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光和眼睛第5节 奇妙的透镜_第1页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光和眼睛第5节 奇妙的透镜_第2页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光和眼睛第5节 奇妙的透镜_第3页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光和眼睛第5节 奇妙的透镜_第4页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3章 光和眼睛第5节 奇妙的透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光和眼睛第5节

奇妙的透镜八上物理

HY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焦点和焦距,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透镜的分类透镜通常是用光学玻璃(或树脂)制成的,它的两侧或一侧是球面的一部分.透镜能让光透过去,光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在其两侧的表面上发生两次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种类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镜厚度远小于球面半径的透镜叫做薄透镜(厚度可忽略不计).中学阶段研究的透镜均为薄透镜.典例1

(多选)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A.透镜的一面凸起,一面凹进,则一定是凸透镜B.透镜的一面凸起,一面凹进,则一定是凹透镜C.透镜的一面是平面,一面凸起,则一定是凸透镜D.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一定是凹透镜[解析]

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要看整体的厚薄程度,故A、B错误;透镜的两个表面,一面是平面,一面凸起,则总体是凸起的,所以一定是凸透镜,故C正确;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符合凹透镜的特点,一定是凹透镜,故D正确.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1)在暗室里让几条与主光轴平行的激光射向凸透镜,观察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1)在暗室里让几条与主光轴平行的激光射向凹透镜,观察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向外散开,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2)对凹透镜发散作用的理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不是指通过凹透镜折射出来的光一定会向外散开,而是指通过凹透镜折射出来的光与原入射光相比更偏离主光轴,所形成的光束会变宽.

教材深挖类比三棱镜理解透镜的作用1.凸透镜会聚光的原理凸透镜可以近似分解成如图甲所示的两个棱镜.当平行于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再由玻璃射入空气时,会发生两次折射.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透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位置倾斜,因此可知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2.凹透镜发散光的原理凹透镜可以近似分解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棱镜,当平行于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再由玻璃射入空气时,经过两次折射,光线向棱镜厚的位置倾斜,因此可知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辨析比较面镜和透镜作用的比较典例2

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A.凸透镜一定能使光会聚于一点B.凸透镜仅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而经过凹透镜的光不可能交于一点D.凹透镜对任何光束都有发散作用[解析]

凸透镜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能使折射光相对于原入射光更靠近主光轴,但不一定使光会聚于一点,故A、B错误;凹透镜对任何光都有发散作用,能使折射光相对于原入射光更偏离主光轴,但折射光仍可以是会聚的光,可以交于一点,故C错误,D正确.

透镜对光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因此透镜中光路也是可逆的.若把一个点光源放在焦点处,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变成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因此可以利用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如图乙所示.教材深挖1.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对光的会聚能力的强弱,表面越凸,光通过凸透镜时偏折程度越大,凸透镜会聚能力越强.2.凸透镜会聚能力越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折射后的会聚点离光心越近,焦距越短.所以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2.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发散光线,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会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如图所示.由于这一交点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点,而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所以我们把这一

3.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可以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1)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0刻度线处,用手电筒的光水平照射凸透镜,再移动光屏找到光的会聚点,如图所示.(2)光具座上光屏对应的刻度即为凸透镜的焦距.(3)进行多次测量,并将测得的焦距记录在表中.(4)换一块凸透镜,重复以上步骤.序号12345平均值99.899.6100.4100.5100.7100.2150.7149.6148.9149.5151.3150

(1)多次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有入射光线不一定正好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凸透镜有一定的厚度等.(3)千万不能通过凸透镜看太阳,避免损伤眼睛.典例3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位置.凸透焦点[解析]

要取火需要将光会聚,所以应该将冰块制成凸透镜,凸透镜会把平行光会聚在焦点上,把“艾”放在焦点上,当温度升高到“艾”的着火点时,“艾”即可燃烧.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过透镜后可能发生偏折,其中有三条特殊光线:①经过光心的光线;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③过透镜焦点的光线.具体情况如下表:凹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向凹透镜的光,如果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则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典例4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DA.

B.

C.

D.

[解析]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选项A正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另一侧的焦点,选项B错误;通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应该发散,选项C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的虚焦点,选项D正确.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