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案与知识梳理(必修上册)_第1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案与知识梳理(必修上册)_第2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案与知识梳理(必修上册)_第3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案与知识梳理(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一、课文导入课堂附近有一座寺庙里桃子成熟了,玩的好的几个同学一同去偷桃子吃。事后,和尚找到了教书的先生。先生在班里严厉地责问学生,谁偷的?没有人做声,也没有人承认。于是教书先生就出了一条上联挖苦学生:“昨天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教书先生说谁要是对的出下联,就可以免受惩罚。几个偷桃的同学苦思冥想,都纷纷对出来了,但老师都不满意。最后有一个同学的对联让教书先生大吃一惊,免了所有同学的惩罚。下联是:“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这个下联可谓是一语双关,既告诉了先生昨天偷桃子的有我,也告诉先生将来出类拔萃的也有我。这位同学就是当时年仅8岁的郭沫若。二、了解人物1、人物简介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就读医学专业,后弃医从文。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建立“创造社”,同年,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2、名字由来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出生于四川。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沫水”“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也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三、诗歌解读1919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这首诗的标题总是让我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因为他说过一句话,和地球有关,和杠杆定律有关,这句话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一)朗读全诗。要求:声音宏大气势强,抑扬顿挫有力量。(二)学习诗歌。1、“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展现了大自然的图景。用一个词概括,可以是?宏伟壮丽。2、“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抒写了我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可以是?气势磅礴。3、“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节奏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作“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作“吕”。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小结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境壮阔,大自然的景色雄伟、壮丽,运用排比句式热烈歌颂,运用反复手法直抒胸臆,运用自由句式节奏鲜明,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其实,也正是这“火山爆发式”,才能贴合题目中的“放号”。②我们再看一首郭沫若的诗歌,体会他的“火山爆发式”。(幻灯片展示)《天狗》:一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二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四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三)见仁见智。问:对郭沫若这种“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你是否喜欢?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答:(同学们畅所欲言,一致地喜欢不起来)1、《女神》诗歌特点《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诗歌形式上,《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以不讲形式作为形式(坦白、自然、原始),造成对传统诗风的冲击,以粗糙的不成熟的形式,博得读者喜爱。(以“暴躁凌厉”的诗风,满足了当时的审美追求——反精美、反匀称、反优雅。在满足并开创新时代审美追求这一层面,郭沫若称得上是一流的诗人。为“五四”新生一代提供了痛快的情绪宣泄)。思想内容上,《女神》产生的时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女神》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精神(反抗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与奇特的想象与夸张相融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充满浪漫主义气息。2、《女神》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而不在于它在艺术上达到了怎样的水准。因其太贴近现实,时过境迁,得不到后代读者的认同。郭沫若说:“我所写的一些东西,只不过是飞翔我一时的冲动,随便地乱跳舞罢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白云、北冰洋、太平洋)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四、拓展阅读鲁迅在当时与郭沫若的“互撕”,郭沫若骂鲁迅是“衣冠禽兽”,鲁迅称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当然,为了抗日统一战线,后来两人走向和解。郭沫若在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的文章中,为自己未能与鲁迅谋面而追悔莫及,他说:“自己实在有点后悔,不该增上傲慢,和这样一位值得请教的大师,在生前竟失掉了见面的机会。”即使二人在“互撕”之时,鲁迅还给郭沫若加一“才子”之名,可见,郭沫若肚子里还是很有东西的。下面我们看郭沫若的另一首诗歌《炉中煤》。(幻灯片展示)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一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四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