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抚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抚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抚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抚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部分行业指标和完成数表上表反映了苏联A.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B.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C.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严重冲击2.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C.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3.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其中“神山沦没”事件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5.在19世纪欧洲的大部分时间中,当工会成员罢工时,暴力冲突接连不断,政府不得不派遣警察或军队维持秩序。然而从长期来看,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这表明工会A.消除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阻碍了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D.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6.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B.阻止了外国工业品倾销C.形成了近代企业管理模式D.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7.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上帝万能”8.春秋时期,孔子曾言:“(如果)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战国时期,各家的共同宗旨都是以“其学易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诸子百家皆源于儒 B.百家争鸣同大于异C.儒家思想偏于保守 D.社会时弊有待革新9.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学校课题小组在研究“李鸿章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时,收集到如下材料,其中最有史学价值的材料是A.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B.网络搜集的李鸿章轶闻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评论 D.李鸿章的部分奏折、书信影印件10.晚清时期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输出量(部分)单位:担上表反映的历史现象A.推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表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11.“在帝国的鼎盛时期,‘罗马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认同,所有公民,甚至包括像西塞罗(C.icero)所说的‘来自粗俗和野蛮地区的人’,都能参加政治活动,分享帝国的权力和荣耀。”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罗马帝国A.加强军事统治B.重视法律制定C.进行文化同化D.力图经济扩张12.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D.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14.(20分)材料占田不是官府授田,对自耕农来说,它意味着一夫一妇占的100亩私田获得了法律上的承认,而没有占够100亩的一夫一妇可以继续开垦荒地,取得法律所规定的亩数。同时,占田令所规定的课田数又低于占田数,一夫一妇可有30亩的田亩自由经营。对于官僚士族来说,占田令意味他们已经获得的私有土地与佃客、衣食客的数量,在各自相应的等级里得到了法律承认。而没有获得或其数量不足者也依法取得了获得相应土地与佃客数量的权利。它规定了官僚士族可以免除赋役的佃客、衣食客数量,这就意味着在此数额以外的佃客必须向政府缴纳赋税。--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概括西晋占田令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晋颁布占田令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煤炭、生铁和汽车的计划指标和追加指标来看,苏联的出发点是快速建设社会主义,故选B;从煤炭、生铁的指标数和完成数不能反映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A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A【解析】

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教育大会,可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方针,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排除C;材料只涉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并不能说明是优先发展教育,排除D。3、C【解析】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4、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神山沦没”事件指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故B项正确。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排除。C项,甲午战败标志着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走向破产,排除。D项,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排除。5、D【解析】

据材料“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说明工会组织的存在促进了资本主义政府对自身政策的调整,故D选项正确;“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工会缓和资产阶级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故B选项错误;工会有利于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故C选项错误。6、D【解析】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表述太绝对,错误;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是封建衙门式管理,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官方控制管理大权,不属于近代企业管理模式,C错误。7、D【解析】

根据所学,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8、D【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解决现实问题,这说明社会时弊有待革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选项材料并未比较,排除;C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D。9、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研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在研究李鸿章的资料中最具有史学价值的是第一手资料,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内容都带有主观色彩,排除即可。10、B【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时期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从表格数据看,1868—-1888年,中国丝、茶、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对外输出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B项正确;推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人侵,农产品出口量增加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之一,故A项错误;促使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手段是列强的资本输出,如在华投资设厂、设立银行进行政治性贷款、获得筑路权、矿山开采权等,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出口的关系,无法得出贸易顺差扩大的结论,故D项错误。11、B【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来看“‘罗马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认同”,这说明此时罗马帝国内部所有自由人都具有公民权,这是万民法带来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不是主要原因;C选项“同化”的说法不正确;D选项与此无关。12、D【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依法办事是加强民主法治和政治的原则,其本身不是法律制度,所以不是法律保障,故排除A项;依法治国的方针提出于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故排除B项;中共八大时我国的法律体系还远远没有形成,故排除C项;依法办事原则的提出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故选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主要变化: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变革南被动转向主动;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2)影响: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解析】

(1)变化:从“仅仅限于局部调整”“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是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2)影响:完成外交礼仪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全国变革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主动变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14、(1)内容:一夫一妇可占田100亩;课田之外的土地可自由经营;官僚士族根据等级可以拥有不同数量土地和佃客、衣食客;规定免除赋役的佃客和衣食客的数量等。(答出三点即可)(2)意义:有利于开垦荒地,改善自耕农处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士族势力;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提高了政府对地方的治理能力等。(答出三点即可)【解析】

(1)内容:依据材料中“它意味着一夫一妇占的100亩私田获得了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