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_第1页
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_第2页
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_第3页
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_第4页
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我们成长路上始终相随的良师益友,更是全人类共同进步的阶梯。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学校将举办“书香满校园”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2024·东城)活动一:阅读我发言;在“书香满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幕式上,学校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完成小题,完善你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①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主题活动的开幕式上发言。你们知道吗?对我来说,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

②每当我翻开一本书,就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和鲁滨逊一起在【qīliáng】的荒岛中求生;也可以同老舍先生一起感受老北京春节吃饺子、【ránfàng】鞭炮,通宵守岁的风俗;甚至可以回到两千多年前同弈秋一起学习下棋,看着另一个人“【甲】”的结果,深刻感受到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你看!书籍真的让我体验了好多好多不一样的经历!

③阅读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带来了放眼【wǔhúsìhǎi】的胸襟。

④当我遇到困难而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阅读能给予我精神上的慰藉。“【乙】”郑燮借竹石表达的顽强与坚定,李大钊、张思德为革命事业英勇【xīshēng】的大无畏精神……这些书中的人和事总会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

⑤同学们,阅读真的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它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无尽的乐趣和力量。古人说:“【丙】,一字值千金。"希望大家都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1.发言稿中有四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写出词语,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______

2.下面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挫折[cuòzhé]B.慰藉[wèijí]

C.困难[kùnnàn]D.顽强[wánqiǎng]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魔”字与“籍"字笔画数相同。

B.“世”字的第二笔是“L"。

C.“富”与“畏"音序相同。

D.“趣”“慰"明”都是形声字。

4.与“不能轻易放弃"表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半途而废B.勇往直前

C.掉以轻心D.举一反三

5.下列选项中,与发言稿中“专心致志”的“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精致B.致力C.学以致用D.错落有致

6.下列选项中与“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

A.春节眨眼就到了。B.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C.村庄惊醒了。D.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7.发言稿中两次写到“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这样的表达是()。

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D.首尾呼应

8.根据语境和你的积累,将“甲”“乙"“丙”三处补充完整。

甲___

乙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2024·东城)活动二:好书我推荐;在好书推荐会上,小刚想推荐《海错图笔记》。请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关于《海错图笔记》

①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②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③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这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④正因如此,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

⑤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作者张辰亮

材料二:书评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

——作家马伯庸

张辰亮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把古老的《海错图》带到我们眼前,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饮食文化,海洋生物保护的理念更是贯穿全书。相信读毕此书,你一定会对海洋更感亲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洁博士

材料三:目录

第一章介部

【海和尚】013【海夫人】019【龟脚】027【鲎】033

第二章鳞部

【蟳虎】047【夹甲鱼】055【石首鱼】061【四腮鲈】069【马鲛】077

【龙头鱼】083【钱串鱼】089【带鱼】095【跳鱼】103【人鱼】111

【海鳝】117【海蛇】123【鳄鱼】131【赤鳞鱼】137

【海肫】143【虫宅鱼】149

第三章虫部

【龙肠】159【龙虱】165【海蜘蛛】171【土鳖】177【海粉虫】185

【泥翅】193【泥钉】201【石乳、墨鱼子】209

第四章禽部

【雀化鱼蛤】219【金丝燕】225

材料四:内容节选

①石蚴(jié),今称为龟脚,又名仙人掌。

②虽然,龟脚在俗名里被冠以贝、螺之名,但《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龟脚“非蛎非蚌"。确实,龟脚与贝、螺没有关系。它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荷科,和虾、蟹的关系更近。

9.学校请你填写推荐图书的类别,阅读四则材料,《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属于下列哪一类图书()。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文学D.哲学

10.请概括出《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哪几部分?

11.关于《海错图笔记》这本书,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书名中的“错”是“错误"的意思,这本书就是辨别《海错图》的真伪。

B.这本书是作者用传统本草书的方法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

C.龟脚在书中放在了介部,但和贝、螺没有关系,它和虾、蟹的关系更近。

D.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一共介绍了300多种生物。

12.结合材料,写出马伯庸为什么认为“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理由不少于两点)

13.请参考马伯庸或张洁的书评,为你本学期阅读的那本经典名著写写书评。

名著书名:

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东城)活动三:走进作家童年的阅读故事;很多作家童年的阅读经历都对他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你跟随作家莫言一起,走进他童年的阅读故事,完成小题。

童年读书

①我童年时就是一个书迷。那时候村里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是个稀罕物,让我唯一觉得有意思的事就是看书。

②记得那次从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盛夏的午后,太阳火辣辣的,门前池塘里的水静静的,高高的白杨树上知了“吱吱、吱吱"地叫着,小狗趴在树下吐出红舌头,肚子一起一伏。一阵风吹来,树叶哗哗响,也送来些许清凉。母亲安排我去割羊草,可我满心想的却是那本《青春之歌》。“磨蹭什么呢?”“知道了!"我应付着母亲的话。一头钻到草垛后,读起了书。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突然,我想起了割羊草的事,顿时急出了冷汗,完了,等着挨骂吧!我从草垛后面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抱着书就往院外跑,正与母亲撞个满怀,她没好气地说:“就知道看书,看书,天都要黑了,还不快去割草喂羊。”【甲】我飞一般蹿出了院。

③家里爱看书的不止我一个,我的二哥更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自然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从不让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发觉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想看书自己借去,别老来蹭我的。"我在后面看,你又不会有什么损失!”“那不行,这是我借的!"说完就躲到别的地方去了。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④二哥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二哥将借到的《破晓记》藏到了猪圈里。我去偷看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冲到我脸上,奇痛无比,可还不能喊,生怕惊动了二哥,读着读着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惊异地笑起来:“怎么这样啦!看,这就是偷书看的结果!”【乙】听着哥哥的话,我呜呜地哭起来。

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童年的那段日子应是挺苦的。所幸的是能看那些书,回想起来便不觉得苦,反而还有了几分甜意。

(改编自莫言散文《童年读书》)

14.短文写了“我"读书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5.短文中有多处对“我”看书时的描写,请用“_"画出一处,写出这样描写的好处。

16.短文记叙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为什么却用了大量篇幅写二哥呢?请写出你的看法。

17.请结合短文内容,体会文中【甲】【乙】处的语句,展开想象,推想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苦”与“甜"的理解。

三、活动四:我的成长记录

19.(2024·东城)在我们的成长中,有许多难忘的经历。请围绕“难忘的童年”,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⑵把内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凄凉;燃放;五湖四海;牺牲

2.A

3.A

4.B

5.B

6.B

7.D

8.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书须用意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考查字形。“qīliáng"写作“凄凉”。“ránfàng"写作“燃放”。“wǔhúsìhǎi"写作“五湖四海”。“xīshēng"写作“牺牲”。

故答案为:凄凉、燃放、五湖四海、牺牲

2.考查注音。A:正确。

B:有误,慰藉[wèijí]——wèijiè

C:有误,困难[kùnnàn]——kùnnan

D:有误,顽强[wánqiǎng]——wánqiáng

故选:A

3.考查查字典。A:正确。

B:有误,“世"字的第二笔是“竖”。

C:有误,“富"与“畏”音序不相同。“富"的音序是“F”,“畏"音序是“W”。

D:有误,“明"是会意字。

故选:A

4.考查成语意思。A:半途而废:本义指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B: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

C:掉以轻心:用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来对待事情。

D: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故选:B

5.考查字的含义。“专心致志”的“致"意思是尽,极。A:精致:细致。

B:致力:尽,极。

C:学以致用:达到;实现。

D:错落有致:情趣。

故选:B

6.考查表达效果。“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A:春节眨眼就到了。运用夸张修辞手法。

B: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C:村庄惊醒了。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D: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没用修辞手法。

故选:B

7.考查写作手法。发言稿中开头和结尾写到“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其作用是首尾呼应。

故选:D

8.考查默写。根据语境和你的积累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书须用意

【答案】9.B

10.《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部分。

11.C

12.好奇之乐:从《海错图》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书中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书中讲述了饮食文化…

知识之厚:《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书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

13.《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勇气、智慧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和概括、开放探究等,需要掌握概括方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9.《海错图》是一本古代的海洋生物图鉴。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作者张辰亮通过考证北京、台北两地藏品《海错图》中的原图,以专业科学传播者和博物达人的视角,从生物学、博物学及生活美学等角度,讲述中国丰富的海洋及滨海生物、植物和风土人情。物种涉及鱼类、鸟类、甲壳类、海洋哺乳动物及滨海植物等30余种,“足迹"遍布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生物保护的理念贯穿全书,以科普工作者的专业度和号召力,激发读者去了解、探索海洋世界,兼具好奇之乐、认知之广,开卷有趣亦有益。

故答案为:B

10.《海错图笔记》采用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

故答案为:《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部分。

11.A:有误,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B:有误,根据题干“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指的是作者张辰亮;

C:有误,与原文中“龟脚在俗名里被冠以贝、螺之名,但《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龟脚“非蛎非蚌”。确实,龟脚与贝、螺没有关系。它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荷科,和虾、蟹的关系更近。"不符合。

D:《海错图笔记》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一本海洋生物图鉴。

故答案为:C

12.原文中的“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与“好奇之乐"相呼应;“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与“知识之厚"相呼应。

故答案为:好奇之乐:从《海错图》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书中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书中讲述了饮食文化…

知识之厚:《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书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

13.结合课外阅读,参考马伯庸或张洁的书评,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勇气、智慧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14.①我从老师手里借来一本《青春之歌》,钻到草爆后看书,忘了割羊草。

②我悄悄增二哥借来的书看,二哥不让,发现了就躲到别的地方去。

③我在猪图找二哥藏的《破晓记》来读时,碰了马蜂窝,被马蜂蜇了。

15.在短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写出是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那种描写,以及描写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6.侧面描写,通过二哥的描写,突出了“我”爱读书的形象或特点。

17.因为看书忘记了喂养,母亲也没有骂“我”,“我”得赶快去割草喂养。“我"都被马蜂蜇成这样了,二哥还嘲笑“我”。

18.能联系短文内容,围绕当时“我"生活环境谈“苦”,围绕“我"读书时内心感受与阅读后的收获谈“甜”。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4.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可我满心想的却是那本《青春之歌》。‘磨蹭什么呢?’‘知道了!’我应付着母亲的话。一头钻到草垛后,读起了书。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突然,我想起了割羊草的事,顿时急出了冷汗,完了,等着挨骂吧!我从草垛后面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可概括为:作者为读《青春之歌》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忘记了割羊草。结合“有一次二哥将借到的《破晓记》藏到了猪圈里。我去偷看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冲到我脸上,奇痛无比,可还不能喊,生怕惊动了二哥,读着读着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可概括为:主要写了作者为读《破晓记》被马蜂蜇到了脸。

故答案为:①我从老师手里借来一本《青春之歌》,钻到草爆后看书,忘了割羊草。②我悄悄增二哥借来的书看,二哥不让,发现了就躲到别的地方去。③我在猪图找二哥藏的《破晓记》来读时,碰了马蜂窝,被马蜂蜇了。

15.考查了句子理解。句子“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是对“我”看书时的描写,“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书的迫切渴求。

故答案为:在短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写出是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那种描写,以及描写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6.考查了内容理解。根据短文中“家里爱看书的不止我一个,我的二哥更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自然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从不让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发觉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二哥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可知,文章用很大篇幅写“我的二哥”,是为了写“我”因为读书与二哥斗智斗勇的事件,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故答案为:侧面描写,通过二哥的描写,突出了“我"爱读书的形象或特点。

17.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就知道看书,看书,天都要黑了,还不快去割草喂羊。”“我飞一般蹿出了院"可知,“我”当时可能会想:因为看书忘记了喂养,母亲也没有骂“我”,“我”得赶快去割草喂养。结合“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惊异地笑起来:‘怎么这样啦!看,这就是偷书看的结果!’"听着哥哥的话,我呜呜地哭起来”可知,“我"当时可能会想:“我”都被马蜂蜇成这样了,二哥还嘲笑“我"。

故答案为:因为看书忘记了喂养,母亲也没有骂“我”,“我"得赶快去割草喂养。“我”都被马蜂蜇成这样了,二哥还嘲笑“我"。

18.考查了扩展写话。结合“那时候村里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是个稀罕物”“母亲安排我去割羊草,可我满心想的却是那本《青春之歌》。"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可知句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童年的那段日子应是挺苦的。所幸的是能看那些书,回想起来便不觉得苦,反而还有了几分甜意"中的“苦”是物质匮乏生活的苦;“甜"是读书给“我”带来了收获,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故答案为:能联系短文内容,围绕当时“我"生活环境谈“苦”,围绕“我"读书时内心感受与阅读后的收获谈“甜”。

19.【答案】难忘的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还停在上面……"每当我听到《童年》这首歌的旋律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发生在我身上的童年趣事。

记得那时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我回到家里,满脸兴奋地告诉妈妈说:“妈妈今天李老师表扬我啦”“噢,老师怎么说的?"妈妈高兴地问。“李老师夸我真百(乖)”“噢,我的宝贝本来就很白呀"不细(是)”,妈妈猜了好半天,我都说:“不细(是)"我都快急哭啦,我着急地纠正道:“老师说我真百(乖)”妈妈还是不解,什么百(乖)呀?突然妈妈恍然大悟说:“李老师是不是说朱俊颖真乖呀?"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妈妈总算明白我的意思,忍不住在我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现在爸爸妈妈还常拿这件事来逗我呢!每当我想起这些,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永远回荡在我心中最难忘的旋律。童年是一幅画,是一幅五颜六色的画。童年是一束花,是一生最美丽的花。它使我感到,平平常常的日子中,我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幸福快乐。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难忘的童年”为话题写一篇习作。童年,有跟伙伴一齐尽情奔跑,绿茵拼搏的欢乐;童年,有跟阿妈一起散步赏月,甜蜜温馨的幸福;童年,有跟父亲一同坚持不懈,实现梦想的追求……回顾童年时光,想想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事,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童年的快乐或忧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们也会在长大后想起自己童年的趣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细致的话语和俏皮的描写,让我们分享到了作者小时候的趣事,同时作者用排比结尾,读起来回味无穷。

1/1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我们成长路上始终相随的良师益友,更是全人类共同进步的阶梯。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学校将举办“书香满校园”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2024·东城)活动一:阅读我发言;在“书香满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幕式上,学校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完成小题,完善你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①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主题活动的开幕式上发言。你们知道吗?对我来说,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

②每当我翻开一本书,就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和鲁滨逊一起在【qīliáng】的荒岛中求生;也可以同老舍先生一起感受老北京春节吃饺子、【ránfàng】鞭炮,通宵守岁的风俗;甚至可以回到两千多年前同弈秋一起学习下棋,看着另一个人“【甲】”的结果,深刻感受到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你看!书籍真的让我体验了好多好多不一样的经历!

③阅读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带来了放眼【wǔhúsìhǎi】的胸襟。

④当我遇到困难而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阅读能给予我精神上的慰藉。“【乙】”郑燮借竹石表达的顽强与坚定,李大钊、张思德为革命事业英勇【xīshēng】的大无畏精神……这些书中的人和事总会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

⑤同学们,阅读真的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它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无尽的乐趣和力量。古人说:“【丙】,一字值千金。"希望大家都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1.发言稿中有四个用汉语拼音代替的词语,请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写出词语,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______

2.下面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挫折[cuòzhé]B.慰藉[wèijí]

C.困难[kùnnàn]D.顽强[wánqiǎng]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魔”字与“籍"字笔画数相同。

B.“世”字的第二笔是“L"。

C.“富”与“畏"音序相同。

D.“趣”“慰"明”都是形声字。

4.与“不能轻易放弃"表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半途而废B.勇往直前

C.掉以轻心D.举一反三

5.下列选项中,与发言稿中“专心致志”的“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精致B.致力C.学以致用D.错落有致

6.下列选项中与“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

A.春节眨眼就到了。B.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C.村庄惊醒了。D.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7.发言稿中两次写到“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这样的表达是()。

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D.首尾呼应

8.根据语境和你的积累,将“甲”“乙"“丙”三处补充完整。

甲___

乙____________

【答案】1.凄凉;燃放;五湖四海;牺牲

2.A

3.A

4.B

5.B

6.B

7.D

8.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书须用意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考查字形。“qīliáng"写作“凄凉”。“ránfàng"写作“燃放”。“wǔhúsìhǎi"写作“五湖四海”。“xīshēng"写作“牺牲”。

故答案为:凄凉、燃放、五湖四海、牺牲

2.考查注音。A:正确。

B:有误,慰藉[wèijí]——wèijiè

C:有误,困难[kùnnàn]——kùnnan

D:有误,顽强[wánqiǎng]——wánqiáng

故选:A

3.考查查字典。A:正确。

B:有误,“世"字的第二笔是“竖”。

C:有误,“富"与“畏”音序不相同。“富"的音序是“F”,“畏"音序是“W”。

D:有误,“明"是会意字。

故选:A

4.考查成语意思。A:半途而废:本义指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B: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

C:掉以轻心:用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来对待事情。

D: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故选:B

5.考查字的含义。“专心致志”的“致"意思是尽,极。A:精致:细致。

B:致力:尽,极。

C:学以致用:达到;实现。

D:错落有致:情趣。

故选:B

6.考查表达效果。“我就会一头扎进阅读的海洋,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A:春节眨眼就到了。运用夸张修辞手法。

B: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C:村庄惊醒了。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D: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没用修辞手法。

故选:B

7.考查写作手法。发言稿中开头和结尾写到“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有魔法的宝箱”,其作用是首尾呼应。

故选:D

8.考查默写。根据语境和你的积累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书须用意

二、阅读理解

(2024·东城)活动二:好书我推荐;在好书推荐会上,小刚想推荐《海错图笔记》。请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关于《海错图笔记》

①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②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③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这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④正因如此,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

⑤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作者张辰亮

材料二:书评

人有了好奇,才想去探索世界,有了知识才能去了解世界,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开卷有趣亦有益。

——作家马伯庸

张辰亮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把古老的《海错图》带到我们眼前,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乃至饮食文化,海洋生物保护的理念更是贯穿全书。相信读毕此书,你一定会对海洋更感亲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洁博士

材料三:目录

第一章介部

【海和尚】013【海夫人】019【龟脚】027【鲎】033

第二章鳞部

【蟳虎】047【夹甲鱼】055【石首鱼】061【四腮鲈】069【马鲛】077

【龙头鱼】083【钱串鱼】089【带鱼】095【跳鱼】103【人鱼】111

【海鳝】117【海蛇】123【鳄鱼】131【赤鳞鱼】137

【海肫】143【虫宅鱼】149

第三章虫部

【龙肠】159【龙虱】165【海蜘蛛】171【土鳖】177【海粉虫】185

【泥翅】193【泥钉】201【石乳、墨鱼子】209

第四章禽部

【雀化鱼蛤】219【金丝燕】225

材料四:内容节选

①石蚴(jié),今称为龟脚,又名仙人掌。

②虽然,龟脚在俗名里被冠以贝、螺之名,但《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龟脚“非蛎非蚌”。确实,龟脚与贝、螺没有关系。它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荷科,和虾、蟹的关系更近。

9.学校请你填写推荐图书的类别,阅读四则材料,《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属于下列哪一类图书()。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文学D.哲学

10.请概括出《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哪几部分?

11.关于《海错图笔记》这本书,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书名中的“错"是“错误”的意思,这本书就是辨别《海错图》的真伪。

B.这本书是作者用传统本草书的方法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

C.龟脚在书中放在了介部,但和贝、螺没有关系,它和虾、蟹的关系更近。

D.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一共介绍了300多种生物。

12.结合材料,写出马伯庸为什么认为“此书兼具好奇之乐、知识之厚"?(理由不少于两点)

13.请参考马伯庸或张洁的书评,为你本学期阅读的那本经典名著写写书评。

名著书名:

书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B

10.《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部分。

11.C

12.好奇之乐:从《海错图》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书中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书中讲述了饮食文化…

知识之厚:《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书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

13.《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勇气、智慧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和概括、开放探究等,需要掌握概括方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9.《海错图》是一本古代的海洋生物图鉴。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作者张辰亮通过考证北京、台北两地藏品《海错图》中的原图,以专业科学传播者和博物达人的视角,从生物学、博物学及生活美学等角度,讲述中国丰富的海洋及滨海生物、植物和风土人情。物种涉及鱼类、鸟类、甲壳类、海洋哺乳动物及滨海植物等30余种,“足迹"遍布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生物保护的理念贯穿全书,以科普工作者的专业度和号召力,激发读者去了解、探索海洋世界,兼具好奇之乐、认知之广,开卷有趣亦有益。

故答案为:B

10.《海错图笔记》采用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

故答案为:《海错图笔记》这本书共分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四部分。

11.A:有误,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B:有误,根据题干“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指的是作者张辰亮;

C:有误,与原文中“龟脚在俗名里被冠以贝、螺之名,但《海错图》的作者聂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龟脚“非蛎非蚌”。确实,龟脚与贝、螺没有关系。它属于甲壳动物亚门,蔓足纲,围胸目,铠茗荷科,和虾、蟹的关系更近。"不符合。

D:《海错图笔记》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一本海洋生物图鉴。

故答案为:C

12.原文中的“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与“好奇之乐"相呼应;“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与“知识之厚"相呼应。

故答案为:好奇之乐:从《海错图》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书中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书中讲述了饮食文化…

知识之厚:《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书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通过阅读、考证和实地调查,生动地描述了海洋生物几大类群的分类与分布、生活史特征、行为及繁殖生态…

13.结合课外阅读,参考马伯庸或张洁的书评,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勇气、智慧和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2024·东城)活动三:走进作家童年的阅读故事;很多作家童年的阅读经历都对他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你跟随作家莫言一起,走进他童年的阅读故事,完成小题。

童年读书

①我童年时就是一个书迷。那时候村里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是个稀罕物,让我唯一觉得有意思的事就是看书。

②记得那次从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盛夏的午后,太阳火辣辣的,门前池塘里的水静静的,高高的白杨树上知了“吱吱、吱吱”地叫着,小狗趴在树下吐出红舌头,肚子一起一伏。一阵风吹来,树叶哗哗响,也送来些许清凉。母亲安排我去割羊草,可我满心想的却是那本《青春之歌》。“磨蹭什么呢?"知道了!”我应付着母亲的话。一头钻到草垛后,读起了书。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突然,我想起了割羊草的事,顿时急出了冷汗,完了,等着挨骂吧!我从草垛后面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抱着书就往院外跑,正与母亲撞个满怀,她没好气地说:“就知道看书,看书,天都要黑了,还不快去割草喂羊。"【甲】我飞一般蹿出了院。

③家里爱看书的不止我一个,我的二哥更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自然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从不让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发觉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想看书自己借去,别老来蹭我的。”“我在后面看,你又不会有什么损失!"那不行,这是我借的!”说完就躲到别的地方去了。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④二哥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二哥将借到的《破晓记》藏到了猪圈里。我去偷看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冲到我脸上,奇痛无比,可还不能喊,生怕惊动了二哥,读着读着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惊异地笑起来:“怎么这样啦!看,这就是偷书看的结果!"【乙】听着哥哥的话,我呜呜地哭起来。

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童年的那段日子应是挺苦的。所幸的是能看那些书,回想起来便不觉得苦,反而还有了几分甜意。

(改编自莫言散文《童年读书》)

14.短文写了“我”读书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5.短文中有多处对“我"看书时的描写,请用“_”画出一处,写出这样描写的好处。

16.短文记叙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为什么却用了大量篇幅写二哥呢?请写出你的看法。

17.请结合短文内容,体会文中【甲】【乙】处的语句,展开想象,推想一下“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18.联系全文,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苦"与“甜”的理解。

【答案】14.①我从老师手里借来一本《青春之歌》,钻到草爆后看书,忘了割羊草。

②我悄悄增二哥借来的书看,二哥不让,发现了就躲到别的地方去。

③我在猪图找二哥藏的《破晓记》来读时,碰了马蜂窝,被马蜂蜇了。

15.在短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写出是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那种描写,以及描写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6.侧面描写,通过二哥的描写,突出了“我"爱读书的形象或特点。

17.因为看书忘记了喂养,母亲也没有骂“我”,“我"得赶快去割草喂养。“我”都被马蜂蜇成这样了,二哥还嘲笑“我"。

18.能联系短文内容,围绕当时“我”生活环境谈“苦”,围绕“我”读书时内心感受与阅读后的收获谈“甜"。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4.考查了内容概括。结合“可我满心想的却是那本《青春之歌》。‘磨蹭什么呢?’‘知道了!’我应付着母亲的话。一头钻到草垛后,读起了书。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突然,我想起了割羊草的事,顿时急出了冷汗,完了,等着挨骂吧!我从草垛后面出来,已是红日西沉。”可概括为:作者为读《青春之歌》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忘记了割羊草。结合“有一次二哥将借到的《破晓记》藏到了猪圈里。我去偷看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冲到我脸上,奇痛无比,可还不能喊,生怕惊动了二哥,读着读着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可概括为:主要写了作者为读《破晓记》被马蜂蜇到了脸。

故答案为:①我从老师手里借来一本《青春之歌》,钻到草爆后看书,忘了割羊草。②我悄悄增二哥借来的书看,二哥不让,发现了就躲到别的地方去。③我在猪图找二哥藏的《破晓记》来读时,碰了马蜂窝,被马蜂蜇了。

15.考查了句子理解。句子“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是对“我"看书时的描写,“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