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公因数、公倍数西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公因数、公倍数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1节和第2节的内容。第1节主要介绍了公因数的概念和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第2节主要介绍了公倍数的概念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培养学生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公因数和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2.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块布,长12米,宽9米,她想将这块布裁剪成一些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请问她可以裁剪成多少块正方形?”2.新课讲解:(1)公因数的讲解:让学生列举出12和9的所有因数,然后引导学生找出12和9的公因数。讲解公因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2)公倍数的讲解:同样地,让学生列举出12和9的所有倍数,然后引导学生找出12和9的公倍数。讲解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3.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例题,如:“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公倍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解答案。4.随堂练习:出示一些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公因数:定义:两个数共有的因数求法:列举两个数的因数,找出共有的因数公倍数:定义:两个数共有的倍数求法:列举两个数的倍数,找出共有的倍数七、作业设计12和1820和302.答案:12和18的公因数:1、2、3、6;公倍数:36、72、108等。20和30的公因数:1、2、5、10;公倍数:60、120、180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运用公因数和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服装搭配、瓷砖铺设等。重点和难点解析1.导入环节的实际问题:导入环节中提到的实际问题,即小明的妈妈买布的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因此,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至关重要。2.新课讲解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求法:在讲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我详细列举了12和9的所有因数和倍数,并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公倍数。这个步骤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3.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例题,并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随堂练习:我出示了一些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及时纠正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上述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1.导入环节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不仅能理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还能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2.新课讲解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求法: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列举出12和9的所有因数和倍数,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公倍数。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求两个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3.例题讲解: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我能够检验他们对于公因数和公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并发现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讲解答案时,我会重点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4.随堂练习: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我会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并通过引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数学术语,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同时,我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时间分配:在教案的设计中,我合理分配了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例如,在讲解完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后,我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例题练习和随堂练习,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3.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在讲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求法时,我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如何快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够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4.情景导入:通过设计一个实际问题作为导入,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个情景导入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案反思: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意识到在讲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时,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我认识到在课堂提问环节,需要更加引导式地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我明白了在情景导入的设计中,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后提升24和3640和502.题目:已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4,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44,请问这两个数可能是多少?3.题目:在教室里,有一排共12个座位,现在有4个同学坐了下来,他们的座位编号分别是1、2、3、4。请问还剩下多少个不同的座位组合方式?4.题目:一块矩形的地毯长12米,宽9米,现在要铺设相同尺寸的地毯,请问至少需要多少块地毯?答案:1.24和36的公因数:1、2、3、4、6、12;公倍数:72、144、216等。40和50的公因数:1、2、5、10;公倍数:200、400、600等。2.设这两个数为x和y,根据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有xy=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代入已知条件,得xy=24144=3456。找出所有可能的因数对(x,y),得(24,144)、(36,96)、(48,60)、(72,48)。因此,这两个数可能是24和144、36和96、48和60、72和48。3.四个同学坐下的座位组合方式为12个座位中选取4个座位的组合数,即C(12,4)。计算得C(12,4)=12!/[4!(124)!]=495。因此,还剩下495个不同的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傅雷家书读后感(汇编15篇)
- 教育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9篇)
- 诚信演讲稿合集6篇
- DB12T 443-2011 采暖期室内温度测量方法
- 中秋节活动主持词(6篇)
- 诚信考试承诺书范文集锦5篇
- 新学期工作学习计划4篇范文
-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交通与城市规划绿色融合
- 明星课件教学课件
- 文书模板-未履行合同义务索赔函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生涯发展报告 (修改版)
- 求职能力展示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 施工单位履约后评价报告(共2页)
- 《生活中的度量衡》PPT课件.ppt
- 趣味数学推理小故事PPT精品文档
- Excel支票打印模板2021
- 《危险游戏莫玩耍》PPT课件.ppt
- 自-铣削用量进给量进给速度(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