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语文05课内阅读理解
【第五单元】
一、阅读《夏天里的成长》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
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
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
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解;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
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
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
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
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片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第②段描写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作者细致地抓住了动植物的变化特点来体
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绿蔓一天可以;竹子、高粱一夜可以;一块白石头
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辞;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小猫小狗小鸡小
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已有妈妈的一半大。
3.下面对第③段理解不准确的是()。
A.这段话主要写了生物在一天一天变丰满。
B.“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C.“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这句话也写出了万物在快速生长。
二、阅读《盼》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
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
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
“晴”呢?
②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
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
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
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片段的主要内容是o
2.片段中有两处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3.第①段写天气的晴朗,写出了“我”。
4.第②段中,变天时路人的反应是,“我”的反应是。
二者之间形成,写出了“我”对下雨的“盼”。
5.片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
么?
【第六单元】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阂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代的,这是他写在______家(哪里)的一首诗。
⑶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和“"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
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几个字写出了
主人的勤劳。
(4)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
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的情趣。
四、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
意思:__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
于李白和杜甫的-著有《》。
五、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阚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
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茅檐:
无苔:成畦:
排阚: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多选)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
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
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
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只有一个地球》课内阅读。
(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
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
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O
2在加横线的字注音。
3.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
“白色”的是,“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o
(2)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和,说明它的,表达出对地球
的之情。
(二)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
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结合句子理解下面的词的意思。
再生:滥用:
3.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
4.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
(1)从文中“”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关系。
(2)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二是
(3)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够去掉,因为—
5.根据课内外的了解,写出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
6.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1)
(2)
七、《青山不老》课内阅读。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
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就这样”指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他的价值的?
2、这位山野老农实现的价值是什么?
3、文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事实上包含着他的精神。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①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
古长青。
②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③这句话主要描写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的活力。
八、《三黑和土地》课内阅读。
三黑
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
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养麦地里
还有两个嵋嵋儿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抓痒痒的好喜欢。
1.在诗中用“”画出比喻句,用1”画出拟人句。
2.作者在诗中说三黑“没有睡过的好床”指的是
3.诗人听到嵋嵋叫,心里就好喜欢的原因是.
4.“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第七单元】
九、《文言文二则》课内阅读。
书戴嵩画牛①
蜀中有杜处士,好⑩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常以
自随。一日曝⑨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④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⑤
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⑦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⑧。”
不可以改也。
1.解释以下加点词。
⑴好书画。()
(2)一日曝书画。()
⑶处士笑而然之。()
⑷先人石。()
2.以下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以改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十、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
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
样来写《》,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
2.选择加点字的意思。
⑴好书画。()
A.认为...好。B.喜欢。C.优良。
⑵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B.然而。C.然后。
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判断对错,对的画“V”,错的画“X
(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
的珍爱。()
(2)文中画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3)“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
5.用“—”画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十一、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心志,情志)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不久)
C.锤子期听之(听见)
D.伯牙破琴绝弦(拉断)
3.解释下列句子。
(1)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3)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伯牙鼓琴》中,“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伯牙善于锤子期善
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伯牙的情操,也表现
了二人之间感情的o
(2)成语“”源出本文,现多用来,也用来比
喻O
十二、《月光曲》课内阅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
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
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
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
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在文中画出实际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2)
(3)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十三、《京剧趣谈》课内阅读。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同时还有一种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
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的猾鞋底,鞋底是实的,针却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
远远胜过了“有”。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一一”,仆人立刻
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
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端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
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
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L京剧不仅有()的道具,还有()的道具。这两种道具的共同点是()。
2.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无’远远胜过了‘有‘"?
3.为什么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
【第八单元】
十四、阅读《少年闰土》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灌猪,刺猬,赞。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猗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猗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一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一只是无端的觉得
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猗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
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片段中有不少词语不太常见,请你把它们换成另一个常见的词语。
便是一一()素一一()如许一一()
⑵根据片段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J",错的打"X
①猗是一种小狗,专门吃西瓜。()
②“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獴猪、刺猬和猿经常咬瓜。农民要细心保护,才有好收
成。()
(3)闰土讲的这件事很有意思,我可以给这一部分内容取个小标题:。
(4)读第六自然段,我们能从中体会到“我”对少年闰土的之情。
十五、阅读《好的故事》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
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
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落
格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
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
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
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
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
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
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1)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这是他的一篇描写的文章。在
梦里,
“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如诗如幻一般。
⑵品读画“—”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倒影”一词表现了相对(静止灵动)的景物;“荡漾”则表现了(静
态动态)之美。这优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
那河水就像醇醇的米酒,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⑶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结合下面给出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好的故事”
象征意义的理解。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
人民生活得很艰苦。
十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
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
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一一”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
性格特点?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
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十七、阅读《有的人一一纪念鲁迅有感》下面两节诗,做练习。
(-)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
指()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A.两个都指肉体的生存。
B.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存。
C.前一个指精神的永存,后一个指肉体的生存。
3.两个“死了”的含义是()
A.两个都指失去了生命。
B.前一个指失去了生命,后一个指虽生犹死。
C.前一个指虽生犹死,后一个指失去了生命。
(二)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双项选择)()
A.对比B.排比C.比喻D.拟人
2.这一小节刻画两种人对人民相反态度的两个动词是=
3.诗中表现出两种不同功名观的句子是
4.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诗句是
5.诗句热情歌颂了,
批判了o
【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长出几寸多出半节草坪菜畦
3>A【解析】第三段主要是讲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且长得非常迅速。A项说生物变丰
满是不准确的。
二、【参考答案】
1.“我”盼着变天,有一天天变了脸色,刮起风,落起了雨点,“我”兴奋地跑进楼门。
2.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
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
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3.盼着下雨
4.加快走路的速度放慢了脚步鲜明的对比
5.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杨树被风吹动的情形,也从侧面烘托了“我”心情的舒畅
三、【参考答案】
(1)答案一水护田将绿绕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默写。首先要会背诵这首古诗,还要会默写,然后根据所给诗句填
上所缺的诗句即可,注意要把字写正确。
(2)答案宋王安石湖阴先生墙上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了解与
对题目的理解。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一首诗。
(3)答案净无花木成畦手自栽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关键字词的理
解。其中一个‘‘净"字,一个“无”字写出了湖阴先生家的院子非常干净,干净得连苔薛都
没有。“花木成畦”意为花草树木成行成垄,从中可以看出庭院的秀美。这些花木都是湖阴
先生亲手栽的,可以看出他的勤劳。
⑷答案拟人热爱自然山水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从“护”和“排
阚”可以知道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主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四、【参考答案】
(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
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五、【参考答案】
(1)湖阴先生的
(2)书写;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没有青苔;成垄成行;推开门
(3)B,C
(4)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和生活的乐趣。
六、【参考答案】
(一)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2、doyingIanai
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薄的水蓝色“纱衣”。
4、摇篮母亲可爱赞美
(二)1、zlyuanlanxie
2、重新不加节制
3、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4、(1)但是转折(2)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3)准确的点明可再生资源已
经遭受破坏,以及这些资源的以前可再生和现在的不可再生,给人们以警示。
5、泥石流沙尘暴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干旱水涝灾害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七、【参考答案】
1、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简陋的生活条件。
2、他在生态脆弱的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绿洲。
3、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4①
八、【参考答案】
1、比喻句: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拟人句: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2.作者在诗中说三黑“没有睡过的好床”指的是耙的松散的土地。
3.诗人听到嵋帼叫,心里就好喜欢的原因是嵋蛔抓危害养麦地里的害虫,让养麦健康生长。
4.一是暗示了作者生活的艰苦,二是表现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九、【参考答案】
1、(1)好书画(喜欢)(2)一日曝书画(晒)
(3)处士笑而然之(以为对)(4)先人云(说)
2.以下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B)(D)。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倒是翘着尾巴在斗,错
了!
4.使论据的确充足、大纲挈领、总领全篇、令人入迷。
十、【参考答案】
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1)B(2)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斗,真是
不合理呀!
4.(1)V(2)V(3)X
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十一、【参考答案】
1、《吕氏春秋本味》
2、C
3、(1)伯牙弹琴,钟子期倾听。
(2)过了一会儿,伯牙心里想着流水。
(3)钟子期患病去世了,伯牙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统计学考试难度与试题及答案
- 血液病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质检员考试的技术标准化研究试题及答案
- 恐怖古诗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工艺流程了解试题及答案
- 汽车故障排查实例与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统计学考试经典难题解析试题及答案
- 小地方国企面试题及答案
-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课件
- 2025年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科间交接规范率的效果分析
- 2024年03月福建厦门银行总行社会招考(330)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电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
- 2024年度储能电站在建项目收购合作协议范本3篇
-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快消部门2024年度营销活动计划表
- 【MOOC】跨文化思想交流英语-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车间目视化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