0.10.20.2请回答:(1)对比第一、二组数据,第一组实验结束后,废液中的(填化学式)已全部参加反应。(2)通过分析第二、三组数据,50g废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为。(3)请分析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36.(2023秋•椒江区期末)向盛有Fe2O3粉末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充分搅拌,粉末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段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加入NaOH溶液40g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7.(2023秋•黄岩区期末)实验室用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探究酸的性质。小黄取反应后的溶液100g,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NaOH溶液滴加至150g时不再有沉淀产生。(1)求c点时所产生的沉淀质量m。(2)若在b点时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填“能”或“不能”)证明稀盐酸有剩余。38.(2023秋•丽水期末)在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小科向装有8克Fe2O3的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又向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线段①发生的反应是(填字母)。A.Fe2O3+6HCl=2FeCl3+3H2OB.FeCl3+3NaOH=Fe(OH)3↓+3NaCl(2)通过计算确定a的值。(3)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39.(2023秋•义乌市校级期末)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5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200g,平均分成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表:123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505050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0.15x0.40.4(1)上表中x的数值为。(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40.(2023秋•丽水期末)《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其中关于火法炼铜的描述有:“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金石之用。”“凡铜砂在矿内,……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傍溢者,为自然铜。”(1)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2)分析上述材料,在火法炼铜中起还原作用的是CO和。(3)小科在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模仿火法炼铜,若CuO的质量为8克,求完全反应后所得金属铜的质量。41.(2023秋•永康市期末)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第1次第6次第16次第21次第26次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05152025溶液总质量/g5055m69.7874.78溶液pH12.412.17.02.22.1请分析计算:(1)第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2)表中m=。(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42.(2023秋•杭州期末)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为增强纸张的耐磨性,可用玉米淀粉对纸张进行施胶处理。玉米淀粉[(C6H10O5)n,n为正整数]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需处理至中性后排放。环保监测小组取某造纸厂废水样品过滤,为测定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取20.0g滤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步骤2: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呈色。消耗硫酸溶液3.92g。计算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43.(2023秋•海曙区期末)学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在课堂上做了稀硫酸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演示实验。对反应后的废液A,小宁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生成蓝色沉淀氧化铜质粉量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1)操作I的名称是。(2)滤液D中溶质为。(3)求图乙中的H点表示的NaOH溶液质量。44.(2023秋•绍兴期末)小龙用稀盐酸溶液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后(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并记录相应数据,结果如图所示。(1)小龙发现碳酸钠溶液与混合溶液反应时存在多步反应,则a曲线代表的是碳酸钠与反应。(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所取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3)图中n=。45.(2023秋•北仑区期末)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科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像分析,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过量的过程,烧杯内的现象是。(2)求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