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芜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期中)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调戏"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当前,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是聊天程序面向大众用户的体现。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给人带来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解答用户的提问。
对此,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人工智能程序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作者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能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于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
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实话说,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秀演“巨人"的作用,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真正的创造。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完成,给大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以后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能用机器完成的作业,一定不是好作业。年度总结、月报、周报中的套话,可以轻松交给人工智能完成,这也说明一些占据员工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只是重复性消耗。换言之,未来检验一项工作是否真正有意义、有实效,就是要看其能不能被人工智能轻易取代。有人认为,人工智能迟早能够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如果这一判断最终成为现实,那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随着语料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应运而生。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放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工作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科学与文化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
材料二:
ChatGPT在全球的走红,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如何看待这类人工智能产品?今天,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ChatGPT,以下是中文问答实录。
记者:在新闻行业,ChatGPT能否代替记者完成采访?能否根据文字素材,独立地撰写准确、吸引人的报道?未来会不会让很多记者失业?
ChatGPT:ChatGPT目前还不能完全代替记者完成采访。尽管它能根据文字素材撰写文章,但现场观察、提出问题、询问并获得第一手信息仍然是人类记者的重要职责。
此外,记者还需要具备判断力和创造力,以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并以吸引人的方式撰写报道。这些因素对于AI模型来说都是挑战,因此目前尚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类记者。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在新闻行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有大量记者失业。相反,它可能会使记者的工作更轻松、更高效,并带来新的机会。因此,对于记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记者: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对于上海如何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你有什么建议?
ChatGPT: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不具备评价地方政策的能力。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1加强基础研究:投资于基础研究,以便发展更适用于实际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
2促进产学研合作:在此领域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3培养人才:投资于人才培养,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
4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促使创新转化为商业机会。
5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发展。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建议,具体的发展规划还需要根据当前上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和讨论。
(摘编自俞陶然《解放日报记者采访ChatGPT》)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戏"表明人们近期对ChatGPT产生了广泛关注,人们通过与它聊天来即兴创作诗歌、设计小说大纲等。
B.“终结者”表现出ChatGPT给某些行业从业者带来的焦虑,它对各类问题已经能充分理解并从容应对了。
C.“巨人"体现出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创造者激发灵感,拥有更高的站位、更远的视野。
D.“秘书”表明了机器能服务于人,人类也应充分发挥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以寻求科学与文化的深远突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围绕ChatGPT对行业的冲击展开讨论,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显著,已经能够完全取代重复性的脑力劳动。
B.人工智能在面对杜撰的理论时,仍旧可以生成结构完整的文章,这个例子表现出作者并不赞成借助人工智能撰写文章。
C.材料二中记者与ChatGPT展开对话,ChatGPT认为AI由于欠缺判断力和创造力,尚不能完全代替人类记者完成采访。
D.ChatGPT的回答具有条理性与客观性,它能针对不同问题作出相应回答,在给出基本建议的同时也会承认自己的局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表述的活动中,最不易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的一项是()
A.整理并归纳大量工作文件,为某公司职员写一份复述工作内容的年度总结报告。
B.根据《蜀道难》里对剑门关的描述,如“剑阁峥嵘而崔嵬”,画出一幅风景图。
C.撰写有关“无人机”话题的原创论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D.根据前方记者发回的文字素材,为百度“文心一言”发布会创作一篇新闻稿。
4.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冲击,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产生“本领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文本材料简要分析。
5.好的新闻评论应具备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南渡记①
宗璞
莲秀二十五岁嫁到吕家,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她的生活就是侍候老太爷。现在很多亲友都往南边去了,留下的也各自闭门不出。除凌京尧来过一次,不见任何人出现。
天越来越热了。一天黄昏,老太爷在院中闲坐,忽听有人轻轻敲门,随即推门进来。“搬到这里来了。”来人说。
“缪老爷,"莲秀大声在老人耳边说,“是缪老爷。”她很感动,到底人家心里惦记着啊。一面扶老人,搬椅子,一面让人沏茶。
(1)缪东惠衣着还是那样清雅,态度还是那样从容。老人和他相识多年,许多见解不同,人是极熟的。去年还为小娃②送药,现又来看望,心里高兴。相让坐下,谈笑风生。
渐渐说到时局,缪东惠叹道:“战事起了快一年了,简直看不出希望!去年上海失,南京陷,现在武汉也吃紧了。只要是中国人,谁不中心如焚,五内俱结!可是大局已如此。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百姓生活安定,这一方面我是尽力而为。想想多少爱国志士,也是处处以百姓为重。凡事从这方面考虑就通畅得多。"他素来口齿清楚,现在也是抑扬顿挫。
老人听出话中有话,于是带笑说:“我终日枯坐斗室,老病相缠,外头的事,知道很少。有什么高见,便请直言。”
“如果我的话不合您的意思,也请务必考虑,为亿万生灵的利益考虑。"缪东惠诚恳地说,“今年元旦成立了华北临时政府,半年来遭到不少反对,炸的烧的打枪的撒传单的都有。据我看,这样的骚扰对百姓来说,只能是帮倒忙,只能使日本人更用高压手段。有人说,我们是幸而亡国,不幸就要灭种啊!我看有道理。若有一个能使政安民和的政府,不让日本人直接管事,老百姓少吃多少苦头!这样的政府必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才能立得起来,其实只要挂名即可,不用做什么事。尝读史书,每服冯道③为人。那样不顾毁誉,肯真为天下苍生出力的,才是了不起!”
老人哈哈一笑说:“我无文才武略,怎比得古人!"停了片刻,用力看着东惠,“你的逻辑很奇怪。(2)政安民和,是谁的天下?”他没有力气拍案而起,心里反觉平静,目光又有些茫然。
“我是真为大局着想——如公不出,如苍生何?"缪东惠努力说出了这句话。
老人微笑,端起茶杯举了一举,意思是送客。他的手猛烈颤抖,茶水泼洒出来。莲秀忙上前接过,看了客人一眼。缪东惠只好站起。老人也扶着莲秀站起,笑着说:“缪先生无艺不精,何时又学了苏秦?这亡国救民之论,还请别处发表。”
缪东惠无奈,躬身告辞。
莲秀送客回来,原以为老人会发脾气,把缪某大骂一通,却见老人在里屋安静地靠在床上,把玩着那柄龙吞虎靠镌镂云霞的宝剑,似乎已忘记有谁来过,把剑一举,说:“可怜这剑,只挂在墙上。"(3)“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④”老人惨然一笑。
不觉又过了半月。一天傍晚,夕阳晕红已退,满院蝉鸣。忽有杂乱的脚步声,走进三个中国人,三个趾高气扬的中国人。那为首的板着脸对吕老人说:“我们是江市长派来的,请老先生出任维持会委员。"说着递过一张大红聘书,约有一尺半长,烫金字闪闪发光。
老人见来了伪员,纹丝不动,仍一手捻须,一手拿过靠在椅边的拐杖,挡住聘书,说:“请转告江朝宗,我是中国人,不任伪职。”
来人对老人的态度似有准备,并不争竞,把聘书放在桌上。又拿出一张请帖,说:“市府明天宴会,请光临。聘任的事,三天内见报。告辞。"随手把请帖交给莲秀,转身就走。
“扔出去!把这些都扔出去!”老人突然暴怒。用手杖敲地,大声喝道。随即扔了手杖,一把抢过请帖来撕,但纸太硬,撕不动,就向那几个人扔去,纸又太轻,飘飘地落下了。
那为首的人口头冷笑,又说一遍:“三天内见报。"
老人愤怒已极,挺直身子,把手杖用力向他扔去,手杖落地的声音很无力,紧接着是沉重的关廊门声。莲秀忙上前扶住老人,让他缓缓靠在椅背上。老人急促地喘息,莲秀为他揉胸捶背,轻声唤着:“老太爷,老太爷,莫生气,莫生气!”
吕贵堂等老人渐渐平静,先问莲秀:“是不是托凌老爷转缪老爷,想个法子拖一拖?"
“不用去!哪里也不用去!”老人高声说,“我有办法,你们不用担心!"
莲秀和贵堂交换着眼光。她有几分猜到老人的办法,却又不敢那样想。
……
莲秀轻轻推开正房门,只见老人端正地躺在矮榻上,双目微睁,面容平静,一点声息俱无。“老太爷,老太爷!”莲秀恐怖地大喊,想推醒他。可是永远做不到了。
凌京尧和吕贵堂大步赶来。京尧见条案上有一张纸,用一个安眠药空瓶子压着,纸上写着核桃大的毛笔字“生之意已尽死之价无穷”,另有一行“立即往各报发讣告”。这是老人的遗嘱了。
京尧一见这遗嘱,更明白老人是以一死拒任伪职,不禁百感交集,身子不觉伏了下去,跪在榻前痛哭。莲秀反镇定了,陪着跪下,一面拭泪,说:“凌老爷别哭了,老太爷就仰仗您了。"
发讣告,布置灵堂,将老人入殓。该做的事都做了,众人陆续散去。(4)京尧慢慢走出房门,看见院中青草踩折一片,那没有踩到的,仍旧欢快地生长。
【注】①节选自长篇小说《南渡记》第五章,有删改。小说以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大学南迁为背景,表现了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遭际与情感、精神世界。文中吕老人(吕清非)是前清举人,参加过同盟会,曾任民国国会议员。赵莲秀是他的续弦夫人。②小娃:吕清非的外孙。③冯道:五代时人,先后在后唐、后晋等五个王朝任职。④出自北宋贺铸《六州歌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缪东惠所述“炸的烧的打枪的撒传单的都有”来看,华北伪临时政府的成立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
B.缪东惠欲借历史上冯道的事例为自己的游说增加说服力,无奈吕老人很有自知之明,不愿跟古人相提并论。
C.当吕老人高声说自己有办法对付敌人的时候,他应该已经下定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莲秀对此也有几分预感。
D.针对汉奸所说维持会聘任之事“三天内见报”,吕老人遗嘱立即发讣告,他是用生命彻底破除敌人的诡计。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1)运用反语,讽刺了缪东惠看似清雅、从容,实则虚伪、圆滑的汉奸文人形象。
B.句子(2)中吕老人用反问的语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伪政府为日本人效力的卖国本质。
C.句子(3)中的吕老人借古人词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无力杀敌、壮志难酬的悲凉心绪。
D.句子(4)从凌京尧的视角写院中青草,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寻常景物中寄托着深意。
8.同样是拒任伪职,吕老人对待缪东惠和三个伪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9.文本在叙事上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鹤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中使韩、魏,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伏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而军华阳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节选自《韩非子·初见秦》,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今之A欲B王者C犹七年之病D求三年之艾也E苟为不畜F终身G不得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文中同“雀”,指鸟类。该词也是古代区分地位高低和身份贵贱的一种封号。
B.随,文中是“追逐"的意思,其中的“随”与成语“随遇而安"中的“随”意思相同。
C.弱,指“使……变弱”,“必先苦其心志”的“苦"表示“使……痛苦”,两者用法相同。
D.固,指“本来、确实”,与《谏太宗十思疏》“必固其根本”中的“固"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列举水獭驱赶鱼、猛鹰驱赶鸟雀、桀和纣驱赶老百姓的事例,证明仁德的君主即使不想统一天下,也是不可能的。
B.韩非以齐国为例进言,说明了战争关系到大国的存亡,主张秦军应该向楚发兵,利用楚地的地理优势逐步控制韩、赵、魏国。
C.韩非通过回顾几次战败经历,说明因为谋臣不为,秦国不能更早兼并各诸侯国,称霸天下,以此证明谋臣做法的错误。
D.秦国谋臣前两次放任敌国收复失地、聚集逃散百姓、重建社稷宗庙,而第三次兵力不足却发动战争,导致士兵和百姓疲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2)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14.把课文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请根据材料内容对“王者富民"作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汴州留别韩愈
孟郊
不饮浊水①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②。
[注]①汴河之水多浑浊,唐人常以“浊水”代指汴河。②靡他:无二心。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透露出了写作的地点、对象、事件等信息,表明写作缘起。
B.开篇两句触景生情,因浑浊的汴河之水不能饮用,作者产生“空滞"之感。
C.第五,六句易使人联想到“慈母手中线”句,但情境比之更令人悲哀伤感。
D.本诗用语平易,表达的情感丰富,有离别的不舍、友情的深厚和对君子的渴慕。
17.前人评论此诗时认为它善用汴河意象,表达委婉有致。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表述不为生事的句子是“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对偶句“_,_”,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夺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4)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本来就不在战争。
(5)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_";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_”一句警戒君王莫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三角梅又名叶子花、筋杜鹃、九重葛,原产于南美地区,19世纪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我国。
我们看到的三角梅色彩绚丽的“花”,①_____________,在植物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叶。在自然界,植物需要靠昆虫传粉,而三角梅的花朵十分不起眼,于是它巧妙地生长出颜色鲜艳的苞片,用以吸引昆虫,繁衍后代。
那么,三角梅为何叫作“梅”?②_____________,还在它的“神"。三角梅常盛开于冬春之际,三个苞片中间开出来的小花,外形结构酷似梅花;它花色娇艳却不娇贵,耐旱耐晒耐贫瘠,生命力非常顽强,③_________________。因此爱梅的人称其为“梅”,也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三角梅成为不少城市园林绿化的常见品种。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有1000多份三角梅种质资源,其颜色除了常见的红色、紫色,还有白色、黄色、橙色、粉色及复色等。绿化带、人行天桥、立交桥等园林绿化场景中,人们充分发挥三角梅可塑性强的特质,将其用作花架、花柱、拱门和墙面的装饰,或者是桩景盆景、景观树以及花篱。三角梅寓意美好,或热烈喜庆、欢乐祥和,或宁静淡雅、唯美梦幻,深受人们的喜爱。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简述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
六、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用瓶子灌了一瓶黄河水,他透过瓶子,看到的全是浑浊的世界。等到泥沙沉淀下来后,有五分之四变成了清澈的水。清水好比幸福,泥沙就像痛苦。他透过瓶子,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思考生活中要学会减少痛苦,收获更多的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B.“它对各类问题已经能充分理解并从容应对了"错。根据材料一原文,这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且只针对“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已经能够完全取代重复性的脑力劳动”错。材料一原文为“让人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B.“并不赞成”于文无据。这个例子说明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并不能表现出作者并不赞成借助人工智能撰写文章。
C.强加因果。原文为“现场观察、提出问题、询问并获得第一手信息仍然是人类记者的重要职责”,因此“尚不能完全替代人类记者完成采访"。
故选D。
3.答案:C
解析:C.根据原文,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或是“敲几个关键词"便能作画,也可以“根据文字素材撰写文章”,但不能轻易取代“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
故选C。
4.答案:原因:人工智能可以搜集更多的素材,更好地解答问题。
应对措施:
①敞开胸怀,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
②腾出更多精力,更集中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
解析:原因:由材料一原文“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解答用户的提问。对此,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可知,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冲击,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产生“本领焦虑”的原因是人工智能可以搜集更多的素材,更好地解答问题。
应对措施:①由材料一原文“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放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工作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可知,我们应敞开胸怀,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
②由材料一原文“指挥机器工作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科学与文化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可知,应腾出更多精力,更集中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
5.答案:①时效性: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快速做出评论。
②现实针对性:针对当前有价值的热点ChatGPT旗帜鲜明地发表议论。
③行文逻辑性:围绕ChatGPT对行业的冲击展开讨论,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④思想引导性:依托新闻事实阐述观点,为人们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指明方向。
解析:新闻评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应从这两个角度作答:
从新闻作品的属性上看:
①应具备时效性。由材料一原文“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调戏”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程序"可知,好的新闻评论应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快速做出了评论。
②应具备现实针对性。由材料一原文“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可知,针对当前有价值的热点ChatGPT旗帜鲜明地发表了议论。
从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上看:
①应具备行文逻辑性:由材料一原文“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解答用户的提问。对此,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放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工作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科学与文化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可见,围绕ChatGPT对行业的冲击展开了讨论,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②应具备思想引导性:由材料一原文“随着语料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应运而生。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放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指挥机器工作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本身,而要让机器的‘大脑’更好地服务于人,也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与创新创造。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科学与文化一定会取得更深远的突破"可知,依托新闻事实阐述观点,为人们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势指明了方向。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吕老人很有自知之明,不愿跟古人相提并论”理解偏颇。老人看似自谦,实则委婉表达了不愿做冯道之流的决心。故选B。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A.“运用反语"错误。文中“清雅”“从容"应为实写,外在的风雅与内在的丑陋形成反衬,强化了缪东惠汉奸文人的形象特点。故选A。
8.答案:不同:①老人对缪东惠态度相对平和,拒绝方式委婉而略带嘲讽;②老人对三个伪员毫不客气,拒绝方式激烈决绝、不留余地。
原因:①老人与缪东惠原有交情,且缪惠东作为文人来游说的方式也比较“诚恳”;②而三个伪员明目张胆地做汉奸,且态度趾高气扬,蛮横霸道。
解析:本题考查叙事分析文中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能力。不同:①“相让坐下,谈笑风生"老人听出话中有话,于是带笑说”“老人微笑,端起茶杯举了一举,意思是送客"从缪东惠到来,两人交谈,到最后送客,老人对缪东惠态度相对平和;“我无文才武略,怎比得古人!”“你的逻辑很奇怪。政安民和,是谁的天下?"老人拒绝出任伪职,但以自谦和反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拒绝方式委婉而略带嘲讽;②“纹丝不动,仍一手捻须,一手拿过靠在椅边的拐杖,挡住聘书”“我是中国人,不任伪职"‘扔出去!把这些都扔出去!’老人突然暴怒。用手杖敲地,大声喝道”从语言动作来看,老人对三个伪员毫不客气,拒绝方式激烈决绝、不留余地。原因:①“老人和他相识多年,许多见解不同,人是极熟的"老人与缪东惠原有交情,都是文人,且缪惠东作为文人来游说的方式也比较“诚恳”;②“走进三个中国人,三个趾高气扬的中国人"聘任的事,三天内见报”三个伪员明目张胆地做汉奸,从语言动作表情看,他们态度趾高气扬,蛮横霸道。
9.答案:①文本完全按照顺叙方式叙述情节,以吕老人拒任伪职这一事件为中心,逐次展开,有条不紊。②文本始终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在基本保持全知视角的同时,又穿插吕老人、莲秀、凌京尧等人的有限视角,灵动而富于变化。③文本的叙述腔调平和内敛,作者不作任何直接的议论抒情,而将强烈复杂的情感隐含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中。④文本的叙述语言与作品中人物身份特征相契合,大量采用书面用语,呈现出鲜明的书卷气息。
解析:本题考查叙述分析叙事特点的能力。①叙述顺序是顺叙,即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叙来写,先是缪东惠来请老人担任伪职,后是三个伪员来送聘书,情节逐次展开,有条不紊。②人称使用上,文本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全知视角为主,如“十五年里,她的生活就是侍候老太爷"老人和他相识多年,许多见解不同,人是极熟的”,中间穿插吕老人、莲秀、凌京尧等有限视角,视角的变化使叙述灵动而富于变化。③文本的叙述腔调平和内敛,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就是叙述事件具有客观性,作者不作任何直接的议论抒情,而是置身事外,缪东惠来请老人担任伪和三个伪员来送聘书之事,叙述将强烈复杂的情感隐含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中。④文本的叙述语言与作品中人物身份特征相契合,如主人公是前清举人,参加过同盟会,曾任民国国会议员,大量采用书面用语,如“枯坐斗室,老病相缠"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呈现出鲜明的书卷气息。
10.答案:CEF
解析:句意:现在想称王于天下的人,好比是患了沉疴旧疾而需要找到数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终身也得不到。“欲王者"意思是“想称王于天下的人”,偏正结构作整个句子主语,在其后C处断开;“也"句末语气词,在其后E处断开;“苟为不畜”与“终身不得"是假设关系,中间F处断句。在CEF三处断开。
11.答案:B
解析:A.正确。B.错误。“随遇而安”的“随"意为“听任”,二者意思不同。句意:如果用兵追逐楚军。/处于各种环境都能满足。C.正确。句意:向东可以削弱齐、燕。/一定先要使他心里痛苦。D.正确。本来、确实/使……稳固。句意:这确实是秦国第一次失去称霸天下的机会。/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故选B。
12.答案:D
解析:D.“秦国谋臣……第三次兵力不足却发动战争,导致士兵和百姓疲病"错误,由原文“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可知,第三次即使兵力不足也要发动战争,导致军民遭受灾难的是穰侯,并非此项陈述的主语“秦国谋臣"。故选D。
13.答案:(1)如果不在仁德上立志,便要终身忧患、受辱,从而(以致)陷入死亡的境地。
(2)砍削树木不能遗留树根,不与祸害接近,祸害就不会存在。
解析:(1)“苟不志于仁”,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苟不于仁志";“志”,立志;“忧辱”,忧患、受辱。
(2)“株”,砍削;“邻”,接近;“乃”,就。
14.答案:(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
(2)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之时,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解析:(1)“董”,督察;“振”通“震”,威吓;状语后置句。
(2)“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厌"通“餍”,满足;“弥繁”,更多。
15.答案:①儒家孟子主张施行王道,获得民心来统一天下,而要获得民心,就要使百姓富有,符合《荀子》“王者富民”的观点。
②法家韩非子认为国家稳定,才能聚散民,得民心,勿使民“疲病于内”,符合《荀子》“王者富民”的观点。
解析:解答此题先要理解“王者富民"的意思,再结合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主张。结合“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可知,孟子主张施行王道,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要获得民心,就要替他们聚积,符合《荀子》“王者富民"的观点。结合“聚散民,立社稷,置宗庙”和“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可知,法家韩非子认为国家稳定,才能聚散民,得民心,勿使民“疲病于内”,符合《荀子》“王者富民"的观点。
16.答案:D
解析:“对君子的渴慕”于文无据。
17.答案:①全诗三次用汴河意象来表情托意,表达委婉;②开篇两句写因厌恶汴河浊水之名而生发空滞汴州不归的焦虑感;③中间六句顺以江水东流入海引出久客不归之叹;④末四句则以汴水多弯曲引发诗人对韩愈的惜别之情。
解析:“汴河"在这首诗歌中出现了三次,“汴河”这一意象很是独特,展现出作者内心委婉的感受。“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写的是对汴河水浑浊的厌恶,突出内心的焦虑感受。“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这几句传递出的是顺以江水东流入海引出久客不归之叹,突出内心的悲凉之感。“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通过“汴河”这一意象传递出对韩愈的惜别之感。
18.答案:
(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4)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5)戒奢以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解析:
19.答案:①实际上是它的苞片(叶子);②不仅在它的“形";③与梅的气质相吻合
解析:
20.答案:三角梅因为品种多样,可塑性强,具有多种美好寓意,所以成为不少城市园林绿化的常见品种。或:三角梅之所以成为不少城市园林绿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室建设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考核试卷
-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练习专题16 综合冲刺专练(16+3模式)(解析版)
- DB11∕T 1777-2020 人民防空工程维护技术规程
- 认识左右课件教学课件
- 《木兰诗》培训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第二单元
- 淮阴工学院《工程施工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沼气冰箱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2024年城市更新土方工程合同
- 2024年基金合伙权益委托代持具体条款
- 虫害分析分析报告
- 《民间文学导论》课件
- 《输血查对制度》课件
- 湘少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期教案
- 高速公路收费站常见特情处理办法课件
- 《行政许可法培训》课件
- 颅内占位性的病变护理查房课件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DB14∕T 1851-2019 中华鼢鼠防治技术规程
- 2024年风电铸件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中耳胆脂瘤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